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癌介入联合靶向治疗
1
作者 吕维富 《肝胆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20-22,共3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由于HCC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在确诊时即属中晚期,只有20%~30%的患者有外科手术指征[2],失去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因此,探索中晚期HCC有效的治疗方法意...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由于HCC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在确诊时即属中晚期,只有20%~30%的患者有外科手术指征[2],失去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因此,探索中晚期HCC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为代表的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而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受到普遍认同.自2007年索拉非尼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首个晚期肝癌一线系统治疗药物上市以来,靶向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临床数据表明,介入联合靶向治疗可以达到取长补短、协同增效的目的,本文就相关问题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伴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治疗62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肖景坤 吕维富 +5 位作者 周春泽 张行明 鲁东 侯昌龙 张正峰 王伟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83-68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AVS)的介入栓塞治疗疗效。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管造影明确AVS的类型、程度后,按不同方式进行堵瘘及肿瘤...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AVS)的介入栓塞治疗疗效。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管造影明确AVS的类型、程度后,按不同方式进行堵瘘及肿瘤化疗栓塞治疗。再次造影评价瘘口封堵的疗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栓塞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62例患者中肝动脉-门静脉瘘44例,肝动-静脉瘘11例,肝动脉-门脉瘘合并肝动-静脉瘘4例,肝动脉-肺动脉瘘3例。53例患者1-2个月后DSA复查发现动静脉瘘消失18例,分流量明显减轻19例,稳定9例,进展7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栓塞材料和门静脉癌栓可影响肝动脉-门脉瘘介入栓塞的疗效,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癌栓是独立危险因素。采用PVA颗粒和碘油无水乙醇混悬液栓塞疗效优于明胶海绵。结论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应根据动静脉瘘的类型、程度等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栓塞材料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瘘的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静脉瘘 栓塞 预后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分析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伟昱 吕维富 +4 位作者 侯昌龙 张行明 张正峰 鲁东 高宗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本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血供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32例患者共见37支肝外营养血管,分别为肠系膜上...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本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血供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32例患者共见37支肝外营养血管,分别为肠系膜上动脉12支,右膈下动脉9支,左膈下动脉1支,胃左动脉6支,胰十二指肠动脉弓2支,胃网膜动脉2条,胃十二指肠动脉2支,右胸廓内动脉1支,右肋间动脉1支,脾动脉1支。大多数肝外血供为肠系膜上动脉和右膈下动脉;4支肝外营养血管因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灌注治疗,其余33支肝外血供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外血供的化疗栓塞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外动脉血供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和平阳霉素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畸形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伟昱 郭长东 +4 位作者 张行明 侯昌龙 张学彬 吕维富 陈克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和经皮注射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蔓状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颌面部蔓状血管瘤9例,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左、右颈外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再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术后1、7d和半个月经皮向瘤体内注射平阳霉...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和经皮注射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蔓状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颌面部蔓状血管瘤9例,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左、右颈外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再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术后1、7d和半个月经皮向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每次8mg。结果9例患者超选择插管和栓塞均取得成功,栓塞术后瘤体均有明显缩小、变硬,所有患者经随访7~29个月未见局部肿块复发。全部病例栓塞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颈外动脉栓塞术结合经皮注射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蔓状血管瘤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蔓状血管瘤 栓塞 平阳霉素
下载PDF
肝癌动脉血供变异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鲁东 吕维富 +4 位作者 王伟昱 张行明 侯昌龙 张正峰 高宗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7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动脉血供变异在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我院2006年全年共220例(330次)肝癌动脉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结果:220例中171例(77.7%)为典型腹腔动脉-肝总动脉供血。肝动脉解剖变异29例(13.2%... 目的:探讨肝癌动脉血供变异在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我院2006年全年共220例(330次)肝癌动脉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结果:220例中171例(77.7%)为典型腹腔动脉-肝总动脉供血。肝动脉解剖变异29例(13.2%,29/220),其中肝总动脉变异2例,肝右动脉变异23例,变异的肝右动脉或副肝右动脉有22例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75.9%,22/29),肝左动脉变异2例,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同时变异2例。20例(9.1%,20/220)在初次或重复介入治疗中发现存在寄生性供血动脉,其中起源于右膈下动脉10例,肠系膜上动脉、胃左动脉、网膜动脉及脾动脉各2例,左膈下动脉及右肋间动脉各1例。肝外侧支供血动脉的存在与病灶大小、位置及介入治疗次数之间显著相关。结论:认识肝癌动脉血供变异有助于提高经动脉导管栓塞成功率及介入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放射学 肝动脉 血供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季学兵 赵锡军 +1 位作者 吕维富 张学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脾功能亢进 双介入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介入诊治 被引量:2
7
作者 汪银凤 汪世存 +2 位作者 孙敬武 万光伦 孙家强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47-149,152,共4页
目的评价介入诊疗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采用Seldinger技术动脉插管造影、栓塞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头面部血管瘤、难治性鼻出血等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数字... 目的评价介入诊疗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采用Seldinger技术动脉插管造影、栓塞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头面部血管瘤、难治性鼻出血等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中,除6例血管瘤无显影,2例腭、颈部肿块明确为颈内动脉瘤而瘤体与颈内动脉共壁无法栓塞之外,其余24例均成功进行了栓塞治疗。栓塞作为单一治疗方式的11例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难治性鼻出血5例、蔓状血管瘤4例均一次栓塞治愈,1例Ⅲ期鼻咽纤维血管瘤姑息性栓塞控制了症状;栓塞辅以手术治疗的13例,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其中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60ml,7例血管瘤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0ml。结论DSA造影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中能显示供血动脉、异常交通支、动静脉瘘等清晰的动态图像,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对颈外动脉系统的难治性鼻出血、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部分血管瘤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对血运丰富的肿瘤,术前栓塞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放射摄影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术(DSA)
下载PDF
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昱 吕维富 +5 位作者 候昌龙 张正峰 张行明 肖景坤 鲁东 周春泽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760-1761,共2页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方法 7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应用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对照组37例只给予介入化疗。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定和药物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方法 7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应用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对照组37例只给予介入化疗。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定和药物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定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化疗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可以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在缓解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注射液 进展期胃癌 介入化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的双介入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季学兵 赵锡军 +1 位作者 吕维富 张学彬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行双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 7例。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5 1岁 ,均有乙肝病史 15~ 2 0年 ,有肝硬化、脾肿大 ,6例为巨块型肝癌 ,1例为结节型 ,临床分期 :6例为Ⅱ期 ,1...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行双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 7例。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5 1岁 ,均有乙肝病史 15~ 2 0年 ,有肝硬化、脾肿大 ,6例为巨块型肝癌 ,1例为结节型 ,临床分期 :6例为Ⅱ期 ,1例为Ⅲ期 ;肝功能分级 :A级 4例 ,B级 3例 ;术前血小板计数为 :3 8± 14× 10 9/L ,伴白细胞减少 3例 :3 .6± 0 .1× 10 9/L ,红细胞减少 1例 :2 .73× 10 12 /L ,手术方式 :先行部分性脾栓塞 (PSE) ,然后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HACE)。结果 术后 1~ 3天WBC :14 .2± 2 .8× 10 9/L ,BPC :5 3± 4× 10 9/L ;5~ 7天为 7± 1.7× 10 9/L ,10 3± 10×10 9/L ;术后第 14天 ,RBC为 :4.2 3× 10 12 /L(RBC减少者 )。术后一月复查CT :肝癌缩小约 3 0~ 40 % ,脾脏有所缩小 ,坏死区呈均匀坏死状态 ,肝功能有所改善。结论 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具有确切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脾亢 双介入治疗
下载PDF
ADC值在下腔静脉梗阻型布-加综合征肝脏氧化应激损伤中的应用初探
10
作者 朱楠 刘亚 +6 位作者 成德雷 袁支忠 郑磊 刘超 齐吴娟 袁昊 陈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的:探讨ADC值在下腔静脉梗阻型布-加综合征(BCS)大鼠模型肝脏氧化应激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1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常规清洁饲养)、模型组(60只,结扎大鼠肝后段下腔静脉)和假手术组(60只,不结扎下腔静脉)。... 目的:探讨ADC值在下腔静脉梗阻型布-加综合征(BCS)大鼠模型肝脏氧化应激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1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常规清洁饲养)、模型组(60只,结扎大鼠肝后段下腔静脉)和假手术组(60只,不结扎下腔静脉)。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各分为4个亚组(1、4、8、12周组,每亚组15只)。观察各组在不同时间点肝脏ADC值的变化,以各组肝脏HE染色情况,检测各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模型组ADC值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第4周最低),始终低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术后MDA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始终高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均P<0.05);SOD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始终低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均P<0.05)。模型组ADC值与MDA呈负相关,与SOD呈正相关,SOD与MDA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ADC值与BCS的肝脏淤血缺氧后的氧化应激损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动态评估BCS肝脏淤血缺氧损伤的新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氧化应激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难治性鼻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11
作者 汪银凤 汪世存 +2 位作者 王明善 孙敬武 万光伦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4年第6期395-395,i008,共2页
我院自1998年1月~2003年4月对常规治疗不能控制的9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u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并栓塞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难治性鼻出血 介入治疗 栓塞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真丝线
下载PDF
TACE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不宜消融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楠 鲁东 +5 位作者 吕维富 成德雷 周春泽 张行明 张正峰 肖景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86-591,共6页
目的评价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宜消融肝癌的疗效。方法将82例不宜消融的肝癌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40例,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42例,予单纯TACE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血常规、血清甲胎蛋白(AFP)、并发症、客观有... 目的评价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宜消融肝癌的疗效。方法将82例不宜消融的肝癌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40例,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42例,予单纯TACE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血常规、血清甲胎蛋白(AFP)、并发症、客观有效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联合组125I粒子植入术前、术后剂量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术后3、6个月客观有效率[85.00%(34/40)、67.50%(27/40)]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26/42)、45.24%(19/42);P均<0.05]。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5.7个月,对照组为10.7个月;联合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50%、54.30%、23.30%,对照组为45.20%、32.60%、13.60%。联合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肝功能及血常规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ACE联合125I治疗不宜消融肝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碘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覆膜内支架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吕维富 季学兵 +4 位作者 张行明 张学彬 荚伟萍 厉月琴 项有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观察覆膜内支架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 5例中、晚期食管癌术后 3~ 2 1天出现吻合口瘘。瘘口直径 0 .8~ 2 .1cm。将 1 80cm长交换导丝经口送入胃内 ,沿导丝送入支架输送系统 ,将直径 1 .8cm的双喇叭覆聚氨... 目的 :观察覆膜内支架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 5例中、晚期食管癌术后 3~ 2 1天出现吻合口瘘。瘘口直径 0 .8~ 2 .1cm。将 1 80cm长交换导丝经口送入胃内 ,沿导丝送入支架输送系统 ,将直径 1 .8cm的双喇叭覆聚氨脂膜的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内支架的中点置于瘘口平面 ,透视下缓慢释放支架 ,后撤出输送系统和导丝。结果 :全部病例均一次放置成功 ,技术成功率为 1 0 0 %。 1 3例患者一次堵瘘成功 ,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 3~ 7天进半流质食物 ,1 5天后进普食 ,其余 2例病情改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内支架 食管癌 术后 吻合口瘘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被引量:49
14
作者 朱楠 鲁东 +1 位作者 肖景坤 吕维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5-199,共5页
目的评价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其中35例行TACE联合RFA治疗(联合组),37例行单纯TACE治疗(对照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短期疗效、治疗后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并发症以及远期... 目的评价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其中35例行TACE联合RFA治疗(联合组),37例行单纯TACE治疗(对照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短期疗效、治疗后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并发症以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术后总有效率(29/35,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20/37,54.05%;P=0.009)。联合组和对照组术后血清甲胎蛋白降至(102.19±32.13)μg/L、(218.46±49.87)μg/L(P<0.001)。联合组1、2、3年生存率分别82.86%、54.29%、34.29%,中位生存期25个月;对照组分别为54.05%、32.43%、13.51%,中位生存期16个月;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联合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有一过性改变,术后2周基本恢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肝癌是有效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栓塞 治疗性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转移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春泽 吕维富 +3 位作者 张行明 肖景坤 张正峰 鲁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390,共7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9例无法或拒绝接受手术切除肝转移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单纯行TACE,治疗组(2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 目的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9例无法或拒绝接受手术切除肝转移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单纯行TACE,治疗组(2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观察比较2种疗法对患者术后肝功能、肝脏体积、不良反应、并发症及近期疗效和累积生存率的影响。结果①术后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65.2%(15/23)高于对照组30.8%(8/26)(P=0.04);治疗组肿瘤最长径总和由术前(9.92±2.63)cm下降为术后(7.32±2.61)cm,对照组由术前(10.34±3.12)cm下降为术后(9.13±3.42)cm,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个月及13个月,累积生存率比较P<0.05。②肝脏体积变化比较:对照组术后肝脏体积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术前非栓塞叶体积为(481±251)cm3,术后2,4,8周分别为(523±250)cm3,(548±249)cm3,(552±249)cm3,分别比术前增加(10.1±7.6)%,(16.1±10.9)%,(17.2±11.5)%。③术后肝功能:两组患者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变化均不明显,治疗组术后第1,3天,ALT、AST、TB等指标较术前明显升高,至术后第7天下降(P>0.05)。两组相比,术后第1天、第3天ALT、AST、TB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第7、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PVE联合TACE能够有效的控制和缩小肝转移癌,改善患者累积生存率,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癌 门静脉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残余肝
下载PDF
肝肺综合征的肺部CT和DSA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吕维富 季学兵 +3 位作者 张行明 张学彬 许实成 杨秋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98-301,共4页
目的 探讨肝肺综合征 (HPS)的肺部CT和DSA表现特点、病理基础以及两者间的对应关系。方法 成年杂种犬 14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组腹腔注射 99.5 %CCl4,后组注射生理盐水 (0 .5ml/kg体重 ) ,每周 1次 ,共 10周。此后摄胸部平... 目的 探讨肝肺综合征 (HPS)的肺部CT和DSA表现特点、病理基础以及两者间的对应关系。方法 成年杂种犬 14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组腹腔注射 99.5 %CCl4,后组注射生理盐水 (0 .5ml/kg体重 ) ,每周 1次 ,共 10周。此后摄胸部平片 ,行胸部CT扫描和肺动脉DSA ,作肝功能检测和血气分析。处死后行肝、肺病理切片。结果  1.胸部平片表现为中下肺网格状结节阴影 ;2 .CT表现为肺小血管杵状或蜂窝状扩张 ;3.DSA表现肺毛细血管“海绵”状扩张以及肺小动脉柱状或杵状扩张 ;4 .PaO2 愈低 ,肺部损害愈重 ;5 .病理切片可见肺小血管扩张、中膜增厚。结论  1.X线平片对于HPS肺部损害的诊断无特异性 ;2 .CT和DSA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3.PaO2 检测可以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4 .HPS患者肺部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肺小血管扩张、中膜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肺损伤 病理学 CT DSA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部转移性淋巴结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杰 鲁东 +2 位作者 朱楠 吕维富 余永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接受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资料,共63枚腹部转移性淋巴结,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对55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植入^(125)I粒子,术...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接受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资料,共63枚腹部转移性淋巴结,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对55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植入^(125)I粒子,术后验证辐射剂量达到术前计划要求。术后1、3、6、9、12个月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6.19%(48/63)、80.65%(50/62)、71.43%(30/42)、77.50%(31/40)、78.95%(30/38),临床获益率分别为93.65%(59/63)、88.71%(55/62)、80.95%(34/42)、85.00%(34/40)、84.21%(32/38)。42例术前伴腹痛及腰背部疼痛患者术后1个月疼痛缓解39例(39/42,92.86%)。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骨髓抑制、大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3、6、9、12个月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00%、98.20%、61.80%、58.20%、54.50%。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腹部转移性淋巴结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肿瘤转移 近距离放射疗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经皮经肝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技术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春泽 吕维富 +5 位作者 张行明 肖景坤 张正峰 鲁东 王伟昱 侯昌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28-203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SPVE)的技术要点和安全性。方法对41例肝脏肿瘤患者(包括原发性肝癌13例,转移性肝癌28例)行SPVE,对其中32例同期行TACE术(SPVE+TACE组),9例未行或未同期行TACE术(单纯SPVE组)。术后回顾性分析SPVE...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SPVE)的技术要点和安全性。方法对41例肝脏肿瘤患者(包括原发性肝癌13例,转移性肝癌28例)行SPVE,对其中32例同期行TACE术(SPVE+TACE组),9例未行或未同期行TACE术(单纯SPVE组)。术后回顾性分析SPVE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及临床安全性。结果对41例均成功完成SPVE术,成功率100%;术后第3天患者ALT、AST、TB较术前升高,SPVE+TACE组升高更为明显,至术后第7天均明显下降。5例出现SPVE相关并发症,包括2例异位门静脉栓塞、1例暂时性肝功能衰竭、1例肝包膜下出血和1例肝内门静脉-静脉瘘。结论 SPVE作为肝脏外科手术和TACE术的重要辅助技术是可行的,但术后相关并发症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静脉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外伤性迟发性颈内动脉损伤反复鼻出血三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汪银凤 汪世存 +2 位作者 王明善 孙敬武 万光伦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迟发性颈内动脉损伤 反复鼻出血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5
20
作者 鲁东 吕维富 +4 位作者 王伟昱 侯昌龙 张行明 张正峰 高宗根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84-388,共5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经导管注入碘油和平阳霉素混合乳剂,再用适量明胶海绵颗粒加强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8例(34次),术后随访12~24月,观察栓塞前、后瘤体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所有...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经导管注入碘油和平阳霉素混合乳剂,再用适量明胶海绵颗粒加强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8例(34次),术后随访12~24月,观察栓塞前、后瘤体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1~3次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部分缓解者(瘤体缩小大于50%)19例(67.9%,19/28),好转者(瘤体缩小25%~50%)7例(25%,7/28),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碘油和平阳霉素混合乳剂加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联合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较为理想的方法,临床观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碘油 平阳霉素 介入栓塞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