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剂处方筛选及吸湿性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金宏 《安徽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 优化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剂处方组成 ,并对优化处方制备的泡腾颗粒剂进行吸湿性考察。方法 以干燥失重 %为指标 ,均匀试验设计筛选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剂处方中乳糖、山梨醇、PVP等辅料的用量 ,建立吸湿性曲线方程 ,考察泡腾颗粒... 目的 优化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剂处方组成 ,并对优化处方制备的泡腾颗粒剂进行吸湿性考察。方法 以干燥失重 %为指标 ,均匀试验设计筛选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剂处方中乳糖、山梨醇、PVP等辅料的用量 ,建立吸湿性曲线方程 ,考察泡腾颗粒剂不同湿度下放置的吸湿性。结果 本品在相对湿度 75 %以下放置吸湿性小于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碳酸钙颗粒剂 均匀试验 干燥失重 吸湿性 药物设计
下载PDF
药品流通中的“挂靠”、“走票”现象解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汪波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14期9-10,共2页
该文通过对药品流通中"挂靠"、"走票"的概念、表现形式、主要特征及其危害等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治理"挂靠"、"走票"的具体建议,以期为净化药品流通市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药品流通 挂靠经营 走票 药品监督管理
下载PDF
以蜀中制药为例分析医药第三终端的营销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波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12期17-18,共2页
立足于我国医药第三终端的特点,结合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中制药)成功的营销策略,从产品策略、渠道策略、终端推广及广告促销策略等方面,就中小型医药企业如何开拓医药第三终端的营销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医药第三终端 营销策略 医药企业
下载PDF
三氟柳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汪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8期72-73,共2页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三氟柳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TM(钻石)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50∶5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4nm。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三氟柳在5.15~515μg...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三氟柳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TM(钻石)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50∶5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4nm。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三氟柳在5.15~51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行,可用于三氟柳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柳 HPLC
下载PDF
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剂处方筛选及吸湿性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宏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优化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剂处方组成 ,并对优化处方制备的泡腾颗粒剂进行吸湿性考察。方法 :以干燥失重 %为指标 ,均匀试验设计法筛选复方碳酸钙颗粒剂处方中乳糖、山梨醇、PVP等辅料的用量 ,建立吸湿性曲线方程 ,考察泡腾颗粒剂... 目的 :优化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剂处方组成 ,并对优化处方制备的泡腾颗粒剂进行吸湿性考察。方法 :以干燥失重 %为指标 ,均匀试验设计法筛选复方碳酸钙颗粒剂处方中乳糖、山梨醇、PVP等辅料的用量 ,建立吸湿性曲线方程 ,考察泡腾颗粒剂不同湿度下放置的吸湿性。结果 :本品在相对湿度 75 %以下放置吸湿性小于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面料酸钙颗粒剂 均匀试验设计 干燥失重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良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2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治疗的8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不同剂量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00mg/d,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mg/d,两...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治疗的8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不同剂量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00mg/d,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mg/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天口服阿司匹林300mg/次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阿司匹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