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情绪障碍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安珍 周晓琴 +3 位作者 李晓驷 刘寰忠 刘丽军 耿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9期2816-2819,共4页
目的与正常健康者进行比较,探讨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情绪障碍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方法选取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犯罪青少年167例作为犯罪青少年组;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80例作为情绪障碍组;三所中学的正常青少年... 目的与正常健康者进行比较,探讨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情绪障碍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方法选取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犯罪青少年167例作为犯罪青少年组;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80例作为情绪障碍组;三所中学的正常青少年1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1)犯罪青少年组,情绪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在父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分干涉、亲偏爱被试、父亲过度保护上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犯罪青少年组,情绪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母亲偏爱被试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犯罪青少年组与情绪障碍组之间比较,在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及母亲偏爱被试因子上,情感障碍组得分显著低于犯罪青少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及情绪障碍的发生,与其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过多的惩罚、父母亲过分干涉、缺乏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关,所以应采取积极的家庭干预措施,指导父母正确教养子女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违法犯罪 情绪障碍 教养方式
下载PDF
男性青少年罪犯和情绪障碍患者防御机制对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晓琴 岳云玲 +6 位作者 刘寰忠 刘丽军 杜晓伟 朱丽 钟慧 李泽俊 李晓驷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7-839,843,共4页
目的研究犯罪青少年、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与正常青少年之间防御机制的差异,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犯罪男性青少年177人、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的男性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80例和合肥、安庆... 目的研究犯罪青少年、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与正常青少年之间防御机制的差异,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犯罪男性青少年177人、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的男性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80例和合肥、安庆市3所中学的正常男生161人,使用防御方式量表测量,对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犯罪青少年组、情绪障碍组和正常组在不成熟型防御、成熟型防御和掩饰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323,7.436,8.330,P值均<0.01)。犯罪青少年组与情绪障碍组相比,幻想、退缩、躯体化、升华、压抑因子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值差分别为-0.954,-0.695,-0.723,-0.420,-0.530,P值均<0.05);解除、制止、理想化、假性利他、隔离、交往倾向因子得分明显较低(均值差分别为-0.870,-0.594,-0.480,-0.675,-0.488,0.577,P值均<0.05),而统一化和消耗倾向因子分高于情绪障碍组(均值差分别为0.727,0.801,P值均<0.05)。结论犯罪青少年和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在心理防御机制运用方面总体相似,但在部分防御机制的运用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情绪障碍 防御机制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