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外伤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勇 吴卫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开颅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开颅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相关护理
2
作者 阮青青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8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相关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脑损伤气管切开后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以减少气管切开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相关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脑损伤气管切开后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以减少气管切开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气管切口细菌感染发生情况;研究组和对照组气管切开后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气管切口细菌感染发生情况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气管切开后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损伤气管切开后,需要护士加强护理观察,通过多方面综合护理,以减少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气管切开 护理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钱程行 方欢 +1 位作者 崔明 陈节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短期预后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1年2月铜陵市人民医院和铜陵市立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结局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短期预后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1年2月铜陵市人民医院和铜陵市立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结局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34)及预后不良组(n=62),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基础病情况(高血压病年限、糖尿病)、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动脉收缩压、入院时血糖、脑实质出血量、是否术前1 h内有复查头颅CT、是否有脑室出血、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再出血),术后1个月GOS评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入组患者微创术后短期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6例入组患者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糖尿病、入院GCS评分、入院时动脉收缩压(SBP)、入院时血糖、术前1 h内复查头颅CT、脑室出血、手术时机、术后并发症数量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OR=4.358,95%CI:1.209~15.710)、糖尿病(OR=4.637,95%CI:1.793~11.990)、入院GCS评分≤8分(OR=14.305,95%CI:2.694~75.950)、入院时血糖≥10.0 mmol/L(OR=3.229,95%CI:1.261~8.270)、术前1 h内未复查头颅CT(OR=9.423,95%CI:1.827~48.599)、伴有脑室出血(OR=12.109,95%CI:3.336~43.961)、手术时机>7 h(OR=6.234,95%CI:1.986~19.570)、术后并发症数量≥2种(OR=13.461,95%CI:3.624~49.999)是入组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局,但是年龄>75岁、糖尿病、入院GCS评分≤8分、入院时血糖≥10.0 mmol/L、术前1 h内未复查头颅CT、伴有脑室出血、手术时机>7 h、术后并发症数量≥2种均是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需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规范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预后
原文传递
移植重编程星形胶质细胞对大鼠损伤脊髓恢复的影响
4
作者 朱荣岚 陆晓诚 +5 位作者 唐琳俊 黄宝胜 余万 李帅 王希 李立新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379-382,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移植经直接重编程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48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为移植转染了含有神经原素2(Ngn2)的星形胶质细胞组(A组)、移植转染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星形胶质细胞组(... 目的探讨移植经直接重编程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48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为移植转染了含有神经原素2(Ngn2)的星形胶质细胞组(A组)、移植转染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星形胶质细胞组(B组)、移植星形胶质细胞组(C组)和移植PBS组(D组)。移植后4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的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利用Basso Beattie and Bresnahan(BBB)评分系统对移植后的大鼠进行连续8周的BBB评分,观察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连续观察8周后,A组的BBB评分高于其他三组(P<0.05)。A组的NeuN和MAP2表达均高于B组(P<0.05)。结论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移植经直接重编程处理过的星形胶质细胞能提高受损脊髓组织的神经元数量,有助于损伤脊髓的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原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