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情防控新阶段安徽省居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1
作者 祝茜 侯赛 +4 位作者 朱梦 冯玉杰 朱标 龚磊 吴家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5-1459,共5页
目的了解优化政策阶段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展态势,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人群中的致病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于2022年12月19—20日,通过安徽省省本级及省内16个地级市流量较大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安徽省居民开展网络... 目的了解优化政策阶段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展态势,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人群中的致病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于2022年12月19—20日,通过安徽省省本级及省内16个地级市流量较大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安徽省居民开展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居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发病就诊情况等。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地区、年龄和职业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疑似症状的比例进行比较。结果回收调查问卷69014份,整理后有效问卷68232份,问卷有效率为98.97%。参与调查的对象近2周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疑似症状的比例为51.37%,其中77.88%居家自行服药治疗。亳州市、阜阳市和蚌埠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疑似症状的比例居全省前三位。15~59岁年龄组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疑似症状的比例最高(51.96%)。各职业人群中服务业人员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疑似症状的比例最高(61.07%)。70.20%的调查对象对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到焦虑,认为比流行性感冒严重。结论相对高数值的疑似感染人数、民众的焦虑心态等都是安徽省在优化政策阶段面临的挑战。在疫情新形势下,要持续做好本地流行毒株监测,同时加强感染者临床症状监测,通过公共卫生政策及各类经济、宣传措施,有效控制病毒扩散的速度,不至于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超额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政策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 流行病学 公共卫生 调查
下载PDF
2018-2023年安徽省流行性感冒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梦 侯赛 +3 位作者 冯玉杰 朱标 祝茜 龚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42-1946,共5页
目的分析2018—2023年安徽省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流感病原学变化规律,为安徽省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3年安徽省流感样病例(ILI)的哨点医院监测数据、网络实验室病原学... 目的分析2018—2023年安徽省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流感病原学变化规律,为安徽省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3年安徽省流感样病例(ILI)的哨点医院监测数据、网络实验室病原学监测数据,使用Excel 2019、SPSS 25.0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18—2023年,安徽省ILI%分别为3.74%、4.26%、3.53%、4.34%、6.80%;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4.87%、19.98%、0.12%、12.39%、24.72%。ILI%和流感病毒阳性率的时间分布、年龄组分布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安徽省流感主要发生在12月—次年3月、6—8月,15岁以下儿童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最高,是流感病例的主要人群。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结论安徽省流感有冬春季和夏季双高峰,A型和B型流感交替流行特征。每年12月—次年3月、6—8月是安徽省流感防控关键期,15岁以下儿童是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学校是流感防控的重点场所。持续开展流感监测,可为安徽省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流感样病例 病原学 监测 分析
下载PDF
安徽省2013-2022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阿鑫 肖永康 +2 位作者 毕念念 龚磊 吴家兵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6-650,671,共6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2013—2022年戊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E,HE)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HE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收集2013—2022年安徽省HE病例报告信息,描述性分析HE病例的流行特征,... 目的分析安徽省2013—2022年戊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E,HE)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HE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收集2013—2022年安徽省HE病例报告信息,描述性分析HE病例的流行特征,并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HE报告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13—2022年安徽省共报告HE病例1546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52/10万。经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13—2022年HE年均报告发病率呈现2个阶段波动,以2020年为拐点,在2013—2020年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为-6.86%(P=0.005),2020—2022年呈上升趋势,APC为18.33%(P=0.183)。在病例三间分布上,1—4月共报告病例6663例,占比最高(43.08%);安徽省16个市均有病例报告,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蚌埠市(6.70/10万)、淮南市(6.28/10万)和宿州市(4.75/10万),地区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2.45,P<0.001);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53∶1.00;病例以中老年人为主(60.7%),年龄集中在45~<70岁;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1.05%。结论安徽省2013—2022年HE年均报告发病率呈整体下降趋势,2020—2022年有所回升,HE整体防控工作仍不容忽视。应围绕中老年人、农民等重点人群积极开展HE科普宣传,在高发季节加强HE的健康干预和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征 流行趋势
原文传递
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家兵 龚磊 +3 位作者 陈芳 宋丹丹 马婉婉 侯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构建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灾害期间公共卫生风险等级评估提供定量化判断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专家会商法构建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相关指标及其评分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指标的权重,并进一步应用于安徽... 目的:构建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灾害期间公共卫生风险等级评估提供定量化判断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专家会商法构建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相关指标及其评分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指标的权重,并进一步应用于安徽省2016年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中。结果:构建并确定了五大类17个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标、评分标准及其权重。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2016年安徽省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总分为0.26分,风险判断结果为"灾害期间卫生应急措施有效,公共卫生风险有效控制"。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可为灾害现场开展定量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为其他类型灾害现场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 风险评估 德尔菲技术
下载PDF
2007-2012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龚磊 吴家兵 +2 位作者 王爱红 张进 赵晓玲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72-975,共4页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探讨该疾病在我省的流行趋势、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2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探讨该疾病在我省的流行趋势、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2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分析,采用移动平均曲线方法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2007-2012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的发病率为109.46/10万;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1.35∶1;职业以散居儿童、农民、学生为主;移动阈值分析结果提示,2013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在以往发病的基础上会持续增加,并维持较高的发病水平。结论近年来,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需加强腹泻病的日常监测和腹泻病病原检测工作,积极做好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防治与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流行 人群监测
原文传递
安徽省2011-2015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曹琛 吴家兵 +3 位作者 曹明华 陈国平 宋丹丹 王建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2-795,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的流行特征,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11-2015年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 目的了解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的流行特征,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11-2015年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安徽省医疗机构报告SFTS 57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19%(575/683)。5年间,报告病例数不断增多,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趋势=217.56,P〈0.001),但病死率却在下降。实验室诊断病例共330例,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中部地区;从3月份开始流行,5~7月为病例报告高峰;男女性别比约为1.14∶1;发病年龄集中在40~74岁年龄组(87.27%),并且报告的死亡病例全部集中在此年龄组;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87.27%)。聚集性疫情发生最可能的因素是接触死者的血液和分泌物。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报告病例在安徽省分布广泛,报告病例数逐年上升,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要做好重点地区、高危人群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报告 人群监测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安徽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吴家兵 侯赛 +6 位作者 何军 胡万富 曹明华 张进 史永林 宋丹丹 龚磊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78-781,共4页
目的 通过对2013-2015年安徽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为该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描述流行病学相结合方法收集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资料,采集病例、密接、禽类等标本进行... 目的 通过对2013-2015年安徽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为该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描述流行病学相结合方法收集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资料,采集病例、密接、禽类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2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中位年龄为61.95岁,50岁及以上年龄组病例占80.00%,男女性别比为11.5∶1。病例发生于2-5月,报告病例最多的为安庆市占24.00%,其次为滁州市占16.00%;84.00%的病例报告伴有基础疾病史;病例发病到首诊中位时间为1天,发病到住院中位时间为4天,发病到确诊中位时间为7天,发病到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间为6天;64.00%的病例发病前有明确活禽或活禽市场接触史,环境标本中标本阳性率为6.85%;病例毒株测序比对结果显示2013年与2014年仍高度同源。结论 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安徽省呈现散发态势;老年男性,特别是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者是安徽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高危人群;感染来源可能与活禽或活禽交易市场暴露有关,暂无证据支持病毒的人际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禽流感 流行病学方法
原文传递
安徽省2005-2011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状况和病原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吴家兵 邱兴庆 +1 位作者 龚磊 侯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2-725,共4页
目的 了解安徽省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探讨安徽省细菌性痢疾的流行因素和病原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徽省2005-2011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菌型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安... 目的 了解安徽省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探讨安徽省细菌性痢疾的流行因素和病原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徽省2005-2011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菌型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安徽省历年发病率波动在15.08/10万~27.1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0.50/10万;5~10月是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较高;0.5~5岁组发病率最高,为87.87/10万;职业以农民发病最高,其次是散居儿童和学生;流行菌株优势菌型为福氏志贺菌;流行菌株对复方新喏明、阿莫西林、萘啶酸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达95.21%~97.60%,耐5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达95.5%,对氟哌酸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2005-2011年安徽省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先降后升,流行菌株的菌型变化、耐药及多重耐药日益严重,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该病依然是安徽省的防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 发病率 血清分型
原文传递
ARIMA模型在安徽省流行性感冒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龚磊 吴家兵 侯赛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5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ARIMA模型在安徽省流感发病预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并开展预测,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安徽省2005-2012年流感发病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对逐月发病率进行ARIMA建模与拟合,在数据平稳化、定阶和参数估计后,建立A... 目的探讨ARIMA模型在安徽省流感发病预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并开展预测,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安徽省2005-2012年流感发病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对逐月发病率进行ARIMA建模与拟合,在数据平稳化、定阶和参数估计后,建立ARIMA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对2013年发病情况开展预测。结果建立ARIMA(2,2,1)(2,2,0)12模型,预测结果符合实际发病趋势,该模型具有实用性。结论 ARIMA模型可用于流感发病率在短期内变化趋势的拟合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ARIMA 流行性感冒 发病率 预测
原文传递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流感与新型流感暴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朱梦 龚磊 +4 位作者 宋丹丹 马婉婉 陈芳 侯赛 吴家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流感与新型流感暴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方法通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法,咨询专家对各指标的评分,根据界值筛选法确定流感与新型流感暴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结果第一轮,流感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79±0.09;... 目的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流感与新型流感暴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方法通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法,咨询专家对各指标的评分,根据界值筛选法确定流感与新型流感暴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结果第一轮,流感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79±0.09;第二轮,流感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81±0.08,新型流感为0.80±0.08。总体指标专家协调系数,第一轮专家协调系数为0.30(P<0.001);第二轮,流感的专家协调系数为0.25(P<0.001),新型流感为0.35(P<0.001)。最终确定流感暴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共9个一级指标,40个二级指标;新型流感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共8个一级指标,40个二级指标。结论专家权威性和专家协调程度较好,构建的流感与新型流感暴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得到了专家普遍认可,较为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流行性感冒 新型流感 早期预警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与疫情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蒙 徐洪吕 +11 位作者 袁敏 刘志荣 伍晓艳 张一 马丽娅 龚磊 甘虹 刘雯雯 陶舒曼 宗巧 杜亚楠 陶芳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0-633,共4页
利用安徽省各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绘制安徽省确诊病例数时空分布地图,运用种群增长曲线拟合安徽省不同阶段疫情变化曲线,对全省和各地市疫情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截至2020年2月18... 利用安徽省各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绘制安徽省确诊病例数时空分布地图,运用种群增长曲线拟合安徽省不同阶段疫情变化曲线,对全省和各地市疫情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截至2020年2月18日,安徽省新冠肺炎累积发病率为1.56/10万,且安徽省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在2月7日后呈现下降趋势,并由J型曲线变化到S型曲线,因病例报告时间比实际发病时间可能推迟3~5 d,安徽省新增病例实际于2020年2月2—4日前后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时空分布 安徽省
原文传递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安徽省2011—2017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季节分布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伯熙 龚磊 +3 位作者 宋丹丹 朱梦 朱玉良 吴家兵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流行的季节性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7年安徽... 目的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流行的季节性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7年安徽省SFTS发病资料。描述2011—2017年安徽省SFTS发病的时间特征;采用集中度法分析SFTS发病的季节性特征,并计算集中度M值;采用圆形分布法,通过计算平均角α—,分析SFTS发病的周期性和高峰期。结果2011—2017年,安徽省累计报告SFTS病例1641例,7年发病数分别为67、67、85、239、283、507、393例;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线性趋势χ2=614.29,P<0.001),最低为2011年(0.11/10万),最高为2016年(0.83/10万)。计算得集中度M值为0.522,提示有较强的季节性;采用圆形分布法,首先计算得平均角α—为171.05°(Z=439.66,P<0.001),据此推算出安徽省SFTS的平均发病日期为6月21日,流行期为4月15日至8月27日。结论安徽省SFTS发病有较强的季节分布特征,4~8月份为该病的流行高峰期,应在此期间加强对FSTS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度 圆形分布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季节性 新发传染病
原文传递
COVID-19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疾控机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现状调查
13
作者 孙袁芳 李思思 +4 位作者 祝茜 储娜 龚磊 吴家兵 侯赛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了解常态化防控阶段安徽省疾控机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PPE)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发更具人性化、舒适性的PPE提供建议。方法自行设置PPE使用情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邀请各级疾控机构工作人员参与线上调查。结果共计发... 目的了解常态化防控阶段安徽省疾控机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PPE)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发更具人性化、舒适性的PPE提供建议。方法自行设置PPE使用情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邀请各级疾控机构工作人员参与线上调查。结果共计发放问卷1232份,回收有效问卷996份,有效回收率为80.8%。防护服使用过程中主要的问题为防护镜起雾占59.9%、脱防护服时肩部难脱下占33.6%、脱防护服过程中防护服门襟条粘住手套致使防护服破损占32.1%。98.3%的工作人员表示在PPE使用过程中存在不适感,主要表现为出汗/潮湿(85.8%)和皮肤压痕/伤(72.0%),尤其以承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样本采集与检测的工作人员不适感最为明显。结论目前PPE主要存在护目镜起雾、脱卸困难等问题,使用过程中易引起出汗/潮湿、皮肤压痕/伤等不适感,在规范使用PPE的基础上,应加快技术革新,研发出更舒适、更人性化的防护用品,以用于新冠病毒感染和各类传染病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防护用品 新型冠状病毒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原文传递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龚磊 许德 +3 位作者 宋丹丹 曹明华 张进 吴家兵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开展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确定现阶段需要优先控制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指导做好卫生应急准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收集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问题,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安徽省洪涝灾害发生时的风险问题;运用层次... 目的开展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确定现阶段需要优先控制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指导做好卫生应急准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收集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问题,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安徽省洪涝灾害发生时的风险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使用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分析模型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和判断矩阵,运用专家会商确定判断矩阵的赋值;计算各层权重及总权重,并进行权值排序,得出风险问题顺位。结果安徽省2016年洪涝灾害风险最大的为食源性疾病,其次为皮肤病,其他风险问题的风险顺位依次为伤害、急性结膜炎、其他感染性腹泻、血吸虫病、痢疾、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霍乱。结论根据评估结果针对不同风险问题的风险顺位开展合适的卫生应急准备,从而有效地应对洪涝灾害发生时的公共卫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 灾害 公共卫生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2015―2019年度合肥市流感样症状病例流行病学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迎庆 刘旭祥 +8 位作者 赵科伕 胡成洋 张康娣 程馨 王杰 虞文杰 王新强 侯赛 张秀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53-1458,共6页
目的掌握合肥市2015―2019年度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活动水平及流行动态,为今后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9年度合肥市哨点医院每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数据以及... 目的掌握合肥市2015―2019年度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活动水平及流行动态,为今后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9年度合肥市哨点医院每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数据以及相应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其流行情况。结果 2015―2019年度,合肥市3家哨点医院监测ILI累计183 789例,占门/急诊人数的5.06%。ILI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主要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各年度ILI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793,P<0.001)。实验室共接收样本17 442份,检测结果阳性4 925份,占28.24%,高阳性率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不同月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567.306,P<0.001)。从分型上看,主要为Victoria型和季H3型。ILI发病率和病原学阳性率之间呈正相关(r=0.491,P=0.021)。结论 2015―2019年度合肥市流感活动呈现冬季和夏季2个高峰,不同流感病毒亚型混合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感样病例 流感监测
原文传递
亳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卫星 李芙蓉 +2 位作者 黄守义 吴晗晗 唐慧文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亳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患者职业暴露场所及其他暴露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应样本进行检测;搜索近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扩大流感样病... 目的 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亳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患者职业暴露场所及其他暴露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应样本进行检测;搜索近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扩大流感样病例监测范围.结果 病例咽拭子样本经国家CDC复核,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H7亚型和N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来自患者活禽采购点的5份活禽咽拭子及3份饮用水的样本检出H7亚型和N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均阳性;其中6份同时检出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密切接触者和职业暴露人群经医学观察未发现异常.结论 亳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感染源来自流通环节中活鸡,尚无证据证明H7N9禽流感能在人际间持续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H7N9亚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