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3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政策研究
1
作者 戴玫 张亨明 《经济师》 2009年第9期258-259,共2页
文章从新型工业化的国内外研究的概况,新型工业化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设计,新型工业化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通过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及如何处理调整与发展的关系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安徽新型工业化政策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政策 研究
下载PDF
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实践研究——以安徽某化工企业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郑良川 许高晋 《安徽化工》 CAS 2019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体系,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使化工企业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对于化工企业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并参考相关文献,结合安徽某化工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帮... 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体系,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使化工企业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对于化工企业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并参考相关文献,结合安徽某化工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帮助企业建立可行有效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风险管理方案,为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企业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管理 应急预案 EIAPro2018软件
下载PDF
化工储罐区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成泰 《安徽化工》 CAS 2013年第5期42-44,共3页
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安全模型,从五个方面对化工企业储罐区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科学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有关安全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化工储罐区安全评价模型,利用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储罐区 安全评价 模糊数学 模型
下载PDF
西气东输工程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李玉发 《安徽化工》 CAS 2002年第2期2-4,共3页
关键词 西气东输工程 安徽 经济发展 能源结构优化 机械工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发展精细化工 振兴安徽经济
5
作者 夏英彪 吴彦平 《安徽化工》 CAS 1995年第1期3-4,共2页
发展精细化工振兴安徽经济夏英彪,吴彦平(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合肥230041)(安徽省化工进出口公司,合肥230001)精细化工涉及范围较广,品种繁多。精细化工产品包括合成染料、有机颜料、涂料、医药、香料、农药、化妆品... 发展精细化工振兴安徽经济夏英彪,吴彦平(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合肥230041)(安徽省化工进出口公司,合肥230001)精细化工涉及范围较广,品种繁多。精细化工产品包括合成染料、有机颜料、涂料、医药、香料、农药、化妆品与盥洗卫生用品、肥皂与合成洗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工 安徽
下载PDF
羰基化研究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新进展
6
作者 徐兆瑜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13年第4期1-9,共9页
概述近年来羰基化反应技术在化学工业上的一些研究、应用和发展,主要包括:氢甲酰化反应、氢酯基化反应、氢羧基化反应以及其它羰基反应类型等。分别以工业生产或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的反应实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如:环氧化合物经环... 概述近年来羰基化反应技术在化学工业上的一些研究、应用和发展,主要包括:氢甲酰化反应、氢酯基化反应、氢羧基化反应以及其它羰基反应类型等。分别以工业生产或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的反应实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如:环氧化合物经环状碳酸酯合成乙二醇并联产DMC,环化物氢酯基化合成3-羟基羧酸酯,丁烯氢甲酰化合成戊醛,异丁烯羰基化合成特戊酸,甲醇羰基化生产醋酸和醋酐,丁二烯羰基化合成己二酸等。另外,对该领域的一些新型催化剂的研究成果也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化反应 环氧化合物 丁烯 C 1化学
下载PDF
杀菌剂嘧菌酯的多种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7
作者 梅丽芸 吴琼 +3 位作者 徐守明 靳文 刘倩倩 邓梦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3-367,共5页
建立了4种检测嘧菌酯含量的色谱分析法,包括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LC-DAD)、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通过优化定性、定量分析条件进行各种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根据... 建立了4种检测嘧菌酯含量的色谱分析法,包括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LC-DAD)、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通过优化定性、定量分析条件进行各种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根据出峰时间、峰型、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等指标得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LC-MS和GC-MS选择性更好、灵敏度更高、对杂质的抗干扰性更强,而LC-DAD和GC-FID的线性关系更好、精确度和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菌酯 色谱分析 质谱检测 准确度 精密度
下载PDF
二氟甲烷磺酰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
作者 梅丽芸 李牣 +2 位作者 徐守明 靳文 罗鸿文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59-162,共4页
建立了检测二氟甲烷磺酰氯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法。DB-WAX气相色谱柱,氯苯为内标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615~15.36 g/L的浓度范围之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2),相对标准偏差为0.39%,加标回收率在96.73%~104.... 建立了检测二氟甲烷磺酰氯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法。DB-WAX气相色谱柱,氯苯为内标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615~15.36 g/L的浓度范围之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2),相对标准偏差为0.39%,加标回收率在96.73%~104.37%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合成样品中二氟甲烷磺酰氯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氟甲烷磺酰氯 气相色谱分析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在茶叶中的残留量及其在茶汤中的浸出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军 刘丰茂 +1 位作者 温家钧 边侠玲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9-302,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田间采集的茶叶样品中的苯醚甲环唑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泡茶后茶汤中苯醚甲环唑的浸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分别按有效成分100和150mg/kg于茶叶炭疽病发生初期施...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田间采集的茶叶样品中的苯醚甲环唑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泡茶后茶汤中苯醚甲环唑的浸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分别按有效成分100和150mg/kg于茶叶炭疽病发生初期施药2~3次,距末次施药后间隔5d采样,成茶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RL)值10.0mg/kg;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及浸出率随冲泡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4次冲泡的总浸出率为19.6%~21.8%,人体摄入的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茶叶 残留 茶汤 浸出率
下载PDF
噁草酮在液相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于淑琴 张祖满 +2 位作者 岳永德 汤峰 翟光瑞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1-74,共4页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 ,研究了草酮在环己烷、甲醇、乙腈、丙酮及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 :在环己烷、甲醇、乙腈、水中 ,草酮光降解效应显著 ,其半衰期分别为 4 .4 5、15 .34、5 7.5 8、5 4.6 9min;草酮在丙酮溶剂中降解缓...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 ,研究了草酮在环己烷、甲醇、乙腈、丙酮及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 :在环己烷、甲醇、乙腈、水中 ,草酮光降解效应显著 ,其半衰期分别为 4 .4 5、15 .34、5 7.5 8、5 4.6 9min;草酮在丙酮溶剂中降解缓慢 ,半衰期为 2 93.83min;丙酮对草酮在水中的光解有显著的光敏作用 ,光敏效应与丙酮的量显著相关 ,光敏效率最高达 95 .8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草酮 有机溶剂 光降解效应 光敏作用
下载PDF
柑橘和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动态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军 温家钧 +1 位作者 边侠玲 花日茂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4-647,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状况。结果表明,柑橘中苯醚甲环唑消解速度较快,橘皮中半衰期为7.95—12.65d、橘肉中7.95~12.65d、全果中7.95~12.65d;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消解相对缓慢...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状况。结果表明,柑橘中苯醚甲环唑消解速度较快,橘皮中半衰期为7.95—12.65d、橘肉中7.95~12.65d、全果中7.95~12.65d;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消解相对缓慢,半衰期为12.33~17.95d。2年试验结果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按照施药浓度1000和2000mg/kg,施药3、4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21d,柑橘全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均低于0.5mg/kg,该药按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土壤 苯醚甲环唑 残留动态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操龙灿 杨善林 翟光瑞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凝聚和形成区域及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当前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情况,提出了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企业 对策研究 核心竞争力 经济竞争力 形成区域
下载PDF
无患子皂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及内皮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明 陈志武 +4 位作者 龙子江 张衍让 王雅娟 高华武 任晨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99-2004,共6页
目的观察无患子皂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内皮损伤及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为研究其降压效果、内皮保护及其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27 mg/kg)、无患子皂苷低(27 mg/kg)、高(108... 目的观察无患子皂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内皮损伤及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为研究其降压效果、内皮保护及其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27 mg/kg)、无患子皂苷低(27 mg/kg)、高(108 mg/kg)剂量组,连续给药8周,分别观察用药期间大鼠的一般状态、测定单次及连续给药后大鼠尾动脉收缩压、主动脉内皮损伤及血管重构、相关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①无患子皂苷可显著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一般状态,增加其进食量与体质量,降低其易激惹程度,改善其精神状态;②单次及连续给药均可显著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对照组及用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③可显著改善主动脉血管的内皮损伤、抑制中膜平滑肌细胞及胶原纤维的增值,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可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1、IL-6、TNF-α及血管内皮ICAM-1的水平,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患子皂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并对主动脉内皮损伤及血管重构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因子IL-1、IL-6、TNF-α及ICAM-1的表达,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慢性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内皮损伤 炎症因子 无患子皂苷
下载PDF
农药生产废水处理技术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叶蓓蓉 姚日生 边侠玲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9年第4期23-26,共4页
农药废水因毒性大、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成为工业废水治理难题之一。综述了农药废水的生化法处理、物化法处理和化学法处理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以及实施清洁生产将成为我国农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药废水 处理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12.5%腈菌唑乳油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施翠娥 陈枫 +1 位作者 王军 蒋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850-6852,共3页
研究了腈菌唑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其残留动态。样品用甲醇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气相色谱(ECD)测定。腈菌唑的最低检出量:2.5×10^-11g;最低检出浓度:梨和土壤分别为0.005和0.003 mg/kg。添加回收率为80.80%-93.81%,... 研究了腈菌唑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其残留动态。样品用甲醇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气相色谱(ECD)测定。腈菌唑的最低检出量:2.5×10^-11g;最低检出浓度:梨和土壤分别为0.005和0.003 mg/kg。添加回收率为80.80%-93.81%,相对标准偏差为1.87%-4.96%,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腈菌唑在梨中消解较快,土壤中相对缓慢,半衰期分别为2.86-4.75和15.79-24.17 d;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7 d,梨中腈菌唑残留量均低于0.500 mg/kg,该药按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菌唑 土壤 分析方法 残留动态
下载PDF
聚乙烯/碱式硫酸镁晶须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鲁红典 于晓灵 +1 位作者 邵建果 张全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5-67,共3页
系统研究了碱式硫酸镁晶须(MHSH)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热氧化稳定性、阻燃性能和热变形温度随着MHSH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作为增强阻燃无机纤维,MHSH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碱式硫酸镁晶须 聚乙烯 阻燃
下载PDF
三唑醇在京皖两地小麦和土壤中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军 万宇 +2 位作者 陈枫 蒋闳 王美瑜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8期14-17,共4页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在小麦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三唑醇在麦苗中消解较快,半衰期为3.82~4.94d,土壤中消解相对缓慢,其半衰期为17.17~20.91d;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最高推荐剂...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在小麦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三唑醇在麦苗中消解较快,半衰期为3.82~4.94d,土壤中消解相对缓慢,其半衰期为17.17~20.91d;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最高推荐剂量(商品)60g/mu和最高推荐剂量的2倍120g/mu施药2、3次,采收距末次施药间隔7、14、21d,三唑醇在小麦籽粒中残留量为0.029 1~0.153 0mg/kg,麦杆中残留量为0.029 1~0.153 0mg/kg,土壤中为0.005 9~0.046 0mg/kg。该药属于低毒农药,按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醇 小麦 土壤 残留动态
下载PDF
阻燃聚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樊真 赵小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共4页
通过阻燃剂的筛选实验、正交实验和配方实验研制了阻燃聚甲醛(POM),并研究了阻燃POM的成型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适于POM的阻燃剂为三聚氰胺、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双磷酸酯三聚氰铵盐(MPP);将这三种阻燃剂复配使用,其效果比单独使用... 通过阻燃剂的筛选实验、正交实验和配方实验研制了阻燃聚甲醛(POM),并研究了阻燃POM的成型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适于POM的阻燃剂为三聚氰胺、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双磷酸酯三聚氰铵盐(MPP);将这三种阻燃剂复配使用,其效果比单独使用好,具有协同作用。在100份POM中加入40份APP和MPP的混合物及20价三聚氰胺,可使阻燃POM的氧指数达到49%;在100份 POM中加入30份 APP和 MPP的混合物、20份三聚氰胺及10价吸醛剂A,可使阻燃POM的氧指数达到50%,垂直燃烧达FV-O级,两者的力学性能下降率小于50%。阻燃POM挤出造粒时宜采用渐变式螺杆挤出机;注塑时宜采用螺杆式注塑机,挤出和注射成型的工艺条件与普通POM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聚甲醛 研究 成型工艺
下载PDF
等规聚丙烯水相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秋生 马海红 +2 位作者 边侠玲 徐汝云 徐卫兵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8-281,共4页
文章研究在水相悬浮体系中,等温下进行氯气氯化等规聚丙烯(CIPP)的合成反应,该反应是气-液-固三相并存的非均相反应。通过对产物CIPP中氯的质量分数进行化学测定,并结合数学回归分析方法对CIPP的水相法合成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 文章研究在水相悬浮体系中,等温下进行氯气氯化等规聚丙烯(CIPP)的合成反应,该反应是气-液-固三相并存的非均相反应。通过对产物CIPP中氯的质量分数进行化学测定,并结合数学回归分析方法对CIPP的水相法合成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从转化率(Rt)的角度看,水相氯化反应动力学特征与均相氯化基本相近。得到了IPP水相氯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该氯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2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氯化法 反应动力学 氯化等规聚丙烯
下载PDF
克雷伯氏菌ZY-B降解双酚A的降解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边侠玲 于莹 +1 位作者 姚日生 王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82-1386,共5页
文章利用KlebsiellaZY-B菌降解双酚A(BPA),通过摇瓶实验考察了接种量、初始pH值、温度对KlebsiellaZY-B降解BPA的影响,用HPLC跟踪降解过程,得出适宜的降解条件如下:接种量为1.5%,初始pH值为7.0,温度为35℃。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根... 文章利用KlebsiellaZY-B菌降解双酚A(BPA),通过摇瓶实验考察了接种量、初始pH值、温度对KlebsiellaZY-B降解BPA的影响,用HPLC跟踪降解过程,得出适宜的降解条件如下:接种量为1.5%,初始pH值为7.0,温度为35℃。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细菌KlebsiellaZY-B降解BPA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优化降解条件:pH值为6.67,接种量为1.75%,温度为33.5℃,在此优化的条件下进行2次验证实验,KlebsiellaZY-B在54 h内可将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BPA降解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生物降解 克雷伯氏菌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