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钜夫生平行事考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海银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9期57-59,共3页
程钜夫作为元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学界在叙述其生平时,对史书、方志等材料中记载不一的地方,缺少系统的考订梳理。由此,本文根据相关史志和文集对其生平行事作一考述,以作知人论世之助。
关键词 程钜夫 生平行事
下载PDF
《闺意》是省试前“行卷”吗?
2
作者 徐礼节 《阅读与写作》 2011年第2期21-22,共2页
唐代诗人朱庆馀有一首著名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关于这首诗歌,世传通行的题目为“近试上张水部”(“张”或作“张籍”)、“闺意献张水部”(“献”或作“上”),今人普遍认... 唐代诗人朱庆馀有一首著名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关于这首诗歌,世传通行的题目为“近试上张水部”(“张”或作“张籍”)、“闺意献张水部”(“献”或作“上”),今人普遍认为作于宝历二年(826),是朱庆馀应进士试前献呈张籍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卷 省试 唐代诗人 “上” “献” 张籍 诗歌
下载PDF
王维李白杜甫的亲情诗比较
3
作者 陈小波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3期11-13,共3页
王维、李白、杜甫三人一生均创作了大量诗歌,这其中包括一些亲情诗。三人的亲情诗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内容以及艺术特色上都存在较大不同。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现实的原因,三人各自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婚姻生活、家庭情况... 王维、李白、杜甫三人一生均创作了大量诗歌,这其中包括一些亲情诗。三人的亲情诗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内容以及艺术特色上都存在较大不同。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现实的原因,三人各自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婚姻生活、家庭情况各不相同;二是三人各自文化信仰的差异,王维崇佛,李白信道,杜甫爱儒,这是其亲情诗情感差异形成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李白 杜甫 亲情诗 文化蕴涵
下载PDF
极刑背后的空白——论《檀香刑》的主体和主题缺失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兆武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4-146,共3页
《檀香刑》自问世以后一直好评如潮,甚至有很多评论家为之与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失之交臂而扼腕痛惜。 也许与出版界出于商业动机的广告策划有关,也许与部分职业批评家的竭尽吹捧有关,更有可能是这二者所形成的合力,使《檀香刑》这... 《檀香刑》自问世以后一直好评如潮,甚至有很多评论家为之与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失之交臂而扼腕痛惜。 也许与出版界出于商业动机的广告策划有关,也许与部分职业批评家的竭尽吹捧有关,更有可能是这二者所形成的合力,使《檀香刑》这部原本粗糙但有着极大讨论空间的尝武眭的小说在一般睫的读者面前呈现出了模糊不清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香刑》 极刑 茅盾文学奖 广告策划 商业动机 评论家 出版界 批评家
原文传递
关于《西厢记》的“角门”问题——兼对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有关论述质疑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万岭 《戏曲研究》 2003年第1期81-89,共9页
王实甫《西厢记》张生'跳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可是,有些研究者却以为王实甫写这一情节出现了'漏洞'。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三章第三节《〈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 王实甫《西厢记》张生'跳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可是,有些研究者却以为王实甫写这一情节出现了'漏洞'。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三章第三节《〈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在阐述《西厢记》如何塑造张生这一人物形象时,不惜以一千多字的篇幅剖析和强调'张生跳墙'这一细节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元代文学 张生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王实甫 莺莺 <中国文学史> <莺莺传> 人物形象
原文传递
元杂剧的“开”与“节目主持人”无关——与黄天骥先生商榷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万岭 《戏曲研究》 2002年第1期164-171,共8页
黄天骥先生《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一文,对元杂剧的'开'作出了全新的阐释,认为元刊杂剧的'开'就是宋杂剧的'开呵',并根据徐文长对宋杂剧'开呵'的解释而推断元杂... 黄天骥先生《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一文,对元杂剧的'开'作出了全新的阐释,认为元刊杂剧的'开'就是宋杂剧的'开呵',并根据徐文长对宋杂剧'开呵'的解释而推断元杂剧演出时有一个'节目主持人',他的职责和任务就是'开'。黄先生说:'在元代,戏剧人物登场,所采取的程式,与宋杂剧如出一辙,'即人物上场'需要有人宣赞引导的'。'这个‘夸说大意’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戏剧人物 天骥 节级 <南词叙录> 正末 戏曲研究 徐文长 说唱诸宫调 审美特征
原文传递
作者更正
7
作者 朱引玉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70,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