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毒隐翅虫的毒素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昌利 梁俊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2-63,共2页
当毒隐翅虫受到刺激、压迫时,排出体内的毒素;毒素在体内主要源于血淋巴,是虫体用来抵御外来侵袭的化学物质,化学成分复杂。毒素可阻止细胞有丝分裂,抑制鼠类的癌肿瘤;也可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癣、疮及慢性化脓性坏死溃疡等;毒素已... 当毒隐翅虫受到刺激、压迫时,排出体内的毒素;毒素在体内主要源于血淋巴,是虫体用来抵御外来侵袭的化学物质,化学成分复杂。毒素可阻止细胞有丝分裂,抑制鼠类的癌肿瘤;也可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癣、疮及慢性化脓性坏死溃疡等;毒素已成为一种试验性抗菌素,能抑制并杀死滴虫。同时毒素具有较强的溶血能力,其毒液与人的皮肤接触后可引起隐翅虫皮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隐翅虫 毒素 毒素应用 隐翅虫皮炎
下载PDF
中国和美国大豆疫霉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比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子迎 王源超 +1 位作者 张正光 郑小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913-1919,共7页
为探究中国和美国大豆疫霉的遗传关系,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的方法,对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福建省和美国的3个大豆疫霉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使用21个RAPD引物对供试的111株大豆疫霉菌株进行扩增,共得到223个RAPD标... 为探究中国和美国大豆疫霉的遗传关系,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的方法,对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福建省和美国的3个大豆疫霉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使用21个RAPD引物对供试的111株大豆疫霉菌株进行扩增,共得到223个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199个,占89.23%.遗传变异分析表明,美国群体具有更高的遗传变异度;Nei’s遗传相似性和主成分分析均显示,中国福建群体与美国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高,而福建群体与黑龙江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最低;聚类分析显示,供试菌株在88%的相似性水平上可被区分为7个聚类,且美国群体分布于更多的聚类组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表明美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综合分析表明,本研究的结果不支持关于美国的大豆疫霉可能来源于中国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 遗传多样性 起源 地理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