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编辑的责任意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曦仲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编辑 责任意识 精品意识 职业道德 敬业精神 编辑工作
下载PDF
超越“忠君”——重读杜甫《哀王孙》
2
作者 李霜琴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
杜甫《哀王孙》是一首反映安史之乱中唐皇室悲惨遭遇的诗篇。诗中流露出很明显地“忠君”思想,导致古今论者对此诗评价悬殊。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诗中“忠君”思想的表层,就会发现杜甫在此诗中流露出的思想其实仍是他一贯的爱国爱民思想的... 杜甫《哀王孙》是一首反映安史之乱中唐皇室悲惨遭遇的诗篇。诗中流露出很明显地“忠君”思想,导致古今论者对此诗评价悬殊。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诗中“忠君”思想的表层,就会发现杜甫在此诗中流露出的思想其实仍是他一贯的爱国爱民思想的流露。本诗“指陈时事,反思致用”的特质于我们认识那个特定时代有着不可忽视的“诗史”价值。今天的我们有必要对此诗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哀王孙》 “忠君”思想 “诗史”价值 诗歌 评价
下载PDF
从道德走向审美——朱熹美学的逻辑归宿
3
作者 张旭曙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6期67-72,共6页
作为中国哲学发展高峰的宋明理学,其代表人物的美学观,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图从本体论、风格论和人格美三个方面,对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美学思想的内在特征,进行初步地探讨。对于本体论,朱熹主张“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作为中国哲学发展高峰的宋明理学,其代表人物的美学观,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图从本体论、风格论和人格美三个方面,对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美学思想的内在特征,进行初步地探讨。对于本体论,朱熹主张“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文只是表现道的工具。在辨析美善关系中,只有善的东西才是美的,善的内容应通过美的感性形式来表现。对于风格美,朱熹倡导平淡自然的风格,力主为文应与现实社会、政治功利拉开距离,潜心于对道的体验和观照的自由天地中。要求审美意象要有余味,要求以形写神,强调创作主体的虚静心态。对于人格美,朱熹的美学境界就是理想人格境界,具体化为“孔颜乐处”。它是对人和自然界,主体和客体获得和谐统一所产生的超越个体有限存在的自由永恒的超越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美学思想 本体论 逻辑 道德走向 代表人物 宋明理学 哲学发展 感性形式 人格美
下载PDF
《歙事闲谭》述评
4
作者 诸伟奇 《文献》 2001年第4期202-213,共12页
一、<歙事闲谭>的作者 <歙事闲谭>,稿本,三十一卷,许承尧撰.原藏歙县唐模许氏旧宅中,土改后移安徽省博物馆.
关键词 《歙事闲谭》 述评 撰写 内容 特点 许承尧 稿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