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在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光远 刘正 +2 位作者 吴长山 岳培东 郭志强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对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11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PMC组(58例)、微血管减压术组(MVD组,54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对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11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PMC组(58例)、微血管减压术组(MVD组,54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应激反应、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PMC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手术时间(23.45±4.12)分钟,住院时间(4.56±0.85)天,住院费用(2.18±0.54)万元。MVD组手术时间(102.36±15.24)分钟,住院时间(11.62±2.24)天,住院费用(2.82±0.65)万元。PMC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短于(或少于)M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PMC组有效率(96.55%)高于MVD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PMC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血清去甲上腺素(NE)、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分别为(320.52±18.24)ng/L、(162.45±20.34)ng/L、(60.45±9.24)ng/L,MVD组分别为(352.45±16.75)ng/L、(186.41±21.4)ng/ml、(71.12±9.78)ng/L,PMC组血清NE、Cor、IL-6水平低于M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PMC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后病人并发症(82.67%)高于MVD组(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C有助于缓解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手术应激反应,促进快速康复,远期疗效与MVD相当。但应预防面部麻木、咀嚼无力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老年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微血管减压术 应激反应 预后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尿激酶的局部应用
2
作者 王友昌 蒋金泉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0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尿激酶的应用。方法:采用小骨窗血肿部分清主辅以尿激酶(U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105例。结果:近期疗效,优良72例(68.6%),死亡12例(11.4%);...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尿激酶的应用。方法:采用小骨窗血肿部分清主辅以尿激酶(U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105例。结果:近期疗效,优良72例(68.6%),死亡12例(11.4%);随访84例,远期疗效,优良68例(81%),死亡2例(2.4%)。局部应用UK6000~12000u,3~5d内可使血肿平均减少20ml,加速血肿的溶化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脱水剂应用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汪彤彤 钱金明 郑德群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2252-225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型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脱水剂的应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n=40)采用脑室型ICP监测探头,对照组(n=40)未应... 【目的】探讨脑室型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脱水剂的应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n=40)采用脑室型ICP监测探头,对照组(n=40)未应用ICP监测。比较两组甘露醇使用剂量、二次手术情况以及伤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方式、GCS评分、术后治疗以及治疗效果方面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脱水剂使用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使用剂量显著大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不良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型ICP监测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能有效减少脱水剂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并且对于改善患者整体预后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 颅内压 颅脑损伤/治疗 脱水 预后
下载PDF
高压氧对GCS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郑德群 汪彤彤 岳培东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443-444,共2页
关键词 高压氧 颅脑损伤 治疗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和CT对单纯性脑出血与脑肿瘤出血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潜 尤庆波 +1 位作者 张磊 郭志强 《安徽医学》 2020年第7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CT对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的鉴别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3例及其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脑出血30例,脑肿瘤卒中33例,所有患者均行SWI、CT检查...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CT对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的鉴别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3例及其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脑出血30例,脑肿瘤卒中33例,所有患者均行SWI、CT检查,比较患者SWI、CT的影像学表现,并比较SWI、CT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的诊断准确率。结果SWI显示,脑肿瘤卒中患者出血完全覆盖肿瘤实质11例,边缘轻度强化22例,结节肿块型出血完全覆盖肿物病变区,未见增粗迂曲血管低信号12例,其余21例可见;单纯性脑出血患者无明显强化14例,轻度强化16例,均未见血管低信号。CT显示,脑肿瘤卒中患者有锐利均匀、明确的高密度出血灶,且边界清晰,瘤体14例,另外19例未见瘤体,出血灶周围大片水肿,形态指状低密度影或不规则,与单纯性脑出血病程不对称17例。SWI、CT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单纯性脑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0.00%、63.33%、80.00%和84.85%、54.55%、87.88%,SWI、CT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脑肿瘤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67%、42.42%、84.85%和83.33%、66.67%、86.67%,联合检查诊断单纯性脑出血、脑肿瘤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明显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容易混淆,SWI和CT联合检查可提高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单纯性脑出血 脑肿瘤出血
下载PDF
改良外伤(超低位)标准大骨瓣手术应用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德群 汪彤彤 岳培东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11期1330-1331,共2页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式 超低位 改良
下载PDF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抗生素使用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德群 汪彤彤 +1 位作者 张潜 岳培东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6期638-64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抗生素的用药状况和使用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在神经外科2008年度调取全年810份病历,其中气管切开患者48例。应用调查表,根据调查内容逐个进行登记,然后统计分析获得资料。结果通过对抗生素使用时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抗生素的用药状况和使用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在神经外科2008年度调取全年810份病历,其中气管切开患者48例。应用调查表,根据调查内容逐个进行登记,然后统计分析获得资料。结果通过对抗生素使用时间以7d为限,对于使用一联抗生素、二联或三联抗生素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抗生素的使用广泛,尚存在滥用现象,应加强管理,按照科学理论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 抗生素
原文传递
0.45%氯化钠、氨溴索在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淑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849-850,共2页
目的:观察0.45%氯化钠加氨溴索应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的疗效。方法:将6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0.45%氯化钠+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8000u持续气道湿化,观察... 目的:观察0.45%氯化钠加氨溴索应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的疗效。方法:将6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0.45%氯化钠+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8000u持续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0.45%氯化钠加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可提高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氯化钠 氨溴索 气道湿化
下载PDF
测量CT值对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术式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郑德群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10期1242-1243,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对颅内血肿CT值的测定,了解颅内血肿的性质,指导临床上准确选择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调查了两个治疗组10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住院资料,其中一组根据不同CT值的测定,采取不同的开颅方式即手术术式清除颅内血肿,分析CT值与... 目的探讨通过对颅内血肿CT值的测定,了解颅内血肿的性质,指导临床上准确选择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调查了两个治疗组10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住院资料,其中一组根据不同CT值的测定,采取不同的开颅方式即手术术式清除颅内血肿,分析CT值与治疗方式的关系。结果与结论两个治疗组在对术后72 hG lasgow(GCS)昏迷评分和术前对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针对CT值不同的颅内血肿,采取不同的开颅方式清除血肿,能减轻人为的医源性操作对脑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值 颅内血肿 手术术式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死28例临床诊治分析
10
作者 汪彤彤 郑德群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48-1249,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以多种药物及联合手术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伤后1年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分(死亡)5例,2分(植物生存)4例,3分(重残)9例,4分(中残)5例,5分(恢复良好)5例...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以多种药物及联合手术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伤后1年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分(死亡)5例,2分(植物生存)4例,3分(重残)9例,4分(中残)5例,5分(恢复良好)5例。结论:动态CT或MR I检查可尽早发现外伤性脑梗死;对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以多种药物联合、必要时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颅脑损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昏迷近期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淮 蒋金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昏迷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颅脑损伤昏迷 87例随机分成纳洛酮治疗组 (n =4 4 )与对照组 (n =4 3) ;观察两组患者近期 5天清醒率、病死率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 (5天 )时纳洛酮治疗组...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昏迷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颅脑损伤昏迷 87例随机分成纳洛酮治疗组 (n =4 4 )与对照组 (n =4 3) ;观察两组患者近期 5天清醒率、病死率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 (5天 )时纳洛酮治疗组清醒率 (72 .7% )较对照组高 (5 1 .2 % ) (P <0 .0 5 )。纳洛酮治疗组病死率 (1 8.2 % )较对照组 (37.2 % )低 (P <0 .0 5 )。结论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昏迷近期疗效显著 ,可以提高早期清醒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纳洛酮 昏迷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的探讨及手术策略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保浒 李光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47-749,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相应手术处理。方法: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在手术时采取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分次梯度减压,额颞极切除内减压,手法压迫,减张缝合硬脑膜及合理使用脱水药物,过度换气等治疗策略。结果:因急性弥漫脑...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相应手术处理。方法: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在手术时采取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分次梯度减压,额颞极切除内减压,手法压迫,减张缝合硬脑膜及合理使用脱水药物,过度换气等治疗策略。结果:因急性弥漫脑肿胀引起23例,迟发性血肿引起9例。32例中恢复良好12例,轻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病死15例。结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迟发性血肿是引起术中急性脑膨出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病因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采取相应手术措施,对控制和减少急性脑膨出的损害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膨出 脑/外科手术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岳培东 张潜 郭志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9期243-245,共3页
目的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1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重型颅脑损伤病患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实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 目的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1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重型颅脑损伤病患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实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颞顶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颅内压的改善情况,比较恢复良好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死亡率为2.5%、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比对照组的10.0%、35.0%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恢复良好率为50.0%,明显比对照组的27.5%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5d的颅内压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施以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可有效促进其颅内压降低,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 重型颅脑损伤 并发症
下载PDF
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大面积颅骨缺损10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保浒 孟磊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80-481,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进行的大面积颅骨缺损择期修补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塑形满意。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修补材料移位、外露等严重并发...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进行的大面积颅骨缺损择期修补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塑形满意。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修补材料移位、外露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修补大面积颅骨缺损,钛网与颅骨缺损吻合效果满意,排斥反应少,可作为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手术的首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 数字化成形钛网 手术时机
下载PDF
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进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的效果研究
15
作者 黄爱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114-0117,共4页
研究给予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的综合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本院80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实验组(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研究给予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的综合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本院80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实验组(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各项基础手术指标、GCS评分与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DL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神经内镜保障了血肿清除术的精准度,针对老年高血压性出血,能够实现准确操作,保障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功能 疗效
下载PDF
介入栓塞后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钱金明 张潜 岳培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 观察介入栓塞术后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的效果,并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aSAH后SCVS患者按队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介入... 目的 观察介入栓塞术后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的效果,并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aSAH后SCVS患者按队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介入栓塞术,术后给予稀释血液、扩容和升压等常规3 H治疗,试验组另加用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用电子泵经股动脉血管鞘以0.2 mg·min^(-1)注射20%尼莫地平,每次2 mg,每天1次,用药7 d后拔除血管鞘改为尼莫地平片口服,每次60~120 mg,每日2次于餐后服用。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患者的脑血管血流速度、实验室指标、术后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 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时大脑前动脉(ACA)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84.32±5.27)和(93.46±5.61)cm·s^(-1),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86.05±5.94)和(95.23±6.37)cm·s^(-1),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59.41±4.82)和(71.56±5.39)cm·s^(-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时血清内皮素-1(ET-1)分别为(76.32±10.58)和(94.16±10.98)pg·mL^(-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别为(127.45±14.83)和(164.85±15.62)ng·mL^(-1),可溶性Fms酪氨酸激酶1(sFlt-1)分别为(103.67±15.34)和(114.98±16.43)ng·L^(-1),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CAM-1)分别为(234.81±62.79)和(285.36±90.24)ng·mL^(-1),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分别为(98.74±7.56)和(102.49±8.35)pg·mL^(-1),血清一氧化氮(NO)分别为(43.16±4.91)和(39.72±5.37)mmol·L^(-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和脑积水发生率分别为4.88%和9.7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5%和28.95%,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5分患者占比为78.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26%,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栓塞术后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治疗aSAH后SCVS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脑血管血流速度,对减轻脑组织损伤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介入栓塞术 动脉内灌注
原文传递
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潜 吴长山 郭志强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9期1345-1346,共2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在使用人工硬脑膜治疗组与未使用人工硬脑膜对照组两组间术后并发症,评价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对36例颅脑损伤需要手术而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人工硬脑膜治疗组患者与36例颅脑损伤需要手术而... 目的观察并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在使用人工硬脑膜治疗组与未使用人工硬脑膜对照组两组间术后并发症,评价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对36例颅脑损伤需要手术而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人工硬脑膜治疗组患者与36例颅脑损伤需要手术而在手术过程中未使用人工硬脑膜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3个月,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在应用人工硬脑膜的治疗术后出现外伤性癫痫2例、脑膨出2例、皮下积液2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外伤性癫痫7例、颅内感染4例、切口漏2例、脑膨出6例、皮下积液7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有组间差异。结论颅脑损伤手术中应用人工硬脑膜能够较好地重塑原有解剖层次,保护脑皮层、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硬脑膜 颅脑损伤 手术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