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疼痛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丁玉珍 孙琳 +1 位作者 王家成 张鹏年 《安徽医学》 2016年第7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路径式健康教育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疼痛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在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79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疼痛路径式健康教育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疼痛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在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79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路径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疼痛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满意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的自我评估、疼痛知识的认知、止痛药物认知、疼痛控制重要性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0、4.11、4.39、5.36,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在医患沟通、疼痛控制和止痛的及时性等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2、5.07、4.24、4.0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经口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3、0.01)。结论疼痛路径式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患者正确和全面掌握外科疼痛控制的知识,提高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加速患者早日离床及进食,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路径 疼痛 胃肠道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保功能手术中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鹏年 孙琳 朱志强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9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52例)和加速康复外科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加速康复外科组...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52例)和加速康复外科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加速康复外科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具体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前不同的禁食水和肠道准备,不同的置管处理及术后镇痛、早期活动饮食方案等。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体重下降及并发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护理 腹腔镜 直肠癌手术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人格特质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琳 丁玉珍 +1 位作者 王家成 张鹏年 《现代临床护理》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人格类型和生命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情绪管理和心理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91例直肠癌患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evised,short scale for Chinese,EPQ-RSC)和生命质量测...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人格类型和生命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情绪管理和心理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91例直肠癌患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evised,short scale for Chinese,EPQ-RSC)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EORT QLQ-C30)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91例直肠癌患者的人格特质在精神质、内外性、神经质及社会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肠癌患者与中国正常人群相比,情绪较不稳定,易怒、易抑郁,有较高的社会掩饰性;直肠癌患者功能领域得分率高于70%,总体健康状况得分率为61%,症状领域和其他单一条目得分率均少于40%。直肠癌患者精神质与角色功能呈负相关;内外性与情绪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呈正相关,与疲倦、食欲丧失和腹泻呈负相关;神经质与总体健康状况领域、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呈负相关,与疲倦、疼痛、失眠、食欲减退、经济困难呈正相关;社会掩饰性与角色功能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分析不同性格的直肠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人格特质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行肠切除术后并发肠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颖 朱晨辰 +7 位作者 张天骄 申震 孙思楠 姚寒晖 朱亮 何义仁 李敏 吴大保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1-645,共5页
目的:评估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肠道手术的可行性和围手术期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行卵巢癌初次、中间型、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并在术中行肠管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 目的:评估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肠道手术的可行性和围手术期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行卵巢癌初次、中间型、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并在术中行肠管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3例患者,包括46例原发性卵巢癌,其中6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17例复发性卵巢癌。62例(98.41%)患者达到满意减瘤,患者均接受术后化疗,初次化疗开始时间平均为术后(20.65±10.90)天(7~58天)。42例(66.67%)患者行肠管吻合术,其中2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且均评价为B级,经充分的腹腔冲洗及引流后治愈。体重指数、术前白蛋白、术前CA125水平、腹水量以及术中出血量不影响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而手术复杂性评分高的病例,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升高(P=0.001)。结论:晚期卵巢癌患者在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进行肠管切除术后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是可以接受的。对于手术复杂性评分高的患者,术后管理更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肠管切除术 吻合口瘘
下载PDF
大肠癌异时陛肝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志贵 周新华 +1 位作者 苏仕功 王跃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8期11-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出现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1年12月行大肠癌根治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计算无肝转移瘤的累积生存率,并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1、3... 目的 探讨影响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出现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1年12月行大肠癌根治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计算无肝转移瘤的累积生存率,并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1、3、5年累积无肝转移瘤生存率分别为90.7%、63.2%、63.2%。单因素分析显示,癌肿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累积无肝转移瘤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癌肿直径≥3cm、浸润深度达肌层、低分化及未分化癌、淋巴结转移是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脾切除断流术后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的陷阱和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磊 文刚 +3 位作者 刘少军 孟翔凌 张长乐 徐阿曼 《腹部外科》 2016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分析脾切除断流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的陷阱和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223例,其中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史病人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1... 目的分析脾切除断流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的陷阱和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223例,其中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史病人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1±4)岁,26例病人均有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腹痛(。100%),恶心、呕吐21例(80.8%),腹泻18例(69.2%),血便15例(57.7%),肠梗阻21例(80.8%),腹腔血性渗出液22例(84.6%),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26例病人中,入院时误诊22例,误诊率84.6%,CT确诊12例,剖腹探查手术确诊14例;行抗凝治疗治愈4例,手术切除坏死肠管22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1例。结论脾切除断流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症状无特异性,存在诸多陷阱和误区,误诊率高,医生对本病的深刻认识和重视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切除 断流术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下载PDF
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建燕 《我和宝贝》 2021年第12期32-33,35,共3页
目的探究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安徽省立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究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安徽省立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扁平化责任制护理,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干预后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腹胀消失、术后排便、排气、术后进食、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药物使用、基础护理、饮食指导、检查操作、并发症预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可提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护理质量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扁平化责任制护理 胃肠功能恢复 护理质量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家成 孙琳 +1 位作者 丁玉珍 胡建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30期3821-3826,共6页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1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腹腔镜手术的1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1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腹腔镜手术的1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经口进食时间、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肠内营养日需要量完成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首次进口进食时间为(62.77±17.29)、(62.77±10.11) h,早于对照组的(68.30±23.11)、(67.29±17.9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2.08;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的发生率(4.44%、11.11%、5.56%)低于对照组(13.33%、22.22%、1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9、4.72、4.77;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日需要量完成率为(98.74±1.07)%,优于对照组的(93.7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7,P〈0.01).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12±1.36) d,短于对照组的(9.02±2.2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P〈0.01);观察组住院费用为(3.81±1.12)万元,低于对照组的(4.12±1.09)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和出院时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集束化护理能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提高患者的肠内营养日需要量完成率,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道营养 围手术期护理 集束化护理 耐受性
原文传递
不同人格特质直肠癌患者术前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鹏年 孙琳 王维利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4,共4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术前直肠癌患者人格类型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91例直肠癌患者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进行问卷调查,给予分析比对。结果9l例患者的精神质... 目的调查和分析术前直肠癌患者人格类型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91例直肠癌患者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进行问卷调查,给予分析比对。结果9l例患者的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项目测量得分高于国内常模;术前内外向项目测量得分低于国内常模;患者外向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神经质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男性直肠癌患者较女性外向,女性患者较男性情绪稳定;文化程度越高患者越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家庭位于乡村的农民患者较家庭位于城镇、有固定收入的直肠癌患者更易产生焦虑、情绪不稳定和消极应对的方式;性格外向、情绪稳定的直肠癌患者术前倾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情绪不稳定者倾向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人格特质 直肠癌 术前应对方式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菌所致腹腔感染的诊治策略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海燕 周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51-1355,共5页
腹腔感染大多是创伤、手术和胃肠道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良性危重疾病,需要外科医师高度关注。病原菌耐药性增加是临床常见问题,多重耐药菌所致的腹腔感染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见于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其中又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常... 腹腔感染大多是创伤、手术和胃肠道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良性危重疾病,需要外科医师高度关注。病原菌耐药性增加是临床常见问题,多重耐药菌所致的腹腔感染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见于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其中又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本文先根据文献总结多重耐药菌的常见类型、早期诊断和危险因素,后从抗感染药物治疗、感染源的控制、复苏与脏器支持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四个方面叙述多重耐药菌所致的腹腔感染的治疗策略。提出临床上应在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有效的感染源控制措施的基础上,通过营养支持治疗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防止肠源性感染。同时,适当的脏器功能支持有助于提高多重耐药菌腹腔感染救治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腹腔感染 感染源控制 抗感染药物
原文传递
直结肠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术前预防性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珊珊 孙琳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7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研究术前预防性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各项康复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9月收治的入院时NRS-2002≥3分的大肠癌患者,采用完全随机1∶1配对方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术前3 d在常规饮食基础上每日口服整蛋白型肠内... 目的研究术前预防性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各项康复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9月收治的入院时NRS-2002≥3分的大肠癌患者,采用完全随机1∶1配对方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术前3 d在常规饮食基础上每日口服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瑞素1 500 ml(1.0 kcal/ml),对照组术前只需进常规饮食。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的前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术后第3天体重、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3 d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吻合口瘘)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前进行预防性肠内营养治疗者,术后3 d[PA(175.02±6.39)mg/L]及ALB[(34.73±3.53)g/L]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56.04±12.35)h]和试验组首次经口进食时间[(66.77±13.59)h]均早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 d Barthel评分为(62.80±4.88)分,高于对照组的(52.16±9.62)分(P<0.01)。2组术后3 d体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大肠癌患者,术前进行预防性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其术后的营养状况,减轻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结肠癌 营养不良风险筛查 预防性肠内营养支持
原文传递
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与其预后的关联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佳 李钟声 姚寒晖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11期1854-1856,1932,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LSR)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6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患者术前LSR水平进行分组,分析患...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LSR)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6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患者术前LSR水平进行分组,分析患者术前LSR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Cox回归分析胃癌患者术前LSR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的106例胃癌患者术前LSR的最佳截点为1.48,其中LSR<1.48组患者81例,LSR≥1.48组患者2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烟、TNM分期较高以及存在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患者LSR较高(均P<0.05)。共随访患者98例(92.45%),随访时间为22~86(中位数43)个月,5年生存率为39.80%。LSR<1.48组患者及LSR≥1.48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4.44%及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TNM分期及LSR为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LSR可能是预测其预后效果的独立因素,因此临床上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通过恢复和提高患者肝功能状态来改善其预后状况及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预后
原文传递
全国多中心肠外瘘诊治情况调查及预后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郑涛 解好好 +23 位作者 吴秀文 迟强 王峰 杨振华 陈超武 麦威 罗苏明 宋笑飞 杨士民 周伟 刘海燕 徐新建 周郑 刘传渊 丁连安 解凯 韩刚 刘宏斌 王建忠 王仕琛 王培戈 王革非 顾国胜 任建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1-1050,共10页
目的了解当前全国范围内肠外瘘的诊治情况,探讨影响肠外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依托中国肠瘘与腹腔感染注册系统,收集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我国22个省市、直辖市共54家医疗中心收治住院的肠外瘘病例... 目的了解当前全国范围内肠外瘘的诊治情况,探讨影响肠外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依托中国肠瘘与腹腔感染注册系统,收集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我国22个省市、直辖市共54家医疗中心收治住院的肠外瘘病例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情况、基础疾病、原发疾病、直接导致肠外瘘的原因、肠外瘘部位和类型、并发症、治疗措施与疾病转归情况。所有病例资料由主治医师认真填写,再由两名以上专科医师重新审定登记病例信息,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术中探查情况明确肠外瘘诊断,确定是否可纳入研究。结果共纳入1521例肠外瘘患者,其中男性1099例,女性422例;中位年龄55岁。肠外瘘的原发疾病位列前三的分别是恶性肿瘤626例(41.2%,其中胃肠道肿瘤540例,占恶性肿瘤的86.3%)、消化道溃疡和穿孔202例(13.3%)以及创伤157例(10.3%)。有1194例(78.5%)以外科手术为直接致瘘原因;其次为创伤156例(10.3%)、克罗恩病自发瘘92例(6.0%)、放射性肠损伤41例(2.7%)、重症胰腺炎20例(1.3%)及内镜手术13例(0.9%);还有5例(0.3%)致瘘原因不明。单发肠外瘘1350例(88.7%),多发肠外瘘150例(9.9%),合并肠内瘘者21例(1.4%)。单发肠外瘘中,空回肠瘘438例(28.8%);随后依次为结肠瘘313例(20.6%)、直肠瘘170例(11.2%)、十二指肠瘘111例(7.3%)、回盲部瘘76例(5.0%)、回结肠吻合口瘘65例(4.3%)、十二指肠残端瘘55例(3.6%)、胃肠吻合口瘘36例(2.4%)、食管胃/肠吻合口瘘36例(2.4%)、胃瘘29例(1.9%)及胆胰肠吻合口瘘21例(1.4%)。所有单发肠外瘘患者中管状瘘患者991例,唇状瘘患者359例。共有1146例患者完成治疗,总计治愈1061例(92.6%),其中手术治愈586例,自愈475例;死亡85例(7.4%)。1043例(91.0%)患者采取了营养支持治疗,77例(6.7%)进行了消化液的收集回输。确诊肠瘘后,感染源控制措施包括主动冲洗引流711例(62.0%)和被动引流331例(28.9%),其中841例(73.4%)在行感染源控制措施时采取微创形式(经原窦道更换引流管、穿刺引流等),而有201例(17.5%)进行了开腹手术引流,104例(9.1%)无引流措施。有610例(53.2%)采取了确定性手术治疗,术后30 d内死亡24例(3.9%),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69例(11.3%),术后再次发生肠瘘24例(3.9%)。全组治愈率最高的为回盲部瘘(100%),其次为直肠瘘(96.2%,128/133)和十二指肠残端瘘(95.7%,44/46)。病死率最高的为合并肠内瘘者(3/12),回盲部瘘患者无病死者。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疾病为克罗恩病(χ2=6.570,P=0.010)和阑尾炎/阑尾脓肿(P=0.012)的患者、肠瘘类型为合并肠内瘘(χ2=5.460,P=0.019)、多发肠外瘘(χ2=7.135,P=0.008)、食管胃/肠吻合口瘘(χ2=9.501,P=0.002)和回盲部瘘(P=0.012)的患者、确诊肠瘘前无引流或被动引流者(χ2=9.688,P=0.008)、确诊肠瘘后无引流或被动引流者(χ2=9.711,P=0.008)、合并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χ2=179.699,P<0.001)、脓毒症(χ2=211.851,P<0.001)、出血(χ2=85.300,P<0.001)、肺部感染(χ2=60.096,P<0.001)、导管感染(χ2=10.617,P=0.001)和营养不良(χ2=21.199,P<0.001)与病死率有关。多因素分析提示,并发脓毒症(OR=7.103,95%CI:3.694~13.657,P<0.00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OR=5.018,95%CI:2.170~11.604,P<0.001)和出血(OR=4.703,95%CI:2.300~9.618,P<0.001)是肠外瘘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确诊肠外瘘后行主动冲洗引流是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OR=0.223,95%CI:0.067~0.745,P=0.015)。结论肠外瘘的总体死亡率仍较高,外科手术是导致肠外瘘发生的主要因素。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出血、导管相关性感染是肠外瘘患者的主要死因。实施主动冲洗引流是改善肠外瘘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瘘 预后因素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