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芜湖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1
作者 陆斌 丁百静 胡莹 《安徽医学》 2015年第4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芜湖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住院并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因,并对各年龄阶段病因进行统计。结果芜湖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消化性溃... 目的:探讨芜湖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住院并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因,并对各年龄阶段病因进行统计。结果芜湖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和消化道肿瘤,各年龄段均以消化性溃疡为主,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消化道肿瘤的比例逐渐升高。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年轻者以溃疡居多,随着年龄的增加癌性出血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 急诊胃镜
下载PDF
医院电子处方中氨溴索注射类药物使用合理性调查
2
作者 叶娉 翟凤 +5 位作者 王山英 周蕾蕾 许梦蕾 张琦 夏敏 陶盛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5期148-151,共4页
目的 分析医院电子处方中氨溴索注射类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方法 采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海螺医院病区药房住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中所有氨溴索注射类药物电子处方,分析氨溴索注射类药物的使用科室... 目的 分析医院电子处方中氨溴索注射类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方法 采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海螺医院病区药房住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中所有氨溴索注射类药物电子处方,分析氨溴索注射类药物的使用科室分布情况、用量、用药频度(DDDs),并分析沐舒坦的给药途径,分析氨溴索注射类药物电子处方与药品说明书的相符性、DDDs与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 氨溴索注射类药物电子处方条数、总量分别2 316条、6 720份。氨溴索注射类药物的使用科室主要为重症监护室,占47.2%;其次为心胸外科、普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氨溴索注射类药物中用量最多的为沐舒坦,其次为维可莱,最后为菲得欣;总用药量最多的为维可莱(占50.7%),其次为沐舒坦,最后为菲得欣。氨溴索注射类药物中处方数沐舒坦最多,DDDs主要为2次/d,占34.8%;其次为维可莱,DDDs主要为2次/d,占60.8%;最后为菲得欣,DDDs主要为2次/d,占67.4%。沐舒坦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雾化吸入,其次为静脉推注,最后为静脉滴注。氨溴索注射类药物中菲得欣电子处方与说明书适应证相符率最高,为100.0%;其次为维可莱,为99.8%;最后为沐舒坦,为98.3%。菲得欣电子处方与说明书的DDDs相符率最高,为93.0%;其次为沐舒坦,为92.6%;最后为维可莱,为72.3%。氨溴索注射类药物中维可莱的DDDs最高,其次为沐舒坦,最后为菲得欣;维可莱的DUI>1,而菲得欣、沐舒坦的DUI均<1。结论 医院电子处方中氨溴索注射类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是还需要对一些品种的DDDs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处方 氨溴索注射类药物 沐舒坦 维可莱 菲得欣 祛痰药 使用合理性
下载PDF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潘北玲 王立兰 +2 位作者 李莎莎 汪慧 沈娟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3期27-28,共2页
目的:采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管理病区。方法通过成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质控内容及质控分析,对病区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全程的监控的操作方法。结果2013年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较2012年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建立护理质量... 目的:采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管理病区。方法通过成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质控内容及质控分析,对病区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全程的监控的操作方法。结果2013年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较2012年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从而保证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心内科护理管理 应用
下载PDF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策略展望
4
作者 胡保奎 何治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3090-3092,共3页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题之一,采用何种的治疗方法是介入医师需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器械的创新,技术的改进减少了介入术后主支的再狭窄,但分支再狭窄、支架内血栓的问题仍值得关注。本文旨在介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各...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题之一,采用何种的治疗方法是介入医师需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器械的创新,技术的改进减少了介入术后主支的再狭窄,但分支再狭窄、支架内血栓的问题仍值得关注。本文旨在介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各种治疗策略及其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病变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下载PDF
路径化优质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娟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目的 观察路径化优质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96例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路径化优质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SDS评分与SAS评分、卧... 目的 观察路径化优质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96例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路径化优质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SDS评分与SAS评分、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1年内主要MACE发生率以及再住院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MACE发生率4.17%及再住院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20.83%、18.75%。结论 路径化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缩短康复进程,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化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早期胃癌内镜下病灶范围估测与手术病理的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文 吴云林 +5 位作者 褚晔 盛红 何建华 熊锋宝 王煜 程时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早期胃癌病灶范围的内镜下活检钳估测与术后病理测量结果差异的研究.方法:对11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病灶范围进行胃镜下及术后病理测量,对临床病理特征与测量误差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早期胃癌病灶内镜下活检钳测量与手术后病理... 目的:早期胃癌病灶范围的内镜下活检钳估测与术后病理测量结果差异的研究.方法:对11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病灶范围进行胃镜下及术后病理测量,对临床病理特征与测量误差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早期胃癌病灶内镜下活检钳测量与手术后病理测量相符的26例(22.0%),有误差的92例(77.9%),其中活检钳测量小于手术后病理测量的72例(占61.0%).大体形态分型中,凹陷型比隆起型、平坦型测量误差率高.组织类型中,低分化型比分化型胃癌测量误差率高.结论:凹陷型和低分化型早期胃癌,内镜下活检钳法测量病灶范围与术后病理测量相比常有较大的误差,一般小于病理测量,除内镜操作者的经验外,与癌灶的生物学特性或许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 病灶范围 估测 病理 比较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超声内镜辅助下经胃腹腔内异物取出1例 被引量:6
7
作者 丁百静 李宗先 +3 位作者 曹中保 李生 徐红艳 刘云燕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1-112,共2页
上消化道异物的摄入在临床较常见,约80%能自行排,极少数消化道异物会刺破消化道管壁,引起食管气管瘘、食管主动脉瘘、纵隔及胸腔、腹腔脓肿、胃肠穿孔和腹膜炎等,需要外科治疗。本院收治1例消化道来源的腹腔内异物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腹腔异物 内镜治疗 超声内镜
下载PDF
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在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业山 林玲 杨刚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C 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在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因急性发热入院患者共107例,CAP 组5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组48例。比较 PCT...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C 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在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因急性发热入院患者共107例,CAP 组5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组48例。比较 PCT、IL-6、CRP、WBC 在两组间的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4个参数对诊断 CAP 的价值,并得出最佳的诊断截点值。结果PCT、CRP、WBC 在 CAP 组较上感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IL-6、CRP、WBC 预测 CAP 的 AUC 分别为0.89、0.79、0.91、0.77。PCT、CRP 曲线下面积均高于 IL-6、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 PCT 和 CRP 对诊断 CAP 可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PCT =0.3 ng/ml 时预测 CAP 的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85.4%,推荐为最佳截点值。CRP =120 mg/L 时,其预测 CAP 的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93.3%,推荐为最佳截点值。结论PCT、CRP 可能是诊断 CAP 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可作为传统诊断模式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社区获得性肺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黏膜保护剂治疗慢性胃炎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震 丁百静 +1 位作者 程珍 李宗先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1396-1397,共2页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干预焦虑、抑郁情绪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8月门诊的12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单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达喜)1.0 g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每日晨服1片(含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干预焦虑、抑郁情绪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8月门诊的12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单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达喜)1.0 g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每日晨服1片(含氟哌噻吨0.5 mg和美利曲辛10 mg)。同时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达喜)1.0 g每日3次。疗程为4周。结果经过4周治疗,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达到93.75%。单用胃黏膜保护剂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通过改善焦虑情绪,合用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慢性胃炎,安全并显著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焦虑 慢性胃炎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四联疗法治疗伴焦虑抑郁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震 胡保奎 丁百静 《胃肠病学》 2015年第6期366-368,共3页
背景: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易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并影响溃疡的治疗。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四联疗法治疗伴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68例伴有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 背景: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易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并影响溃疡的治疗。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四联疗法治疗伴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68例伴有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雷贝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枸橼酸铋钾口服溶液10 mL,bi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溃疡治疗有效率、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焦虑抑郁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1年内溃疡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溃疡治疗有效率和Hp根除率明显升高(P<0.05),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年内溃疡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四联疗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幽门螺杆菌 焦虑 抑郁 治疗
下载PDF
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9
11
作者 郑峰 唐敏 费世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8期32-35,共4页
目的评价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形成及脑侧支循环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均有128排256层螺旋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目的评价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形成及脑侧支循环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均有128排256层螺旋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资料,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A在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形成及脑侧支循环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对42例患者共242个血管节段进行狭窄程度评估,CTA与DSA诊断符合率为85.12%(206/242);CT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正常、重度和闭塞的诊断与DSA具有高度一致性(K=0.84、0.75、0.87),对轻度、中度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DSA诊断具有中高度一致性(K=0.69、0.65);DSA与CTA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及斑块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脑侧支循环形成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6.67、准确度为88.10%、阳性预测值为92.31%、阴性预测值为81.25%,CTA与DSA诊断脑侧支循环具有高度一致性(K=0.745)。结论 128排256层螺旋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形成及脑侧支循环形成具有良好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 CT血管成像 颈动脉斑块 脑侧支循环 诊断
下载PDF
脑红蛋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Na^+-K^+/ATP酶和SOD、MDA含量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守财 储照虎 +3 位作者 吴家幂 李忠胜 周桃峰 郑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59-561,共3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缺血半暗区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表达与SOD、MDA和Na+-K+/ATP酶含量的关系,阐明NGB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脑缺血组(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CI...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缺血半暗区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表达与SOD、MDA和Na+-K+/ATP酶含量的关系,阐明NGB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脑缺血组(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CI组)(n=36)、干预组(intervention group,IV组)(n=30)、干预对照组(intervention control group,IVC组)(n=6)。其中CI组造模后按断头时程分为5 min、0.5 h、1 h、6 h、24 h、72 h 6个亚组(n=6);IV组将MoAb-NGB注入左侧尾壳核30 min后造模,分为0.5 h、1 h、6 h、24 h、72 h 5个亚组(n=6);sham和IVC组于24 h断头。取脑作HE和NGB免疫组化染色、测定SOD、MDA和Na+-K+/ATP酶含量。结果缺血5 min NGB表达明显上升,0.5 h达高峰,随后下降,6 h接近正常;而Na+-K+/ATP酶和SOD逐步降低,与NGB正相关,干预后明显减少,MDA逐步增高呈负相关;干预后明显增加。结论脑缺血后早期NGB在缺血半暗区升高,调节Na+-K+/ATP酶、SOD和MDA,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NGB Na^+-K^+/ATP酶 SOD 脑保护机制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固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启明 朱正玲 张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582-1583,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采用改进的导管固定方法,穿刺处常规消毒后用2张3M透明敷贴从针眼处经蝶翼固定...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采用改进的导管固定方法,穿刺处常规消毒后用2张3M透明敷贴从针眼处经蝶翼固定片上并列贴住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90例,穿刺处常规消毒后,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用普通胶布加以固定,中心静脉导管两侧上下3 cm再用胶布加以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引流管固定效果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完全脱出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6.67%(P<0.05);观察组患者的胶布松动率和担心引流管脱出率分别为2.22%和2.22%,均低于对照组的10.00%和11.11%(P<0.05)。结论:观察组改进后的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普通胶布固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 固定方法 护理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发生心房纤颤与NT-proBNP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林叶 柏战 +3 位作者 王宗方 张丙雨 王玮 周志刚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61-664,669,共5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患者并发心房纤颤(AF)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CSFP患者79例为CSFP组,根据是否发生AF分为AF亚组26例,非AF亚组5...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患者并发心房纤颤(AF)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CSFP患者79例为CSFP组,根据是否发生AF分为AF亚组26例,非AF亚组53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81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资料、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r-MSSD和PNN50)。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FP组尿酸、左房内径(LAD)明显增加,而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NN、SDANN、PNN50均降低(t/P=2.379/0.019、3.618/0.000、14.148/0.000,2.204/0.045,2.158/0.032,2.411/0.014、2.284/0.027、1.974/0.040)。与非AF亚组相比,AF亚组LAD和Lg(NT-proBNP)水平均升高(t/P=4.522/0.000、7.008/0.000),而左室射血分数、SDNN值均下降(t/P=-4.422/0.000、-4.870/0.00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g(NT-proBNP)是CSFP患者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412,95%CI 2.317~116.279,P=0.005)。结论CSFP患者房颤发生率显著增加,NT-proBNP水平是CSFP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心房纤颤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抑制miR-134表达对幼鼠颞叶癫痫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娟 费世早 +5 位作者 张玥 王晨 陈传国 彭小壮 陈龙 王磊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8-382,393,共6页
目的观察抑制miR-134表达对幼鼠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LE模型组、miR-134抑制组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 目的观察抑制miR-134表达对幼鼠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LE模型组、miR-134抑制组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简称LY294002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海人酸(KA)法构建TLE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miR-134抑制组于造模前给予幼鼠侧脑室注射miR-134抑制剂至海马区,LY294002组于造模前给予幼鼠侧脑室注射miR-134抑制剂+LY294002至海马区。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幼鼠行为学改变,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幼鼠海马CA1、CA3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幼鼠海马组织miR-134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幼鼠海马CA1、CA3区组织Neu-N阳性细胞数,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幼鼠海马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TLE模型组比较,miR-134抑制组幼鼠逃避潜伏期缩短,跨越次数增加,海马组织miR-134表达水平降低,海马Neu-N阳性细胞数以及p-Akt、p70s6k、GSK-3β蛋白表达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而LY294002干预可减弱miR-134抑制剂的作用(均P<0.05)。结论抑制miR-134表达对幼鼠TLE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微RNAS miRNA-134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海马 神经元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9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金炬 潘桂林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12期928-928,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冠心病 合并冠心病 临床分析 诊断问题 分析讨论 临床特点 发病率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金炬 潘桂林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813-814,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00 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成抗生素联用黄芪注射液组和非联用黄芪注射液组,两组均静脉滴注抗生素,并予解痉化痰、平喘、氧疗、合并心衰者予强心利...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00 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成抗生素联用黄芪注射液组和非联用黄芪注射液组,两组均静脉滴注抗生素,并予解痉化痰、平喘、氧疗、合并心衰者予强心利尿,.联用黄芪注射液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黄芪注射液30~40 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1次/ d ,10~14 d为一疗程.结果联用黄芪注射液组显效率为75 % ,非联用黄芪注射液组显效率为46.15 % ,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大多数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抗生素治疗是必要和有效的,联用黄芪注射液能增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 抗生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俊 庞洪波 +2 位作者 李雪芹 费世早 胡勇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名入组患者均登记相关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并行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按照监测结果分为卒中合并OSAS组(CS-OSAS组)、脑卒中组(CS组)及OSA... 目的探讨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名入组患者均登记相关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并行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按照监测结果分为卒中合并OSAS组(CS-OSAS组)、脑卒中组(CS组)及OSAS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OSAS发生率为58.3%;CS-OSAS组及OSAS组患者的AHI、ODI、SaO2<90%的时间、夜间平均SaO2、夜间最低SaO2与CS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S-OSAS组及OSAS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S-OSAS组合并高血压的比例高于CS组及OSA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OSAS组及OSAS组患者吸烟、饮酒、BMI、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均高于CS组(P<0.05)。结论 CS-OSAS与OSAS患者存在明显的夜间低氧血症与呼吸暂停;吸烟、饮酒及BMI、高血压病、糖尿病可能是CS-OSAS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危险因素 多导睡眠图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去外膜颈动脉血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俊 曹晓霞 +1 位作者 汪俊元 王安才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643-647,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侧颈动脉外膜去除后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13周龄雄性SHR24只用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右侧颈动脉外膜,左侧作假手术对照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SHR对照组、Ang-(1-7)组(2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侧颈动脉外膜去除后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13周龄雄性SHR24只用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右侧颈动脉外膜,左侧作假手术对照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SHR对照组、Ang-(1-7)组(25μg·kg-1·h-1)和Ang-(1-7)拮抗剂Ang779组(25μg·kg-1·h-1);8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组)。采用微渗泵植入技术经颈静脉给药2周,鼠尾袖法测量给药前后鼠尾动脉收缩压(SBP)。电磁流量计测量双侧颈动脉血流量。放免法测定血浆及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AT1R)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大鼠血管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ng-(1-7)组SBP较SHR对照组和Ang779组显著下降(P<0.01)。Ang-(1-7)组去外膜侧颈动脉血流量显著高于SHR对照组和Ang779组(P<0.01)。去外膜侧颈动脉AngⅡ浓度显著高于未去外膜侧(P<0.01)。去外膜侧颈动脉AT1R蛋白表达较未去外膜侧明显增多(P<0.01),而Ang-(1-7)组双侧颈动脉AT1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SHR对照组和Ang779组(P<0.01)。Ang-(1-7)组去外膜侧和未去外膜侧凋亡指数较SHR对照组和Ang779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去除血管外膜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凋亡减少,管腔狭窄,血流量降低,血管功能出现障碍。Ang-(1-7)能通过下调颈动脉AT1R蛋白表达,促进血管组织细胞凋亡,改善血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外膜 颈动脉 高血压 自发性 大鼠
下载PDF
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俊 金炜 +1 位作者 庞洪波 费世早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无创颅内压(ICP)监测,评价其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其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于第1、第3、第7、第14天行颅内...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无创颅内压(ICP)监测,评价其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其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于第1、第3、第7、第14天行颅内压监测,同时检测肾功能,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甘露醇用量。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第1、第3、第7、第14天颅内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颅内压监测组甘露醇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监测组肾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可以准确测定颅内压值,给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无创颅内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