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二级及以上等级医院麻醉科护士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红 张淼 +3 位作者 陈善桂 赵永娟 尤月同 张野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18年第5期268-272,共5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安徽省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科护士人力资源的配置、学历、职称、培训、资质认证及管理情况,为安徽省麻醉科护理人员的配置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应用整群抽样法,以电子邮件方式对安徽省162家二级及以上... 目的调查并分析安徽省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科护士人力资源的配置、学历、职称、培训、资质认证及管理情况,为安徽省麻醉科护理人员的配置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应用整群抽样法,以电子邮件方式对安徽省162家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162家医院中,配备麻醉科护士的有120家(占74. 1%),120家医院麻醉科护士仅有297人,三级医院麻醉科护士与手术间数比值为0. 25∶1,二级医院比值仅有0. 16∶1;学历以大专、本科为主占98%,硕士仅1人;工作年限集中在1~10年占81. 8%。职称主管护师占31. 0%,护师为39. 7%; 74. 2%的医院无麻醉科护士资质认证部门,25. 8%由科室或护理部进行资格认证;新入职麻醉护士的教育培训方式主要由本科室麻醉医生进行培训占71. 7%,接受专科知识教育方式主要为科内培训占86. 7%;目前有15%的医院统一了麻醉护理专科培训标准和教材。结论安徽省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科护士配备严重不足,归属不明确,麻醉科护士培训、资质认证未统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护士 人力资源 调查
下载PDF
安徽省三级医院术中自体血回输工作的现状调研和效果评估 被引量:11
2
作者 柴小青 胡利国 +1 位作者 谢言虎 陈昆洲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6期636-638,共3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量及用血量也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年用血量约为4 000吨,且年增长20%,血源短缺、用血困难问题日益严重([1])。同时,异体输血导致的疾病传播、免疫抑制、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等潜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也越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量及用血量也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年用血量约为4 000吨,且年增长20%,血源短缺、用血困难问题日益严重([1])。同时,异体输血导致的疾病传播、免疫抑制、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等潜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关注([2])。为减少围术期同种异体输血,2012年6月卫生部颁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要求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广自体输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输血 效果评估 三级医院
下载PDF
BOPPPS联合情景模拟在麻醉学心肺复苏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莉珍 章蔚 +3 位作者 居福宏 侯冠峰 马骏 闫婷婷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研讨BOPPPS联合情景模拟在麻醉学心肺复苏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规范化培训(住培)麻醉科学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设置成情景模拟组与联合教学组,每组25例。情景模拟组住培学员采用情景... 目的:研讨BOPPPS联合情景模拟在麻醉学心肺复苏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规范化培训(住培)麻醉科学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设置成情景模拟组与联合教学组,每组25例。情景模拟组住培学员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联合教学组住培学员采用BOPPPS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实施理论知识考试及技能测试,以匿名问卷统计分析满意度及师生互动、学习主动性、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评价,评价标准采用Likert评分。结果:联合教学组学员的理论成绩及技能测试成绩均高于情景模拟组(P<0.05);联合教学组学员的满意度和师生互动情况、学习主动性、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评价均高于情景模拟组(P<0.05)。结论:采用BOPPPS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麻醉专业住培学员对麻醉学心肺复苏的学习兴趣,提高住培学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临床分析能力,提升麻醉学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 BOPPPS 心肺复苏 麻醉学
下载PDF
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剖宫产麻醉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谢言虎 凡小庆 +4 位作者 高燕春 潘建辉 王瑞婷 柴小青 陈昆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6-1028,共3页
我国剖宫产率多年来居高不下,随着国家二胎计生政策的改变,瘢痕子宫(scar uterus)妊娠的发生率也会越来越高[1]。瘢痕子宫是指因前次剖宫产、肌瘤剔除、子宫穿孔修补术等手术而子宫留存瘢痕者。瘢痕子宫可导致盆腹腔粘连、子宫破裂及... 我国剖宫产率多年来居高不下,随着国家二胎计生政策的改变,瘢痕子宫(scar uterus)妊娠的发生率也会越来越高[1]。瘢痕子宫是指因前次剖宫产、肌瘤剔除、子宫穿孔修补术等手术而子宫留存瘢痕者。瘢痕子宫可导致盆腹腔粘连、子宫破裂及胎盘植入,而前置胎盘可导致孕妇早产、大出血甚至需要施行子宫切除。而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时,其胎盘粘连、植入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前置胎盘 剖宫产麻醉 盆腹腔粘连 前次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胎盘粘连 穿孔修补术 计生政策 胎盘植入
下载PDF
Supreme喉罩在老年病人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5
作者 柴小青 朱运莲 +1 位作者 魏昕 陈昆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Supreme喉罩在老年病人麻醉中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腹部手术全麻患者100例,年龄65~93岁,随机均分为喉罩组(S组)及气管插管组(T组)。全麻诱导后插入Supreme喉罩/气管导管。记录一次插入成功率及所需时间;记录两组患... 目的探讨Supreme喉罩在老年病人麻醉中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腹部手术全麻患者100例,年龄65~93岁,随机均分为喉罩组(S组)及气管插管组(T组)。全麻诱导后插入Supreme喉罩/气管导管。记录一次插入成功率及所需时间;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插入前(T2)、插入时(T3)、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前(T4)及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T5)的SBP、DBP及HR;术中SpO2、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观察术中误吸、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呛咳及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低氧血症、咽喉疼痛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S组喉罩一次插入成功率较高(P<0.05)、插入时间明显缩短(P<0.01);T3、T5时SBP、DBP、HR波动不明显;拔除喉罩后低氧血症及咽喉痛发生率减少(P<0.01),且无呛咳病例。两组术中SpO2、PETCO2和Ppeak均在正常范围内,均无误吸发生。结论 Supreme喉罩操作简便易行,插入/拔除操作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不引起呛咳,术后不良反应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全麻气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老年 麻醉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快通道麻醉拔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康芳 李娟 +3 位作者 汪树东 黄祥 马骏 柴小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04-1005,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快通道麻醉围拔管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纯小儿房室缺修补手术者6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石蜡油组(C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诱导前、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1、3、5min...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快通道麻醉围拔管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纯小儿房室缺修补手术者6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石蜡油组(C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诱导前、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1、3、5minSBP、DBP和HR,记录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呛咳、躁动、屏气及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各时点L组SBP、DBP降低、HR减慢(P<0.05),呛咳、屏气及躁动、术后咽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抑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快通道麻醉时气管拔管反应,有利于维护麻醉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减少呼吸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麻醉 气管拔管反应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用于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林 谢言虎 +5 位作者 徐文平 李启健 肖飞 常向阳 王立中 张引法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33-735,共3页
剖宫产术后疼痛严重影响产妇的恢复,不利于母婴交流和母乳喂养,增加了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剖宫产术后镇痛常用患者硬脊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但是这两种镇痛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均存在局限性。
关键词 术后镇痛效果 剖宫产 局部浸润麻醉 患者 腹横肌 静脉自控镇痛 切口 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周玲 杨歆璐 +2 位作者 隋秀芳 谢言虎 柴小青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腹腔镜直肠癌术后镇痛及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探讨其在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Ⅰ或Ⅱ级,年龄30~65岁,体质量45~9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腹腔镜直肠癌术后镇痛及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探讨其在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Ⅰ或Ⅱ级,年龄30~65岁,体质量45~9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n=30):A组:全身麻醉后切皮前超声引导0.375%罗哌卡因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每侧20 m L,术毕行静脉自控镇痛;B组:全身麻醉后切皮前不做任何躯干神经阻滞处理,术毕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1 h(T0)、4 h(T1)、8 h(T2)、12 h(T3)、24 h(T4)、48 h(T5)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第1次使用补救性非甾体类镇痛药时间和术后患者满意度,及患者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该阻滞部位腹腔内脏器损伤、穿刺部位感染、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ASA分级及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T0~T4时A组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A组患者术后第1次使用补救性非甾体类镇痛药时间[(11.7±1.3)h]较B组[(4.3±1.2)h]明显延长(P<0.05);A组术后满意度(93.3%)比B组(70.0%)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无一例患者出现阻滞部位腹腔内脏器损伤、穿刺部位感染及血肿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基本能满足腹腔镜直肠癌术后镇痛的需要,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神经肌肉阻滞 超声检查 直肠结肠切除术 重建性
下载PDF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 被引量:9
9
作者 疏树华 方才 +5 位作者 柴小青 潘建辉 周玲 侯冠峰 音樱 杨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围麻醉期管理的特点。方法 20例供肾体均行全麻。20例受体中3例行硬膜外麻醉,17例采用全麻,手术前一天常规血液透析。在供肾动、静脉钳夹切断后即开始受体的麻醉,供体、受体术中均维持足够容量负荷,血压维持较...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围麻醉期管理的特点。方法 20例供肾体均行全麻。20例受体中3例行硬膜外麻醉,17例采用全麻,手术前一天常规血液透析。在供肾动、静脉钳夹切断后即开始受体的麻醉,供体、受体术中均维持足够容量负荷,血压维持较高水平。在移植肾血管开放前静滴完甲基强的松龙、利尿药,白蛋白低则补充白蛋白。结果本组供体、受体麻醉效果满意,手术均获成功,围麻醉期循环稳定,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意外,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及时正确的麻醉管理及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保证供体术后的安全以及受者的移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供肾 肾移植 麻醉处理
下载PDF
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0
作者 疏树华 潘建辉 +4 位作者 方才 侯涛 王瑞明 谢志琼 章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并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择期需要全身麻醉且年龄≥65岁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98例,ASAⅠ~Ⅲ。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24 h、48 h、72 h由同一试验者采用简易智... 目的研究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并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择期需要全身麻醉且年龄≥65岁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98例,ASAⅠ~Ⅲ。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24 h、48 h、72 h由同一试验者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全身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乙醚酯、芬太尼、琥珀胆碱,术中麻醉以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并间断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调整麻醉深度。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镇痛。结果98例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有25例出现POCD,发生率为25.5%。随着年龄增加POCD发生率增加,POCD发病高峰期在术后24h^48 h,高龄、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受教育程度偏低更容易引起老年人POCD。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POCD发病率较高,在术中无明显低氧、低血压和术后镇痛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高龄、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受教育程度偏低是引起老年人POCD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麻醉 全身 认知障碍 老年人
下载PDF
要重视瘢痕子宫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5
11
作者 陈昆洲 柴小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6-457,共2页
我国孕妇剖宫产率高达30%以上,其原因除社会、经济因素外,主要是宫内胎儿窘迫指征放宽和择期反复剖宫产,还有治疗因素,曾遇1例第2次剖宫产出生的女孩患白血病,为了进行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再次妊娠行第3次剖宫产。瘢痕子宫反复剖宫... 我国孕妇剖宫产率高达30%以上,其原因除社会、经济因素外,主要是宫内胎儿窘迫指征放宽和择期反复剖宫产,还有治疗因素,曾遇1例第2次剖宫产出生的女孩患白血病,为了进行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再次妊娠行第3次剖宫产。瘢痕子宫反复剖宫产的麻醉,国内外文献报道很少,对麻醉处理未引起足够重视。据我院瘢痕子宫剖宫产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存在硬膜外阻滞不全、术中低血压和失血性休克及新生儿窒息等诸多临床问题。因此瘢痕子宫剖宫产的麻醉处理困难复杂和风险很大,应作为临床麻醉的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和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率 麻醉处理 瘢痕子宫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 硬膜外阻滞不全 新生儿窒息 失血性休克 经济因素
下载PDF
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唐菲 胡利国 +1 位作者 章敏 郭凤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外周血T淋巴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骨关节炎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n级,年龄65-80岁,体质量45-80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0):G...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外周血T淋巴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骨关节炎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n级,年龄65-80岁,体质量45-80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0):G组为全身麻醉组;N组为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定位下以0.5%罗哌卡因行转子下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术中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24h(T2)、72h(T3)各个时点抽取外周静脉血,ELISA测量1型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记录术后T2、T3时疼痛VAS评分.结果与G组比较,T1-3时N组血浆中促炎因子TNF-α、IL-17浓度明显降低(P〈0.05),抑炎因子IL-4、TGF-β显著升高(P〈0.05).T2时N组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无神经阻滞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应用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转子下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能平衡T淋巴亚群细胞因子浓度,减轻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神经传导阻滞 T淋巴细胞亚群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心脏手术前应用长托宁对麻醉诱导时心率与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娟 潘建辉 +1 位作者 方才 陈昆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68-569,共2页
关键词 心脏手术 长托宁 麻醉诱导 心率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麻醉后监护室病人监测治疗应注意的问题(附2000例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方才 秦凤华 +1 位作者 杨文辉 王文芸 《安徽医学》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评价麻醉后监护室 ( post -anesthesiacareunit ,PACU)的重要意义。 方法  2 0 0 0例择期手术病人术后入PACU进行监测治疗 ,其中男性 10 75例 ( 5 3 .75 %)、女性 92 5例 ( 4 6.2 5 %) ,年龄 6个月~ 90岁 ,气管插管静 -吸复合麻... 目的 评价麻醉后监护室 ( post -anesthesiacareunit ,PACU)的重要意义。 方法  2 0 0 0例择期手术病人术后入PACU进行监测治疗 ,其中男性 10 75例 ( 5 3 .75 %)、女性 92 5例 ( 4 6.2 5 %) ,年龄 6个月~ 90岁 ,气管插管静 -吸复合麻醉 13 97例 ( 69.85 %)、全凭静脉麻醉 3 0 8例 ( 15 .4%)、硬膜外麻醉 15 7例 ( 7.85 %)、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浅全麻 116例 ( 5 .8%)和神经阻滞麻醉 2 2例 ( 1.1%)。结果 病人在PACU留观时间 10min~ 3h不等 ,其中 10min~ 1h180 2例 ( 90 .1%)。 1968例 ( 98.4%)病人在PACU达到恢复标准后 ,转至病房 ,3 2例 ( 1.6%)重症病人保留气管导管送入重症监护病房 (ICU )继续监测治疗。监护期间常见并发症和意外主要有心律失常、低氧饱和度血症、恶心、呕吐、拔管后呼吸抑制和躁动等。结论 监护设备完善、急救物品齐全、医护人员高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事项 麻醉后监护室 监测治疗 并发症 麻醉后恢复室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联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调控麻醉深度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传耀 康芳 +1 位作者 马骏 王瑞婷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时以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联合调控麻醉深度与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拟在气管内麻醉下行择期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成年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0)和麻...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时以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联合调控麻醉深度与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拟在气管内麻醉下行择期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成年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0)和麻醉深度调控组(M组,n=20)。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深度控制目标:C组为维持患者血压和心率波动在各自基础值的±20%之内,M组维持AAI.值15~30、BIS值40~55。于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T1)、切皮时(T2)、胃肠吻合时(T3)、关腹前(T4),气管拔管后(T5)分别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BIS、AAI值并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糖、皮质醇水平。记录术中患者有无体动反应、手术时间、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及术后有无术中知晓及其他麻醉并发症。结果 M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缩短,血管活性药使用多(P<0.05)。C组切皮时血压、心率升高(P<0.05)。C组血糖T2、T3时与基础值及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醇T2、T3、T4、T5时与基础值及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有1例患者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BIS、AAI与麻醉深度及应激反应指标之间有良好相关性,联合监测能指导麻醉深度调控,减少过度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静脉 诱发电位 听觉 脑电描记术 应激
下载PDF
谷氨酸及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与全身麻醉药 被引量:8
16
作者 疏树华 潘建辉 方才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652-654,共3页
关键词 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 全身麻醉药 谷氨酸 OPERATIVE 兴奋性递质 术后认知障碍 麻醉药物 突触传递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老年人七氟醚麻醉深度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亚利 周维德 +2 位作者 周玲 疏树华 方才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的不同呼气末浓度对老年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 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及血流动力参数的影响。方法行气管内全身麻醉术的老年患者30例,ASAⅠ~Ⅱ级,在8%七氟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插管后机械通气,调节挥发罐浓... 目的探讨七氟醚的不同呼气末浓度对老年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 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及血流动力参数的影响。方法行气管内全身麻醉术的老年患者30例,ASAⅠ~Ⅱ级,在8%七氟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插管后机械通气,调节挥发罐浓度,使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稳定在0.6最低肺泡气有效浓度(MAC)、1.0MAC、1.3MAC,每种浓度均维持15 m in,记录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稳定在各点15 m in后的BIS、AAI、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值。结果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0.6MAC、1.0 MAC、1.3 MAC时的BIS、AAI、MAP、HR值与麻醉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1.0 MAC、1.3 MAC时的BIS、AAI值较0.6MAC时明显降低(P<0.01),而1.0 MAC和1.3 MAC时的B IS、AA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在0.6~1.3MAC范围内,BIS、AAI、MAP随七氟醚浓度增高而降低,并呈显著的等级相关;HR与七氟醚浓度无相关性。结论 BIS和AAI可作为老年人七氟醚麻醉深度监测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听觉 脑电描记术 麻醉 吸入 麻醉药 全身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下血浆内源性阿片肽水平与胆心反射 被引量:5
18
作者 柴小青 陈昆洲 +1 位作者 阎淑珍 戴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15-217,共3页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30例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中血浆内源性阿片肽(EOP)水平变化,并观察其与MAP、HR变化间的相互关系,探讨EOP在胆心反射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硬膜外麻醉本身对EOP释放无明显影响。进...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30例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中血浆内源性阿片肽(EOP)水平变化,并观察其与MAP、HR变化间的相互关系,探讨EOP在胆心反射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硬膜外麻醉本身对EOP释放无明显影响。进腹探查激活EOP系统,血浆强啡肽(DynA1—13)水平呈上升趋势,β-内啡肽(β-EP)水平显著升高(P<0.05)。牵拉/分离胆囊时胆心反射组血浆DynA1—13水平急剧增高(P<0.01),与MAP、HR呈显著负相关(r=-0.8513,-0.9376,P<0.01),对照组DynA1—13升高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β-EP与DynA1—13在抑制交感/兴奋迷走方面可能存在叠加作用,DynA1—13水平急剧增高参与牵拉/分离胆囊时胆心反射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啡肽 β-内啡肽 胆心反射 硬膜外腔 阻滞麻醉
下载PDF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利国 柴小青 +2 位作者 方才 音樱 陈昆洲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比较在剖宫产术中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初产妇40例,每组20例,G组施行全身麻醉,E组施行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诱导用氯胺酮和异丙酚,以异丙酚和罗库溴铵维持麻醉,胎儿... 目的:比较在剖宫产术中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初产妇40例,每组20例,G组施行全身麻醉,E组施行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诱导用氯胺酮和异丙酚,以异丙酚和罗库溴铵维持麻醉,胎儿娩出后静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组选择L2~3间隙,注入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比较两组产妇MAP、HR和SpO2;新生儿剖出时间(I-D),新生儿Apgar评分和行为神经评分(NB-NA)评分。结果:E组手术开始及新生儿剖出时MAP显著低于术前和G组(P<0.05),新生儿剖出时E组HR显著高于术前和G组(P<0.05);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剖出时间G组短于E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和NBN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小于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对新生儿安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下载PDF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在老年患者麻醉维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侯冠峰 柴小青 高燕春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在麻醉维持中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围麻醉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老年患者50例,ASAⅠ~Ⅱ级,年龄65~75岁,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组25例和异丙酚组25例。常规诱导后,术...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在麻醉维持中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围麻醉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老年患者50例,ASAⅠ~Ⅱ级,年龄65~75岁,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组25例和异丙酚组25例。常规诱导后,术中维持两组分别给予依托咪酯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0.1~0.4μg.kg-1.min-1持续泵入,据患者生命体征和BIS值调整药物输注速度。记录入室后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2 min(T2)和置入喉罩后3 min(T3)、手术切皮时(T4)、麻醉后30 min(T5)拔出喉罩时(T6)的MAP、HR、BIS,记录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观察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异丙酚组患者的MAP和HR于T1、T2时显著低于T0时点,在T6时HR显著增快(P<0.05);依托咪酯组于T4时MAP升高,HR增快(P<0.05)。两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在麻醉诱导和维持中比异丙酚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依托咪酯 瑞芬太尼 输注 静脉内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