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导性案例向何处去:实践困境与完善进路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洪用 《天府新论》 CSSCI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指导性案例实质上属于解释法律的一种形式,其生成与运用的目的是统一裁判规则,实现类案同判。当前其适用率偏低且适用范围狭窄,准确参照适用方法存在缺失,案例规模和质量差距明显,法检“两院”案例协作共治不足。缺乏权威性法源地位是... 指导性案例实质上属于解释法律的一种形式,其生成与运用的目的是统一裁判规则,实现类案同判。当前其适用率偏低且适用范围狭窄,准确参照适用方法存在缺失,案例规模和质量差距明显,法检“两院”案例协作共治不足。缺乏权威性法源地位是指导性案例实践遇冷的病因。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在静态规范和动态适用中,重构对中国案例指导的本土理解。应明确指导性案例与司法解释具有同等效力,健全案例协作机构和运行机制,明确案例筛选标准和质量评判依据,规范格式体例、发布载体和检索平台,强化类案识别和案例援用技能,重构指导效果动态监测与规范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类案同判 案例指导制度 法检协作
下载PDF
错案的防范:空白要素行政化的司法难题
2
作者 王洪用 崔家蔚 《南海法学》 2021年第5期36-44,共9页
在刑法部分罪名的构成要件描述中,存在大量空白要素。法官对空白要素的规范适用,往往依附于行政机关的补充和解释。空白要素行政化引发了过度入罪风险,易造成系列错案。主要表现为个罪的行为要素缺乏明确规范时,为入罪而任意拓宽兜底性... 在刑法部分罪名的构成要件描述中,存在大量空白要素。法官对空白要素的规范适用,往往依附于行政机关的补充和解释。空白要素行政化引发了过度入罪风险,易造成系列错案。主要表现为个罪的行为要素缺乏明确规范时,为入罪而任意拓宽兜底性条款的适用范围;将行政技术性标准作为认定犯罪的唯一准据,降低空白要素的司法判断标准;将空白要素视为单纯行政管理秩序,认为违反行政秩序的行为便具备刑事不法。围绕空白要素行政化及其过度入罪的成因,当前应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取向,立足于自由保障价值优先、尊崇刑法谦抑性与坚持违法相对性的理念,通过界定范围、形式审查、实质判断、不法过滤、责任过滤、后果检视等步骤,有效界定刑罚权的合理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白构成要素 风险防范 司法规制
下载PDF
胎儿请求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保险合同纠纷案
3
作者 李兆杰 牛艳 《法治论坛》 2019年第4期146-152,共7页
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但具有遗产的类似属性,死亡赔偿金的认定和分割,应类推适用继承法的规定保留遗腹子的份额。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既包括死者生前实际扶养的人,也包括应当由死者扶养但因为死亡事故发生死者尚未抚养的子女。根据胎儿利... 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但具有遗产的类似属性,死亡赔偿金的认定和分割,应类推适用继承法的规定保留遗腹子的份额。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既包括死者生前实际扶养的人,也包括应当由死者扶养但因为死亡事故发生死者尚未抚养的子女。根据胎儿利益保护最大化原则和民法总则立法精神,胎儿视为具有请求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民事权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死亡赔偿金 被扶养人生活费 权利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