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骨颏部骨皮质增龄性变化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林后学 郭松松 +3 位作者 何佳宜 胡韶光 殷俏玮 江宏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9期15-18,共4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人群下颌骨颏部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方法通过Mimics软件在颏部正中中线外3.0mm、颏孔前5.0mm之间区域,取切牙或尖牙根尖下5.0mm、7.0mm、9.0mm处三个层面...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人群下颌骨颏部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方法通过Mimics软件在颏部正中中线外3.0mm、颏孔前5.0mm之间区域,取切牙或尖牙根尖下5.0mm、7.0mm、9.0mm处三个层面,测量三个横断面上颊侧和舌侧皮质骨厚度。对180名患者(90名男性和90名女性),年龄范围从20岁到70岁,分成6组,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30岁年龄组和35-45岁年龄组男性和女性颊侧骨皮质较60-70岁年龄组男性和女性厚,有统计学意义(P<0.05)。20-30岁年龄组男性和女性颊侧骨皮质与35-45岁年龄组男性和女性颊侧骨皮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牙区舌侧骨皮质厚度与年龄变化及与根尖距离无关,前牙区颊侧骨皮质厚度与年龄变化呈负相关、但与根尖距离无关。男性和女性在根尖下9mm颊侧平均皮质骨厚度随年龄变化呈负相关的可信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锥形束CT 骨皮质厚度
下载PDF
全氧化锆单牙种植体支持带角度螺钉通道基牙修复短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后学 黄静 +1 位作者 孙亚轩 夏金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 :探讨全氧化锆单牙种植体支持带角度螺钉通道基牙的修复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受上颌和下颌后牙区域单牙种植的牙缺失患者76例,均于种植后3个月提供带角度螺钉通道基台;分别于植入物放置即刻(T0)、4周(T1)... 目的 :探讨全氧化锆单牙种植体支持带角度螺钉通道基牙的修复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受上颌和下颌后牙区域单牙种植的牙缺失患者76例,均于种植后3个月提供带角度螺钉通道基台;分别于植入物放置即刻(T0)、4周(T1)、1年(T2)和2年(T3)进行随访,测量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探诊深度(PD)、种植体边缘骨水平(MBLs)和中颊黏膜水平(MBMLs);记录随访期间种植体不良发生率、存留和崩瓷情况。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6例患者中,9例无完整随访记录(2颗种植体在修复前失败,2例双侧第一磨牙缺失,5例失访),67例患者共67颗植入物随访记录完整,1年随访时种植体成功率为97.01%(65/67),3个月后再次随访确定成功,初期成功率为100%。与T0时相比,T1、T2、T3时mSBI、mPLI依次显著降低(P<0.05);T0、T1、T2、T3时P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有效深度平均为1.75 mm。与T0时相比,T1时MBLs、MBMLs显著增加(P<0.05);之后T2、T3时MBLs、MBMLs变化较小,与T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1时较T0时近中和远端乳头的ISQ水平降低(P<0.05);之后T2、T3时变化较小,与T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1时共出现4例种植体维护,包括确定种植体冠、饰面瓷和氧化锆基牙断裂及美学顾虑,T2、T3时刻无种植体修复问题,螺钉完好、无松动。共发生种植体周围炎2例、种植体松动1例、基牙疼痛1例,经积极治疗均得到显著改善。67个全氧化锆修复体2例出现崩瓷(2.63%),种植体存留率为100%。结论:全氧化锆单牙种植体支持带角度螺钉通道基牙修复显著提高了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总成功率高,且远期疗效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氧化锆 单牙种植体 带角度螺钉通道 基牙修复
下载PDF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促进小型颌骨囊肿术后成骨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后学 周倩雯 +2 位作者 黄静 杨雅楠 刘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促进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0例颌骨囊肿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囊肿摘除(对照组)与囊肿摘除后置放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实验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3、6个月摄CBCT片,分别评价两... 目的:探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促进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0例颌骨囊肿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囊肿摘除(对照组)与囊肿摘除后置放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实验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3、6个月摄CBCT片,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术后颌骨遗留骨腔的体积、灰度值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囊肿复发。在术后疼痛、术创感染、开口受限及重度肿胀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CBCT片测量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遗留骨腔平均体积分别为(1.6±0.3)cm_(3)和(0.6±0.1)cm_(3)(P<0.01);在CBCT重建图像全景模式中对照组和实验组颌骨与正常[牙合]的灰度值比分别为0.84±0.05和0.93±0.03(P<0.01)。结论:颌骨囊肿摘除术后置入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可促进新骨形成,加快术后遗留骨腔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 颌骨囊肿 锥形束CT 灰度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