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与改良后子宫血管阻断术在胎盘植入性疾病患者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比较
1
作者 刘德红 陈先侠 +1 位作者 郑晨旻 刘书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22-1826,共5页
目的研究预置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与改良后子宫血管阻断术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性疾病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行再次剖宫产手术治疗的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瘢痕子宫患者97例。... 目的研究预置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与改良后子宫血管阻断术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性疾病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行再次剖宫产手术治疗的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瘢痕子宫患者97例。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48例为对照组,术中行改良后子宫血管阻断术49例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数、人均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输注红细胞悬液量、子宫切除率、膀胱破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在完全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的再次剖宫产手术治疗中均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而使用改良后子宫血管阻断术,未出现血管介入手术并发症,无需X线暴露,母儿安全性高,同时降低了住院费用,具有临床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性疾病 前置胎盘 子宫血管阻断术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
下载PDF
0.2%氯普鲁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对罗哌卡因EC_(50)的影响
2
作者 黄学桂 吴晓萱 +1 位作者 陈冉 朱海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32-1736,共5页
目的探讨0.2%氯普鲁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对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_(50))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10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且有镇痛需求的产妇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L组(33例)和R组(34例)。采用Dixon改良序贯... 目的探讨0.2%氯普鲁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对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_(50))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10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且有镇痛需求的产妇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L组(33例)和R组(34例)。采用Dixon改良序贯法确定罗哌卡因的浓度。RL组产妇给予0.2%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0.4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R组产妇给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0.4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观察两组产妇的罗哌卡因EC_(50)、分娩镇痛效果、镇痛药总用量、镇痛满意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娩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RL组产妇的罗哌卡因EC_(50)、镇痛起效时间、补救镇痛率、会阴胀痛和爆发痛发生率、镇痛药总用量均显著低于R组,镇痛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R组(P<0.05);两组产妇的下肢麻木、下肢无力、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氯普鲁卡因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可降低罗哌卡因的EC_(50),改善分娩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氯普鲁卡因 硬膜外 分娩镇痛 半数有效浓度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盘组织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牛锦程 陈先侠 +1 位作者 李永胜 卢晓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4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CA)患者胎盘组织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21例PPROM患者,根据分娩时胎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为CA组(57例)、非CA组(64...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CA)患者胎盘组织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21例PPROM患者,根据分娩时胎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为CA组(57例)、非CA组(6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胎盘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表达,比较两种因子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结果CA组胎盘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非CA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胎膜早破孕周、孕期体重增加、分娩孕周、孕次、流产史、生育次数、宫腔手术史、阴道出血史、宫颈机能不全、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孕期饮酒、伴阴道炎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肌酐、血尿酸、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CA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OR=3.991(95%CI:1.193,13.353)]、LC3 mRNA相对表达量[OR=3.734(95%CI:1.865,7.476)]、妊娠期糖尿病[OR=5.212(95%CI:2.145,12.667)]是影响PPROM患者合并CA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C3 mRNA相对表达量、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及两者联合预测PPROM患者并发CA的敏感性分别为68.42%(95%CI:0.613,0.758)、75.44%(95%CI:0.698,0.839),84.21%(95%CI:0.706,0.885);特异性分别为75.00%(95%CI:0.716,0.823)、71.88%(95%CI:0.627,0.790)、89.06%(95%CI:0.824,0.94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95%CI:0.622,0.827)、0.718(95%CI:0.604,0.831)、0.889(95%CI:0.822,0.957)。结论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可能参与PPROM并发CA的发生、发展,且两者联合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胎盘组织 自噬相关蛋白 价值
下载PDF
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宫颈癌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胡菁华 桑学梅 +1 位作者 乔伟 张淼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8期1375-1382,共8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宫颈癌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收治的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宫颈癌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收治的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肿瘤类型、病理类型、病灶大小、分化程度、妊娠次数、生产次数、流产次数、绝经情况、肿瘤突变负荷(TMB)、DNA修复基因突变情况、PD-L1表达情况、糖尿病、高血压、治疗模式、体质量指数、肿瘤侵润淋巴细胞(TIL)表达情况、新抗原瘤内异质性(ITH)情况、有无肝病、家族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宫颈癌患者帕博利珠单抗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有效组42例,无效组18例。无效组TMB<143/Mb、DNA修复基因未突变、PD-L1低表达、单纯免疫治疗、TIL阴性、ITH高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有效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B<143/Mb、DNA修复基因未突变、PD-L1低表达、单纯免疫治疗、TIL阴性、ITH高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帕博利珠单抗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疗效受TMB、DNA修复基因突变、PD-L1表达、治疗模式、TIL、ITH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帕博利珠单抗 宫颈癌 肿瘤突变负荷 肿瘤侵润淋巴细胞 新抗原瘤内异质性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初产妇合并巨大儿试产结局的预测模型
5
作者 邓晨晨 余涛 陈红波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9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巨大儿的初产妇经阴道试产结局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住院并经阴道试产的巨大儿初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分娩结局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巨大儿的初产妇经阴道试产结局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住院并经阴道试产的巨大儿初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分娩结局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资料,LASSO分析进一步筛选变量,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一般线性模型(GLM)、K最近邻(KNN)、随机森林(RF)建立预测模型,最后得出最佳模型。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的年龄、孕前及产前体质量指数(BMI)低于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产妇身高、Bishop评分、胎儿股骨长高于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自然临产比例高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ASSO分析筛选出变量,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最终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预测模型进行比较,GLM在4种预测模型中表现最佳,曲线下面积(AUC)达0.7699。结论:妊娠合并巨大儿的初产妇人群,可运用产妇年龄、身高、孕前及产前BMI、Bishop评分、胎儿股骨长、临产方式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GLM预测模型,为初产妇合并巨大儿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儿 初产妇 试产 影响因素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妇科节育手术后感染发生率及其流行趋势探讨
6
作者 程龙慧 肖培 +2 位作者 王雷 张彬 张蕖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493-1497,共5页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妇科节育手术后感染发生率和流行趋势。方法:利用2007-2020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监测的大数据资料,计算放(取)宫内节育器(IUD)、输卵管绝育术、人工流产等节育手术后感染发生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妇科节育手术后感染发生率和流行趋势。方法:利用2007-2020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监测的大数据资料,计算放(取)宫内节育器(IUD)、输卵管绝育术、人工流产等节育手术后感染发生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估计值,对感染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从2018-2020年年鉴公布数据来看,目前我国人工流产、输卵管结扎及放(取)IUD手术后感染率分别约为7.3/10万、5.6/10万和5.6/10万,3种手术总体感染率为6.6/10万。从2007-2020年,我国妇科节育手术后总体感染率、放(取)IUD手术后感染率和人工流产手术后感染率均呈不断降低的趋势,AAPC分别为-10.9%、-9.9%和-7.2%(P均<0.05)。总体上2007-2020年输卵管结扎术后感染率呈下降趋势(AAPC=-14.4,P<0.05),但这种下降趋势仅在2007-2012年有统计学意义(APC=-9.5,P<0.05)。结论:我国在妇科节育手术后感染防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妇科节育手术后感染率较低,但节育手术后感染率随访、监测工作依然困难,值得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育手术 感染率 流行趋势 Joinpoint回归
下载PDF
宫颈腺癌分类的新进展
7
作者 张和平 许宏亮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74-677,共4页
宫颈腺癌是一组异质性较高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病因学、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特征。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鳞状细胞癌,但是HPV感染并非所有宫颈腺癌的致病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仅根据细胞形态的分类... 宫颈腺癌是一组异质性较高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病因学、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特征。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鳞状细胞癌,但是HPV感染并非所有宫颈腺癌的致病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仅根据细胞形态的分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存在局限性。新的国际宫颈腺癌标准和分类(IECC)将宫颈腺癌按照病因学分为HPV相关腺癌及非HPV相关腺癌,这不仅是对传统形态学分类系统的突破,更突出其病因学的本质及与临床的联系。同时根据非HPV相关腺癌的形态学和分子遗传特征又分为胃型、透明细胞型、中肾型和子宫内膜样腺癌。此外,基于是否有损毁性间质浸润的Silva分型系统将HPV相关宫颈腺癌分为三类:Pattern A、Pattern B和Pattern C,以改善该类患者的风险分层系统。本文将对宫颈腺癌的最新进展,包括宫颈腺癌IECC分类、Silva浸润模式和相关分子特征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HPV IECC分类 Silva分型 分子特征
下载PDF
E-Cervix imaging displaying cervical elasticity characteristics of healthy adult nulliparous women at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different menstrual cycle stages
8
作者 XU Yunyan WANG Mingli +1 位作者 LYU Xiaoli LI Xuelei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8-1211,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ervical elasticity of healthy adult nulliparous women at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different stages of menstrual cycle with E-Cervix imaging technology.Methods A total of 218 healthy adult nul...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ervical elasticity of healthy adult nulliparous women at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different stages of menstrual cycle with E-Cervix imaging technology.Methods A total of 218 healthy adult nulliparous women who underwent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for routine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enrolled,including 103 in follicular phase,78 in ovulation phase and 37 in luteal phase.Cervical canal length(CL)and E-Cervix elasticity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different stages of menstrual cycle,including elasticity contrast index(ECI),hardness ratio(HR),cervic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orifice strain values(IOS and EOS)and IOS/EOS ratio.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CL nor cervical elasticity parameters was detected among healthy adult nulliparous women at different age groups(all 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ECI,HR and IOS among different menstrual cycle stages(all P<0.05),among which women in follicular phase had higher ECI and IOS but lower HR than those in luteal phase(all P<0.05).Conclus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cervical elasticity existed among healthy adult nulliparous women at different age groups.Meanwhile,cervical elasticity of healthy adult nulliparous women changed during menstrual cycle,in follicular phase had higher ECI and IOS but lower HR than in luteal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ix uteri MENSTRUATION ULTRASONOGRAPHY elasticity imaging techniques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产程镇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刘贤云 高玲 +2 位作者 吕红梅 巫继敏 徐莉丽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产程镇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产妇2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20例。所有产妇均接受新产程镇痛分娩,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医护...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产程镇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产妇2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20例。所有产妇均接受新产程镇痛分娩,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医护人员对两组产妇膀胱充盈程度判断的准确性,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两组留置尿管产妇拔除尿管后的首次排尿量、留置尿管时间。结果医护人员对研究组产妇膀胱充盈度判断的准确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留置尿管产妇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量少于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新产程镇痛分娩的产妇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膀胱充盈度判断的准确率,降低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干预 新产程 镇痛分娩 产后尿潴留 效果
下载PDF
卵巢低反应患者微刺激与拮抗剂方案促排卵结局和妊娠临床结局比较
10
作者 聂丽娜 唐志霞 洪名云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5期92-95,共4页
目的 比较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微刺激方案与拮抗剂方案的促排卵结局和妊娠临床结局。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22年1月接受微刺激方案和拮抗剂方案的POR患者371例,取卵周期中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微刺激组(185例)和拮抗剂组(186例)。比... 目的 比较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微刺激方案与拮抗剂方案的促排卵结局和妊娠临床结局。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22年1月接受微刺激方案和拮抗剂方案的POR患者371例,取卵周期中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微刺激组(185例)和拮抗剂组(186例)。比较两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过程中的促排卵结局[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使用时间、获卵总数、2PN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和妊娠临床结局(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双胎率、流产率、活产率)。结果 微刺激组的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Gn用量、Gn使用时间、获卵总数、2PN数、可移植胚胎数均显著低于拮抗剂组(P <0.01)。微刺激组周期取消率为83.24%,显著高于拮抗剂组的66.67%(P <0.01)。微刺激组临床妊娠率高于拮抗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39%比40.32%,P> 0.05)。结论 微刺激方案可减少POR患者Gn的用量和使用时间,临床妊娠率稍高,可能是更可行的方案。但周期取消率高,需结合患者的卵巢功能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刺激方案 拮抗剂方案 卵巢低反应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下载PDF
宫腔灌注生长激素对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11
作者 郑小洁 洪名云 唐志霞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96-1601,共6页
目的:探讨宫腔灌注生长激素对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效果及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8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ET)的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 目的:探讨宫腔灌注生长激素对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效果及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8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ET)的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41)采用宫腔灌注生长激素联合激素替代治疗;对照组(n=52)采用单纯激素替代治疗。所有患者在FET前均使用替代周期准备内膜,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FET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7.69±0.71)mm]大于对照组[(6.63±0.4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新鲜周期hCG注射日内膜厚度的差值[(1.98±0.91)mm]与对照组[(0.79±0.66)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ET转化日子宫内膜形态A型占80.5%、B型占14.6%、子宫内膜I型血流占73.2%、II型血流占19.5%,与对照组比较(A型51.9%、B型40.4%、I型血流48.1%、II型血流4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ET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41.5%、29.3%)与对照组(21.2%、1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ET生化妊娠率(26.8%)和流产率(29.4%)与对照组比较(19.2%、45.5%)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FET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7mm时,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活产的患者在早产、胎盘粘连、产后出血方面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灌注生长激素对于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促进内膜生长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 生长激素 宫腔灌注 冻融胚胎移植
下载PDF
NLR和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宋启建 张舒 +1 位作者 李小燕 王慧琴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5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妇幼医学中心收治的57例早产儿LOS患儿及同期收治的110... 目的探讨早产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妇幼医学中心收治的57例早产儿LOS患儿及同期收治的110例非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LR与LOS的关联,采用限制三次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s,RCS)分析NLR与LOS间的非线性关联,分析连续性监测的炎性指标间差异。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LR是早产儿LOS独立的风险因素。基于RCS,当NLR<1.02时,与LOS风险相关性不明显,当NLR≥1.02时,与LOS的风险呈指数上升。NLR连续监测评估治疗效果比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更有价值。结论NLR是早产儿LOS独立的风险因素,当NLR≥1.02时,早产儿发生LOS的风险呈指数上升,连续监测NLR在评估治疗效果方面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早产儿 晚发型败血症
下载PDF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13
作者 杨安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9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采用阿...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憋、气促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3)。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罗红霉素 序贯疗法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阿奇霉素不同静脉滴注时间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及患儿依从性的影响
14
作者 高婷婷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不同静脉滴注时间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及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3月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不同静脉滴注时间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及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3月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静脉滴注时间为4 h/次,观察组静脉滴注时间为2 h/次。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患儿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发热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家属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的临床效果良好,但是相较于静脉滴注4 h/次,阿奇霉素静脉滴注2 h/次能够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缩短各项症状缓解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滴注时间 小儿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小剂量乳糖酸红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
15
作者 杨乾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小剂量乳糖酸红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小剂量乳糖酸红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小剂量乳糖酸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_(1)、FEV_(1)%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促、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小剂量乳糖酸红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较好,能改善肺部功能,促进各项症状消失,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乳糖酸红霉素 小儿支气管肺炎 肺功能
下载PDF
宫颈环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
16
作者 徐利平 陈先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68-071,共4页
探究宫颈环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7月~2024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妇幼医学中心住院的100例孕妇临床资料,均行宫颈环扎术。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92例和不良妊娠结局组8例,比... 探究宫颈环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7月~2024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妇幼医学中心住院的100例孕妇临床资料,均行宫颈环扎术。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92例和不良妊娠结局组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危险因素,探究护理策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和妊娠结局良好组相比,不良妊娠结局组年龄(32.38±4.27)岁、环扎孕周(24.65±5.12)周更大,宫颈管长度(13.46±2.16)mm更短,生殖道感染率75.00%(6/8)更高,血红蛋白(103.42±11.33)g/L水平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883,β=0.633)、环扎孕周(OR=1.554,β=0.441)、生殖道感染(OR=2722.365,β=7.909)以及血红蛋白(OR=1.529,β=0.425)均为孕妇宫颈环扎术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环扎孕周、生殖道感染以及血红蛋白均为孕妇宫颈环扎术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手术期护理,加强营养与锻炼,定期检测相关指标水平等,降低不良妊娠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扎 不良妊娠 危险因素 干预策略
下载PDF
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观察
17
作者 陈勇 张和平 +1 位作者 赵彩霞 刘婷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CCB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卵巢CCB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块大体呈囊实性,直径...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CCB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卵巢CCB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块大体呈囊实性,直径约8 cm,实性区切面灰白、蜂窝状、质韧。镜下实性区以纤维瘤样间质为背景,出现大小不等、疏密不均的腺体,大部分腺腔内衬单层上皮,肿瘤细胞形态扁平、立方形、靴钉样,部分细胞伴透明胞质,细胞轻-中度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肿瘤细胞无融合性生长(筛状、实性、微囊样及乳头状结构),无间质浸润。结论卵巢CCBT是一种罕见的卵巢交界性肿瘤,诊断主要根据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征。免疫组化NapsinA和HNF-1β联合使用有助于区别其他类型卵巢上皮性肿瘤。单纯卵巢CCBT预后良好,无复发病例,建议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交界性肿瘤 透明细胞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2024意大利妇产科学会非侵入性和侵入性产前诊断指南》解读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警语 郑明明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5期486-492,共7页
2024年意大利妇产科学会(SIGO)针对侵入性与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的应用,颁布《意大利妇产科学会非侵入性和侵入性产前诊断指南》[the Italian guidelines on non-invasive and 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executive summary of recommend... 2024年意大利妇产科学会(SIGO)针对侵入性与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的应用,颁布《意大利妇产科学会非侵入性和侵入性产前诊断指南》[the Italian guidelines on non-invasive and 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executive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for practice the Italian Society for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SIGO)](以下简称为《PD指南》)。该指南基于目前文献中可获得最佳证据,针对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中常见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优化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方案。笔者拟就《PD指南》中各种产前筛查方案进行比较,以及对侵入性产前诊断前遗传咨询、传染性疾病孕妇的侵入性产前诊断的相关建议,侵入性产前诊断检测的遗传学项目及操作要求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产前 母体血清学筛查 循证医学 染色体畸变 诊疗准则 无创性产前检测 孕妇
原文传递
矩阵射频对阴道壁膨出患者阴道壁膨出程度的改善情况研究
19
作者 周红梅 汪蕾蕾 陈发娟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7-468,共2页
目的探讨矩阵射频对阴道壁膨出患者阴道壁膨出程度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2022年1月-6月在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60例阴道壁膨出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盆底磁电联合治疗,观察组采取矩阵射频技术治疗... 目的探讨矩阵射频对阴道壁膨出患者阴道壁膨出程度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2022年1月-6月在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60例阴道壁膨出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盆底磁电联合治疗,观察组采取矩阵射频技术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阴道壁膨出的改善情况[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收缩阶段肌电值。结果治疗后,两组POP-Q评分Aa及POP-Q评分A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收缩阶段肌电值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矩阵射频可有效地改善阴道壁的膨出程度,提高阴道壁膨出患者收缩阶段肌电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壁膨出 矩阵射频技术 盆底磁电联合治疗 收缩阶段肌电值
原文传递
耳穴压丸结合心理行为引导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红霉素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
作者 周勤华 何楷印 +2 位作者 刘乐 苏超 鲁德甫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106-109,115,共5页
目的:探讨耳穴压丸结合心理行为引导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红霉素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1日—2023年10月31日期间于我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目的:探讨耳穴压丸结合心理行为引导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红霉素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1日—2023年10月31日期间于我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红霉素治疗基础上予以心理行为引导干预,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同时行耳穴压丸。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红霉素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疾病转归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红霉素治疗依从率为95.35%,较对照组的81.40%高;两组一般健康问题、行为问题评分及总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发热、咳嗽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观察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且0级比例较对照组高。结论:耳穴压丸结合心理行为引导有利于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红霉素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心理与行为问题,促进患儿恢复,且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心理行为引导 耳穴压丸 治疗依从性 不良反应 心理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