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物馆陈列设计方式浅说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庆林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86-187,共2页
博物馆、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地方博物馆除利用收藏的文物展示地方的历史沿革外,还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繁荣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作为地方博物馆,在经费和条件都有局限的情况... 博物馆、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地方博物馆除利用收藏的文物展示地方的历史沿革外,还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繁荣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作为地方博物馆,在经费和条件都有局限的情况下,要充分履行这些职能,就只有在陈列设计上下功夫,做到“活、巧、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博物馆 陈列设计 设计方式 爱国主义教育 人类文化 先进文化 纪念馆 文物展
下载PDF
博物馆陈列美学的若干思考
2
作者 王政 《中国博物馆》 1991年第2期31-35,共5页
博物馆陈列艺术的独特审美属性博物馆陈列艺术不能被理解为应用性学科,它具有区别其它艺术部类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是表现媒介的特殊性。语言艺术的表现媒介是文字符号,戏剧艺术的表现媒介是演员,绘画艺术的表现媒介是线条色彩具像,... 博物馆陈列艺术的独特审美属性博物馆陈列艺术不能被理解为应用性学科,它具有区别其它艺术部类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是表现媒介的特殊性。语言艺术的表现媒介是文字符号,戏剧艺术的表现媒介是演员,绘画艺术的表现媒介是线条色彩具像,博物馆陈列艺术的表现媒介则是文物,即利用文物组合来创造博物馆的艺术形象。这里有两个差异;第一,语言艺术的表现媒介或戏剧艺术表现媒介,在表现形式上不会中断,它们能够很周密连贯地表达它们要表达的意思。而文物媒介则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艺术 戏剧艺术 语言艺术 应用性学科 文字符号 复原陈列 具像 陈列设计 审美属性 中国革命博物馆
下载PDF
浅论皖西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形式感上的不足
3
作者 喻龙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3年第10X期69-71,共3页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该馆基础藏品的整体展示,展览着重突显当地的历史文化的内涵、展览的整体视觉氛围和展出文物自身的特点,最大程度地为观众提供文物的视觉信息。一个好的基本陈列,彰显着该馆整体的文化品位,更好地体现出本地区的历史...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该馆基础藏品的整体展示,展览着重突显当地的历史文化的内涵、展览的整体视觉氛围和展出文物自身的特点,最大程度地为观众提供文物的视觉信息。一个好的基本陈列,彰显着该馆整体的文化品位,更好地体现出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文化六安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足 博物馆基本陈列 整体环境 局部处理 光线
原文传递
美的本义:羊生殖崇拜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政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8-38,共1页
美的本义:羊生殖崇拜王政黄杨同志《“美”字本义新探──说羊道美》一文(刊于《文史哲》1995年4期),读后颇受启益。文章以为美的本义与“羊”的文化符号有关,是“羊”体现的原始宗教祭祀(祥)、道德(善)、正义(羲)等观... 美的本义:羊生殖崇拜王政黄杨同志《“美”字本义新探──说羊道美》一文(刊于《文史哲》1995年4期),读后颇受启益。文章以为美的本义与“羊”的文化符号有关,是“羊”体现的原始宗教祭祀(祥)、道德(善)、正义(羲)等观念的凝合。笔者以为,黄君所说的这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崇拜 本义 “美” 孕妇 文化符号 生殖特性 甲骨卜辞 分娩中 审美观念 羊骨
下载PDF
稚拙的符号:中国生殖岩画美学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政 《南方文物》 1996年第2期92-96,共5页
稚拙的符号:中国生殖岩画美学探索王政在中国岩画丰富的意识内容中,人以及牲畜的生殖繁衍成为一种主要的母题。围绕这个母题,岩画中出现了一些带有象征意味的稚拙的文化符号。由这些文化符号作为一种初步的艺术形式或文化形式,来对... 稚拙的符号:中国生殖岩画美学探索王政在中国岩画丰富的意识内容中,人以及牲畜的生殖繁衍成为一种主要的母题。围绕这个母题,岩画中出现了一些带有象征意味的稚拙的文化符号。由这些文化符号作为一种初步的艺术形式或文化形式,来对上古人类生殖的内容意蕴作喻意性的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岩画 杯状穴 生殖符号 文化符号 人面像 生殖崇拜 生殖力 美学思维 手掌印 男子
下载PDF
东南习俗的美学探讨
6
作者 王政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2期295-298,共4页
一、寄托审美愿望、有些习俗事象往往不是某一代人的专利.它反复复演、与特定现实生活中人的审美愿望、实际要求发生着联系、它象一盘祖先传给后人的“磁带”,十其八九已不再播放祖先的遗音,而主要是在传达后人的心声.如胡朴安《中华全... 一、寄托审美愿望、有些习俗事象往往不是某一代人的专利.它反复复演、与特定现实生活中人的审美愿望、实际要求发生着联系、它象一盘祖先传给后人的“磁带”,十其八九已不再播放祖先的遗音,而主要是在传达后人的心声.如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记江苏乡间妇女每于三月三日,“摘荠菜花插于鬓边,以为纪念.谚云:三月三,荠菜花开赛牡丹,女人不插无钱用,女人一插米满仓.”歙县纪俗诗说,人们每在正月初五向宗祠进香烛酒果,“冀邀福于祖先”;并在元宵节闹龙灯时,用新烛换下龙灯中残烛入香闺,谓可生龙子.这种岁岁如此,无大变化的行为方式,其实是在不断地表达着关于“有钱用”、“米满仓”、得福得子的审美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俗 美学探讨 事象 审美期待 接受者 米满 性审美 织女 意蕴 娱神
下载PDF
重视实践主体与物质文化遗存的关系
7
作者 王政 《江西文物》 1990年第1期97-101,共5页
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文物学理论体系仍是一个有待努力完成的任务。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历史文物研究的观点、思想与方法;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文物学理论体系内部各种问题、现... 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文物学理论体系仍是一个有待努力完成的任务。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历史文物研究的观点、思想与方法;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文物学理论体系内部各种问题、现象、范畴及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文物学研究的内容是凝结在物质文化遗存上的人的实践活动和由此而形成的历史进程,以及物质文化遗存与实践主体(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我们看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 实践主体 文物学 理论体系 历史进程 对象性 文物研究 物质媒介 萨尔赛达庙 伊特刺斯坎人
下载PDF
《旧约》两性生殖喻象义证(一)
8
作者 王政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3期15-17,共3页
《旧约》是希伯来民族风俗民情的渊典。其中不乏两性爱恋与生殖意识的丰富内容。这些内容在表现上具有一种特别的美学形式——即以喻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显得很美很隽永很耐人玩味,某种意义上,可以标志希伯来民族乃至整个地中海文明中生... 《旧约》是希伯来民族风俗民情的渊典。其中不乏两性爱恋与生殖意识的丰富内容。这些内容在表现上具有一种特别的美学形式——即以喻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显得很美很隽永很耐人玩味,某种意义上,可以标志希伯来民族乃至整个地中海文明中生殖文化的审美水平。这里我们仅选择若干典例,联系世界其他民族特别是中华民族的类似喻象,作以比附疏证,以展现它们所代表的人类共同经验与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旧约》 女衣 希伯来民族 生殖文化 汉族 饮食感 风俗 中国 民俗文化
下载PDF
《旧约》两性生殖喻象义证(三)
9
作者 王政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6期55-58,共4页
关键词 《旧约》 两性生殖行为 牛奶 辗磨 女脚
下载PDF
皋陶法制思想探析
10
作者 周瑞龙 《神州》 2017年第6期26-26,共1页
六安位于淠河之滨、大别山以北,这里是“上古四圣”之一皋陶的封地。皋陶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更是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司法官。他的法制思想对中国法律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应更好地挖掘皋陶法制思想的... 六安位于淠河之滨、大别山以北,这里是“上古四圣”之一皋陶的封地。皋陶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更是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司法官。他的法制思想对中国法律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应更好地挖掘皋陶法制思想的深刻内涵,大力弘扬皋陶思想,继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皋陶 法制 思想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安徽六安出土一件大型商代铜尊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勇 顾岩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65-68,共4页
1999年3月,安徽省六安地委党校教学楼施工工地出土一件大型青铜尊,我馆接到报告后即派员前往现场。这时铜尊已被抬离现场,出土区域已基本挖到生土层,坑内尚散落部分陶器残片。现介绍如下。六安地委党校位于六安城区西北郊,南距城区... 1999年3月,安徽省六安地委党校教学楼施工工地出土一件大型青铜尊,我馆接到报告后即派员前往现场。这时铜尊已被抬离现场,出土区域已基本挖到生土层,坑内尚散落部分陶器残片。现介绍如下。六安地委党校位于六安城区西北郊,南距城区0.5公里,西距淠河0.5公里,北距汉代白沙城4.5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六安地区 商代 铜尊 考古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民俗事象的模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政 《民俗研究》 1990年第2期10-18,共9页
民俗事象(或各种习俗、风俗现象)在产生、发展、运动中,在组合成一种系统性文化现象中,在传播、扩散及为人们所接受的过程中,包含了丰富的审美内容。这些内容程度不同地带着动态性、结构性与规律性色彩,故可称为民俗活动的审美模式。
关键词 民俗事象 信仰习俗 风俗 民俗活动 审美趣味 审美内容 习俗文化 审美感受 审美模式 结构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