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在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光远 刘正 +2 位作者 吴长山 岳培东 郭志强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对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11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PMC组(58例)、微血管减压术组(MVD组,54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对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11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PMC组(58例)、微血管减压术组(MVD组,54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应激反应、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PMC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手术时间(23.45±4.12)分钟,住院时间(4.56±0.85)天,住院费用(2.18±0.54)万元。MVD组手术时间(102.36±15.24)分钟,住院时间(11.62±2.24)天,住院费用(2.82±0.65)万元。PMC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短于(或少于)M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PMC组有效率(96.55%)高于MVD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PMC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血清去甲上腺素(NE)、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分别为(320.52±18.24)ng/L、(162.45±20.34)ng/L、(60.45±9.24)ng/L,MVD组分别为(352.45±16.75)ng/L、(186.41±21.4)ng/ml、(71.12±9.78)ng/L,PMC组血清NE、Cor、IL-6水平低于M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PMC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后病人并发症(82.67%)高于MVD组(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C有助于缓解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手术应激反应,促进快速康复,远期疗效与MVD相当。但应预防面部麻木、咀嚼无力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老年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微血管减压术 应激反应 预后
下载PDF
神经梅毒1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彬 钟平 +3 位作者 汪国胜 张雷 马争飞 张尊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诊断要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断要点。结果:13例中无症状神经梅毒3例,脑(脊)膜血管梅毒5例,脊髓痨2例,麻...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诊断要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断要点。结果:13例中无症状神经梅毒3例,脑(脊)膜血管梅毒5例,脊髓痨2例,麻痹性痴呆3例,其中4例误诊。常见症状有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及多发性脑梗死症状。影像学表现为脑萎缩、脑积水、脑梗死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误诊和漏诊率高,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磁共振 临床表现 误诊
下载PDF
丁基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薛庆华 钟平 宇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评估丁基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丁基苯酞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基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14d后,评... 目的:评估丁基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丁基苯酞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基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14d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随访时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丁基苯酞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8.68%比67.92%,P=0.010);治疗14d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丁基苯酞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9.47±4.24)分比(6.12±3.81)分]评分显著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45.27±6.78)分比(63.19±7.13)分]评分显著增加(P均=0.001);随访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丁基苯酞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23.74±4.82)分比(27.56±4.91)分]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24.07±4.98)分比(27.96±5.07)分]评分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中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四个维度评分均显著增加(P均=0.001)。结论:丁基苯酞注射液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生活质量 丁基苯酞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取栓术患者自护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谢敬 唐雨晴 马争飞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2073-2076,2080,共5页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脑梗取栓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机械取栓术的82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问题为...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脑梗取栓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机械取栓术的82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ESCA)、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SSE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取栓术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的自我效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机械取栓 问题导向 康复效果
下载PDF
血清AEA、2-AG水平与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韩长萌 张超 +2 位作者 刘时华 钟平 曹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28-0131,共4页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AEA、2-AG水平变化及其与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SD)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神经内科的原发性PD患者94例及同时期该院的健康对照...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AEA、2-AG水平变化及其与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SD)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神经内科的原发性PD患者94例及同时期该院的健康对照组74例,予以PD患者PDSS等相关量表评测。收集受检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检者血清中AEA,2-AG水平。根据PDSS量表评分,将PD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SD-PD组)和非睡眠障碍组(NSD-PD组),比较PD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SD-PD组和NSD-PD组血清AEA,2-AG水平差异,并分析血清AEA,2-AG水平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PD组2-A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D组A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D-PD组MMSE、PDSS评分均低于NSD-PD组,SD-PD组2-AG值、UPDRS III、SAS、SDS评分均高于NSD-PD组(P<0.05)。NSD-PD组和SD-PD组间血清AE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PD患者血清2-AG水平和PDSS分值呈负性关联(r=-0.413,P<0.05),血清AEA水平与PDSS分值未见明显相关性(r=-0.043,P>0.05)。结论 PD组血清AEA水平升高,血清2-AG水平下降。SD-PD组血清2-AG水平明显高于NSD-PD组,且血清2-AG水平与PDSS评分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AEA 2-AG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促食欲素A、胱抑素C水平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
6
作者 韩长萌 钟平 曹立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5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促食欲素A(orexin-A)、胱抑素C(CysC)水平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PD患者94例为PD组,依据PD睡眠量表(PDSS)评分,将PD组患者分为睡眠障碍...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促食欲素A(orexin-A)、胱抑素C(CysC)水平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PD患者94例为PD组,依据PD睡眠量表(PDSS)评分,将PD组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n=50)和无睡眠障碍组(n=44);选取同时期的健康者为对照组(n=74)。比较各组血清orexin-A、CysC水平,并分析血清orexin-A、CysC水平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结果:PD组血清orexin-A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血清orexin-A、CysC水平均高于无睡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血清orexin-A、CysC水平与PDSS评分呈弱负相关(r=−0.381、−0.280,P<0.05)。血清orexin-A、CysC水平及联合预测PD伴睡眠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3[95%CI(0.552,0.775)]、0.769[95%CI:(0.673,0.866)]、0.832[95%CI(0.749,0.916)]。结论:PD患者血清orexin-A水平较低,CysC水平较高,orexin-A、CysC水平与PD患者的睡眠质量呈负相关,血清orexin-A、Cysc水平及二者联合对于预测PD患者发生睡眠障碍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食欲素A 胱抑素C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54
7
作者 程敏 王新燕 张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期167-170,共4页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NHIS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护理后的NHISS评分、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及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依从率为75.5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依从率为93.33%,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辅助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 负性情绪 依从性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梁彩霞 吴雪松 岳磊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浓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凝固法对8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及8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浓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凝固法对8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及8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并予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三组间作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增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最高,进展性脑梗死组三个指标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非进展性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618 3,P<0.01),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459 2,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高,脑梗死病情进展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血浆纤维蛋白原 颈动脉粥样硬化 进展性脑梗死
下载PDF
心理社会因素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进一步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许春奇 钟平 +2 位作者 王辉 岳磊 马争飞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570-571,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LES、TABPQ、TAS、SDS、SAS和自编资料调查表,对102例治疗组和98例对照组在不同行为类型、是否伴有焦虑和(或)抑郁情绪障碍、一年内发生重大生活事件多少进行分组对照分析。结果与对...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LES、TABPQ、TAS、SDS、SAS和自编资料调查表,对102例治疗组和98例对照组在不同行为类型、是否伴有焦虑和(或)抑郁情绪障碍、一年内发生重大生活事件多少进行分组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型行为人数多(P<0.01),负性生活事件分数高(P<0.01),有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者多见(P<0.01)。结论A型行为、负性生活事件多发和情绪障碍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社会因素 脑卒中
下载PDF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颅内非大血管闭塞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8
10
作者 马争飞 钟平 +1 位作者 朱刚 苏永兴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65-668,共4页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应用于颅内非大血管闭塞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于我科治疗的93例急性颅内非大血管闭塞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被分为常规治疗组(47例)与替罗非班组(46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应用于颅内非大血管闭塞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于我科治疗的93例急性颅内非大血管闭塞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被分为常规治疗组(47例)与替罗非班组(46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替罗非班)。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2h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72h后替罗非班组NIHSS评分降低更显著[3.00(2.00,7.00)分比3.00(2.00,5.25)分,P=0.044],治疗3个月后替罗非班组MRS评分降低更显著[2.00(1.00,4.00)分比1.00(0.00,2.00)分,P=0.010]。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985)。结论:替罗非班能显著改善颅内非大血管闭塞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替罗非班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帕罗西汀奥氮平分别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HAMD BI及NIHS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马汉 王辉 王梦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究帕罗西汀和奥氮平分别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我院脑卒中抑郁患者12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为3组,帕罗西汀联合组、奥氮平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2例。帕... 目的:探究帕罗西汀和奥氮平分别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我院脑卒中抑郁患者12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为3组,帕罗西汀联合组、奥氮平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2例。帕罗西汀联合组行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奥氮平联合组行奥氮平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单独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疗程均为8周。对比三组的治疗疗效、NIHSS、HAMD、B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帕罗西汀联合组与奥氮平联合组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Z=3.063、2.301,P均<0.05);帕罗西汀联合组与奥氮平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167)。治疗后三组NIHSS、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BI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帕罗西汀联合组与奥氮平联合组的NIHSS、HA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帕罗西汀联合组、奥氮平联合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67%、80.95%、78.57%,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独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奥氮平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应用于脑卒中抑郁患者,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能力,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帕罗西汀 奥氮平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下载PDF
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苏东升 杨红 钟平 《安徽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前瞻性随机单盲方法 ,对 96例起病在 48h内经CT证实为急性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差、颅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带...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前瞻性随机单盲方法 ,对 96例起病在 48h内经CT证实为急性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差、颅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的改变。结果 尼莫地平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明显缩小 (P <0 0 5 )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 (P<0 0 1)。血肿体积则改变不明显。结论 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尼莫地平 缺血性损害 脑水肿 疗效研究
下载PDF
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为强 张子诚 +1 位作者 宇辉 赵宾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5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与血清胱抑素C(Cys C)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组)和67例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非V-MCI组)进行详细临床评估和血清Cys C测定。结果 V-MCI组Cys C水平明显高于非V-MCI组(P&... 目的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与血清胱抑素C(Cys C)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组)和67例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非V-MCI组)进行详细临床评估和血清Cys C测定。结果 V-MCI组Cys C水平明显高于非V-MCI组(P<0.05),其Cys C水平与MoCA评分中的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与计算力、语言、延迟回忆各亚项的评分及其总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高Cys C可能是V-MCI的独立危险因素,Cys C水平可能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血管性认知损害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中药川芎嗪治疗急性脑缺血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钟平 杨任民 《中华全科医学》 2003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研究中药川芎嗪治疗急性脑缺血对改善脑微循环及保护脑组织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大鼠分为三组 ,每组 10只 ,即假手术组、模型组与川芎嗪组 ,分别测定各组局部脑血流量 (r-CBF)、血浆一氧化氮 (NO)、血浆内皮素 (ET1 )、脑组织中... 目的 研究中药川芎嗪治疗急性脑缺血对改善脑微循环及保护脑组织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大鼠分为三组 ,每组 10只 ,即假手术组、模型组与川芎嗪组 ,分别测定各组局部脑血流量 (r-CBF)、血浆一氧化氮 (NO)、血浆内皮素 (ET1 )、脑组织中的一氧化氮 (NO)与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内皮素 (ET1) 。结果 川芎嗪能显著增加缺血区局部脑血流量 (r -CBF) ,明显升高血浆NO ,降低血浆ET1 及脑组织中NO、NOS、ET1 的水平。结论 川芎嗪可通过NO、ET1的参与改善脑部微循环、保护缺血区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急性脑缺血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症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子诚 张向农 +3 位作者 张诚 王为强 苏东升 钟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71-673,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特点、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192例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PSD总发生率37.5%(其中轻度抑郁发生率20.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特点、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192例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PSD总发生率37.5%(其中轻度抑郁发生率20.8%,中度10.4%,重度6.3%),PSD发病与脑卒中发病部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有密切关系,早期加抗抑郁剂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抑郁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彩霞 王晓凤 岳磊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47-94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20名为对照组,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禁食12 h后静脉血浆Hcy水平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20名为对照组,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禁食12 h后静脉血浆Hcy水平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分析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组Hcy(22.75±5.13)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1.72±2.82)μmol/L(P<0.01)。急性脑梗死组Hcy升高率为6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0%(P<0.01)。结论:高Hcy血症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脱水剂应用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汪彤彤 钱金明 郑德群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2252-225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型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脱水剂的应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n=40)采用脑室型ICP监测探头,对照组(n=40)未应... 【目的】探讨脑室型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脱水剂的应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n=40)采用脑室型ICP监测探头,对照组(n=40)未应用ICP监测。比较两组甘露醇使用剂量、二次手术情况以及伤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方式、GCS评分、术后治疗以及治疗效果方面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脱水剂使用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使用剂量显著大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不良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型ICP监测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能有效减少脱水剂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并且对于改善患者整体预后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 颅内压 颅脑损伤/治疗 脱水 预后
下载PDF
高压氧对GCS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德群 汪彤彤 岳培东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443-444,共2页
关键词 高压氧 颅脑损伤 治疗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雌二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国胜 钟平 +3 位作者 苏东升 张雷 张蕾 马争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雌二醇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及60例对照组血清雌二醇的含量,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再按病情轻重及病程评分的差值分组比...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雌二醇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及60例对照组血清雌二醇的含量,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再按病情轻重及病程评分的差值分组比较。结果:脑出血组男女性雌二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不同程度脑出血和不同出血量患者雌二醇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雌二醇的含量在病情的轻重及不同出血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好转组血清雌二醇均高于未变组及恶化组(P<0.05~P<0.0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测定有助于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脑出血 雌二醇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个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20
作者 宋鸿 王新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309-1314,共6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配合个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3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家庭分型标准分为:极端型、中间型以及平衡型3组,探讨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平衡型、中间型...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配合个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3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家庭分型标准分为:极端型、中间型以及平衡型3组,探讨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平衡型、中间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极端型(χ~2=8.34,7.64;P<0.05)。治疗后各分型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付方式问卷(SCS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9.23,P<0.05),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6.22~8.17,P<0.05)。治疗后,中间型、平衡型组HAMA、HAMD、SCSQ评分均显著低于极端型组(t=4.36~6.48,P<0.05)。治疗6周后,中间型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极端型(t=6.87,7.99;P<0.05),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平衡型、极端型组(t=4.39~7.44,P<0.05)。结论:rTMS联合个性化护理对中间型、平衡型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极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个性化护理 家庭分型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