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刺激性化疗药物致静脉炎和外渗3种方法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郑海燕 宋迪 +1 位作者 郑学青 祝梅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在部分刺激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和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将630例次住院化疗患者分3组,A组:使用头皮钢针穿刺外周静脉218例次。B组:使用静脉留置针212例次。C组: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200例次。结果①静脉炎:A...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在部分刺激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和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将630例次住院化疗患者分3组,A组:使用头皮钢针穿刺外周静脉218例次。B组:使用静脉留置针212例次。C组: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200例次。结果①静脉炎:A组发生率29.36%(64/218),B组16.51%(35/212),C组5.50%(11/200),P<0.01。②外渗:A组发生率8.72%(19/218),B组2.36%(5/212),C组1%(2/200),P<0.01。结论PICC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炎和外渗,应作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首选穿刺方法。不宜使用PICC的患者,可以用静脉留置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钢针 静脉留置针 PICC 化疗 静脉炎和外渗 比较
下载PDF
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明喜 郑荣生 承泽农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12期1222-1223,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及10例乳腺腺病组织和1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CD44v6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78.9... 目的探讨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及10例乳腺腺病组织和1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CD44v6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78.9%,71/90)高于乳腺腺病(10%,1/10)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0%,2/1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阳性表达与高级别分化、HER2阳性表达相关(P<0.05)。结论CD44v6的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分化及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IMdv6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监测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竞竞 孙惠娟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3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监测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术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及TNM分期对远期生存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玉 王子安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术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及TNM分期对远期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102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电话随访明确其术后5年内的生存情况与生存时间,采用Cox...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术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及TNM分期对远期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102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电话随访明确其术后5年内的生存情况与生存时间,采用Cox回归分析观察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利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图分析TNM分期对患者生存期的预测价值。结果在102例患者中,死亡41例,占全部病例的40.20%;生存组无远处转移、TNM分期Ⅰ~Ⅱ期、Lugano分期Ⅰ~Ⅱ期占比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NM进行分期时,患者Ⅰ期、Ⅱ期、Ⅲ期、Ⅳ期5年内的生存率分别为54.10%、21.31%、16.39%、8.20%。以Lugano进行分期时,患者Ⅰ期、Ⅱ期、ⅡE期、Ⅳ期5年内的生存率分别为52.46%、22.95%、13.11%、11.48%,经Cox回归分析提示远处转移、TNM分期、Lugano分期与患者生存期有关(P<0.05);TNM分期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预测优于Lugano分期。结论胃恶性淋巴瘤患者远期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包括远处转移、TNM分期以及Lugano分期,与Lugano分期比较,TNM分期对远期生存期的预测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TNM分期 生存曲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肿瘤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永玉 宋迪 张希苗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2期2007-2008,2043,共3页
目的调查了解肿瘤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和影响因素,探讨减轻肿瘤内科护士压力的应对措施。方法使用护士压力源量表,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4年9—10月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4个病区65名肿瘤内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导致肿瘤... 目的调查了解肿瘤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和影响因素,探讨减轻肿瘤内科护士压力的应对措施。方法使用护士压力源量表,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4年9—10月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4个病区65名肿瘤内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导致肿瘤内科护士产生工作压力的相关因素。结果肿瘤内科护士压力评分排序依次为:在工作负荷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是引起肿瘤内科护士工作压力的首要因素;在专科护理因素方面,肿瘤专科护理问题是护士压力的重要因素;在患者护理方面,肿瘤患者的易变、突变的情绪是影响护士压力源的因素之一;在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方面,肿瘤内科特殊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剧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加之肿瘤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复杂多样的心理反应使得肿瘤患者与护士的冲突更易发生,其中年龄、职称和文化程度对工作压力有影响(P<0.05)。结论通过统筹人员配置,合理制定轮班制度,积极改善护士的相关待遇;提升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积极改善护士工作环境,严格执行抗肿瘤药物的操作流程;加强自我调试,注重培养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营造良好人际关系,增加相互沟通交流,有效减轻护士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科 护士 压力 措施
原文传递
肿瘤患者经贵要与颈外静脉行PICC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郑海燕 郑学青 沈学敏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4期650-65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贵要静脉与颈外静脉行PICC(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缺点,为PICC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A组(经贵要静脉行PICC)58例和B组(经颈外静脉行PICC)36例从输液滴速、置管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输液高度60... 目的探讨经贵要静脉与颈外静脉行PICC(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缺点,为PICC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A组(经贵要静脉行PICC)58例和B组(经颈外静脉行PICC)36例从输液滴速、置管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输液高度60 cm时,B组滴速明显快于A组(P<0.01);输液高度120 cm时,两组滴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比较,其中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两方面,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适度和不影响美观两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A组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两种置管途径都是安全有效的,各有优缺点。对需要长期化疗、输液的患者,宜首选贵要静脉行PICC;当肘部血管条件差、置管失败或抢救危重患者需要快速输液时宜选择颈外静脉行PI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贵要静脉 颈外静脉 比较
原文传递
VEGF-C、VEGFR-3生物学机制和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广军 王子安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3期368-370,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原癌基因Fra-1与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陶言言 王子安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3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Fra-1 激活蛋白-1(AP-1) 肿瘤 侵袭
原文传递
转甲状腺素蛋白在临床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彭晨 王子安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期122-123,156,共3页
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又称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是一种由4个相同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每个亚基包括127个氨基酸.TTR的相对分子量为55&#215;103,主要作用是作为转运蛋白参与甲状腺素及视黄醇的转运.TTR可以准确的反... 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又称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是一种由4个相同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每个亚基包括127个氨基酸.TTR的相对分子量为55&#215;103,主要作用是作为转运蛋白参与甲状腺素及视黄醇的转运.TTR可以准确的反映机体内在蛋白的合成情况[1].体内蛋白丢失、热量不足和急性应激状态下,TTR会迅速下降.而在相反的情况下,其在体内的浓度会迅速上升.此外作为甲状腺素与视黄醇的转运蛋白,TTR可敏感地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及某些病理改变,在疾病的预测及其预后的判断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甲状腺素蛋白 胰腺癌 肺癌 卵巢癌
原文传递
蛋白质组学技术进展及其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秀娟 吴穷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9期1478-1481,共4页
近年,随着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发展,该技术在研究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及诊断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名称来自蛋白质(protein)与基因组学(genomics)两个词的组合,由Marc Wilkins和Williams最早提出,指研... 近年,随着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发展,该技术在研究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及诊断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名称来自蛋白质(protein)与基因组学(genomics)两个词的组合,由Marc Wilkins和Williams最早提出,指研究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技术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RhoC、IQGAP1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秋燕 王子安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7期1132-1134,共3页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多种基因突变积累的复杂过程,是由多个激活的原癌基因、失活的抑癌基因、变化的有关融合基因,以及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以引起细胞增殖和凋亡失去控制...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多种基因突变积累的复杂过程,是由多个激活的原癌基因、失活的抑癌基因、变化的有关融合基因,以及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以引起细胞增殖和凋亡失去控制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和转移是最重要的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且血管、淋巴管形成是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基础,大多数癌症患者死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导致死亡的原因主要是肿瘤转移直接侵犯器官,副肿瘤综合征,和或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因此明确肿瘤的复发,尤其是转移机制,可以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向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C IQGAP1 肿瘤
原文传递
结肠癌患者PICC置管连接便携式化疗泵持续泵入化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1
12
作者 韩萍 魏少美 +1 位作者 彭可勤 韩越越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5期842-844,共3页
目的总结PICC连接全自动化疗泵持续泵入氟尿嘧啶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护理体会,推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肿瘤化疗内科2009年1月—2014年4月71例结肠癌患者,选用爱朋便携式全自动输注泵,采用FOLFOX6方案,应用PICC置管连接便携式化疗... 目的总结PICC连接全自动化疗泵持续泵入氟尿嘧啶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护理体会,推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肿瘤化疗内科2009年1月—2014年4月71例结肠癌患者,选用爱朋便携式全自动输注泵,采用FOLFOX6方案,应用PICC置管连接便携式化疗泵持续泵入5-氟尿嘧啶化疗,71例患者均按个体计算抗癌药物用量,统一遵医嘱准确配置,持续静脉泵入48 h,21~28 d为一周期,观察并记录结肠癌患者的PICC置管、化疗泵、心理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71例结肠癌患者中发生静脉炎3例,占4.2%,表现为穿刺点区红斑;PICC管道堵塞1例,占1.4%,表现为输液减慢,抽回血及冲管阻力增大;胶布过敏3例,占4.2%,表现胶布区红肿、瘙痒;输液泵管道堵塞5例,占7%,表现为泵显示堵塞并报警;胃肠道反应5例,占7%,表现为恶心及呕吐,上述患者经对症护理后,均顺利完成化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PICC置管连接便携式化疗泵持续化疗安全、方便,出现的不良反应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达到了规范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PICC置管 化疗泵 护理
原文传递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福友 王子安 郑荣生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9期1089-1090,共2页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L-OHP)+替加氟(FT-207)+亚叶酸钙(LV)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43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L-OHP+FT-207+LV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采用L-OHP+FT-...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L-OHP)+替加氟(FT-207)+亚叶酸钙(LV)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43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L-OHP+FT-207+LV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采用L-OHP+FT-207+LV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7.6%和36.4%,临床获益率分别为76.2%和68.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生存期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QOL)评分均有所提高,以治疗组提高最明显(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嗜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副作用均相似。结论化疗联合沙利度胺能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耐受性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晚期胃癌 奥沙利铂 替加氟
原文传递
2种PICC穿刺法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静 宋迪 徐令婕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4期635-637,共3页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和盲穿PICC置管后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100例行深静脉给药化疗的肿瘤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和盲穿PICC置管后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100例行深静脉给药化疗的肿瘤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对照组50例采用盲穿PICC置管。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是8%(4/50),对照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是36%(1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穿刺置管能显著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B超 改良塞丁格 机械性静脉炎 效果观察
原文传递
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明 王子安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6期1000-1003,共4页
尽管从整体治疗上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治疗效果较好,但仍有1/3的患者会有复发/难治的情况出现,而这也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复发率及病死率仍然增加的原因。其复发/难治的主要原因与耐药性的... 尽管从整体治疗上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治疗效果较好,但仍有1/3的患者会有复发/难治的情况出现,而这也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复发率及病死率仍然增加的原因。其复发/难治的主要原因与耐药性的产生和一些其他类型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出现有关。而如何延长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复发/难治性 挽救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韩正全 郑荣生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6期866-867,共2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紫杉类及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800~1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d1,8;顺铂30 mg,d2~5。21 d为一周期,治疗2个周期以上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紫杉类及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800~1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d1,8;顺铂30 mg,d2~5。21 d为一周期,治疗2个周期以上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2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9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CR+PR)46.88%,疾病控制率(CR+PR+SD)75.0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是对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顺铂 乳腺癌 耐药
原文传递
抗癌平丸联合FED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铁成 郑荣生 俞秀琴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9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抗癌平丸联合FED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将7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接受抗癌平丸联合FED方案化疗,对照组36例只接受FED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睡眠、食欲及体重等一般情况明显... 目的探讨抗癌平丸联合FED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将7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接受抗癌平丸联合FED方案化疗,对照组36例只接受FED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睡眠、食欲及体重等一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但两组近期疗效与毒性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抗癌平丸能改善睡眠、增强食欲、缓解体重下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平丸 FED联合化疗 晚期胃肿瘤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艳 王子安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0期1693-1695,共3页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第三个最常见的癌症和癌症致死的第二大原因[1].即便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患者的首选方法,但由于早期胃癌临床症状不显著,警戒指标隐匿,导致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丧失...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第三个最常见的癌症和癌症致死的第二大原因[1].即便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患者的首选方法,但由于早期胃癌临床症状不显著,警戒指标隐匿,导致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丧失了手术机会.化疗成为治疗晚期胃癌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尽管用于胃癌治疗的化疗药物很多,包括氟尿嘧啶、铂类、紫衫类等,但其联合化疗方案却没有显著提高化疗有效率,胃癌的平均生存期大约在8~11个月.相反的,其附带的毒副反应却相当严重,使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药物毒性而停止化疗.通过对胃癌发病、复发和转移等过程中分子生物机制的研究,分子靶向治疗应运而生.相对于既往传统的治疗方法,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及选择性,不仅可以稳、准、狠地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还可以减少对正常细胞及组织的毒副作用.在国际随机研究中,对晚期胃癌而言,仅有曲妥珠单抗、阿帕替尼及雷莫芦单抗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疗效,其他靶向药物的开发及进一步的研究有待于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药物
原文传递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会敏 王明喜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9期1397-1398,共2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灵璧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所有患者第1天均给予紫杉醇175 mg/m2,静脉滴注3 h,第2~5天给予顺铂20mg/m2,静脉滴注,21 d为一周期,化疗2...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灵璧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所有患者第1天均给予紫杉醇175 mg/m2,静脉滴注3 h,第2~5天给予顺铂20mg/m2,静脉滴注,21 d为一周期,化疗2个周期以上,然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全组无CR,PR 16例,SD 15例,PD 5例,总有效率(CR+PR)为44.4%。初治组有效率为59.1%,复治组有效率为21.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脱发等,其中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61.1%,肌肉酸痛发生率为50.0%,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5.6%,脱发发生率为63.9%,患者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 顺铂
原文传递
改良塞丁格引导的PICC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海燕 陈桂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3期477-47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塞丁格引导的PICC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8月经蚌医一附院PICC组核心护士会诊后认为无法应用传统方法置入PICC患者7例,其中2例为传统方法置入PICC失败,形成局部血肿,2例因肥胖或先天静脉条件差,3例因长期治疗、反... 目的探讨改良塞丁格引导的PICC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8月经蚌医一附院PICC组核心护士会诊后认为无法应用传统方法置入PICC患者7例,其中2例为传统方法置入PICC失败,形成局部血肿,2例因肥胖或先天静脉条件差,3例因长期治疗、反复穿刺致肘部静脉弹性差,视觉和触觉均难以辨认静脉深浅和走向,而中心静脉置管(CVC)无法满足疗程需要。应用改良塞丁格引导的PICC技术。结果 7例患者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其中从贵要静脉置入6例,正中静脉置入1例,后拍片显示导管头端位置均在上腔静脉内,操作安全,输液通畅,导管留置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改良塞丁格引导技术,提高了PICC的置管成功率,扩大PICC适应症,该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方法无法置入PICC管的问题,提升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避免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塞丁格(MST) PICC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