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联合MRI和B型超声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叶名楠 宋东虎 高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和B型超声(简称B超)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O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7例O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B超、CT及...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和B型超声(简称B超)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O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7例O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B超、CT及MRI影像学特征,观察3种影像手段单纯及联合检查诊断OT的病灶检出率、诊断准确率、漏诊率。结果 97例OT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均为良性,且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47例,右侧50例;肿瘤最大直径9.22±2.54cm。B超检出的81个病灶中,17例准确诊断为OT,准确率为17.53%;其余64个病灶未能定性诊断或错误诊断为其他疾病。CT检出的84个病灶中,62个病灶以实性为主,15例为实性,7例为囊实性。CT平扫实性部分密度稍低于或接近于子宫肌层,囊状部分呈明显低密度。以子宫肌层信号作为等信号,MRI检出的90个病灶T1加权成像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65个病灶T2加权成像呈低信号,25个病灶T2加权成像呈等信号或高信号,77个病灶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13个病灶弥散加权成像呈中等信号。增强扫描后可见病灶实性成分呈现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囊变区不强化。采用并联试验,结果显示,B超+CT+MRI联合试验的病灶检出率及准确率最高,漏诊率最低;各类检测技术之间的病灶检出率、准确率及漏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CT+MRI并联试验能有效提高OT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B型超声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值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的关系
2
作者 宋东虎 余金宝 +1 位作者 徐阳 高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6月在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8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6月在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8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患者的ADC图像的水平方向(Horzl-GLNU)、45度方向(45dgr-GLNU)、垂直方向(Vertl-GLNU)以及135度方向(135dgr-GLNU)的灰度不均匀性以及ADC数值之间的差异,分析影像学特征与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病例组患者Horzl-GLNU(t=48.216,P=0.000)、45dgr-GLNU(t=58.863,P=0.000)、Vertl-GLNU(t=47.775,P=0.000)、35dgr-GLNU(t=5.850,P=0.000)显著降低,病例组患者ADC(t=12.305,P=0.000)显著升高。相比低分化组,高分化组患者的HorzlGLNU(t=9.017,P=0.000)、45dgr-GLNU(t=9.197,P=0.000)、Vertl-GLNU(t=8.294,P=0.000)、35dgr-GLNU(t=6.598,P=0.000)显著降低,高分化组患者的ADC(t=2.275,P=0.026)显著升高。通过相关性分析,患者的分化程度与ADC图像的Horzl-GLNU、45dgr-GLNU、Vertl-GLNU以及135dgr-GLNU的灰度不均匀性呈现负相关,与ADC数值呈现正相关。结论DWI及ADC值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有关,前列腺癌患者及高分化患者Horzl-GLNU、45dgrGLNU、Vertl-GLNU、35dgr-GLNU显著降低,ADC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纹理分析技术
下载PDF
增强双期CT成像参数联合血清癌胚抗原对肺亚厘米结节良恶性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李露 王静 张解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9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双期CT成像参数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表达预测肺亚厘米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就诊的69例肺亚厘米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46例)与恶性组(23例)。比... 目的探讨增强双期CT成像参数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表达预测肺亚厘米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就诊的69例肺亚厘米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46例)与恶性组(23例)。比较两组增强双期CT成像参数与入院时血清CEA表达水平;分析肺亚厘米结节良恶性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预测增强双期CT成像参数联合血清CEA表达对肺亚厘米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结节边界清楚占比低于良性组;分叶征、胸腺凹陷征、磨玻璃密度、毛刺、上叶、血管集束征、空泡征占比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血清CEA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组(P<0.05)。结节边界、分叶征、磨玻璃密度、毛刺为肺亚厘米结节恶性的影响因素(OR>1,P<0.05)。增强双期CT成像参数预测肺亚厘米结节良恶性模型为Log(P)=1.325+1.543×结节边界+1.265×分叶征+1.421×磨玻璃密度+1.172×毛刺。增强双期CT成像参数预测模型及血清CEA表达预测肺亚厘米结节恶性曲线下面积值高于各项单独检测。结论增强双期CT成像参数、血清CEA表达可用于预测肺亚厘米结节良恶性,且二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亚厘米结节 癌胚抗原 良恶性 预测价值 增强双期CT成像
下载PDF
MSCT双相扫描参数与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陶元元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期79-81,92,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与MSCT双相扫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患者55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排除胸部疾病、知情同意的术前肺功能检查(患者55例作为健康组。两组患者均...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与MSCT双相扫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患者55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排除胸部疾病、知情同意的术前肺功能检查(患者55例作为健康组。两组患者均实施MSCT双相扫描、临床肺功能试验,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双相扫描参数,并对COPD患者MSCT双相扫描参数[深吸气末容积(Vin)、深呼气末容积(Vex)、容积差(Vin-Vex)、容积比(Vex/Vin)]和肺功能指标[肺总量(TLC)、肺活量(VC)、残气量(RV)、残气量与肺总量之比(RV/TLC%)、第1s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PFT检查结果,病例组TLC、RV、RV/TLC均高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VC、FEV1、FVC、FEV1/FVC均低于健康组(P<0.05)。两组受试者MSCT双相扫描结果,病例组Vin、Vex、Vex/Vin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Vin-Vex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MSCT双相扫描结果与肺功能指标呈正性相关的依次为Vin与TLC、RV,Vex与TLC、RV,Vin-Vex与VC、FVC,Vex/Vin与RV、RV/TLC,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SCT双相扫描结果与肺功能指标呈负性相关的依次为Vin与VC、Vex与FEV1、FEV1/FVC,Vin-Vex与TLC、RV/TLC,Vex/Vin与FVC,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MSCT双相扫描参数与肺功能指标间存在一定相关性,MSCT双相扫描参数可为COPD患者肺功能评价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 多层螺旋CT 呼吸功能实验 肺功能
下载PDF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学诊断的临床效果研究
5
作者 窦飞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S01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究X线平片和CT影像学诊断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2种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8例,按照标准进行检查,所选择的患者经医护人员专业检查,利用影像学知识进行分析最终确诊为颈椎病... 目的探究X线平片和CT影像学诊断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2种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8例,按照标准进行检查,所选择的患者经医护人员专业检查,利用影像学知识进行分析最终确诊为颈椎病,按不同诊断方式分为X线平片组和CT组,每组5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断情况、特异性征象(包括椎间孔狭窄、颈椎双边征象、黄韧带肥厚、环枢椎半脱位、椎管狭窄变形等)检出情况等。结果CT组患者椎间隙狭窄、颈椎曲度异常、骨性椎管狭窄、小关节突增生、钩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赘诊断出实际人数均多于X线平片组,两组患者钩突增生诊断出实际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患者中检出黄韧带肥厚14例(25.93%),X线平片组患者中检出椎间孔狭窄10例(18.52%)和颈椎双边征象9例(16.67%),两组患者特异性征象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临床诊断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学诊断各有应用价值,需基于实际因素综合运用,以提升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X线平片 CT影像诊断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