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直肠出口梗阻型便秘与妇科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叶伟明 董娟 徐继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35-436,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直肠出口梗阻型便秘与妇科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3例女性直肠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有2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原发病出现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直肠黏膜脱垂伴套叠11例(33.33%),直肠前... 目的:探讨女性直肠出口梗阻型便秘与妇科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3例女性直肠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有2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原发病出现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直肠黏膜脱垂伴套叠11例(33.33%),直肠前突10例(30.3%),会阴下降5例(15.15%)。结论:出口梗阻型便秘与妇科疾病密切相关,治疗应同时注意对妇科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直肠出口梗阻 生殖器疾病 女性
下载PDF
派瑞松配合微波理疗治疗肛周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邴卫平 刘远成 叶伟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第6期606-607,共2页
目的:探讨派瑞松配合微波理疗对肛周湿疹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26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派瑞松配合微波理疗治疗,对照组66例单纯派瑞松外用,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好转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派瑞松配合微波理疗对肛周湿疹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26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派瑞松配合微波理疗治疗,对照组66例单纯派瑞松外用,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好转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且远期复发率低(P<0.05)。结论:派瑞松配合微波理疗治疗肛周湿疹疗效优于单纯派瑞松外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瑞松 微波理疗 肛周湿疹
下载PDF
肛门病手术后镇痛115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奎 叶伟明 +3 位作者 刘远成 邴卫平 张娟 张承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3期256-257,共2页
关键词 肛门病 手术 疼痛 预防控制
下载PDF
改良式手术加中药治疗嵌顿痔并肛缘水肿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叶伟明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嵌顿痔合并肛缘水肿的有效疗法。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改良式手术,即保留齿线分段结扎肛垫悬吊加肛门内括约肌下缘切断术,术后加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痔核外剥内扎,术后一般常规抗炎及换药治... 目的:探讨治疗嵌顿痔合并肛缘水肿的有效疗法。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改良式手术,即保留齿线分段结扎肛垫悬吊加肛门内括约肌下缘切断术,术后加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痔核外剥内扎,术后一般常规抗炎及换药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后主要症状的改善、临床治愈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嵌顿痔合并肛缘水肿疗效迅速,并发症少,明显缩短临床治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顿痔 手术疗法 槐花散 痔瘘洗剂
下载PDF
保留齿线分段缝扎加肛垫悬吊治疗多发性混合痔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叶伟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4期386-387,共2页
目的:为探讨一种不损伤齿线区感觉性上皮,维持肛垫正常位置,并能有效去除病灶的手术方式。方法:80例多发性混合痔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多发性混合痔采用保留齿线分段缝扎加肛垫悬吊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 目的:为探讨一种不损伤齿线区感觉性上皮,维持肛垫正常位置,并能有效去除病灶的手术方式。方法:80例多发性混合痔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多发性混合痔采用保留齿线分段缝扎加肛垫悬吊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在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直肠肛门反射及对肛管静息压的影响上,2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保留齿线分段缝扎加肛垫悬吊术治疗多发性混合痔,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混合痔 分段缝扎 保留齿线 疗效观察 悬吊治疗 外剥内扎术 肛垫悬吊术 直肠肛门反射 术后并发症 显著性差异 肛管静息压 手术方式 正常位置 手术指征 术后疗效 愈合时间 0.05 感觉性 对照组 治疗组 发生率 传统
下载PDF
黏膜注射消痔灵加闭式修补治疗直肠前突19例
6
作者 叶伟明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直肠前突 黏膜注射 闭式修补 消痔灵
下载PDF
益气润肠法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邱新平 刘远成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年第4期379-380,共2页
目的:探讨益气润肠法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病人随机分组,治疗组41例应用中药益气润肠法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聚乙二醇4000治疗,观察其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便秘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讨益气润肠法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病人随机分组,治疗组41例应用中药益气润肠法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聚乙二醇4000治疗,观察其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便秘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远期复发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益气润肠法拟方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传输型便秘 辨证施治 益气润肠法
下载PDF
加味四神汤口服加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直肠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吕文辉 朱竞 +3 位作者 刘远成 李永海 刘洋 彭西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7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观察口服加味四神汤加灌肠用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直肠炎(UR)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0名归入到脾肾阳虚型UR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美沙拉秦栓纳肛疗法,治疗组美沙拉秦栓纳肛+口服自拟加味四神汤... 目的:观察口服加味四神汤加灌肠用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直肠炎(UR)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0名归入到脾肾阳虚型UR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美沙拉秦栓纳肛疗法,治疗组美沙拉秦栓纳肛+口服自拟加味四神汤+灌肠疗法。持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个组别治疗前、治疗后的状态区别,同时也确认两个时间点外周血内TNF-α与IL-4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数据对比,治疗组的症状指标明显更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3%、71.4%,P<0.05。在TNF-α外周血含量下降程度方面,相较对照组,治疗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IL-4含量上调程度方面,后者也表现出显著优势 (P<0.05)。结论:口服加味四神汤加灌肠可大幅优化脾肾阳虚型UR的症状,其机制或许和TNF-α与IL-4的调控存在密切的联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直肠炎 脾肾阳虚型 加味四神汤 保留灌肠
下载PDF
痛泻要方辅助治疗轻中度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合并焦虑状态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远成 李永海 +4 位作者 吕文辉 张承岳 张劲远 张娟 叶伟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10期1914-1918,共5页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辅助治疗病变位于直肠的轻中度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直肠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理干预效果,并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6例同时满足轻中度、肝郁脾虚型且病变位于直肠合并焦...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辅助治疗病变位于直肠的轻中度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直肠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理干预效果,并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6例同时满足轻中度、肝郁脾虚型且病变位于直肠合并焦虑状态的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患者。实验组口服痛泻要方联合美沙拉嗪栓纳肛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美沙拉秦栓纳肛,治疗周期为2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焦虑抑郁评分改变情况、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和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血清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改变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为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方面,实验组于第2个疗程结束时的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开始出现明显改善;炎症因子方面,2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比例及IL-10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h17细胞比例及IL-17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变位于直肠的轻中度肝郁脾虚型合并焦虑状态的UC患者,美沙拉秦栓结合痛泻要方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Treg/Th17细胞的平衡相关;并且对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痛泻要方 焦虑抑郁 TREG Th17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沈奎 吕文辉 +4 位作者 张承岳 张娟 彭西兰 刘远成 叶伟明 《安徽医学》 2014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MMH)治疗Ⅲ、Ⅳ期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重度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MMH组(30例)和PPH组(3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注射止痛药次数、术后并...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MMH)治疗Ⅲ、Ⅳ期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重度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MMH组(30例)和PPH组(3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注射止痛药次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尽管PPH组患者住院费用高于MMH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PH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的VAS评分、需用止痛药次数、术后并发症(肛缘水肿)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MM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重度痔与MMH一样安全、有效,且近期疗效优于M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上黏膜环切术 外剥内扎术 重度痔 治疗
下载PDF
封闭式分段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沈奎 朱竞 +3 位作者 张承岳 吕文辉 彭西兰 叶伟明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探讨环状混合痔采用封闭式分段结扎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采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环状混合痔封闭式分段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环状混合痔采用封闭式分段结扎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采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环状混合痔封闭式分段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3~12个月随访,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平均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出血、创面水肿和肛门狭窄等近期效果均明显好转(P〈0.05或〈0.01)。结论环状混合痔封闭式分段结扎术治疗,疗效确切,术后患者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封闭式分段结扎术
下载PDF
痔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远成 叶伟明 +3 位作者 沈奎 邴卫平 张娟 张承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3期254-255,共2页
关键词 术后出血 预防及治疗
下载PDF
保留齿线分段缝扎加肛垫悬吊治疗多发性混合痔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伟明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5年第8期30-31,共2页
为探讨一种不损伤齿线区感觉性上皮,维持肛垫正常位置,并能有效去除病灶的治疗多发性混合痔手术方式,对40例多发性混合痔采用保留齿线分段缝扎加肛垫悬吊术。并与40例传统外剥内扎术对比观察。该手术在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 为探讨一种不损伤齿线区感觉性上皮,维持肛垫正常位置,并能有效去除病灶的治疗多发性混合痔手术方式,对40例多发性混合痔采用保留齿线分段缝扎加肛垫悬吊术。并与40例传统外剥内扎术对比观察。该手术在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直肠肛门反射及对肛管静息压的影响均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结果显示。保留齿线分段缝扎加肛垫悬吊术治疗多发性混合痔.疗效好.并发症少,对肛门直肠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外科手术 疗效 多发性混合痔 肛垫悬吊术 保留齿线 悬吊治疗 分段缝扎 外剥内扎术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肛周尖锐湿疣中医研究进展及治疗近况
14
作者 叶伟明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5年第9期47-49,共3页
肛周尖锐湿疣(A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对尖锐湿疣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上中医和现代医学存理论上有较好的认同,在尖锐湿疣的治疗上,中医已有较大进展,本文试对此做一综述。
关键词 肛周尖锐湿疣 中医药疗法 发病机理 激光治疗 强力抗毒液
原文传递
止痛如神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及血清纤维连接蛋白、表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承岳 刘远成 张劲远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7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讨止痛如神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及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对... 目的探讨止痛如神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及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止痛如神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FN、EGF水平,观察治疗期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便血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创面纵径和创面面积,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50/51)、对照组为72.6%(37/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09,P<0.01)。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及肉芽形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448、21.424、28.641,P值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6.04±1.20)d比(9.42±1.58)d,t=12.166]和便血消失时间[(15.72±2.86)d比(19.95±4.33)d,t=6.862]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治疗后,观察组创面纵径[(1.89±0.31)cm比(2.82±0.54)cm,t=10.666]和创面面积[(3.26±0.54)cm2比(4.98±1.10)cm2,t=10.024]均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FN[(2.92± 0.50)mg/L比(2.45±0.39)mg/L,t=5.293]、EGF[(7.03±1.44)μg/L比(5.47±1.03)μg/L,t=6.29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止痛如神汤有助于肛瘘术后患者创面的愈合,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血清FN、EGF水平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疾病 肛瘘 手术后并发症 止痛如神汤 疼痛 手术后 伤口愈合
原文传递
两种方法治疗内痔188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叶伟明 刘远成 +3 位作者 陈秀琴 沈奎 邴卫平 曾新晨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8年第12期25-26,共2页
为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在治疗各期内痔中的应用,对94例Ⅱ、Ⅲ期内痔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并与同期行消痔灵硬化治疗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对Ⅱ期内痔两组治疗痔核脱出、出血、术后3个月肛窥镜观察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对Ⅲ期内... 为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在治疗各期内痔中的应用,对94例Ⅱ、Ⅲ期内痔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并与同期行消痔灵硬化治疗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对Ⅱ期内痔两组治疗痔核脱出、出血、术后3个月肛窥镜观察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对Ⅲ期内痔两组治疗在痔核脱出、出血、术后3个月肛窥镜观察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对Ⅲ期内痔治疗RPH术明显优于消痔灵硬化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痔疮套扎术 注射疗法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联合微波理疗治疗炎性外痔56例疗效观察
17
作者 刘远成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1年第9期29-30,共2页
为观察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联合微波理疗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将166例炎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1组58例和对照2组52例。治疗组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结合微波理疗治疗;对照1组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治疗;对照2组... 为观察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联合微波理疗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将166例炎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1组58例和对照2组52例。治疗组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结合微波理疗治疗;对照1组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治疗;对照2组采用微波理疗治疗;将3组疗效进行观察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1组(79.3%)和对照2组(80.8%)(P〈0.05);治疗组在缓解疼痛、促进水肿吸收方面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联合微波理疗治疗炎性外痔疗效显著,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微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