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许祖范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9-59,共11页
-
文摘
自1937年11月日军开始侵占安徽起,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不到半年时间,全省大部分国土相继沦陷。国民党省政府退缩到大别山区,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在皖八路军、新四军,采取坚决抗战的方针,深入敌后,同日军进行英勇斗争,解放了大片国土,先后开创了淮北、淮南、皖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总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500万,约占当时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总人口的1/6,在抗日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三个根据地位居华东敌占区腹部,对津浦铁路、陇海铁路、长江、淮河四大动脉和南京、徐州、蚌埠、扬州、开封等日伪盘踞的重要城市,都造成很大威胁,不仅消灭了大批敌军,而且牵制了日伪的大量兵力,对整个淮海、华东、华中战局,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
关键词
民主政府
经济建设
抗日根据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淮南
大生产运动
淮北苏皖边区
抗日战争
国民党
国统区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简论当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 2
-
-
作者
刘传增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3-67,共5页
-
文摘
简论当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刘传增50年代中期以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形式开始探索的、历时近30年到80年代中期实现第一步改革并向第二步拓展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经过了曲折的历程,使我国农村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具有革命性的深刻变...
-
关键词
农村经济体制
当代中国
联产承包制
责任制
责任田
包产到户
农村改革
农业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
农业总产值
-
分类号
F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从打开中美关系看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
- 3
-
-
作者
刘传增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3-18,94,共7页
-
文摘
从打开中美关系看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刘传增1972年2月,以上海《联合公报》发表为标志,关闭了20多年的中美关系的大门终于打开。这是中外关系史上意义重大的事件。由于中美关系大门的打开,乃至后来中美建交、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以及国际社会中、美、苏“大...
-
关键词
毛泽东
尼克松
中美关系
外交战略思想
台湾问题
周恩来
基辛格
中国政府
战略决策
苏联
-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对建国初期几次批判运动的反思
- 4
-
-
作者
杨久梅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
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2-26,共5页
-
文摘
建国初期,从1949年10月至1956年9月党的“八大”的召开,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相继发动了一系列运动。其中较为突出的如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梁漱溟“反动思想”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及由此而引发的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冤案,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批判,等等。这些影响至巨的批判运动,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令人深思。 一、几个特点 建国初期的几次批判运动,是在我们党取得全国政权后,几乎与经济复兴工作同时展开的,且一发不可收拾,一场接着一场,一浪高过一浪。这些批判运动,有几个明显特点: 1.声势浩大,株连众多。这些批判运动主要发生在文艺界、科技界、思想界。但最终这些界域均被突破,运动波及全国。当时是工、农、兵、学、医各界一齐上阵,举国共讨。据统计,仅在1955~1956年间各地报刊为批判梁漱溟“反动路线”,就发表了约100篇文章①。批判胡风时,《人民日报》创下了 1个半月发表200~300篇声讨文章的记录②。在批《红楼梦》时,报刊上也发表了数百篇文章。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红楼梦讨论集》4集,共收入129篇文章,近100万字③。名为“讨论”,实多批判。
-
关键词
建国初期
《红楼梦》研究
毛泽东
《武训传》
知识分子政策
“胡风反革命集团”
俞平伯
《人民日报》
阶级斗争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孙立人和蒋介石父子的恩恩怨怨(下)
- 5
-
-
作者
刘传增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
出处
《江淮文史》
1995年第1期98-117,共20页
-
-
关键词
孙立人
蒋介石
调查委员会
蒋经国
台湾岛
监察院
总统府
陆军总司令部
“立法委员”
宋美龄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孙立人和蒋介石父子的恩恩怨怨(中)
- 6
-
-
作者
刘传增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
出处
《江淮文史》
1994年第6期18-33,共16页
-
-
关键词
孙立人
陈诚
国民党军
周至柔
新一军
东北民主联军
蒋氏
总政治部主任
军政长官公署
一级上将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皖南事变研究十年
被引量:2
- 7
-
-
作者
童志强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8-92,共5页
-
文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皖南事变研究一直是史学界的热门课题。本文旨在介绍10年来国内研究的基本概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一、基本概况 10年来,皖南事变研究出现过两次高潮。 (一)第一次高潮发生在1981年前后 1981年5月,时值皖南事变40周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在芜湖召开首届年会。全国9省2市280多名史学工作者和92名新四军老同志与会,提交学术论文。
-
关键词
皖南事变
新四军
史学工作者
国民党军
项英
史学界
华中抗日根据地
回忆录
老同志
中央档案馆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毛泽东与胡适交往关系述略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徐京
施昌旺
-
机构
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86-91,共6页
-
文摘
毛泽东与胡适的交往,从新文化运动开始,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而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青年学生的毛泽东十分仰慕年轻的教授胡适;五四时期,毛泽东与胡适在反对中国旧势力、旧思想、旧军阀等问题上的看法基本一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与胡适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
关键词
毛泽东
胡适
交往关系
自修大学
文化运动
工读互助团
《湘江评论》
国民党
《新青年》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刘少奇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卓越贡献
被引量:1
- 9
-
-
作者
王传厚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宣传处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7-58,共2页
-
文摘
刘少奇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卓越贡献王传厚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中共中央代表、中原局书记刘少奇肩负着发展华中根据地的使命,抵达淮南地区。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领导皖东军民粉碎了日用军的“扫荡”,取得了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武装摩擦的重大胜利,创建了皖东抗日根据地,...
-
关键词
刘少奇
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
抗日民主政权
皖东地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津浦路
抗日民主根据地
党的建设
淮南抗日根据地
-
分类号
K827.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研究刘少奇的一部新著——《刘少奇的思想论稿》
- 10
-
-
作者
许祖范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7-78,共2页
-
文摘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一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在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职工运动、白区工作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上,在经济建设、政权建设、文化教育事业、外交工作等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
关键词
刘少奇
毛泽东思想
相结合
论稿
杰出贡献
理论与实践
白区工作
马克思列宁主义
统一战线
无产阶级革命家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