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与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超 汪宏 +2 位作者 刘玉海 李海文 戴夫 《肝胆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比较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 2017年7月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80例作为对象,按胆总管缝... 目的比较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 2017年7月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80例作为对象,按胆总管缝合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胆管一期缝合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组40例和T管引流组40例,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75 ±7.58)h比(31.28±8.94)h]、术后住院时间[(9.56±0.84)d比(16.55±0.83)d]均小于T管引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组手术后TNF-a、IL-6、CRP及PCT水平,均低于T管引流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炎性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72h支架植入组患者的炎性指标TNF-a(2.94±0.56) ng/mL、IL-6(16.31±4.05)ng/L、CRP(22.78 ±6.57)mg/L、PCT(5.1±1.5) ug/L均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管自脱落支架 一期缝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护理路径在混合痔手术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春秀 张胜芳 +4 位作者 杨丽 李方敏 殷晓娟 陈永倩 潘爱红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9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混合痔手术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3月—7月收治的50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痔切除术的混合痔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8月—12月收治的50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痔切除术的混合痔患者...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混合痔手术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3月—7月收治的50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痔切除术的混合痔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8月—12月收治的50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痔切除术的混合痔患者为试验组,应用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及首次换药时疼痛程度、疼痛控制总体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别。结果试验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首次换药时NRS疼痛评分及疼痛控制总体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混合痔手术患者实施护理路径能显著缓解患者首次排便及首次换药时的疼痛,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护理路径 疼痛管理
下载PDF
鼻内镜下取自体骨个体化治疗眶内侧壁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叶锐 徐志华 +4 位作者 张抗美 徐永田 冯益进 张小青 王新华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83-485,492,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筛窦入路利用自体骨行个体化重建眶内侧壁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经鼻-鼻窦入路,根据患者眶内侧缺损大小及鼻中隔形态,行个体化重建眶内侧壁治疗16例,观察患者术后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凹陷、复视症状恢复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筛窦入路利用自体骨行个体化重建眶内侧壁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经鼻-鼻窦入路,根据患者眶内侧缺损大小及鼻中隔形态,行个体化重建眶内侧壁治疗16例,观察患者术后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凹陷、复视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6例患者术后随访3~13个月,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凹陷、复视基本恢复,未出现鼻中隔血肿及穿孔、眶内感染、视力下降、移植骨片脱位等并发症,仅1例患者在术后第5天因不慎挖鼻后反复出现鼻出血行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结论经鼻内镜下鼻窦入路,利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及筛骨垂直板个体化重建眼眶内侧壁,疗效较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眼眶 鼻中隔 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