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柯萨奇B_3病毒经晚期孕鼠胎盘致母婴感染的小鼠动物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盛晓蓉 吴亦伦 +6 位作者 贾雪梅 黄振武 吴纳新 王惠珠 齐威琴 夏弈明 苏诚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 :探讨柯萨奇B3病毒(CVB3m)在母婴间经胎盘垂直传播的可能性和条件 ,并建立小鼠动物模型。方法 :对不同孕期的母鼠分别接种最佳感染量柯萨奇B3病毒嗜心肌株 (CVB3m) ,剖腹取胎或产仔。对母鼠、胎鼠、仔鼠及胎盘分别进行病毒学、血... 目的 :探讨柯萨奇B3病毒(CVB3m)在母婴间经胎盘垂直传播的可能性和条件 ,并建立小鼠动物模型。方法 :对不同孕期的母鼠分别接种最佳感染量柯萨奇B3病毒嗜心肌株 (CVB3m) ,剖腹取胎或产仔。对母鼠、胎鼠、仔鼠及胎盘分别进行病毒学、血清学及病理检查。结果 :晚期孕鼠接种适量的CVB3m后次日形成病毒血症 ,此时血中无抗CVB3m中和抗体。病毒经胎盘传播形成母婴垂直感染。胎盘、胎鼠、母鼠心肌及仔鼠血清和心肌中均查到较高滴度的病毒。电镜下可见受染仔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嵴突缺失、肌纤维断裂、明暗带模糊等初期病变。结论 :晚期孕鼠感染CVB3m后形成病毒血症 ,通过胎盘屏障将病毒传至胎儿 ,引起胎鼠及仔鼠心肌病变 ,可作为防治CVB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B3病毒 晚期孕鼠 胎盘 母婴感染 实验研究 胎盘传播感染 病毒性心肌炎
下载PDF
玉米浆半合成培养基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敏感细胞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余荣汉 吴亦伦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1-52,共2页
一般实验室都用199、1640、Eagle等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这些多系进口产品或要进口的氨基酸等作原料配制,价格昂贵。作者从某些学者成功地将玉米浆用于培养致病菌的研究工作中得到启示,试图用玉米浆培养基代替199、1640、Eagle来培养动... 一般实验室都用199、1640、Eagle等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这些多系进口产品或要进口的氨基酸等作原料配制,价格昂贵。作者从某些学者成功地将玉米浆用于培养致病菌的研究工作中得到启示,试图用玉米浆培养基代替199、1640、Eagle来培养动物细胞,实验发现它能培养供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繁殖的人淋巴细胞,从而获得一种来源丰富的廉价培养基。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热病毒 敏感细胞 培养基
下载PDF
低硒与柯萨奇病毒B_(3/0)毒性突变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振武 夏弈明 +2 位作者 金奇 吴红英 吴亦伦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 : 体外观察低硒培养柯萨奇病毒非致病株 B3 / 0 ( CVB3 / 0 )的毒性突变。方法 : 筛选低硒胎牛血清 ,制备低硒细胞培养基 ,利用 CVB3 致病株和非致病株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后... 目的 : 体外观察低硒培养柯萨奇病毒非致病株 B3 / 0 ( CVB3 / 0 )的毒性突变。方法 : 筛选低硒胎牛血清 ,制备低硒细胞培养基 ,利用 CVB3 致病株和非致病株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后结局不同 ,先于体外连续传代观察的毒性突变情况 ,然后于敏感动物体内鉴定突变株的致病性。结果 : CVB3 / 0 在低硒细胞培养液中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 2 0次传代后 ,可出现细胞病变效应 ,该突变株接种 Balb/C小鼠后可使其心肌组织出现损伤。结论 :  CVB3 / 0 非致病株不仅在低硒小鼠内可突变为致病株 ,在体外相对低硒 + H2 O2 培养基中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也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 毒性突变 低硒 柯萨奇病毒非致病株B3/0突变 突变机制
下载PDF
灸治对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大鼠外周5-HT及5-HIAA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唐照亮 宋小鸽 +3 位作者 刘冰怀 周楣声 董朝阳 倪大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6-38,共3页
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广、疫情重,国内外十分重视该病的研究。我院近几年应用中医灸法治疗 EHF 取得了很好疗效,并总结出系统的临床经验。为进一步研究灸治 EHF的作用途径。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灸法 5-羟色胺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改进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学农 赵克祺 倪大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6-38,共3页
本文对流行性出血热研究和诊断中传统采用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较大改进。比较7种制备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血凝素的方法,首次推出制备较高滴度血凝素的吐温80-乙醚法;试用含CaCl_2和MRSO_4 各0.05%的pH9.0 BABS稀释血凝素,血凝滴度较... 本文对流行性出血热研究和诊断中传统采用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较大改进。比较7种制备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血凝素的方法,首次推出制备较高滴度血凝素的吐温80-乙醚法;试用含CaCl_2和MRSO_4 各0.05%的pH9.0 BABS稀释血凝素,血凝滴度较仅用pH9.0 BABS稀释者高4 倍;测定6种动物血球对血凝素的敏感性,找到了比鹅血球更敏感的鸽血球;采用以二甲亚砜为主要成份的血球冻存液,将鸽血球保存于-20℃,大大延长了血球使用期限而不影响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 血凝 抑制试验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MA-104和Vero-E6传代细胞上繁殖动态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宏开 姚益新 张荣淦 《微生物学杂志》 CAS 1987年第4期42-43,共2页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陈株)分別感染MA-104和Vero-E6传代细胞,结果受病毒感染的MA-104细胞荧光阴性细胞出现早,感染滴度高,胞浆内颗粒大,提示MA-104细胞用于该病毒的分离传代及抗原片的制作等方面优于Vero-E6细胞。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陈株)分別感染MA-104和Vero-E6传代细胞,结果受病毒感染的MA-104细胞荧光阴性细胞出现早,感染滴度高,胞浆内颗粒大,提示MA-104细胞用于该病毒的分离传代及抗原片的制作等方面优于Vero-E6细胞。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在某些原代及传代细胞上能适应增殖,国内外已有过报导。但用对轮状病毒十分敏感的恒河猴胚肾MA-104细胞培养和增殖EHFV并与通常使用分离该病毒的VeroE6细胞进行繁殖动态观察,尚未有过报导。本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比较观察EHFV在两种细胞上的增殖动态,为MA-104细胞代替常规Vero-E6细胞用于该病毒的分离、传代等研究以及抗原片的制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MA-104 原代 Vero-E6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下载PDF
艾灸对感染EHFV大鼠血桨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调整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唐照亮 宋小鸽 +3 位作者 周楣声 张敬礼 董朝阳 倪大石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2年第1期45-47,共3页
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广泛性小血管损害。血浆血栓素(TXA_2)和前列环素(PGI_2)是体内调节血小板-血管壁功能的重要因子。因此,这两种血管活性物质与EHF的发展和转归有其重要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艾灸 流行性出血热 血栓素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飞虎 盛晓蓉 +2 位作者 吴亦伦 陈敏珠 智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制备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0 (rhIL 10 )单克隆抗体。方法 应用鼠 鼠杂交瘤技术建立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 ,ELISA检测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腹水效价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进行亚类鉴定 ,Giemsa染色镜下计数杂交瘤染色体数目... 目的 制备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0 (rhIL 10 )单克隆抗体。方法 应用鼠 鼠杂交瘤技术建立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 ,ELISA检测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腹水效价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进行亚类鉴定 ,Giemsa染色镜下计数杂交瘤染色体数目。结果 获得了 2株能分泌抗rhIL 1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 (1D3、2A3) ,无血清培养液效价为 1∶5 12、1∶2 5 6 ,腹水效价 1∶10 5、1∶10 4 。单克隆抗体为IgG2 亚类 ,染色体数目 98~ 10 3条。 2株杂交瘤细胞体外传代培养6个月以上 ,ELISA检测抗体滴度无明显降低。结论 制备的 2株单克隆抗体效价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免疫核糖核酸活性的研究
9
作者 倪若愚 周宁 +2 位作者 沈宏开 顾寄真 倪大石 《上海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3-195,共3页
国内对免疫核糖核酸(iRNA)的研究工作开展比较广泛,对iRNA的抗肿瘤、抗细菌感染和抗病毒感染作用的研究均有报道,多持肯定态度,目前已试用于临床,取得一定效果。但总的来讲,iRNA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特异性... 国内对免疫核糖核酸(iRNA)的研究工作开展比较广泛,对iRNA的抗肿瘤、抗细菌感染和抗病毒感染作用的研究均有报道,多持肯定态度,目前已试用于临床,取得一定效果。但总的来讲,iRNA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EHF-iRNA)的活性进行了研究,从细胞免疫的传递、体液免疫的传递和抗感染保护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EHF-iRNA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核糖核酸 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
原文传递
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10
作者 余荣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2期27-28,共2页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是杂交瘤单克隆抗体(MCAb)研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但融合得不到成功,而且得到有价值的杂交瘤也会丧失掉.一、细胞的冻存在液氮中冷冻是保存杂交瘤细胞(或骨髓瘤细胞)最好的方法.在MCAb的研制中,一...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是杂交瘤单克隆抗体(MCAb)研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但融合得不到成功,而且得到有价值的杂交瘤也会丧失掉.一、细胞的冻存在液氮中冷冻是保存杂交瘤细胞(或骨髓瘤细胞)最好的方法.在MCAb的研制中,一旦测得较有价值的阳性孔,就要一面进行克隆化,一面扩大培养,并冻存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细胞冻存
下载PDF
固相血球吸附试验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IgM抗体
11
作者 欧阳学农 赵允祺 倪大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21-222,共2页
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具有凝集鸽、鹅等动物血球的特性。目前据此已建立了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为了研究早期快速诊断EHF的问题,我们综合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诊断方法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的固相血球吸附试验(Sol... 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具有凝集鸽、鹅等动物血球的特性。目前据此已建立了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为了研究早期快速诊断EHF的问题,我们综合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诊断方法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的固相血球吸附试验(Sold-phase absorbanceof red cells,简称SPARC),用于EHF患者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SPARC的主要步骤:取羊抗人u链的IgG抗体(5μg/ml)包被96孔聚氯乙烯(PVC)U形软板,100μl/孔,4℃过夜。在各孔内加入被检血清和对照血清,100μl/孔,37℃保温2h。然后每孔加入32U/50μl的EHF病毒血凝素25μl,37℃反应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IGM抗体 SPAR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