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地域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安徽屏山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琳 于德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62-66,共5页
地域旅游品牌视觉形象是凸显地域性文化特色、提升旅游地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研究以安徽屏山为创作核心,通过将地域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理论与安徽屏山旅游开发结合起来,系统梳理安徽屏山地域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现状,深入... 地域旅游品牌视觉形象是凸显地域性文化特色、提升旅游地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研究以安徽屏山为创作核心,通过将地域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理论与安徽屏山旅游开发结合起来,系统梳理安徽屏山地域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现状,深入分析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存在不足,并基于当地文化特点提供设计解决方案,打造符合安徽屏山特色的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为其他地域旅游品牌提供旅游品牌视觉形象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导视系统 视觉形象设计 安徽屏山
下载PDF
“全面推行林长制”进程中农民主体性提升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J县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郝永华 《岭南学刊》 2022年第6期60-66,共7页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其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和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其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和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农民是“全面推行林长制”的主要参与者、实际受益者和直接评价者,农民主体性提升事关“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地生根的成效。作为安徽省最早推行林长制改革的县,J县以全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为抓手展开实践探索,注重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夯实“全面推行林长制”的群众基础。案例研究表明,农民主体性提升是“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内在要求。应从强化宣传教育、释放生态红利、优化制度供给等维度强化农民主体性培育,促进农民主体性提升,确保“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地生根,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长制 农民主体性 生态红利 群众基础
下载PDF
关于提升基层党校党性教育实效的调研与思考
3
作者 吴丽娅 张晓亮 《文教资料》 2020年第36期109-111,共3页
党性教育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必须不断进行党性教育。十九大以来,各地方党委和基层党校从实际出发,深入推进党性教育工作,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一些单位离党中央的相关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 党性教育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必须不断进行党性教育。十九大以来,各地方党委和基层党校从实际出发,深入推进党性教育工作,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一些单位离党中央的相关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主体责任不够明确、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机制保障不够完善。针对当前基层党校面临的问题,党校要明确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理论研究,提供高质量理论支撑;创新教学方法,抓好党性教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校 党性教育 调研思考
下载PDF
信息茧房的形成机理、效应检视及治理进路 被引量:1
4
作者 郝永华 陈建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110,共8页
我国超10亿的网民构建起世界最大的网络空间场景,迭代演变的网络新现象深刻影响着网络空间生态发展。信息茧房作为网络用户获取信息、交流信息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广谱现象,对网络空间生态的影响不容小觑。信息茧房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文... 我国超10亿的网民构建起世界最大的网络空间场景,迭代演变的网络新现象深刻影响着网络空间生态发展。信息茧房作为网络用户获取信息、交流信息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广谱现象,对网络空间生态的影响不容小觑。信息茧房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文章从信息需求、信息供给、信息运营等环节探析信息茧房的形成机理,辩证分析、评估信息茧房的正负效应,进而在肯定信息茧房正面效应的同时,提出从网络用户、网络平台、技术创新、政府部门等方面防范和抑制其负面效应的治理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 信息茧房 形成机理 综合治理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发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义达 姚雪 王启亮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3年第1期34-42,共9页
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的发行,是对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支持和保障。文章从2018年以来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发行情况出发,分析了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扩大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发行、创新专项债券品种、加... 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的发行,是对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支持和保障。文章从2018年以来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发行情况出发,分析了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扩大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发行、创新专项债券品种、加强债券项目管理、完善债券信息披露、加强债务风险管理和充分发挥专项债券引领作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专项债券 融资
下载PDF
庄子机器思想窥探:由“知”而“治”
6
作者 孙守领 丁玲 《科学.经济.社会》 2023年第4期94-103,共10页
机器是庄子及其技术哲学研究所关注的对象。庄子除了把机器看作是技术“物”之外,还把机器理解为知识或知识的应用。正是因为机器具有“知”的特性,机器才发生异化,背离“道”,造成了机器物本身的拙劣、人的身心的伤害、自然环境的破坏... 机器是庄子及其技术哲学研究所关注的对象。庄子除了把机器看作是技术“物”之外,还把机器理解为知识或知识的应用。正是因为机器具有“知”的特性,机器才发生异化,背离“道”,造成了机器物本身的拙劣、人的身心的伤害、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社会道德的衰退等负面效应。为此,庄子批判机器及其应用,但他也没有因此完全放弃机器,对机器弃之不用。庄子认为,真正的机器治理不仅要从人的方面入手“治其内”,而且还要基于社会的方面“治其外”,同时也要“与时俱化”,以使机器能合乎人性,顺应人、自然与社会发展需要且不受其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技术 机器 知识 异化 治理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实践维度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晓广 郝永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8,共5页
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应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进一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避免落入“淡化政治性”“弱化学理性”“割裂统... 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应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进一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避免落入“淡化政治性”“弱化学理性”“割裂统一性”等实践误区。把“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作为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首要遵循,在实践中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进一步完善课程教材体系,促进教育主客体全面发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政治性 学理性 统一
下载PDF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汪兴福 《社会治理》 2021年第7期19-21,共3页
总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文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文的历史叙事主题与主线。深入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缘起、过程与经验启示,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本然要求... 总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文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文的历史叙事主题与主线。深入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缘起、过程与经验启示,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本然要求。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缘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经验启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叙事主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缘起
下载PDF
小岗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俊 张晓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7期74-76,96,共4页
小岗村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围绕农业“大包干”所形成的小岗精神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精神基因。从小岗农民层面看,小岗精神主要体现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这是一种改革的勇气;从安徽党委政府层面看,小岗精神主要体现为务... 小岗村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围绕农业“大包干”所形成的小岗精神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精神基因。从小岗农民层面看,小岗精神主要体现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这是一种改革的勇气;从安徽党委政府层面看,小岗精神主要体现为务实创新、敢于担当,这是一种改革的胆识;从中央层面看,小岗精神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敢试新路,这是一种改革的智慧。在新时代弘扬小岗精神,必须继续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必须继续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必须继续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包干 小岗精神 新时代 改革
下载PDF
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永华 《理论建设》 2019年第6期73-78,共6页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将人民群众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有机联系起来的关键机制,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网络群众路线成为群众路线在网络...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将人民群众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有机联系起来的关键机制,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网络群众路线成为群众路线在网络环境中的时代演变和创新发展。应牢固树立“走好群众路线就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意识,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方法,注重实现三个延伸:从线下走访向线上服务延伸、从单向独白向双向交流延伸、从考核评价向自我反省延伸,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进一步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主体 群众路线 网络实践 国家治理
下载PDF
突发事件下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琳 徐鸣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第4期98-102,共5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风险挑战日益增多。如何防范重大风险挑战、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成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从应急管理事件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动态发生过程来看,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测、快速传播、影响力大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风险挑战日益增多。如何防范重大风险挑战、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成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从应急管理事件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动态发生过程来看,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测、快速传播、影响力大以及状态失衡等基本特征与态势。基于能力视角构建了决策力、动员力、协调力、执行力和影响力的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五力”模型。为全面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水平以及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能力 “五力”模型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新社会阶层制度认同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文清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2期3-8,共6页
从新社会阶层角度出发,探究该群体对制度的认同状况,有助于因势利导,引导其发挥发展潜能,避免其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部分新社会阶层群体的实地调研,发现其“宏观制度认同”和“微观行为逻辑”间存在着悖论,据此描绘出一幅“实践... 从新社会阶层角度出发,探究该群体对制度的认同状况,有助于因势利导,引导其发挥发展潜能,避免其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部分新社会阶层群体的实地调研,发现其“宏观制度认同”和“微观行为逻辑”间存在着悖论,据此描绘出一幅“实践中的制度认同”图景。该图景颠覆了一般常识,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新社会阶层成长壮大于国家改革开放制度之下,也理所当然地是国家制度的坚定支持者和维护者。但在具体实践中,该群体往往对制度认同与接受表现出制度的“情”与“理”的矛盾和冲突,如不及时化解,就有可能最终造成社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问题。由此学界和政界需首先重新反思社会转型期“制度认同”对新社会阶层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新社会阶层 制度认同 悖论 建构
下载PDF
应急管理背景下的基层社区社会舆情引导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德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96-102,共7页
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以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方向和新命题,也对提升社会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特别是完善... 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以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方向和新命题,也对提升社会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特别是完善基层社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基层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微观基础和现实支撑,是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第一线,更是信息传播、舆情形成、舆论引导的最前沿。鉴于此,在深刻认识基层社区社会舆情传播具有场域全覆盖、途径多方位、方式宽领域等特殊形式基础上,全面把握基层社区社会舆情表现出的小散点特征、生活化特点和多样性特色,针对性做好基层社区社会舆情的“导向”“方向”“动向”“风向”“取向”等合理引导和有效应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在稳定社会心态、凝聚思想共识、服务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功能,为提升社会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社区舆情环境,责任重大、意义重大、作用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基层社区 社会舆情
下载PDF
农业转移人口阶段性市民化策略研究——基于社会组织赋能视角
14
作者 周筠婷 张超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88-94,共7页
市民化既是一种结果,也是一个过程。本文根据从时间上按照市民化意愿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关系进行阶段划分的研究视角,基于安徽省H市的实地调查经验,通过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推进过程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障碍,从社会组织赋能的角度提... 市民化既是一种结果,也是一个过程。本文根据从时间上按照市民化意愿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关系进行阶段划分的研究视角,基于安徽省H市的实地调查经验,通过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推进过程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障碍,从社会组织赋能的角度提出了匹配不同市民化阶段的对策。研究发现,在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之前,其农村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城乡文化的差异以及留守人员的民生问题成为阻碍他们进城的主要障碍。在进入城市之后,首当其冲的是民生问题,另外其社会、人力和心理资本过低也成为阻碍其市民化的几个障碍。在此期间社会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支持项目匹配不同市民化阶段的农业转移人口,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满足诉求、化解矛盾、扩展社会交往并实现基层治理秩序,最终达到"城镇融合"的理想状态,完成市民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社会学 农业转移人口 社会组织 市民化 社会融入 阶段性策略
下载PDF
强镇改革绩效差异的类型学分析——基于多案例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韩艺 徐彤 《理论月刊》 2024年第7期82-90,157,共10页
强镇改革实践已逾二十年,其总体效果如何,各地差异如何,有哪些类型?基于政府权能理论,可从镇级政府权力和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强镇改革绩效的四种类型:耦合能效型、融合求变型、失衡变通型和失衡负能型。结合多案例比较分析发现:耦合能效... 强镇改革实践已逾二十年,其总体效果如何,各地差异如何,有哪些类型?基于政府权能理论,可从镇级政府权力和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强镇改革绩效的四种类型:耦合能效型、融合求变型、失衡变通型和失衡负能型。结合多案例比较分析发现:耦合能效型和融合求变型绩效较为明显,而失衡变通型和失衡负能型绩效亟待提升。其中,耦合能效型下,镇级政府权能作用发挥最佳,失衡负能型因超负荷运转导致镇级政府权能难以发挥甚至起负面作用。四种绩效类型表现出不同特征、效益、策略与向度,彼此之间可能出现积极或消极转化。为此,深化强镇改革,应分类处理好镇级政府权能结构关系,推进权能动态耦合,助力镇级治理效能提升和地方治理绩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镇改革 政府权能 政府权力 政府能力 绩效差异
下载PDF
毛泽东科技自主创新思想及当代价值
16
作者 刘静 《滁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76,共6页
毛泽东科技自主创新思想是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基础上,面对国内外形势作出的思考探索,其本人的人生阅历和执政经验为毛泽东科技自主创新思想的形成提供实践注释。毛泽东重视技术革命与制度革命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与学习国... 毛泽东科技自主创新思想是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基础上,面对国内外形势作出的思考探索,其本人的人生阅历和执政经验为毛泽东科技自主创新思想的形成提供实践注释。毛泽东重视技术革命与制度革命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与学习国外相结合、善于全面统筹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思想,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科技自主创新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元宇宙:新技术范式的硬核分析
17
作者 高振南 孙守领 姜子豪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41-47,共7页
作为一个新生的技术物,元宇宙在资本的簇拥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究竟它是什么,尚未有统一的定论。但其呈现出的沉浸式体验、社交网络、开放型创造系统、独立的经济体系以及不同的文明形态五大特征,似乎正在预示着一种以元宇宙... 作为一个新生的技术物,元宇宙在资本的簇拥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究竟它是什么,尚未有统一的定论。但其呈现出的沉浸式体验、社交网络、开放型创造系统、独立的经济体系以及不同的文明形态五大特征,似乎正在预示着一种以元宇宙为硬核的技术范式的初显。要想探析该技术硬核是否已经形成,还需沿着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多西的技术范式理论方向,以斯蒂格勒的技术体系理论为抓手,阐明其被确立的内外逻辑,进而在此基础上先行描绘出在以元宇宙为硬核的新技术范式的影响下人类社会未来形态的一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技术范式 内外逻辑 未来形态 科技伦理
原文传递
“中”:一个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的联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公为明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64,157,共22页
“中”的思想遍布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它根源于中国的自然国情,演变与丰富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于如何定义“中”,作者在提出其基本内涵之后,从中原、中庸、中道以及“中间主义”等维度对“中”进行延伸理解,以实现较为... “中”的思想遍布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它根源于中国的自然国情,演变与丰富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于如何定义“中”,作者在提出其基本内涵之后,从中原、中庸、中道以及“中间主义”等维度对“中”进行延伸理解,以实现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概括。总结来看,“中”体现了中心、平衡、道德、全面、稳定等状态。对于“中”的表现,可以从中国地缘政治、外交及内政等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相联通的视角来综合把握,尤其需要对中国外交的“中”进行系统分析。同时,作者把“中”与西方的“制衡”一词进行比较,进一步体现了“中”的独特价值。如何理性看待“中”在中国内政外交中的优势和难题,其实就是如何摆正“中”的位置、逐渐走到“中”的位置进而发挥“中”的最大价值。今后,中国发展将继续在“中”的道路上前进,即通过不断改革来释放内部压力与促进更好的开放,进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稳中有进”。中国将在不断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和克服自身不足的道路上创造人类发展的更大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 中庸 中道 制衡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