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院检察文化建设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吕昂 《理论建设》 201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检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事业不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检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全国检察机关中基层检察院、基层检察人员分别占88%和76%,约90%的案件由基层检察院办理。检察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基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文化建设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基层检察院 实践 创新 文化体制改革
下载PDF
将群众路线落实到检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2
作者 孟领 《理论建设》 2014年第5期107-109,共3页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曹建明检察长指出:“检察机关既是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检察人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加强法律监督工作、...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曹建明检察长指出:“检察机关既是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检察人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加强法律监督工作、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永恒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工作 检察机关 群众工作 法律监督 检察人员 曹建明 执法形象 司法机关 司法工作者 密切联系群众
下载PDF
职务犯罪案件补充侦查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宣城市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实践为样本 被引量:7
3
作者 苏宏伟 冯兴吾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4-89,共6页
补充侦查对于弥补侦查阶段的证据缺陷,维护公正具有积极的意义,却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诉讼效率。职务犯罪案件补充侦查率相对普通刑事案件为高。由于立案管辖不同,职务犯罪案件补充侦查程序与普通刑事案件有所区别,但相关规定忽视了这一... 补充侦查对于弥补侦查阶段的证据缺陷,维护公正具有积极的意义,却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诉讼效率。职务犯罪案件补充侦查率相对普通刑事案件为高。由于立案管辖不同,职务犯罪案件补充侦查程序与普通刑事案件有所区别,但相关规定忽视了这一特殊性,导致职务犯罪案件补充侦查的程序失范。必须采取提高侦查人员素质、明确证据标准和完善起诉程序等措施,降低职务犯罪案件的补充侦查率,完善职务犯罪案件补充侦查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 补充侦查 降低 程序
原文传递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司法公信力实现机制研究
4
作者 许晓刚 冯兴吾 《中国检察官》 2013年第23期33-36,共4页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只有司法公正,才有司法公信力.司法公信力必须要有专门性的检察机关独立行使、规范行使、强制行使,才能保证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保证司法公信力的实现.笔者认为,理性法律监督观、科学...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只有司法公正,才有司法公信力.司法公信力必须要有专门性的检察机关独立行使、规范行使、强制行使,才能保证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保证司法公信力的实现.笔者认为,理性法律监督观、科学配置法律监督权、系统运用法律监督权、监督司法、公正廉洁司法是检察机关构建并实现司法公信力的内在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权 独立行使 审判权 法律监督职能 公信力
原文传递
检察环节认罪认罚从宽处理机制的程序构建 被引量:7
5
作者 解兵 韩艳 《中国检察官》 2016年第11期37-39,共3页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推动案件繁简分流,平衡公正与效率的现实需要。以程序构建为径路,兼顾实体考量,建立和完善刑事处罚令程序、轻案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是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必然选择,而相关的证据开示制度、有效辩护制度、量刑...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推动案件繁简分流,平衡公正与效率的现实需要。以程序构建为径路,兼顾实体考量,建立和完善刑事处罚令程序、轻案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是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必然选择,而相关的证据开示制度、有效辩护制度、量刑减让规则、准听证制度的配套和细化,是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处理机制的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从宽处理 检察环节 程序
原文传递
完善人民监督制度的十项举措
6
作者 冯兴吾 李书昌 《中国检察官》 2009年第1期75-75,共1页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三类案件”的监督,二是对“五种情形”的监督,前者已有了可操作的刚性的监督程序。据统计.自2003年9月开展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至2007年底,人民监督员共监督“三类案件”21270件...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三类案件”的监督,二是对“五种情形”的监督,前者已有了可操作的刚性的监督程序。据统计.自2003年9月开展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至2007年底,人民监督员共监督“三类案件”21270件:而“五种情形”的监督还相对薄弱,仅有460件,发展极不平衡。要完善“五种情形”监督的有效模式.必须建立“十项制度”,充分保证“五种情形”监督的有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监督员制度 监督制度 监督程序 可操作 不平衡 案件
原文传递
论司法责任制视域下检察机关内设业务机构的监督功能
7
作者 刁岚松 《司法改革论评》 2019年第2期4-24,共21页
应当将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解构为职务职位(检察官)系统和内设业务机构系统二元组织结构体系,并在此框架下解读司法责任制下检察官办案独立性与内设业务机构业务监管功能之间的关系。司法责任制实行以来,检察监督主要业务案件数呈整体下降... 应当将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解构为职务职位(检察官)系统和内设业务机构系统二元组织结构体系,并在此框架下解读司法责任制下检察官办案独立性与内设业务机构业务监管功能之间的关系。司法责任制实行以来,检察监督主要业务案件数呈整体下降态势,内设业务机构监管功能弱化是重要原因之一。为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功能,有必要在放权检察官的同时,明确授权内设业务机构对检察监督类案件的审核监督功能,突出对授权检察官办理的检察监督案件以及对由检察官承办、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决定的重大监督办案事项和部分诉讼监督案件的监管。鉴于监督权力行使的行政性,对于检察监督办案责任,宜由检察官、内设业务机构、检察长在各自职权范围内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责任制 法律监督 检察官 内设业务机构 监督机制
原文传递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中社会调查的思考
8
作者 冯兴吾 成懿萍 《中国检察官》 2013年第15期33-35,共3页
社会调查是相对于犯罪调查而言.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规定了社会调查制度,如美国、日本、德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1]显然,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范围超出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调查范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 社会调查是相对于犯罪调查而言.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规定了社会调查制度,如美国、日本、德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1]显然,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范围超出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调查范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由此而知,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调查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事实即案件事实,而且,还要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 司法机关 刑事监督 刑事检察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社会调查报告
原文传递
刑事鉴定结论审查运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强 冯兴吾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4-191,共8页
近年来,鉴定结论这种证据形式在刑事诉讼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如何规范鉴定检材的来源和提取程序,能否将运用科技手段推理得出的鉴定结论用作直接证据等问题,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深入... 近年来,鉴定结论这种证据形式在刑事诉讼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如何规范鉴定检材的来源和提取程序,能否将运用科技手段推理得出的鉴定结论用作直接证据等问题,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更好地运用鉴定结论证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错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结论 审查 判断
原文传递
查办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胜友 冯兴吾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5,共8页
司法不公现象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隐藏在其背后的职务犯罪更是社会关注的腐败热点问题。司法人员利用行使司法权的职务之便实施的职务犯罪是引发司法不公的主要原因。深入分析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特点以及查办的难点,尊... 司法不公现象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隐藏在其背后的职务犯罪更是社会关注的腐败热点问题。司法人员利用行使司法权的职务之便实施的职务犯罪是引发司法不公的主要原因。深入分析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特点以及查办的难点,尊重司法规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查办机制,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不公 职务犯罪 机制重构
原文传递
试析司法不公的评价标准
11
作者 胡胜友 刁岚松 《中国检察官》 2011年第1期13-14,共2页
明确司法不公的内涵,廓清司法不公的客观评价标准,对于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确立司法权威和树立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司法不公 评价标准 司法公信力 廉洁执法 司法权威 公正
原文传递
试析审查逮捕环节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构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兴吾 刁岚松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非法证据是影响审查逮捕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审查逮捕环节必须要排除据以定案的非法证据,切实提高审查逮捕质量。但是,审查逮捕环节书面审查的局限性、讯(询)问取得的言词证据片面性以及缺乏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保障,使得这一环节排除... 非法证据是影响审查逮捕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审查逮捕环节必须要排除据以定案的非法证据,切实提高审查逮捕质量。但是,审查逮捕环节书面审查的局限性、讯(询)问取得的言词证据片面性以及缺乏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保障,使得这一环节排除非法证据带有主观性,存在一定风险,为此在审查逮捕环节就应当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设置启动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保障各方权利得到充分行使,有效排除非法证据,尽可能地将据以定罪的非法证据排除在庭审之外,以减少非法证据排除成本,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益,及时保障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查逮捕 排除 非法证据 程序
原文传递
论职务犯罪侦查监督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兴吾 刘文辉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76,共3页
职务犯罪侦查监督,是检察机关依法对职务犯罪侦查活动进行监督,保证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严格依法进行的法律制度。在职务犯罪侦查监督体制中,监督制约的重点是要保证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合法行使。
关键词 职务犯罪 侦查 监督 法律
原文传递
“无逮捕必要”机制新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兴吾 莫莉 《中国检察官》 2010年第15期7-8,共2页
无逮捕必要作为审查逮捕环节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主要实现途径,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宽"、"缓"的一面,对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减少对抗、促进和谐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检院深入推进的三项重点工作中把社会矛盾化... 无逮捕必要作为审查逮捕环节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主要实现途径,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宽"、"缓"的一面,对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减少对抗、促进和谐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检院深入推进的三项重点工作中把社会矛盾化解作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要求审查逮捕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保护人权的现代刑事诉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查逮捕工作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稳定 化解矛盾 以人为本 社会矛盾 诉讼理念
原文传递
指导性裁判案例的生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刁岚松 冯兴吾 《中国检察官》 2011年第8期9-12,共4页
生成具有指导性的案例,关键是要生成具有指导性的裁判摘要或指导要旨,这需要满足外在和内在两个条件:一是案例素材的选取;二是司法人员释法或适用法律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案例 裁判 需要满足 法律能力 司法人员
原文传递
当前我国减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漫漫 冯兴吾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5-39,共5页
减刑是根据再犯可能性考察,没必要执行全部原判刑罚,根据"一种正确的刑罚,它的强度只要足以阻止人们犯罪就够了"的理论,从刑罚效益的角度考虑,避免刑罚浪费的一种制度。随着当前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减刑制度已有的... 减刑是根据再犯可能性考察,没必要执行全部原判刑罚,根据"一种正确的刑罚,它的强度只要足以阻止人们犯罪就够了"的理论,从刑罚效益的角度考虑,避免刑罚浪费的一种制度。随着当前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减刑制度已有的弊端逐渐显现,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为我们完善减刑制度,实现制度价值最大化提供了契机。本文对我国减刑适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提出完善减刑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执行 减刑 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公诉环节犯罪嫌疑人防御性权利构建
17
作者 解兵 刁岚松 郑欣 《中国检察官》 2014年第19期50-51,共2页
完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权是保障其人权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根据权利的性质和作用可以分为防御性权利和救济性权利,防御性权利是指犯罪嫌疑人对控方追诉进行抗衡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在检察公诉环节,应确保犯罪嫌疑人防御性权利的实... 完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权是保障其人权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根据权利的性质和作用可以分为防御性权利和救济性权利,防御性权利是指犯罪嫌疑人对控方追诉进行抗衡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在检察公诉环节,应确保犯罪嫌疑人防御性权利的实现。一、"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实现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规定了刑事案件中被指控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控方 审查起诉阶段 刑事诉讼法 沉默权 法律援助 讯问犯罪嫌疑人 侦查阶段 委托辩护人
原文传递
庭前会议程序相关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成懿萍 冯兴吾 《中国检察官》 2013年第7期49-50,共2页
修改后刑诉法第182条标志着我国庭前会议制度的确立。在起诉、审判之间植人庭前会议程序,符合刑事诉讼的规律。但具体如何运作,法律及司法解释都没有详细的说明。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庭前会议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关键词 会议程序 刑事诉讼 司法解释 刑诉法 制度 起诉 审判 法律
原文传递
法条竞合视野下《刑法》第290条的个案分析
19
作者 陈浩 魏国勇 《中国检察官》 2011年第2期17-19,共3页
本文案例启示:不具有聚众冲击国家机关所要求的聚众冲击的行为样态,但造成一定严重损失的聚众扰乱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行为,其在客观构成要件方面的扰乱国家机关的行为并未达到聚众冲击所要求的严重程度,不宜认定为构成聚众冲击国... 本文案例启示:不具有聚众冲击国家机关所要求的聚众冲击的行为样态,但造成一定严重损失的聚众扰乱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行为,其在客观构成要件方面的扰乱国家机关的行为并未达到聚众冲击所要求的严重程度,不宜认定为构成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但是该行为仍然具有社会危害性,需要刑法予以规制,可以以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惩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个案分析 法条竞合 扰乱公共秩序罪 国家机关 客观构成要件 社会危害性 聚众
原文传递
论放火罪的停止形态——从焚烧本人财物引发火灾的情形说起
20
作者 谭京凯 洪建平 《中国检察官》 2010年第20期19-20,共2页
本文通过对危险犯相关理论的梳理,对放火罪形态做重新解释,进而总结放火罪中危险状态出现以后又扑救的情形,尤其是在行为人以焚烧方式处分本人财物引发火灾的情形的处理。
关键词 停止形态 放火罪 火灾 财物 本人 焚烧 危险状态 危险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