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P与TAPP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明 陈云 李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983-986,共4页
目的分析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儿,以单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60例... 目的分析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儿,以单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TAPP治疗,实验组采用TEP治疗。比较2组患儿手术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35.26±3.62)min]、首次下床时间[(1.26±0.16)d]及住院时间[(5.16±0.64)d]均短于对照组[(42.62±4.19)min、(1.69±0.28)d、(6.82±1.64)d],实验组术中出血量[(16.26±3.62)mL]低于对照组[(19.52±4.1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24 h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115.26±7.62)ng/L、(12.26±3.62)ng/L、(5.26±1.07)mg/L]均低于对照组[(140.26±10.44)ng/L、(16.82±4.81)ng/L、(11.62±2.8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APP比较,TEP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方面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机体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点,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疝 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微创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时婕 花庶庆 +2 位作者 陈云 李昕 汪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0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5月于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91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 目的探讨微创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5月于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91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行腹腔镜根治术加回肠末端造口,对照组(59例)行单纯行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改变情况、手术后恢复情况、实验室指标、肛门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病灶长度及淋巴结清扫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补液天数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d及5 d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均高于术前,前白蛋白水平低于术前,术后5 d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后2 d,前白蛋白水平高于术后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2 d的白细胞水平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术后5 d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4 d、3个月、6个月的肛门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均高于术后14 d,术后6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4 d及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评分均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术后3个月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在微创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肛门功能,促进生命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 生命质量 肛门功能
下载PDF
不同内侧界右半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前瞻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然 陈明 陈云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内侧界右半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池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的5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分别以肠系膜上动脉左侧(...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内侧界右半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池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的5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分别以肠系膜上动脉左侧(SMA组)和肠系膜上静脉左侧(SMV组)为内侧界进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SMA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和阳性淋巴结数目较SMV组显著增多(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5(18~54)个月,SMA组累积无病生存率(82.1%vs71.4%)及累积总生存率(89.3%vs 78.6%)略高于SMV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5、1.402,P=0.319、0.236)。结论以SMV左侧与SMA左侧为内侧界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均是安全可行的,在保证肿瘤根治性切除的基础上,以SMA左侧为内侧界清扫淋巴结更彻底,提高了肿瘤根治程度且未显著增加手术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上静脉 右半结肠癌 D3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