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健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
1
作者 邵建祥 王怀霞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5期462-463,共2页
现阶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农村和城镇的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近几年并未得到切实的好转,医疗保障体系没有建立健全是产生上述情况的主要因素。文章分析现阶段医疗保障体系的不足,提出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的设想和思路。
关键词 医疗保障 体系 建设
下载PDF
品管圈在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许金凤 郑海燕 +1 位作者 马义芳 徐凌忠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2期304-306,共3页
目的成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品管圈,探讨引起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护理措施,提高其操作的安全性,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6月成立PICC品管圈... 目的成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品管圈,探讨引起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护理措施,提高其操作的安全性,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6月成立PICC品管圈,负责患者的PlCC穿刺置管、会诊、护理指导和培训,对导管的维护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结果 PICC品管圈成立后,负责PICC导管维护的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水平较品管圈成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管圈成立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3.95%(13/329),品管圈成立前的感染发生率为9.32%(22/2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P<0.01)。结论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及PICC型号,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置管操作和标准维护的管理,严密观察携带PICC患者的每一个感染征兆,加强患者营养及提高抵抗力,是预防和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品管圈
原文传递
缺血后处理对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田涛 马宾 +6 位作者 王明霞 王洪巨 冯慧勤 蔡鑫 刘进军 方羚 吴士礼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2期170-171,176,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在减轻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组(I/R)、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缺血后处理+5-羟葵酸组(I-postC+5-HD...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在减轻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组(I/R)、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缺血后处理+5-羟葵酸组(I-postC+5-HD)。采用结扎左冠前降支30 min/复灌60 min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并比较各组动物在缺血前、缺血30 min、复灌60 min时LVSP和LVEDP值、血浆CK活性和MDA含量,测定心肌缺血和梗死面积。结果在复灌60 min时,与I/R组相比,I-postC组LVSP明显升高(P<0.05);LVEDP明显降低(P<0.05);血浆CK活性明显降低(P<0.05);血浆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5)。比较I/R组和I-postC+5-HD组LVSP、LVEDP、血浆CK活性和MDA含量未见明显差异,梗死面积也未见差异。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通过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ATP敏感性钾通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