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血管渗漏指数对2型糖尿病病人视网膜病变病情评估的作用
1
作者 张丽丽 朱光 +3 位作者 崔淑敏 余伟 穆蕾 李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443-1446,共4页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渗漏指数对2型糖尿病病人视网膜病变病情评估的作用。方法:选取13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将病人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70例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64例。...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渗漏指数对2型糖尿病病人视网膜病变病情评估的作用。方法:选取13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将病人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70例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64例。收集病人一般资料、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糖化血红蛋白、毛细血管渗漏指数(CLI)、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的厚度(CMT)和黄斑区视网膜容积(MRV)。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CLI与CMT和MRV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病人年龄、性别、收缩压、ALB、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病人CRP、CLI、CMT和MRV均明显高于NPDR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R病人CLI与CMT及MRV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847、0.762,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LI预测PDR病人的AUC为0.851(95%CI:0.781~0.921),敏感度为85.9%,特异度为8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LI、CMT、MRV及CRP均为P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CLI与DR病人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以作为早期预测PDR发生的临床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毛细血管渗漏指数
下载PDF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徐志鹏 张丽丽 +4 位作者 郑传明 宋琦 邵志林 窦贺贺 王振杰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收治的300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非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和SAP组、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入...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收治的300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非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和SAP组、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入院时非SAP组与SAP组、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临床资料以及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和AP病情的预测价值。结果除性别、年龄及TC外,SAP组患者的ALB及LYM低于非SAP组(P<0.01)而CONUT评分、BISAP评分及APACHEⅡ评分高于非SAP组(P<0.01);除性别和TC外,死亡组患者ALB及LYM低于存活组(P<0.01),而CONUT评分、年龄、BISAP评分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BISAP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高ALB、LYM和CONUT评分≤2分是SAP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高龄、BISAP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是AP患者28 d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高ALB、LYM和CONUT评分≤2分是AP患者28 d死亡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联合指标检测预测SAP发生和28 d死亡的敏感度分别为89.3%和91.7%,特异度分别为79.4%和90.5%。结论CONUT评分是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可被用作评估AP患者病情的营养筛查工具,联合指标预测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风险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预后
下载PDF
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辅助用药的综合治疗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滕娟 陈梅珠 +4 位作者 王云鹏 陈志萍 朱光 张维东 李新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015-1018,共4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眼底缺血性疾病的终末期,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针对该病3个不同的发病阶段,既往治疗方法众多,但都未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近年来,联合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的综合治疗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手...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眼底缺血性疾病的终末期,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针对该病3个不同的发病阶段,既往治疗方法众多,但都未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近年来,联合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的综合治疗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保留残存视力。本文就近年来联合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志萍 朱光 李新 《河北医学》 CAS 2001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 :评价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讨论儿童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时机、方式、屈光度的选择和术后处理。方法 :2 3例 34只眼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其中 2 6只眼为先天性白内障 ,8只眼为外伤性白内障。结果 :术后... 目的 :评价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讨论儿童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时机、方式、屈光度的选择和术后处理。方法 :2 3例 34只眼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其中 2 6只眼为先天性白内障 ,8只眼为外伤性白内障。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满意 ,但术后葡萄膜反应及后囊膜混浊严重。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除后植入人工晶体是恢复视力的最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摘除术
下载PDF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陶爱平 朱光 李新 《河北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33例 (4 1眼 ) 3~ 13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 ,前房型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 :术后脱盲率 87.80 % ,脱残率为58.54%。后囊混浊和葡萄膜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结...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33例 (4 1眼 ) 3~ 13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 ,前房型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 :术后脱盲率 87.80 % ,脱残率为58.54%。后囊混浊和葡萄膜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结论 :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是有效的方法 ,但应选择度数适当的人工晶体 ,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儿童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志萍 《临床眼科杂志》 1998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干扰素 IL-2 治疗 角膜炎 单疱病毒性
下载PDF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12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光 谢桂珍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4~1999年门诊经扩瞳、验光、配镜、遮盖、红闪、精细目力训练的128例(239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远视性弱视患者率最高(55.23%),近视性弱视(31.80%),散...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4~1999年门诊经扩瞳、验光、配镜、遮盖、红闪、精细目力训练的128例(239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远视性弱视患者率最高(55.23%),近视性弱视(31.80%),散光性弱视(12.97%).远视性弱视、轻度弱视及发病年龄小的弱视治疗效果好.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屈光状态、弱视程度、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弱视 儿童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新 《淮海医药》 2000年第z1期20-,共1页
关键词 疱疹性角膜炎 病毒 干扰素 无环鸟苷
下载PDF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李新 陈志萍 穆胜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09-410,共2页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2 9例 (34眼 ) 3~ 14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并行前房型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 术后脱盲率 88.2 4% ,脱残率为5 8.82 %。后囊混浊和葡萄膜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2 9例 (34眼 ) 3~ 14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并行前房型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 术后脱盲率 88.2 4% ,脱残率为5 8.82 %。后囊混浊和葡萄膜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结论 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是有效的方法 ,但应选择度数适当的人工晶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儿童 人工晶体植入术 治疗
下载PDF
巩膜环扎加压不放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陈志萍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516-517,共2页
目的 :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 ,不断改进手术方案 ,寻找一种简单的、损伤小而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本文对 19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取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治疗。结果 :2~ 3d网膜下液吸收者 7例 ,占 36 .8% ;3~ 7d吸收者 8例 ,占 ... 目的 :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 ,不断改进手术方案 ,寻找一种简单的、损伤小而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本文对 19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取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治疗。结果 :2~ 3d网膜下液吸收者 7例 ,占 36 .8% ;3~ 7d吸收者 8例 ,占 4 2 .1% ;7~ 15d吸收者 3例 ,占 15 .8%。术后恢复满意 ,无一例有并发症出现。结论 :巩膜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环扎加压不放液术 治疗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检查临床观察
11
作者 陶爱平 《河北医学》 CAS 2001年第7期645-646,共2页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眼底检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确炎舒松A球结膜下注射治疗虹膜睫状体炎
12
作者 陈志萍 《河北医学》 CAS 1997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虹膜睫状体炎 确炎舒松A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
13
作者 张维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70-371,共2页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2 9例 (34眼 ) 3~ 14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 ,前房型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术后脱盲率 88 2 4 % ,脱残率 5 8 82 %。葡萄膜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 ,...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2 9例 (34眼 ) 3~ 14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 ,前房型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术后脱盲率 88 2 4 % ,脱残率 5 8 82 %。葡萄膜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 ,持续时间长 ,易发生虹膜后粘连和形成后囊混浊。结论 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是有效的方法 ,但应选择度数适当的人工晶状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 白内障 治疗
下载PDF
羊膜绒毛膜兜袋术治疗病理性近视
14
作者 朱光 谢桂珍 +2 位作者 徐萍 王健 周伟 《淮海医药》 2000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 探讨羊膜绒毛膜兜袋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疗效。方法 高度近视并视网膜脱离患者共52例52只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环扎加压+羊膜绒毛膜兜袋术(简称治疗组),另一组行环扎加压术(简称时照组)。结果 术后随访1年并对两... 目的 探讨羊膜绒毛膜兜袋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疗效。方法 高度近视并视网膜脱离患者共52例52只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环扎加压+羊膜绒毛膜兜袋术(简称治疗组),另一组行环扎加压术(简称时照组)。结果 术后随访1年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屈光状态、视野状况进行分析。治疗组术后屈光度降低者为本组患者的53.85%,对照组术后屈光度增加者为本组患者的84.61%,其差异非常显著(t>3,P<0.01)。治疗组术后周边视野扩大者为本组患者的76.92%,对照组术后周边视野缩小者为本组患者的67.54%,其差异非常显著(t>3,P<0.01)。结论 羊膜绒毛膜兜袋术治疗病理性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稳定性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绒毛膜 兜袋术 病理性近视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91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张维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50-450,共1页
目的 探讨较差条件下如何开展视网膜脱离手术 ,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 91眼视网膜脱离手术进行分析 ,采用冷凝合并外加压、环扎 ,联合注气及放液的术式。结果 治愈 84眼 ,好转 5眼 ,无效 2眼。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 ,损伤小 ,能尽可能... 目的 探讨较差条件下如何开展视网膜脱离手术 ,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 91眼视网膜脱离手术进行分析 ,采用冷凝合并外加压、环扎 ,联合注气及放液的术式。结果 治愈 84眼 ,好转 5眼 ,无效 2眼。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 ,损伤小 ,能尽可能保留视功能 ,对于设备条件不足的医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晶体源性青光眼47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李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42-342,共1页
关键词 青光眼 晶体疾病
下载PDF
窦、小梁、巩膜床切开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7
作者 朱光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窦、小梁、巩膜床切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年龄12~75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窦、小梁、巩膜床切开术,并进行追踪观察,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10.6个月。结果所有术眼早期前房形成良好、滤床平... 目的探讨窦、小梁、巩膜床切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年龄12~75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窦、小梁、巩膜床切开术,并进行追踪观察,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10.6个月。结果所有术眼早期前房形成良好、滤床平坦,在不用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正常,眼压由49.12±7.97mmHg降至随访末期的15.68±3.26mmHg(t〉3P〈0.01),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窦、小梁、巩膜床切开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小梁 巩膜床切开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18
作者 陈志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复发性 翼状胬肉 结膜瓣移植
下载PDF
青少年儿童近视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芹 李新 朱光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眼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的焦点,称为近视[1]。在中国,近视的儿童众多,导致近视的因素也各种各样,本文对青少年儿童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 近视 发生原因 影响因素 防治 青少年儿童
下载PDF
半园形撕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朱光 《淮海医药》 2001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半园形撕囊术的优点、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 12 0只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中用半园形撕囊法进行前囊膜切开为治疗组 ,对 40只眼行改良信封式 (弧形 )前囊膜切开术作为对照组。术后 1个月 ,通... 目的 探讨半园形撕囊术的优点、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 12 0只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中用半园形撕囊法进行前囊膜切开为治疗组 ,对 40只眼行改良信封式 (弧形 )前囊膜切开术作为对照组。术后 1个月 ,通过房角镜观察前囊膜及人工晶体袢的固定位置。结果 术中可见 ,半园形撕囊组中获得直径约 6 mm园形撕裂孔 ,人工晶体双袢均在囊袋内 (10 0 % ) ;对照组中 ,36只眼人工晶体双袢在囊袋内(90 % )。结论 在标准的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 ,采用半园形撕囊方法切开前囊可保持囊袋的完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半圆形撕囊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