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安市某幼儿园4~6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分析
1
作者 张传龙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4年第9期54-54,共1页
目的 :了解六安市幼儿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量表”对六安市某幼儿园 6 2名 4~ 6岁儿童进行感觉统合失调评定。结果 :6 2名 4~ 6岁儿童中轻度失调率为 4 0 .3% ,重度失调率为 11.3% ,男女... 目的 :了解六安市幼儿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量表”对六安市某幼儿园 6 2名 4~ 6岁儿童进行感觉统合失调评定。结果 :6 2名 4~ 6岁儿童中轻度失调率为 4 0 .3% ,重度失调率为 11.3% ,男女孩之间、各年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轻度失调率高于学龄期儿童 ,重度失调率与学龄期儿童接近 ,女孩感觉统合失调率高于学龄期女孩 ,而男孩感觉统合失调率与学龄期男孩接近。结论 :六安市幼儿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情况不容忽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失调 重度 轻度 学龄期儿童 幼儿园儿童 女孩 男孩 结论 年龄组 现状分析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朱跃文 周贝贝 韦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310-2314,2319,共6页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LP)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的280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LP,分为LP组(173例)和非LP组(107例)...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LP)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的280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LP,分为LP组(173例)和非LP组(107例)。另收集同期就诊于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的132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用于验证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因素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PP患儿并发LP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MPP患儿并发LP的Nomogram模型,Nomogram模型的内部验证采用校正曲线验证,Nomogram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进行评估。结果 LP组年龄、发热时间、发病至应用大环内酯类(MAs)药物时间、有心动过速的比例、有胸腔积液的比例、有肺外并发症的比例、红细胞沉降率(ESR)、淋巴细胞(LYM)百分比、中性粒细胞(NEU)百分比及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非LP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发热时间、发病至MAs药物应用时间、LYM百分比、NEU百分比、LDH、ESR、CRP判断MPP患儿并发L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8、0.886、0.801、0.662、0.747、0.702、0.868、0.89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岁、7 d、3 d、29.46%、53.72%、348.1 U/L、34 mm/h、27.85 mg/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岁、发热时间>7 d、发病至MAs药物应用时间>3 d、有胸腔积液、LDH>348.1 U/L、CRP>27.85 mg/L是MPP患儿并发L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内部验证结果显示,Nomogram模型预测MPP患儿并发LP的C-index为0.884(95%CI:0.753~0.917),观测值与预测值间一致性良好。Nomogram模型预测MPP患儿并发LP的阈值>0.17,Nomogram模型提供显著的临床净收益。另以132例患儿对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的AUC为0.854(95%CI:0.782~0.909),校准一致性较为良好。结论 基于年龄、发热时间、发病至MAs药物应用时间、胸腔积液、LDH、CRP构建的预测MPP患儿并发LP的Nomogram模型对于MPP患儿并发LP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用于识别并发LP的高危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大叶性肺炎 实验室检查结果 Nomogram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及治疗反应性预测因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晓梅 陈荣寿 +1 位作者 汪珊 卢保霞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6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KD)的效果及评估治疗反应性的预测因子。方法:选取200例KD患儿分为两组,比较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及分析反应性预测因子。结果:治疗后,患儿IL-6、WBC、CRP、ESR、PL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KD)的效果及评估治疗反应性的预测因子。方法:选取200例KD患儿分为两组,比较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及分析反应性预测因子。结果:治疗后,患儿IL-6、WBC、CRP、ESR、PL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L-6、CRP是IVIG无反应型K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CRP预测IVIG无反应型KD的敏感度为71.93%、60.82%,特异度为82.76%、96.55%。结论:IVIG治疗KD疗效显著,且血清IL-6、CRP水平可作为IVIG无反应型KD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 效果 治疗反应性 预测因子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35例 被引量:8
4
作者 丁为秀 李洁 谢小曼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期1320-1321,共2页
目的观察并评价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单一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同时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 目的观察并评价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单一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同时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分别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恢复情况及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持续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对改善症状和缩短病程明显优于单一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毛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0
5
作者 方华 赵广云 陶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6期155-158,共4页
目的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救护... 目的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干预,两组均观察至患儿出院。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和出院时肺功能、心理状况、哮喘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用力呼气流量25、用力呼气流量50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情感功能、症状及活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用于支气管哮喘患儿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患儿病情控制,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儿童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异丙托溴铵加沙丁胺醇治疗婴幼儿哮喘36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丁为秀 李洁 江荣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加沙丁胺醇联合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婴幼儿哮喘 6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6例 ,对照组 3 2例 ,两组在采用常规治疗同时 ,治疗组给予异丙托溴铵加沙丁胺醇经微量气泵吸入治疗 ;对照组单用沙丁...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加沙丁胺醇联合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婴幼儿哮喘 6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6例 ,对照组 3 2例 ,两组在采用常规治疗同时 ,治疗组给予异丙托溴铵加沙丁胺醇经微量气泵吸入治疗 ;对照组单用沙丁胺醇吸入治疗 ,疗程均 3~ 7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 94.4%和 66.0 % (χ2 =5 .5 1,P <0 .0 5 ) ,两组气急症状缓解平均所需时间分别为 (2 .96± 1.2 0 ) ,(4 .18± 1.2 4)d(t =4.11,P <0 .0 1) ;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 (3 .0 6± 1.40 ) ,(4 .5 9± 1.72 )d(t =4.0 3 ,P <0 .0 1)。结论 :异丙托溴铵加沙丁胺醇联合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 ,缓解气急症状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托溴铵 沙丁胺醇 哮喘 婴幼儿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早期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其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何贤明 韦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7期859-860,862,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为降低患儿后遗症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5例中重度HIE患儿,根据患儿就诊时间分为Ⅰ组(出生后6h内)、Ⅱ组(6~24h)、Ⅲ组(>24h)。每组患儿...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为降低患儿后遗症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5例中重度HIE患儿,根据患儿就诊时间分为Ⅰ组(出生后6h内)、Ⅱ组(6~24h)、Ⅲ组(>24h)。每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支持对症治疗。于患儿出院后3、6、12月龄来院复诊时评价其神经系统发育程度。结果:Ⅰ、Ⅱ、Ⅲ组患儿在12月龄时的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90.52±9.18、82.38±9.47、80.63±9.21;Ⅰ、Ⅱ、Ⅲ组患儿在12月龄时的运动发育指数分别为99.27±10.28、87.29±9.18、85.34±11.37。3组患儿在治疗后的MDI、PDI在3个时间点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儿的MDI、PDI水平高于Ⅱ组、Ⅲ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患儿和Ⅲ组患儿比较,其MDI、PD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后6h内可能是HIE患儿的最佳治疗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
下载PDF
小儿支原体肺炎1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荣寿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治疗用药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均有发热、咳嗽。婴幼儿以发热、喘憋等肺部表现为多见,部分患儿有呼吸困难;年长儿常伴有肺外表现...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治疗用药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均有发热、咳嗽。婴幼儿以发热、喘憋等肺部表现为多见,部分患儿有呼吸困难;年长儿常伴有肺外表现。支气管肺炎82例,间质性肺炎16例,大叶性肺炎28例(以下叶为主24例,其中伴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1例;以上叶为主4例)。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均阳性。均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1~4周内热退。结论:支原体肺炎病程长,不同年龄组表现各异,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肺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为多见,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小儿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PICC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9
作者 方华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年第8期17-19,共3页
综述了新生儿PICC置管方法和置管后护理,置管方法包括术前评估、血管选择、置管长度、穿刺步骤;置管后护理主要包括PICC的固定及封管的护理、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认为PICC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而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新生儿PICC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新生儿 PICC 护理
下载PDF
儿童肺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启先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45-245,共1页
关键词 肺炎 病原学 支原体 儿童 大叶性肺炎
下载PDF
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时早期鼻饲喂养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包健 陆国云 《临床护理杂志》 2008年第4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时早期鼻饲喂养的重要性。方法选择30例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营养,观察组在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加以早期鼻饲喂养。观察两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和黄疸持续时间... 目的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时早期鼻饲喂养的重要性。方法选择30例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营养,观察组在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加以早期鼻饲喂养。观察两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和黄疸持续时间,有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体重增加明显,黄疸持续时间缩短,未发生NEC。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充足的营养是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的保证。采用静脉营养加早期鼻饲喂养补充营养物质较单纯静脉补充好,它可以使早产儿体重增加,黄疸持续时间缩短,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护理 呼吸 人工 插管法 胃肠
下载PDF
抚触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包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14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抚触在缺氧缺血性脑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抚触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抚触组在对症支持、营养脑细胞治疗及配合高压氧疗的基础上给予婴儿抚触,对照组仅予对症支持、营养脑细胞治疗及配合高... 目的:探讨抚触在缺氧缺血性脑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抚触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抚触组在对症支持、营养脑细胞治疗及配合高压氧疗的基础上给予婴儿抚触,对照组仅予对症支持、营养脑细胞治疗及配合高压氧疗。结果:两组患儿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分值及患儿3、6个月Gesell发育量表测试其发育商对比,抚触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婴儿抚触在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可减少或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触 缺氧缺血性脑病 治疗
下载PDF
脑活素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3
作者 耿松乔 韦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13期1226-1227,共2页
关键词 脑活素 复方丹参 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下载PDF
甲氰咪胍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22例
14
作者 马晓燕 李启先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13期1255-1255,共1页
关键词 甲氰咪胍 治疗 新生儿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六安市手足口病1311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胡旭 韦红 +1 位作者 赵德成 张静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年第9期718-719,共2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及主要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2008年5月-2008年10月在手足口病防治期间共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311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131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及主要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2008年5月-2008年10月在手足口病防治期间共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311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1311例手足口患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56例,并发心肌损害466例,肝功能损害2例,并发肺炎2例。治愈1291例,好转20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手足口病一般病情较轻,重症患儿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早期发现并给予大剂量甲强龙及丙球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一种适合基层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方法——经皮给药法
16
作者 马晓燕 张传龙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5年第8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儿童 病毒性肠炎 经皮给药法
下载PDF
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56例疗效观察
17
作者 马晓燕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1期87-87,共1页
病毒性肠炎是夏秋季小儿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以往多采用口服药物及输液治疗,均不易被小儿接受,我科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56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经皮给药治疗仪 小儿 病毒性肠炎 思密达 病毒唑
下载PDF
不完全川崎病32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陈荣寿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038-103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对32例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除发热外均有2~3项主要指标。其发生率依次为:唇红、皲裂、杨梅舌、球结膜充血、肛周脱皮、指趾端脱皮、皮疹、颈部淋巴结肿...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对32例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除发热外均有2~3项主要指标。其发生率依次为:唇红、皲裂、杨梅舌、球结膜充血、肛周脱皮、指趾端脱皮、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32例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3例冠状动脉扩张者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正常2例,3个月正常1例。结论:不完全川崎病发病时大多缺少主要症状,易被忽视造成误诊。对于发热5天以上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有结膜充血、唇红、干裂、红细胞沉降率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尤其伴有肛周脱皮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尽早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诊断尽早治疗,减少冠状动脉永久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不完全 诊断
下载PDF
婴儿闷热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耿松乔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2期161-161,共1页
婴儿闷热综合征是因为闷热过久或保暖过度引起高热、大汗、缺氧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一系列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好发于寒冷季节,多局限于新生儿和小婴儿.我科1997年2月~2000年2月共收治26例患儿.现将临床急救分析如下.
关键词 婴儿闷热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肠炎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56例疗效观察
20
作者 马晓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7期831-831,共1页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肠炎治疗的方法及预后。方法:传统治疗与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结果: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疗效显著,病程短,疗效肯定。结论:经皮给药治疗仪见效快,操作简单,易被推广。为儿科应用中医药开辟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病毒性肠炎 经皮给药治疗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