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强放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婧 高劲 +3 位作者 肖亮 王芬 金问森 熊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调强放疗(IMRT)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亚群的变化,探讨该变化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183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IMRT前后的外周血,其中66例行免疫功能检测,117例行调节性T(Treg)细胞检测。结果 IMRT可降...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调强放疗(IMRT)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亚群的变化,探讨该变化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183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IMRT前后的外周血,其中66例行免疫功能检测,117例行调节性T(Treg)细胞检测。结果 IMRT可降低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总数、CD3^+T细胞、CD4^+辅助性T(Th)细胞、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以及B细胞的百分比,而CD8^+抑制性/细胞毒性T(Ts/Tc)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百分比升高,CD4^+/CD8^+比值降低。结论 IMRT可降低淋巴细胞总数,并引起细胞亚群的再分布,在IMRT的过程中和结束的早期给予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利于免疫平衡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肿瘤 淋巴细胞 放射治疗 免疫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顺铂与5-Fu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娟 余跃 +2 位作者 詹必红 葛宁 周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3904-3908,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紫杉醇联合顺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同步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收治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同步放化疗:紫杉醇(125 m g/m2,d1)联合顺铂(20 mg/m2,d1-3)同... 目的:分析比较紫杉醇联合顺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同步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收治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同步放化疗:紫杉醇(125 m g/m2,d1)联合顺铂(20 mg/m2,d1-3)同步放疗组(TP组,25例);5-Fu(500 mg/m2d1-5)联合顺铂(20 m g/m2,d1-4)同步放疗组(D F组,28例).两组方案28 d为1周期,放疗第4周时重复第2个疗程.放射治疗剂量为56-60 Gy,2 Gy/次,5次/wk.随访时间为1年并比较两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T P组及D F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5.00%和89.29%;1年生存率分别为76.00%和85.71%(P>0.05).不良反应提示T P组(3 2.0 0%)放疗性食管炎发生率低于D F组(53.57%)(P>0.05);但TP组(60.00%)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DF组(42.86%)(P<0.05).结论:TP组与DF组两种方案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相仿,TP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低同步放疗耐受性较佳,TP方案可以作为DF方案的替代方案治疗,但TP方案药物剂量应用仍需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紫杉醇
下载PDF
肺部小病灶5野调强、容积调强和陀螺刀疗法的剂量分布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鹏 周解平 +3 位作者 詹必红 钱立庭 吴爱东 付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比较肺部小病灶5野调强(5F-IMRT)、容积调强(VMAT)和陀螺旋转式60 Co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陀螺刀)大分割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例肺部肿瘤患者设计处方剂量与治疗间隔相似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 目的:比较肺部小病灶5野调强(5F-IMRT)、容积调强(VMAT)和陀螺旋转式60 Co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陀螺刀)大分割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例肺部肿瘤患者设计处方剂量与治疗间隔相似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计划,比较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特点、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以及靶区周边正常肺组织、食管、脊髓的照射剂量。结果:陀螺刀计划的平均计划靶体积(PTV)剂量(PTVDmean)高于5F-IMRT计划(t=23.835,P=0.000)和VMAT计划(t=19.975,P=0.000)。VMAT计划PTV靶区CI值优于5F-IMRT计划(t=3.509,P=0.003),5F-IMRT计划PTV靶区CI值优于陀螺刀计划(t=3.427,P=0.004)。陀螺刀放疗计划PTV靶区HI值大于5F-IMRT计划(t=41.040,P=0.000)和VMAT计划(t=36.780,P=0.000);VMAT计划全肺组织V5低于陀螺刀计划(t=4.303,P=0.000)和5F-IMRT计划(t=5.750,P=0.000);VMAT计划全肺组织V10低于陀螺刀计划(t=5.018,P=0.00);3种计划全肺组织V20和V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全肺平均剂量(MLD)明显低于陀螺刀计划(t=2.462,P=0.027)和5F-IMRT计划(t=3.682,P=0.002)。患侧肺组织比较,陀螺刀计划的V5明显高于5F-IMRT计划(t=5.329,P=0.000)和VMAT计划(t=5.222,P=0.000),陀螺刀计划的V10明显高于5F-IMRT计划(t=4.337,P=0.001)和VMAT(t=4.579,P=0.00)。陀螺刀计划患侧肺的MLD高于5F-IMRT计划(t=4.303,P=0.002)和VMAT计划(t=4.517,P=0.000)。对健侧肺的保护,陀螺刀计划>VMAT计划>5F-IMRT计划。结论:在保证SBRT摆位精度的前提下,陀螺刀计划的主要优势为PTVDmean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健侧肺组织;VMAT计划的主要优势为适形度高,能够进行计划验证,全肺(及患侧肺)组织V5、V10和MLD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疗法 治疗计划 5野调强 容积调强 陀螺刀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KI-67与临床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田田 张志红 +2 位作者 徐叶红 徐轲 崔亚云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0期3353-3355,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肿瘤(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KI-67与临床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晚期NSCLC患者98例,依据KI-67表达情况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选取7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值,依据...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肿瘤(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KI-67与临床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晚期NSCLC患者98例,依据KI-67表达情况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选取7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值,依据化疗结果分析统计D-二聚体及KI-67与化疗效果的关系以及不同组别患者第1、2、3次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结果①血浆D-二聚体及KI-67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转移情况、肿瘤病理类型以及肿瘤分期均无相关性;②化疗2个周期之后,有效的晚期NSCLC患者D-二聚体为(1.10±1.19)mg/L,无效患者为(1.72±1.3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个周期之后,KI-67低表达患者与高表达患者中有效的患者分别为26例与2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次化疗后KI-67高表达患者血浆D-二聚体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晚期NSCLC患者的PFS中位数为8.4个月,化疗前D-二聚体KI-67与无进展生存时间均呈负相关(r=-0.371,P=0.001;r=-0.612,P=0.002)。结论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D-二聚体和KI-67表达水平升高,提示肺癌的诊断。监测D-二聚体,可提示肿瘤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化疗 D二聚体 KI-67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CT及3.0T MRI在食管癌IMRT中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黄一凡 钱立庭 +8 位作者 周解平 高劲 陶振超 周燕 杨丽萍 何健 杨婧 王如 张洋洋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 探讨CT及3.0T MRI在食管癌IMRT计划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本院放疗科首次确诊并行根治性IMRT的食管癌患者35例,分别在CT及MRI T2WI与DWI融合图像上勾画靶区,以相同处方剂量和OAR限制剂量分别制定计划,比较2种计划的靶... 目的 探讨CT及3.0T MRI在食管癌IMRT计划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本院放疗科首次确诊并行根治性IMRT的食管癌患者35例,分别在CT及MRI T2WI与DWI融合图像上勾画靶区,以相同处方剂量和OAR限制剂量分别制定计划,比较2种计划的靶区体积、处方剂量及OAR受量差异。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2种计划的剂量分布及计划参数均达到了临床处方剂量要求。基于3.0T MRI计划的病灶长度、VGTV和VPTV均小于CT计划(P=0.00、0.03、0.03)。2种计划的PGTV、PTV-PGTV的D2%、D98%、D50%、HI、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3.0T MRI计划的双肺平均剂量明显低于CT计划(P=0.00),双肺实际受量亦与CT计划相近(P均〉0.05)。2种计划的脊髓最大耐受量及心脏耐受量相近(P均〉0.05)。结论 基于CT及3.0T MRI计划所勾画的靶区及参数均能满足临床需求,但基于3.0T MRI计划的靶区体积更小,可能会使部分OAR潜在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食管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何健 高劲 钱立庭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1-315,共5页
急性放射性皮炎是鼻咽癌放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红斑、脱屑和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无公认的标准防治方法。本文主要就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防治方法进行文献回顾,并提出问题及展望,为临床和科研提供... 急性放射性皮炎是鼻咽癌放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红斑、脱屑和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无公认的标准防治方法。本文主要就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防治方法进行文献回顾,并提出问题及展望,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炎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预防与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