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管理学视域下诉前调解激励机制的现状检视与制度构建——以A省16地市125家法院近三年案件数据为样本 被引量:3
1
作者 尤昊 谢娟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29-38,共10页
以A省16地市125家法院近三年来的诉前调解案件情况、调解成功率、诉前调解率为样本,结合各地法院诉前调解激励机制建立情况、激励机制类型情况,发现现有诉前调解激励机制建立中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困境。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根据数据分析... 以A省16地市125家法院近三年来的诉前调解案件情况、调解成功率、诉前调解率为样本,结合各地法院诉前调解激励机制建立情况、激励机制类型情况,发现现有诉前调解激励机制建立中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困境。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根据数据分析、机制分析、类型分析等手段,结合"层级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边际效用递减理论",确立了四条诉前调解激励机制建立原则,分别是分档定级原则、动态激励原则、负面强化原则、边际效用最大化原则,从而构建起全国性动态、综合、优化的诉前调解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特邀调解员的积极性,有力发挥调解激励机制的杠杆作用,引导多元力量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档定级 动态激励 负面强化 边际效用最大化
下载PDF
从系统的耗散结构角度认识文件生命周期与文件连续体理论 被引量:1
2
作者 牛丽丹 崔杰 +1 位作者 冉虎 赵倩 《办公室业务》 2013年第9S期244-245,共2页
耗散结构理论是物理学家普里高津开创的现代系统论重要发展支脉。从文件生命周期到文件连续体正是进行了档案学理论系统的耗散结构演化。文件连续体理论系统的演化路径可以归结为从特殊系统得到一般系统再延伸至特殊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 耗散结构理论是物理学家普里高津开创的现代系统论重要发展支脉。从文件生命周期到文件连续体正是进行了档案学理论系统的耗散结构演化。文件连续体理论系统的演化路径可以归结为从特殊系统得到一般系统再延伸至特殊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在从生命周期到连续体的跨越后,系统的不确定因素和不稳定状态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 文件生命周期 文件连续体
下载PDF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对被害人救助的不足及解决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化成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7-61,共5页
刑事法律制度缺乏对刑事被害人的充分关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并未充分发挥保障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作用。虽然刑事和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刑事被害人获得赔偿的问题,但囿于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遭受严重伤害的刑事被害人的赔偿... 刑事法律制度缺乏对刑事被害人的充分关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并未充分发挥保障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作用。虽然刑事和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刑事被害人获得赔偿的问题,但囿于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遭受严重伤害的刑事被害人的赔偿仍存在较大困难。且在媒体报道案件的过程中,往往侧重关注犯罪人,忽略被害人,从而加大了社会大众对被害人救助的不确定性。故此,应当探索和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以形成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有益补充,以为将来刑事诉讼法正式确认刑事被害人的求偿权作出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被害人权利 被害人救助
下载PDF
关于《物权法》第245条占有保护适用范围的理解 以我国学界所谓“小偷的占有保护”之不成立为中心 被引量:5
4
作者 廖新仲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69,共5页
占有制度源于古罗马,经中世纪日耳曼法和近代资产阶级立法两个阶段的演化,渐趋成熟,经清末法律现代化运动引进我国。近年自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学界再度转引至我国大陆后,我国学界的占有理论出现了一种极左的倾向。本文拟从基本法理、... 占有制度源于古罗马,经中世纪日耳曼法和近代资产阶级立法两个阶段的演化,渐趋成熟,经清末法律现代化运动引进我国。近年自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学界再度转引至我国大陆后,我国学界的占有理论出现了一种极左的倾向。本文拟从基本法理、民法占有的基本原理、法律规范、司法实践等视角出发,探究我国《物权法》第245条占有保护适用范围的法律意蕴,期以此为契机厘清我国学界有关占有理论的某些错误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法》 占有保护 国学 小偷 近代资产阶级 法律规范 现代化运动 占有制度
原文传递
论交付和登记在我国房屋所有权转移中的地位 兼论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 被引量:9
5
作者 武钦殿 《法律适用》 2004年第2期16-19,共4页
在合同法颁布之前,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普遍认为过户登记是房屋买卖合同生效的要件。以合同法颁布为界限,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对以前的认识和做法进行反思和检讨。现在通说认为,有效的房屋买卖合同是进行房屋过户登记的根据,... 在合同法颁布之前,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普遍认为过户登记是房屋买卖合同生效的要件。以合同法颁布为界限,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对以前的认识和做法进行反思和检讨。现在通说认为,有效的房屋买卖合同是进行房屋过户登记的根据,登记与否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但未经登记房屋所有权不转移。这种认识,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所有权转移 中国 合同法 物权变动模式 立法体例 不动产交易 交付要件主义
原文传递
论动产是用益物权的一般客体 被引量:1
6
作者 廖新仲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1-85,共5页
甲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其相邻的乙学校约定:乙学校30年内不得在此校址兴建高层建筑.甲公司每年支付乙学校10万元补偿费作为对价。合同签定后没有办理登记。2年后乙学校迁址.并将房屋全部转卖给不知情的房地产商丙公司,丙公司即开工兴... 甲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其相邻的乙学校约定:乙学校30年内不得在此校址兴建高层建筑.甲公司每年支付乙学校10万元补偿费作为对价。合同签定后没有办理登记。2年后乙学校迁址.并将房屋全部转卖给不知情的房地产商丙公司,丙公司即开工兴建高层住房。甲公司要求丙公司立即停工,遭丙公司拒绝,甲公司便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甲公司与乙学校之间的约定依法构成地役权合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公司 用益物权 学校迁址 客体 动产 高层建筑 合同签定 房地产商
原文传递
质疑“小偷的占有保护”——兼谈物权法第二百四十五条占有保护的适用范围
7
作者 廖新仲 王学保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4-68,共5页
在物权法颁布前后及至当下,一些学者一直认为任何占有,包括小偷对其窃款窃物的占有,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因为,占有是一种既成的事实,即使这种事实与其他当事人的权利相抵触,也不应再受到非法行为的侵害。这种观点对物权法的理论... 在物权法颁布前后及至当下,一些学者一直认为任何占有,包括小偷对其窃款窃物的占有,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因为,占有是一种既成的事实,即使这种事实与其他当事人的权利相抵触,也不应再受到非法行为的侵害。这种观点对物权法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笔者认为。“任何占有都受保护”似有极左的倾向;“小偷的占有保护”值得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有保护 物权法 小偷 质疑 人的权利 非法行为 司法实践 法律
原文传递
劳动争议案件中时效问题的探讨
8
作者 陈雷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3-56,共4页
1994年3月31日,徐某与常州市中南纺织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纺公司)签订了“聘请汽车驾驶员合同”,并于同年5月12日经常州市公证处公证。合同约定:“聘期自1994年3月31日起至1996年4月1日止。中纺公司每月支付徐某工资人民币500元,如... 1994年3月31日,徐某与常州市中南纺织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纺公司)签订了“聘请汽车驾驶员合同”,并于同年5月12日经常州市公证处公证。合同约定:“聘期自1994年3月31日起至1996年4月1日止。中纺公司每月支付徐某工资人民币500元,如不能及时支付工资(协商解除之外),徐某有权停止开车,后果由中纺公司负责:一方中途无故违反合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 时效制度 劳动法 劳动仲裁 法律适用 中国
原文传递
整体性审判方法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基于对一起返还彩礼案处理过程的分析
9
作者 武钦殿 《中国审判》 2010年第6期86-88,共3页
案情简介:王金柱(男)和李桂兰(女)系同村村民,两家关系一直很好。2005年经人介绍王金柱和李桂兰订婚。按当地习惯,男方需给女方彩礼4万元。2005年9月10日,王金柱的父亲王孝俭和媒人一起去女方家给彩礼款2万元,说好其余2万元等... 案情简介:王金柱(男)和李桂兰(女)系同村村民,两家关系一直很好。2005年经人介绍王金柱和李桂兰订婚。按当地习惯,男方需给女方彩礼4万元。2005年9月10日,王金柱的父亲王孝俭和媒人一起去女方家给彩礼款2万元,说好其余2万元等半个月后再给。2005年9月24日,王孝俭单独一人去女方家将其余2万元彩礼款交给李桂兰父亲李守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礼 民事审判 审判方法 体性 案情简介 女方 村民 订婚
原文传递
最是书香能致远
10
作者 吕效廉 《人民司法》 2018年第3期74-76,共3页
书法是艺术,书法是生活,书法是中华民族艺术森林中一棵永不枯萎的苍松。出生在“中国书画之乡”的我受书画家舅舅的影响,从小就痴迷上了书法。几十年来,书法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融入了我的工作生活。
关键词 民族艺术 中国书画 书法 书画家 生活
原文传递
清白·廉洁
11
作者 吕效廉 《人民司法》 2016年第30期62-62,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