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临床特征与肝组织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常海宁 徐葵花 赵守松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临床特征与肝脏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ALT正常的105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并对血清HBV标志物(HBV-M)和HBV DNA等进行分析。结果:105例慢性HBV感染者中肝组织有病理改变...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临床特征与肝脏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ALT正常的105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并对血清HBV标志物(HBV-M)和HBV DNA等进行分析。结果:105例慢性HBV感染者中肝组织有病理改变者占93.3%(98/105),其中G2及G2以上者占17.1%(18/105),S2及S2以上占21.9%(23/105),且12.4%(13/105)的患者组织学表现为肝硬化。年龄与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s=0.21,P<0.05);0.5×ULN<ALT≤1×ULN和ALT≤0.5×ULN组肝组织炎症分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肝纤维化分期有差异显著性意义(P<0.05)。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还与年龄和HBV DNA复制水平有关,而与HBeAg阳性与否无相关性。结论:部分ALT水平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变也处于活动期,其中年龄>41岁、0.5×ULN<ALT≤1×ULN、HBV DNA<105copies/ml的这部分患者应建议及时行肝穿刺检查并及时抗病毒治疗。判断ALT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变程度和是否抗病毒治疗的主要依据仍为肝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丙氨酸转氨酶 肝/病理学
下载PDF
56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普 乔艳 +1 位作者 孙红 刘玉侠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12期1102-1103,共2页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6年就诊的可疑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检测,分析。结果1160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560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6年就诊的可疑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检测,分析。结果1160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560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率为48.28%,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540例占96.43%;人支原体(Mh)12例占2.14%;Uu+Mh阳性者8例占1.42%。药敏结果表明:支原体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的是诺氟沙星(64.11%)、氧氟沙星(45.00%)、红霉素(40.54%);耐药率较低的药物为交沙霉素(1.07%)、强力霉素(3.57%)、美满霉素(3.57%),多重耐药率为42.14%(236/560)。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以Uu发病率最高,多重耐药率较高,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 解脲脲支原体 人支原体 耐药性
下载PDF
57名男性护理本科生择业意向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侯传俊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9期821-821,共1页
目的调查男性护理本科(以下简称男护生)毕业生择业意向。为目前的护理专业教育措施和男护生择业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毕业意向调查问卷,对在2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57名男护生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男... 目的调查男性护理本科(以下简称男护生)毕业生择业意向。为目前的护理专业教育措施和男护生择业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毕业意向调查问卷,对在2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57名男护生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男护生对护理专业发展前途和护士地位持肯定态度者较少。17.5%的男护生表示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22.9%表示可能会,59.6%表示毕业后不会从事护理工作。结论影响男护生择业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偏见、社会地位较低、难发挥才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护理 毕业生 就业意向 调查
下载PDF
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从翠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传染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分析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物理性的;生物性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护士自身的原因及不可预知性等方面。结果职业暴露常发生在治疗操作的整个... 目的探讨传染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分析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物理性的;生物性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护士自身的原因及不可预知性等方面。结果职业暴露常发生在治疗操作的整个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大多与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医院防护措施简陋、医护人员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和洞察力及护理工作的琐碎繁忙有关。结论医院、科室应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正确认识职业暴露,树立安全意识,加强护士消毒隔离观念和自身防范意识,了解护士自我防护状况,保证护士的身体健康,同时还要提高护士心理的承受能力和专科专业技术水平。医院还应对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医护人员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统,尽量减少职业暴露的机会,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降低到最低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科护士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接受股静脉置管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下肢DVT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时广平 汪素琴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11-112,116,共3页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股静脉置管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01—2020-01接受股静脉置管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88例,其中44例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预见性护理为研究组,比较2组DV...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股静脉置管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01—2020-01接受股静脉置管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88例,其中44例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预见性护理为研究组,比较2组DVT发生率、干预前后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2.27%(1/44)低于对照组18.18%(8/44)(P<0.05);干预后2组FDP、FBG、D-D水平均较干预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正向指标评分较对照组高,护理质量负向指标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接受股静脉置管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可有效预防DVT发生,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肝衰竭 股静脉置管 预见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47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莉 王宗清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47例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资料。结果流脑全年均有发病,1~4月为高峰,主要发病年龄段为11~20岁,学生多见,临床症状典型,并... 目的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47例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资料。结果流脑全年均有发病,1~4月为高峰,主要发病年龄段为11~20岁,学生多见,临床症状典型,并发症均见于暴发型流脑;脑脊液呈典型化脓性改变;22份标本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清分型,6份培养出脑膜炎奈瑟菌,其中5份为C群(83.3%)、1份为A群。结论我院收治的流脑患者可能主要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冬春季为发病高峰,青少年学生好发,临床特征典型,暴发型并发症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乔艳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4期429-430,共2页
目的总结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护理总结。结果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30例重症肝炎患者,治愈15例,病情好转9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整个治疗过程... 目的总结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护理总结。结果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30例重症肝炎患者,治愈15例,病情好转9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整个治疗过程中,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熟练操作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重型肝炎 护理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和肝脏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高春明 汪蔷华 曹蕴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8期1216-1218,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特征,探讨其与血清学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14例慢性HBV感染者,所有患者均行肝穿刺组织活检,同时检测肝功能、HBeAg和HBVDNA定量,分析肝组织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特征,探讨其与血清学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14例慢性HBV感染者,所有患者均行肝穿刺组织活检,同时检测肝功能、HBeAg和HBVDNA定量,分析肝组织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与HBeAg状态、HBVDNA水平的关系。结果114例患者中,113例(99.12%)患者肝组织发生病理改变,53例(46.49%)患者肝脏炎症分级和/或纤维化分期≥G2/$2。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患者年龄、血小板计数、HBV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炎症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BeAg与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无关(r=-0.006,r=-0.147,P〉0.05)。HBVDNA定量分层分析,≤5lg拷贝/ml组、6—7lg拷贝/ml组和≥8lg拷贝/ml组HBeAg阴性患者分别为47例(83.93%)、8例(19.15%)和0例,≤5lg拷贝/ml组和其余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肝组织学≥G2/S2分别为33例(58.93%)、18例(42.86%)、2例(12.5%),≥8lg拷贝/ml组和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BVDNA水平与纤维化分期负相关(r=-0.279,P〈0.05),与炎症分级无关(r=-0.091,P〉0.05)。结论绝大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不同程度肝组织病理变化;HBeAg阴性患者较HBeAg阳性患者有更为严重肝脏病理变化,HBeAg状态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无关,HBVDNA水平和肝脏纤维化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病理 血清学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妹 乔艳 +1 位作者 金怀芝 沈萃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2期324-32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患侧下肢给予绷带加压包扎,制动24 h,监测生命体征;出...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患侧下肢给予绷带加压包扎,制动24 h,监测生命体征;出现疼痛和发热时,根据情况对症处理;做好饮食指导和出院健康指导。结果 2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术后,其中一例因肝肾综合征衰竭死亡,5例患者出现肝区疼痛,8例患者体温升高,进行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其余无并发症,全部好转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中具有重要作用,完善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术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安全实施原发性肝癌介入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癌介入术 围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3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与免疫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伟 刘传苗 赵守松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1期1760-1762,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3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与免疫学特点,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2年9月确诊为AIH的住院患者30例,对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IH患者多发于中年女性(72.9%),常见症状为乏力、纳... 目的分析比较3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与免疫学特点,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2年9月确诊为AIH的住院患者30例,对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IH患者多发于中年女性(72.9%),常见症状为乏力、纳差、黄疸,另有发热、腹胀、恶心、呕吐等。体征有肝肿大,肝掌、蜘蛛痣,脾大、腹水、面色灰暗,皮疹等。AIH可以重叠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常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甲状腺功能亢进、过敏性鼻炎等其他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AIH患者的发病年龄高峰在50岁左右,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异常、丙种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均明显高于正常值,66.7%的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另外还可出现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亚型-Ⅱ(AMA-M2)、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AK)、抗肝特异性胞质抗原型1抗体(抗LC-1)、抗肝细胞膜抗体(抗LM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可溶性肝脏抗原抗体(抗SLA)、抗核糖体抗体(抗RNP)、抗SSA、抗Sm抗体、抗SSB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结论 AIH在中国人中并非少见,其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生化、免疫学指标等,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是确诊AIH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免疫学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服务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云 乔艳 +4 位作者 惠娟 徐从翠 张妹 沈萃 赵冬梅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9期1502-1503,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感染病科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为护理干预组以及对照组,护理干预组采取优质护理的方式对每位患者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感染病科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为护理干预组以及对照组,护理干预组采取优质护理的方式对每位患者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落实措施、及时评价;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最后对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焦虑程度、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采取优质护理组在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焦虑程度、患者满意度上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安全渡过各型分期,缩短住院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流行性出血热
原文传递
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变迁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普 乔艳 +3 位作者 赵峰 李峰 郑晶 沈继龙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5期641-642,共2页
目的调查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变迁。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从蚌医附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 目的调查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变迁。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从蚌医附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2256株,42个细菌种,肠杆菌科细菌1258株,占55.76%,非发酵菌751株,占33.29%,分离率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除聚团肠杆菌外,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10.00%,肺炎克雷伯菌6.94%和大肠埃希菌4.8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洛菲不动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66.84%、35.29%、28.00%和25.00%。结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非常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差,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亚胺培南 耐药率
原文传递
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红 乔艳 +2 位作者 郭普 李峰 沈继龙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5期797-798,共2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32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124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用仪器法和双纸片协...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32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124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用仪器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ESBLs。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科检出率分别为17.74%、7.2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7.90%。124株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ESBLs阳性42株,阳性率为33.87%。产酶和不产酶菌株对氨苄西林均耐药(100%),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达89.42%。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产酶菌株均不同程度地高于非产酶菌株,尤其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头孢类抗生素均耐药。结论 ESBLs是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之一,产酶菌耐药率较非产酶菌耐药率高,应加强ESBL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ESBLS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乙肝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惠娟 汪素琴 宋卫芹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10期1137-1138,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建立遵医行为,更好地促进康复及预后。方法对临床76例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存在心理压力大、医疗费用高、知识缺乏、盲目就医等问题,...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建立遵医行为,更好地促进康复及预后。方法对临床76例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存在心理压力大、医疗费用高、知识缺乏、盲目就医等问题,导致抗病毒治疗不能完成,给予心理护理、系统的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改善、出院后随访等护理对策。结论恰当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核苷类似物治疗 依从性 护理对策
原文传递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乔艳 汪素琴 +3 位作者 沈萃 张妹 王云 郑春丽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12期1982-1983,共2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采用Bard肝穿枪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1年4月5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观察和护理,包括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指导术中密切...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采用Bard肝穿枪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1年4月5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观察和护理,包括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指导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措施。结果 53例患者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成功率100%,出现局部切口疼痛28例,胸闷、心悸2例。经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后缓解,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肝穿刺术中具有重要作用,完善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术中配合,采取舒适体位,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安全实施肝穿刺活检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肝穿刺活检术 围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