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科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婷婷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4期330-330,共1页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慢性胃炎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英欣 蒋惠荷 +2 位作者 郭兆美 张祥山 王力 《河北医学》 CAS 1999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报道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及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治疗。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查HP血清抗体IgG。结果:乙酰螺旋霉素加甲硝唑和中药方剂“六磨汤”治疗30d,... 目的:报道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及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治疗。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查HP血清抗体IgG。结果:乙酰螺旋霉素加甲硝唑和中药方剂“六磨汤”治疗30d,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继续服中药满40d开始停药,30d后复查HP血清抗体IgG,46例转阴性,治愈率为92.0%。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抗HP感染,杀灭HP效果较好,能够根除病原菌且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p^(16)和bcl-2基因与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勇 赵芳芳 夏佩莹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5期379-380,共2页
目的探讨p16抑癌基因和bcl-2凋亡抑制基因及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抗酸染色、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了58例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出率及p16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58例前列腺... 目的探讨p16抑癌基因和bcl-2凋亡抑制基因及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抗酸染色、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了58例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出率及p16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58例前列腺癌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检出率为37.9%(22/58),结核分枝杆菌抗原阳性表达为39.7%(23/58);p16蛋白表达阳性率51.7%(30/58),失表达率48.3%(28/58),其中Ⅰ级、Ⅱ级、Ⅲ级的p16蛋白失表达率各为21.1%、56.3%、85.7%(P<0.05),p16mRNA失表达率分别为20%、40%、80%(P<0.05),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60.3%(35/58),Ⅰ级、Ⅱ及、Ⅲ及分别为31.6%、68.8%、100%,bcl-2mRNA阳性表达率各为20%、60%、100%(P<0.05)。结论细菌L型感染可能和bcl-2、p16基因协同在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基因的缺失、突变和高甲基化,bcl-2基因的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基因 P^16 bcl-2 核酸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p^16抑癌基因 结核分枝杆菌L型 BCL-2基因 前列腺癌患者
下载PDF
PCNA及nm^(23)、p53的表达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发生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芳芳 俞岚 姚敏 《实用全科医学》 2006年第2期127-128,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nm23、p53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革兰染色方法检测101例卵巢肿瘤中的PCNA及nm23、p53、基因的表达及细菌L型的检出率。结果PCNA及p53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率明...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nm23、p53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革兰染色方法检测101例卵巢肿瘤中的PCNA及nm23、p53、基因的表达及细菌L型的检出率。结果PCNA及p53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1);nm23蛋白在恶性肿瘤的表达率则低于良性肿瘤(P<0.01);PCNA及nm23肿瘤转移抑制基因、p53抑癌基因的指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患者预后明显相关(P<0.01~0.05)。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病理分级有显著差异(P<0.005),腹腔淋巴结有转移比无转移者、有腹水比无腹水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nm23、p53基因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PCNA的表达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两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L型感染极有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因素之一,它们与癌基因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基因 PCNA nm^23 P53 免疫组化 细菌L型
下载PDF
柯萨奇B组病毒所致面神经麻痹及神经系统病变
5
作者 李英欣 蒋惠荷 +3 位作者 陈艺琳 吴国林 宋文英 邓爱琼 《河北医学》 CAS 1999年第2期5-5,共1页
目的:报道51例由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REBVIRUSCBV)所致面神经麻痹及神经系统病变;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静脉取血1ml分离血清,检查血清中的CBV抗体Ⅰ~Ⅵ型;结果:病毒... 目的:报道51例由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REBVIRUSCBV)所致面神经麻痹及神经系统病变;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静脉取血1ml分离血清,检查血清中的CBV抗体Ⅰ~Ⅵ型;结果:病毒性脑膜炎29例,面神经麻痹8例,双肢或四肢肌无力8例,癫痫4例,带状疱疹2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72岁。临床均给予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人是柯萨奇病毒唯一的天然宿主,接触是其重要的感染方式,柯萨奇B组病毒不但能致其它脏器病变,也能致神经系统病变。临床对可疑患者选择CBV特异性抗体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B组病毒 神经系统病变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细菌L型败血症红细胞粘附功能的测定
6
作者 潘立民 张伊莉 +3 位作者 李莹 张元和 闵宏林 朱明利 《淮海医药》 2000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细菌型败血症 红细胞免疫功能 免疫粘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