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纹夜蛾在安徽省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夏风 阮双林 高宗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60-60,63,共2页
根据近 3年斜纹夜蛾在安徽省发生、防治情况 ,结合越冬调查和有关资料 ,分析了斜纹夜蛾在安徽省发生为害的特点 。
关键词 斜纹夜蛾 发生为害特点 防治对策
下载PDF
繁昌县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原因及今后防治对策
2
作者 强润 高宗仙 +2 位作者 汪金香 马海华 彭卫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9X期19-19,共1页
2005年我县水稻种植面积1.64万公顷,后期褐飞虱大发生,大发生面积1.01万公顷,造成我县水稻损失较重。
关键词 大发生原因 褐飞虱 繁昌县 水稻种植面积 防治 发生面积 公顷
下载PDF
繁昌县农药经营与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
作者 邓修衍 《安徽农业》 2004年第9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繁昌县 农药 经营 行政管理 质量 执法监督
下载PDF
繁昌县单、双季稻混作区六(4)代与五(3)代褐飞虱发生程度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强润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4期105-106,共2页
分析近10年测报数据、水稻栽培制度及气候条件,结果表明:单、双季稻混作区的早、中熟单季稻五(3)代褐飞虱偏重及以上发生年份当年迟熟单季稻、双季晚稻六(4)代褐飞虱大发生的可能性极大,早、中熟单季稻五(3)代褐飞虱偏重以下发生年份当... 分析近10年测报数据、水稻栽培制度及气候条件,结果表明:单、双季稻混作区的早、中熟单季稻五(3)代褐飞虱偏重及以上发生年份当年迟熟单季稻、双季晚稻六(4)代褐飞虱大发生的可能性极大,早、中熟单季稻五(3)代褐飞虱偏重以下发生年份当年迟熟单季稻、双季晚稻六(4)代褐飞虱也有偏重及以上发生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双季稻混作区 褐飞虱 五(3)代、六(4)代发生程度 相关性
下载PDF
繁昌县2006年五(3)代褐飞虱大发生成因及对策
5
作者 汪金香 强润 +2 位作者 高宗仙 彭卫兵 马海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76-77,共2页
2006年是繁昌县五(3)代褐飞虱20世纪以来第四次大发生年,控制褐飞虱的为害对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2006年五(3)代褐飞虱大发生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控制对策。
关键词 五(3)代褐飞虱 大发生成因 对策 繁昌县
下载PDF
40%毒·辛乳油对棉铃虫的防效
6
作者 操海群 马海华 +5 位作者 彭卫兵 强润 高宗仙 吴祥为 汤锋 花日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49,74,共2页
40 %毒·辛乳油是毒死蜱和辛硫磷的复配农药 ,在 10 5 0~ 12 0 0ml/hm2 的用药剂量下 ,其防治棉铃虫卵和幼虫效果理想 ,药后 7d防效可达 89.2 %~ 90 .3 % ,明显优于对照药剂 40 %毒死蜱和 40 %辛硫磷乳油。
关键词 棉铃虫 防效 辛硫磷 复配农药 毒死蜱 幼虫 虫卵 用药剂量 对照 效果
下载PDF
几种种养模式对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强润 洪猛 +1 位作者 王家彬 叶永松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5期7-9,50,共4页
通过几种种养模式(稻小龙虾种养模式、稻鲫鱼种养模式、稻鳖种养模式、稻鸭种养模式)与常规管理水稻的田间对比试验,调查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旨在研究种养模式对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稻鸭与稻小龙虾种养... 通过几种种养模式(稻小龙虾种养模式、稻鲫鱼种养模式、稻鳖种养模式、稻鸭种养模式)与常规管理水稻的田间对比试验,调查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旨在研究种养模式对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稻鸭与稻小龙虾种养模式的稻田杂草一般无需防治;稻鸭种养模式对纹枯病有较好防效;稻鸭、稻鲫鱼种养模式对稻瘟病和稻曲病有一定防效,但不理想;稻鸭、稻鳖对稻飞虱具有较好防效,稻鸭防效最高、稻鳖次之;几种种养模式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有一定防效,但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养模式 水稻 病虫草害 防效 植保服务
下载PDF
棉田蜘蛛发生种类与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汪金香 强润 高宗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0-720,共1页
对棉田蜘蛛种群进行调查,研究其发生、活动规律。
关键词 棉田蜘蛛 种类 活动规律
下载PDF
增施氮肥是获得大豆高产的有效措施 被引量:4
9
作者 汪金香 袁庆玲 +1 位作者 强润 高宗仙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0X期49-49,共1页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大豆具有自身固氮的功能,无需再施氮肥,甚至不施,其实不然。大豆与其他作物比较,对氮素的需要量较多,这是因为在大豆的籽实中积累着高浓度的蛋白质,籽实中的氮素含量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3~5倍...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大豆具有自身固氮的功能,无需再施氮肥,甚至不施,其实不然。大豆与其他作物比较,对氮素的需要量较多,这是因为在大豆的籽实中积累着高浓度的蛋白质,籽实中的氮素含量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3~5倍,是小豆,豌豆等豆科作物的1.7~2.5倍。因此,氮素是大豆高产的决定性因素,增施氮肥是获得大豆高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施氮肥 大豆 禾本科作物 氮素含量 豆科作物 定性因素 需要量 蛋白质
下载PDF
大叶冬青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修衍 徐世云 《安徽农业》 2004年第8期5-5,共1页
关键词 大叶冬青 栽培技术 冬青科 观赏价值 育苗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药剂防除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宗仙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4期144-144,共1页
运用草甘膦、农达、二甲四氯等灭生性除草剂进行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试验,结果表明:草甘膦75倍液或农达300倍液防除效果均达85%以上,持效较好。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药剂防除 试验
下载PDF
温室蔬菜管理六误区
12
作者 强润 《农家科技》 2010年第3期13-13,共1页
误区一:施肥多.产出多。许多菜农在温室菜地大量施肥,以求多产出。其实施肥过多根系就会出现反渗透而枯死,产量则会下降或生长不良。解决方法:一是种过3年以上的温室,鸡、牛粪各控制在2500千克以内.化学肥料量减50%.左右:二... 误区一:施肥多.产出多。许多菜农在温室菜地大量施肥,以求多产出。其实施肥过多根系就会出现反渗透而枯死,产量则会下降或生长不良。解决方法:一是种过3年以上的温室,鸡、牛粪各控制在2500千克以内.化学肥料量减50%.左右:二是注重施牛粪、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管理 温室 误区 生长不良 化学肥料 施肥 反渗透 牛粪
下载PDF
暖季型草坪杂草防治技术
13
作者 强润 《安徽农业》 2004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暖季型 草坪 杂草 防治 生长期 休眠期
下载PDF
单晚褐飞虱的防治技术措施
14
作者 强润 汪金香 高宗仙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期45-46,共2页
该文阐述了2007年繁昌县褐飞虱大发生年份中危害轻的和危害重的两个案发生和防治情况;提出了褐飞虱大发生时的防治技术措施为两个搞好、两个用好、两个打消、两个必要,即搞好四(2)代褐飞虱的防治,减轻五(3)代的防治压力,搞好五(3)代的防... 该文阐述了2007年繁昌县褐飞虱大发生年份中危害轻的和危害重的两个案发生和防治情况;提出了褐飞虱大发生时的防治技术措施为两个搞好、两个用好、两个打消、两个必要,即搞好四(2)代褐飞虱的防治,减轻五(3)代的防治压力,搞好五(3)代的防治,控制整季虫量;用好机动喷器,用好对路药剂;打消对褐飞虱轻视、麻痹思想,打消观望心理;防治时田间灌水是必要的,分行喷施是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防治技术措施 大发生年份 2007年 繁昌县
下载PDF
皖南中稻区2006年四(2)代稻飞虱发生特点与成因分析
15
作者 强润 高宗仙 +2 位作者 汪金香 马海华 彭卫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6期70-71,共2页
2006年四(2)代褐飞虱在稻飞虱种群中所占比例及基数高,是五(3)代褐飞虱大发生的重要原因。搞好四(2)代的测报、防治工作,对于减轻五(3)代防治压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 四(2)代褐飞虱 发生特点 成因 防治意义
下载PDF
单晚褐飞虱的防治技术
16
作者 强润 汪金香 高宗仙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2X期44-45,共2页
笔者从今年五(3)代褐飞虱发生轻、重田块的个案分析着手,对如何做好褐飞虱的防治工作提出了两个“搞好”、两个“用好”、两个“打消”、两个“必要”的防治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个案分析 策略与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