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重症医学科临床带教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士兵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1471-1473,共3页
重症医学是个十分年轻而又富有朝气的学科,特点是疾病急、危、重多学科交叉,主要负责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特别是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救治。重症医学学科建设以来,一直承担着大量低年资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使他们能够尽... 重症医学是个十分年轻而又富有朝气的学科,特点是疾病急、危、重多学科交叉,主要负责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特别是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救治。重症医学学科建设以来,一直承担着大量低年资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使他们能够尽快掌握重症医学思维、理念和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临床带教
下载PDF
重症医学本科教学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何先弟 汪华学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7期1138-1140,共3页
随着对重症医学的需求越来越大,需要建立完善的重症医学本科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重症医学本科教学,增设重症医学课程,在临床医学教育的整体体系中合理安排重症医学课程的教学。除了理论课堂教学外,还... 随着对重症医学的需求越来越大,需要建立完善的重症医学本科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重症医学本科教学,增设重症医学课程,在临床医学教育的整体体系中合理安排重症医学课程的教学。除了理论课堂教学外,还应当保证学生有时间到重症医学科进行临床实习;应设置独立的重症医学教研室,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担负起重症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并结合学科特点,合理制定重症医学课程教学大纲,做到"有纲可依",目的明确;应积极探索重症医学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医学生进行重症医学"整体思维"模式的培养,培养学生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加强重症医学科临床训练基地建设,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操作的培训,为将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医学教育 本科教学
原文传递
专科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汤州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法进行分组,常规护理措施组50例和联合...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法进行分组,常规护理措施组50例和联合护理措施组70例。观察两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I)、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I)情况,观察两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PaO2、PaCO2、GEDVI、CI、S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常规护理措施组和联合护理措施组患者PaO2、GEDVI、CI、SVRI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联合护理措施组患者治疗后PaO2、GEDVI、CI、SVRI高于常规护理措施组,PaCO2低于常规护理措施组,联合护理措施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措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专科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可以改善患者血氧分压和心脏指数,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 预见性护理 无创呼吸机 COPD 呼吸衰竭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变化规律及血必净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士兵 何先弟 +3 位作者 汪华学 郑胜永 邓晰明 段立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9-744,共6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的变化规律及血必净的干预效果。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5 mg/kg体重,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实验一:50只Wistar大鼠按随...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的变化规律及血必净的干预效果。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5 mg/kg体重,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实验一:5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A组,10只),LPS模型组(B组,10只),LPS+血必净治疗组(C组,30只),C组依不同血必净起始治疗时间再分为C1、C2、C3组即LPS造模前2 h治疗组、造模后2、8 h治疗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4、12、24、48、72 h尾静脉采血,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中HMGB1含量。实验二:另取30只Wistar大鼠分为LPS模型组(D组)和LPS+血必净治疗组(E组),每组15只,处理分别同B组和C1组,于造模后12、24、48 h各处死5只,留取血及组织标本,检测ALT、AST、Cr、BUN指标并观察肝、肺、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1)与A组比较,B组不同时间点血清中HMGB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1、C2、C3组在12、24、48、72 h时间点血清HMGB1含量均下降,C3组下降幅度小于C1和C2组(P<0.05)。(2)与A组比较,D组ALT、AST、Cr、BUN均明显升高且于24 h达峰值(P<0.05);与D组比较,E组ALT各时间点及AST、Cr、BUN在24、48 h亦下降明显(P<0.05)。(3)D组大鼠肺、肝、肾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有局部充血出血、细胞水肿、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特征性结构破坏等,且在24、48h出现严重病变;E组相应时间点较D组镜下病变明显减轻。结论脓毒症大鼠血清中HMGB1含量增高,峰值出现晚,高值持续时间长;HMGB1在脓毒症大鼠过度的炎症反应与多脏器功能损害中具有重要作用;血必净注射液可以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清中HMGB1的含量,改善生化指标,减轻肝、肺、肾组织严重的炎症反应,且尽早使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必净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原文传递
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83
5
作者 陈莲芳 史倩 段缓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3期475-477,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30例作为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另选取2011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30例作为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另选取2011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天数。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半卧位;口腔护理每日2次;每日唤醒和每天评估拔管脱机的可能;预防应激性溃疡。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深静脉血栓和增加口腔护理的频次为每日6次;重视消毒隔离。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组VAP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集束化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原文传递
脂肪乳解毒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强 菅向东 +1 位作者 徐勤亮 高蓓均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549-551,共3页
脂肪乳白上世纪中叶开始作为肠外营养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当时人们就发现脂肪乳应用后麻醉时间会明显缩短。Weinberg等在1998年发现脂肪乳可以使得小鼠的布比卡因的LD50增加48%。2006年,有文献报道了2例局麻药物中毒患者在出现心博... 脂肪乳白上世纪中叶开始作为肠外营养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当时人们就发现脂肪乳应用后麻醉时间会明显缩短。Weinberg等在1998年发现脂肪乳可以使得小鼠的布比卡因的LD50增加48%。2006年,有文献报道了2例局麻药物中毒患者在出现心博骤停后,常规复苏措施无效的情况下给予脂肪乳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 解毒机制 肠外营养制剂 中毒患者 麻醉时间 LD50 布比卡因 局麻药物
原文传递
误服酸洗液中毒一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勤亮 菅向东 +2 位作者 吴强 王珂 高蓓钧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8-229,共2页
酸洗液用于清除各种型号奥氏体不锈钢零件、板材及其设备表面的锈、氧化皮、焊接后产生的黄蓝黑色焊斑等污物。有些酸洗液起作用的主要成分为硝酸及氢氟酸的混合液。
关键词 酸洗液 中毒 误服 奥氏体不锈钢 混合液 氢氟酸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镇静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柳青 李伯恩 何先弟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2期1926-1928,2006,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ARDS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在芬太尼镇痛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ARDS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在芬太尼镇痛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维持RASS评分在+1^-2分,记录2组每日唤醒时间、芬太尼的日平均用量、机械通气时间,并观察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APACHEⅡ评分)、诱发ARDS的原发病构成、最初氧合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能达到目标镇静效果,治疗组每日唤醒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5.94±5.02)min vs.(33.33±5.68)min],芬太尼日用量较对照组减少[(0.93±0.15)mg vs.(1.12±0.15)mg],机械通气时间缩短[(6.53±0.72)d vs.(7.36±0.98)d],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镇静易唤醒,与咪达唑仑比较,有助于减少芬太尼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镇静 咪达唑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