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OX40L/OX40基因组变异与早发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文强
王俊
+4 位作者
孙光明
欧阳星文
谢红珍
陈辉
吴艳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研究OX40L/OX40基因组变异与早发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43例年龄<55岁早发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PACS)的患者为PACS组、209例早发稳定性心绞痛(PSAP)为PSAP组和138例对照组检测...
目的:研究OX40L/OX40基因组变异与早发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43例年龄<55岁早发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PACS)的患者为PACS组、209例早发稳定性心绞痛(PSAP)为PSAP组和138例对照组检测OX40L基因rs3850641 A/G变异位点和OX40基因rs2298212 G/A位点变异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其单倍型;用冠脉造影测量病变血管支数和狭窄程度积分;用酶链免疫吸附法(ELISA)测试血浆可溶性OX40L(sOX40L)、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用散射比浊法测试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OX40L/OX40基因变异与冠心病风险、冠脉病变程度和血浆3个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OX40L 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发生PACS风险比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显著增高(OR=1.99,1.83;P=0.021,P=0.0001);而OX40 A等位基因比G等位基因发生PACS风险显著降低(OR=0.49,P=0.002);单倍型GGGG比AAGG(野生型)的PACS风险显著增加(OR=2.11,P=0.033);在4种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吸烟)被校正后OX40L 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及单倍型GGGG与PACS风险仍具有独立关联性(OR=1.97、1.78、2.01,P=0.026、0.001、0.038),OX40 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对PACS风险仍有独立的关联性(OR=0.31、0.45;P=0.043、0.0001);OX40L基因型GG+AG比AA型血管病变支数≥3支的百分率和狭窄程度积分均显著增加;OX40基因型AA+GA比GG型血管病变支数≥3支的百分率和狭窄程度积分显著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变异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OX40L基因型GG+AG比AA型血浆可溶性OX40L、C反应蛋白、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均显著增高;OX40基因型AA+GA比GG型三指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40L/OX40基因组变异可能与PACS风险、冠脉病变程度及炎性因子的表达的正反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型
OX40配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冠心宁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2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远贵
赵胜
+1 位作者
范新俊
赵文强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2例,两组均予以不稳定型心绞痛规范治疗,治疗组加用冠心宁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1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冠心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2例,两组均予以不稳定型心绞痛规范治疗,治疗组加用冠心宁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1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在凝血功能及心电图T波改变等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冠心宁和参麦注射液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提取物有利于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宁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缺血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华
周春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方法63例初发AMI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梗死前有无心绞痛症状分为IPC组和P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IPC组小面积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PC组,而大面积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PC...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方法63例初发AMI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梗死前有无心绞痛症状分为IPC组和P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IPC组小面积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PC组,而大面积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PC组,且IPC组比PC组血清CPK峰值低,严重并发症及病死率均减低(P<0.05或P<0.01)。结论IPC具有保护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改善初梗患者近期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感风暴反复发作一例
4
作者
李华
高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2期76-76,共1页
患者 女,77岁。因“2d内发作性晕厥3次”于2008年6月5日下午3:00急诊入院。患者1个月前首次因“冠心病、心力衰竭、快速心房颤动、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治疗。此次入院查体:Bp150/10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颜面水肿,颈...
患者 女,77岁。因“2d内发作性晕厥3次”于2008年6月5日下午3:00急诊入院。患者1个月前首次因“冠心病、心力衰竭、快速心房颤动、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治疗。此次入院查体:Bp150/10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颜面水肿,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反流征(+),双肺呼吸音粗糙,右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哕音,HR90次/min,律齐,心音低,心尖区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无压痛,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发作
双肺呼吸音粗糙
交感
快速心房颤动
原发性高血压
发作性晕厥
颈静脉充盈
收缩期杂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力衰竭合并心室电风暴临床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吴远贵
赵胜
+1 位作者
范新俊
赵文强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23-24,共2页
目的通过对6例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室电风暴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 6例患者24 h内均发生室速室颤2次,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电除颤及抗心律失常治疗。结果 6例患者平均电除颤15次。5例使用胺碘酮,同时3例应用倍他乐...
目的通过对6例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室电风暴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 6例患者24 h内均发生室速室颤2次,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电除颤及抗心律失常治疗。结果 6例患者平均电除颤15次。5例使用胺碘酮,同时3例应用倍他乐克静脉注射,1例口服;其中2例停用胺碘酮;2例加强补钾补镁,停用胺碘酮,给予阿托品及利多卡因静脉注射。1例使用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结论β-受体阻滞剂疗效显著,单用胺碘酮疗效有限,胺碘酮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治疗心室电风暴,疗效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电风暴
原文传递
题名
OX40L/OX40基因组变异与早发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文强
王俊
孙光明
欧阳星文
谢红珍
陈辉
吴艳君
机构
安徽省立友谊医院心内科
江苏大学第四附属
医院
心
内科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2-436,共5页
基金
镇江市科技局社会发展基金资助项目(SH2006048)
文摘
目的:研究OX40L/OX40基因组变异与早发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43例年龄<55岁早发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PACS)的患者为PACS组、209例早发稳定性心绞痛(PSAP)为PSAP组和138例对照组检测OX40L基因rs3850641 A/G变异位点和OX40基因rs2298212 G/A位点变异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其单倍型;用冠脉造影测量病变血管支数和狭窄程度积分;用酶链免疫吸附法(ELISA)测试血浆可溶性OX40L(sOX40L)、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用散射比浊法测试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OX40L/OX40基因变异与冠心病风险、冠脉病变程度和血浆3个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OX40L 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发生PACS风险比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显著增高(OR=1.99,1.83;P=0.021,P=0.0001);而OX40 A等位基因比G等位基因发生PACS风险显著降低(OR=0.49,P=0.002);单倍型GGGG比AAGG(野生型)的PACS风险显著增加(OR=2.11,P=0.033);在4种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吸烟)被校正后OX40L 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及单倍型GGGG与PACS风险仍具有独立关联性(OR=1.97、1.78、2.01,P=0.026、0.001、0.038),OX40 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对PACS风险仍有独立的关联性(OR=0.31、0.45;P=0.043、0.0001);OX40L基因型GG+AG比AA型血管病变支数≥3支的百分率和狭窄程度积分均显著增加;OX40基因型AA+GA比GG型血管病变支数≥3支的百分率和狭窄程度积分显著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变异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OX40L基因型GG+AG比AA型血浆可溶性OX40L、C反应蛋白、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均显著增高;OX40基因型AA+GA比GG型三指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40L/OX40基因组变异可能与PACS风险、冠脉病变程度及炎性因子的表达的正反调节有关。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型
OX40配体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Genotype
OX40 ligand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心宁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2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远贵
赵胜
范新俊
赵文强
机构
安徽省立友谊医院心内科
出处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0-32,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冠心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2例,两组均予以不稳定型心绞痛规范治疗,治疗组加用冠心宁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1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在凝血功能及心电图T波改变等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冠心宁和参麦注射液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提取物有利于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情。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宁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Keywords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Guanxin Ning Injection
Shenmai Injection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血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华
周春
机构
安徽省立友谊医院心内科
出处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68-169,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方法63例初发AMI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梗死前有无心绞痛症状分为IPC组和P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IPC组小面积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PC组,而大面积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PC组,且IPC组比PC组血清CPK峰值低,严重并发症及病死率均减低(P<0.05或P<0.01)。结论IPC具有保护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改善初梗患者近期预后的作用。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心肌梗死
预后
Keywords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ognosis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感风暴反复发作一例
4
作者
李华
高林
机构
安徽省立友谊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2期76-76,共1页
文摘
患者 女,77岁。因“2d内发作性晕厥3次”于2008年6月5日下午3:00急诊入院。患者1个月前首次因“冠心病、心力衰竭、快速心房颤动、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治疗。此次入院查体:Bp150/10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颜面水肿,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反流征(+),双肺呼吸音粗糙,右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哕音,HR90次/min,律齐,心音低,心尖区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无压痛,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关键词
反复发作
双肺呼吸音粗糙
交感
快速心房颤动
原发性高血压
发作性晕厥
颈静脉充盈
收缩期杂音
分类号
R742.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593.1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力衰竭合并心室电风暴临床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吴远贵
赵胜
范新俊
赵文强
机构
安徽省立友谊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23-24,共2页
文摘
目的通过对6例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室电风暴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 6例患者24 h内均发生室速室颤2次,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电除颤及抗心律失常治疗。结果 6例患者平均电除颤15次。5例使用胺碘酮,同时3例应用倍他乐克静脉注射,1例口服;其中2例停用胺碘酮;2例加强补钾补镁,停用胺碘酮,给予阿托品及利多卡因静脉注射。1例使用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结论β-受体阻滞剂疗效显著,单用胺碘酮疗效有限,胺碘酮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治疗心室电风暴,疗效值得肯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电风暴
Keywords
Heart failure
Ventricular electrical storm
分类号
R541.6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OX40L/OX40基因组变异与早发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赵文强
王俊
孙光明
欧阳星文
谢红珍
陈辉
吴艳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冠心宁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2例
吴远贵
赵胜
范新俊
赵文强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缺血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李华
周春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交感风暴反复发作一例
李华
高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心力衰竭合并心室电风暴临床分析
吴远贵
赵胜
范新俊
赵文强
《临床医学》
CAS
2011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