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丹丹 李亚林 万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0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双程度正压通气(Bi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20年12月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80例。按照是否应用固尔苏将患儿分... 目的探讨双程度正压通气(Bi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20年12月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80例。按照是否应用固尔苏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BiPAP治疗,观察组(40例)使用BiPAP联合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d后高压力水平(P-high)、低压力水平(P-low)、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Fi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 d后,观察组P-high、FiO_(2)低于治疗前,两组P-low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high、P-low、Fi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 d后,两组PaO_(2)高于治疗前,PaCO_(2)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iPAP联合固尔苏治疗NRDS效果显著,可降低机械通气参数,促进患儿恢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双程度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万元 李亚林 汪丹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4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早产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80例hsPDA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我院儿科同期分娩的无hsPDA早产儿80例作为对... 目的分析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早产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80例hsPDA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我院儿科同期分娩的无hsPDA早产儿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hsPDA早产儿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动脉导管直径、左房内径/主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产妇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早产儿PLT、P-C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PV、PDW、PC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OR=0.721,95%CI:0.270~0.932)、剖宫产(OR=0.601,95%CI:0.168~0.970)、妊娠期高血压(OR=0.699,95%CI:0.231~0.807)、MPV(OR=1.669,95%CI:1.217~2.288)、PDW(OR=1.906,95%CI:1.460~2.488)和PCT(OR=1.636,95%CI:1.243~2.152)是早产儿发生hsPD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hsPDA早产儿中,MPV、PDW和PCT表达明显降低,且胎龄、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MPV、PDW和PCT均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动脉导管未闭 血小板参数 临床意义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的母乳口腔护理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卞国芳 杨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5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母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早产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出生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母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早产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出生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前馈控制的母乳口腔护理方案,均持续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生长发育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吸吮功能建立时间、全胃肠喂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体重、身长、头围均明显高于护理前,观察组体重、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胃潴留、呕吐、腹胀、腹泻等喂养不耐受症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的母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且有助于促进生长发育,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前馈控制 母乳口腔护理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