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的血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叶军 汪运生 +1 位作者 叶帅 邹玲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61-1065,共5页
背景最新研究表明,血糖波动(血糖变异性)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良好的血糖监测可以全面反映患者的血糖变化,而采取有效的血糖波动控制策略对糖尿病的防治至关重要。目的探讨基于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背景最新研究表明,血糖波动(血糖变异性)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良好的血糖监测可以全面反映患者的血糖变化,而采取有效的血糖波动控制策略对糖尿病的防治至关重要。目的探讨基于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的血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依据基于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监测的血糖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依据常规指尖血糖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第3、6、9天时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低血糖发生例次和血糖达标时间。结果干预第3、6、9天,研究组CV-FPG、PPGE、LAGE及MAGE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第6天CV-FPG、LAGE及MAGE均低于干预第3天,研究组干预第6天PPGE低于干预第3天(P<0.05);两组干预第9天CV-FPG、PPGE、LAGE及MAGE均低于干预第3天,研究组干预第9天CV-FPG、PPGE及LAGE均低于干预第6天(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例次少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以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为基础制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血糖波动幅度、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血糖 血糖监测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韩晓芳 张新秀 +2 位作者 刘克梅 翟斐 陈建丰 《安徽医学》 2016年第7期865-86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2015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273例,根据尿清蛋白/肌酐(uA 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171),早期糖尿...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2015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273例,根据尿清蛋白/肌酐(uA 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17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n=62)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n=40)。所有受试者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SUA等生化指标,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DN进展,糖尿病病程、HbA 1c、收缩压(SBP)、SUA呈增加趋势(P均〈0.05),临床DN组和早期DN组患者年龄、舒张压(DBP)、FBG、2 h PG大于单纯糖尿病组(P均〈0.05),临床DN组TG、TC、VLDL-C大于早期DN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均〈0.05)。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SBP、HbA 1c、SUA是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UA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除了降糖、降压之外,有效地降低血尿酸水平也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酸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尿白蛋白/肌酐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叶军 戴武 +4 位作者 章容 曹永红 刘燕 汪运生 张苏皖 《安徽医学》 2016年第9期1096-109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的关系。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1c<7.0%)107例,根据UACR结果分为正常组21例(NUA组)和升高组86例(...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的关系。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1c<7.0%)107例,根据UACR结果分为正常组21例(NUA组)和升高组86例(MUA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受试者进行连续72h的血糖监测,计算出平均血糖(MBG)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同时检测血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测量血压和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MUA组MAGE显著高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E与年龄、病程、Scr、UACR呈中度相关(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BMI、ALT呈低度相关(P<0.05)。结论血糖控制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增加与血糖波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尿白蛋白/肌酐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成脂分化及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邹玲玲 戴武 +4 位作者 鲁红云 刘红 李玲玲 孙辽 谢丹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人脂肪干细胞(ASCs)增殖、成脂分化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胶原酶分离法原代培养人ASCs,体外扩增及传代建立稳定的培养体系。用含有不同浓度GLP-1(0、0.1、1.0、10.0及100.0 nmol/L)的基础培养基和成脂...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人脂肪干细胞(ASCs)增殖、成脂分化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胶原酶分离法原代培养人ASCs,体外扩增及传代建立稳定的培养体系。用含有不同浓度GLP-1(0、0.1、1.0、10.0及100.0 nmol/L)的基础培养基和成脂分化培养基培养细胞,噻唑蓝法(MTT)检测干预24、48及72 h后细胞增殖情况,分化21 d后行油红O染色、异丙醇萃取法检测细胞内脂质含量,同时测定分化过程中上清液中甘油释放量作为脂质分解的指标,测定细胞裂解液中三酰甘油的含量作为脂质合成指标。结果 1高浓度的GLP-1(100.0 nmol/L)对人ASCs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更明显。2油红O染色及异丙醇萃取法显示100.0 nmol/L的GLP-1抑制人ASCs的成脂分化。3在人ASCs成脂分化过程中,高浓度的GLP-1(100.0 nmol/L)可促进甘油的释放,而对细胞内三酰甘油的含量影响不大。结论高浓度GLP-1可抑制人ASCs的增殖及成脂分化,促进脂质分解,对脂质合成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人脂肪干细胞 细胞增殖 成脂分化 脂质代谢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匡蕾 戴武 +2 位作者 叶山东 邢燕 胡闻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34-163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PIO)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低剂量PIO组(DR1组),糖尿病中剂量PIO组(DR2组)和糖尿病高剂量PIO组(DR3组)。...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PIO)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低剂量PIO组(DR1组),糖尿病中剂量PIO组(DR2组)和糖尿病高剂量PIO组(DR3组)。于0、8周末测尿白蛋白、尿nephrin、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尿肌酐(UCr),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UACR)、nephrin/肌酐(UNER)和TGF-β1/肌酐(UTGR)。每周监测血糖(BG),8周末取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nephrin及TGF-β1蛋白表达。结果 1糖尿病大鼠各时间点BG及8周末HbA1c显著高于NC组(P<0.05),糖尿病大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8周末,各PIO组UACR、UNER和UTGR均显著低于DM组(P<0.05),且DR2、DR3组UACR和UNER低于DR1组(P<0.05);肾脏nephrin蛋白表达:NC组>各PIO组>DM组(P<0.05),DR1、DR2和DR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TGF-β1蛋白表达:DM组>各PIO组>NC组(P<0.05),DR1、DR2和DR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UNER与UTGR呈显著正相关(r=0.787,P<0.01),肾脏nephrin蛋白与TGF-β1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669,P<0.01)。结论 PIO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上调足细胞nephrin表达和抑制肾组织局部TGF-β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NEPHRIN 转化生长因子-Β1 吡格列酮 足细胞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绝经后T2DM患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与促甲状腺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苏皖 戴武 +2 位作者 叶军 章容 曹永红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410-414,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患者腰椎、髋部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的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2例绝经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并测定生化指标...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患者腰椎、髋部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的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2例绝经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并测定生化指标、甲状腺功能及骨代谢指标;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及全髋部骨密度。以TSH中位数为分组依据,TSH<2.59μIU/mL记为低TSH组,TSH≥2.59μIU/mL记为高TSH组,均41例。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并与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T2DM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及糖脂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上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TSH组TSH水平显著低于高TSH组的TSH水平。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低TSH组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高TSH组(P<0.05)。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低TSH组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T值均显著低于高TSH组(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TSH与PINP、β-CTx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94、-0.264(P<0.05);TSH与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T值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17、0.410(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绝经T2DM女性,TSH水平与骨代谢指标PINP及β-CTx呈负相关,而与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促甲状腺激素 腰椎 髋部 骨密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病人尿微量蛋白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叶军 韩晓芳 +3 位作者 戴武 刘克梅 刘玲 陈波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7年第5期42-43,共2页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MA、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MG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早期及临床肾病患者较非肾病患者尿MA、NAG、β2-MG排出增多,且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排出升高愈加明显。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糖尿病肾病(DN) 微量白蛋白(MA) β2微球蛋白(β2-MG)NAG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脂代谢与大血管并发症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韩晓芳 叶军 +3 位作者 戴武 刘克梅 刘玲 陈波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7年第5期43-44,共2页
选择大血管并发症的T2DM患者各45例,同期伴与不伴进行分析。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均明显高于无血管并... 选择大血管并发症的T2DM患者各45例,同期伴与不伴进行分析。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均明显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而HDL-C低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提示:在降糖同时,对血脂异常的治疗,对防止大血管病变也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脂代谢紊乱 大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沈晗 《中华护理教育》 2011年第12期563-564,共2页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健康行为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糖尿病足出院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电话回访方式进行用药方法、饮食调护、自我监测能力、自我护理等方面的教育,对照组34例不予电话回访。6个月后对...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健康行为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糖尿病足出院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电话回访方式进行用药方法、饮食调护、自我监测能力、自我护理等方面的教育,对照组34例不予电话回访。6个月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健康行为和糖尿病足病变疗效评估。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饮食调护、自我监测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等健康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足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可促进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提高其足病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电话 随访研究 糖尿病足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10
作者 叶军 戴武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2期1767-1770,共4页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移位技术,对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方法,是目前惟一的活体组织物质无创检测技术,能够即时、动态和定量测定组织内某些代谢物质的水平,从而反映细...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移位技术,对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方法,是目前惟一的活体组织物质无创检测技术,能够即时、动态和定量测定组织内某些代谢物质的水平,从而反映细胞内物质的能量代谢状态,这些是常规穿刺活检技术无法实现的,正在逐渐广泛地应用于基础医学及临床研究。约30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翟斐 戴武 +1 位作者 李素梅 叶山东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0年第6期42-43,共2页
T2DM患者79例,根据UAER分为A组,n=30(UAER<20ug/min)、B组,n=27(UAER20~200ug/min)、C组,n=22(UAER>200ug/min),所有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A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 T2DM患者79例,根据UAER分为A组,n=30(UAER<20ug/min)、B组,n=27(UAER20~200ug/min)、C组,n=22(UAER>200ug/min),所有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A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收缩压(SBP)。结果随着UAER的增加,GFR逐渐下降(P<0.01),ACR逐渐升高(P<0.05),GFR与UAER、ACR呈显著负相关(P<0.01);C组的HbA1c、SBP、Scr、BUN较A组及B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GFR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的敏感指标,结合UAER、ACR能更准确更全面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糖尿病肾病(DN) 肾小球滤过率(GFR) 尿白蛋白排泄率(VAER)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下载PDF
口服药联合NPH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12
作者 戴武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5年第3期23-24,共2页
选择26例采用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病例,于晚睡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NPH)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表明加用NPH治疗后FBG、HbA1c均较前有明显下降(... 选择26例采用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病例,于晚睡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NPH)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表明加用NPH治疗后FBG、HbA1c均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低血糖发生少。提示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睡前注射NPH方案具有降糖作用佳,安全性良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NPH 疗效观察 口服药 空腹血糖(FBG) 糖化血红蛋白 口服降糖药物 睡前注射 中效胰岛素 HbA1c 血糖控制 药物治疗 饮食控制 降糖作用 治疗后 不满意 治疗前 低血糖 安全性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许宣波 戴武 《安徽医学》 2021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降糖后口服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予胰岛素强化降糖,出院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降糖后口服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予胰岛素强化降糖,出院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2周后血糖、血脂、血压、身体质量指数(BMI)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体质量、BMI、收缩压(SBP)、舒张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58.17±7.93)kg]、BMI[(21.67±2.04)kg/m~2]、SBP[(118.67±12.78) mmHg]、FBG[(6.42±0.80)mmol/L]、TG[(1.37±0.67)m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BMI、SBP、FBG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降糖后,续用达格列净或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降糖,安全性均较好,但达格列净在降低空腹血糖和控制体质量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达格列净 阿卡波糖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糖尿病联络小组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文聪 李华云 吴梅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10期896-897,共2页
总结糖尿病联络小组人员组成、体系架构和工作内容,包括通过专科护理会诊、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护理门诊、定期院内督导等方式,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各项糖尿病护理治疗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糖尿病联络护理小组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 总结糖尿病联络小组人员组成、体系架构和工作内容,包括通过专科护理会诊、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护理门诊、定期院内督导等方式,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各项糖尿病护理治疗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糖尿病联络护理小组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糖尿病知识,规范了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提高了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水平,为专科护士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护理 培训 管理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璐璐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6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疗法("双C"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46例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采取24h动态血糖监测,并予持续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降糖治疗,同时行饮食运动指导、心理安抚、监测和置泵护...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疗法("双C"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46例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采取24h动态血糖监测,并予持续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降糖治疗,同时行饮食运动指导、心理安抚、监测和置泵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记录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于7d内控制血糖至稳定、理想的水平;治疗期间共发生低血糖5人次,皮下置泵部位红肿4例。结论在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疗法有利于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护理 糖尿病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璐璐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远期效果。方法将9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出院常规指导,而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分别于出院后6月、12月和18月进行复诊,比较两组患者间治疗依从...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远期效果。方法将9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出院常规指导,而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分别于出院后6月、12月和18月进行复诊,比较两组患者间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6月、12月、18月时治疗依从性、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8月时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遵医行为,帮助更好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延续性护理 依从性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自护能力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薇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7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自护能力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9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护理,观察组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随访半年,比较2组患者间出...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自护能力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9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护理,观察组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随访半年,比较2组患者间出院后自护能力和血糖控制情况情况差异。结果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中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合理用药、血糖监测、异常血糖处理自护能力评分护理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月末复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其自护能力,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长久、稳定地将血糖维持在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院外延续护理 自护能力
下载PDF
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
18
作者 邢时妹 曹永红 戴武 《安徽医学》 2020年第7期862-863,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0岁,因“发热伴乏力、食欲减退3 d”于2018年9月30日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发热38.5℃,查体左上腹压之不适。查血常规:白细胞5.9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6.54%、血红蛋白139.4 g/L、血小板171.3&#...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0岁,因“发热伴乏力、食欲减退3 d”于2018年9月30日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发热38.5℃,查体左上腹压之不适。查血常规:白细胞5.9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6.54%、血红蛋白139.4 g/L、血小板171.3×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暴发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下载PDF
社区慢病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19
作者 叶军 邹玲玲 +5 位作者 戴武 王成启 张海军 李峰 何晓焱 郭旸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9期99-101,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社区门诊就诊的病程超过2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48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32例)。观察组纳入糖尿病慢病管理,...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社区门诊就诊的病程超过2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48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32例)。观察组纳入糖尿病慢病管理,对照组纳入普通管理组,采取常规糖尿病治疗,进行常规糖尿病宣教及解答。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的血糖控制达标率、糖尿病知识掌握及糖尿病患者治疗年平均花费。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胆固醇的控制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年平均花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入慢病管理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年人均费用,更好的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慢病管理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