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一道课本习题想到的
1
作者 刘凡 洪汪宝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12期48-48,共1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A版必修五第61页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S<sub>n</sub>是等比数列{a<sub>n</sub>}的前n项和,S<sub>3</sub>,S<sub>9</sub>,S<sub>6</sub>成等差数列,求...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A版必修五第61页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S<sub>n</sub>是等比数列{a<sub>n</sub>}的前n项和,S<sub>3</sub>,S<sub>9</sub>,S<sub>6</sub>成等差数列,求证:a<sub>2</sub>,a<sub>8</sub>,a<sub>5</sub>成等差数列.证明因为S<sub>3</sub>,S<sub>9</sub>,S<sub>6</sub>成等差数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差数列 逆命题 课本习题 等比数列 假命题 公比 真命题 题目 已知 证明
下载PDF
墙——隔绝的象征
2
作者 江来 《写作(中)》 2002年第Z2期24-24,共1页
围墙,高墙,宫墙,城墙……一看到“墙”这个题目,一连串的词语便在我脑海中闪过。墙到底用途何在?在我看来,它唯一能做的便是阻碍交流与沟通。也许立刻会有人反驳我说,墙的作用是保卫自己,防御外敌,著名的万里长城便是例证。可是,长城真... 围墙,高墙,宫墙,城墙……一看到“墙”这个题目,一连串的词语便在我脑海中闪过。墙到底用途何在?在我看来,它唯一能做的便是阻碍交流与沟通。也许立刻会有人反驳我说,墙的作用是保卫自己,防御外敌,著名的万里长城便是例证。可是,长城真的如此有用吗?石头砌成的东西,没人驻守,便是废物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与沟通 隔绝 城墙 防御 阻碍 词语 用途 长城 废物 反驳
下载PDF
墙·民族·世界
3
作者 方可成 《写作(中)》 2002年第Z2期23-24,共2页
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因此,墙只能发挥它的作用,而不能恣意地贻害。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体的墙,使我们束手无策,... 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因此,墙只能发挥它的作用,而不能恣意地贻害。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体的墙,使我们束手无策,因为它建筑在人类的心里。这些墙,又比一切有形体的墙更厚。更高,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无数个原该吻合的心灵。他们把墙作为一种庇护物,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建起了一堵不必要的墙,又不愿意在墙上开一个窗,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只在墙内猜测墙外的变动,在墙内估计别人的用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怎会不发生误解、仇视、纷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不拉得更长、更远? — —梅苑《墙》 读了以上片断,不知你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培有何感想?请以此为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人 两次世界大战 各民族 建筑 中华民族 恐怖主义 拆除 无形体 人类 中国
下载PDF
由一道课本习题想到的
4
作者 刘凡 洪汪宝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 2008年第10期36-36,共1页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A版必修五第61页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S<sub>n</sub>是等比数列{a<sub>n</sub>}的前n项和,S<sub>3</sub>,S<sub>9</sub>,S<sub>6</sub>,成等差数列...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A版必修五第61页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S<sub>n</sub>是等比数列{a<sub>n</sub>}的前n项和,S<sub>3</sub>,S<sub>9</sub>,S<sub>6</sub>,成等差数列.求证:a<sub>2</sub>,a<sub>8</sub>,a<sub>5</sub>成等差数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止 圣一
原文传递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读《大唐李白》
5
作者 汪瑞琳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 2016年第10期88-90,共3页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近日,作家杜子建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并求助网友们来为这句诗作续,正是这样一条微博引起了十万网友的关注,让人不禁感慨,“国人诗性未死”,这真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了。
关键词 中学教育 语文 阅读 《昔年有狂客 号尔谪仙人--读《大唐李白》》
原文传递
一个醒客的文化省思——读《文化苦旅》有感
6
作者 马辰睿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 2016年第8期90-92,共3页
就像古木庞大的根系紧扎于泥土之中,“文化”同样富有复杂而深沉的内涵。积淀千年之后的审视,当历史的脉络与过往的痕迹和眼前的壮美抑或残败相连时,苦旅也许才真切起来。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