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诗中月亮的借代美称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2000年第9期37-38,共2页
据考,月亮的借代美称大约有十数种,兹分类举例如下:一、喻人法。有“素娥”“婵娟”之指称。把月当作美女,言其娇美、洁白之色貌,如杨维贞的“素娥饮以白玉醴。
关键词 古诗 月亮 借代 喻人法 分类 文学研究 苏轼 《水调歌头》
下载PDF
谈古诗词中的书信代称
2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4年第1期4-5,共2页
在古诗词中书信往往有多样性的代称。有简便的“尺素”,有神秘的“鱼书”,有怀远的“雁帛”,还有恋情的“锦字”等等,若探其源则又各异其趣。
关键词 古诗词 尺素 诗云 彩笺 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 述怀诗 皇甫冉 李清照词 黄峨
下载PDF
花间词中的“尽头语”
3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6年第7期8-10,共3页
诗贵含蓄,因它弦外有音,耐人寻味,司空图称之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品》)。诗忌显露,因它一览无余,顿生倦意,皎然称之为“露则伤于斤斧”(《诗式》)。然而诗词往往亦有不乏精妙的“显露”笔法。或大胆吐露真情,或直率表白隐衷,... 诗贵含蓄,因它弦外有音,耐人寻味,司空图称之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品》)。诗忌显露,因它一览无余,顿生倦意,皎然称之为“露则伤于斤斧”(《诗式》)。然而诗词往往亦有不乏精妙的“显露”笔法。或大胆吐露真情,或直率表白隐衷,清人贺裳说它是“诀绝语”(《皱水轩词筌》),而谭献却说它是“尽头语”,彼此旨要不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女主人公 尽头 吐露真情 司空图 封建礼教 显露 风流 笔法 诗品
下载PDF
诗的多角度立意——从曹植《七步诗》谈起
4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9年第6期42-44,共3页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篇云:“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曹植)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以恰切的比喻,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篇云:“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曹植)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以恰切的比喻,言“萁”和“豆”“生本同根”来暗示兄弟之间“相煎太急”。诗成,曹丕羞赧难言,大概是卞太后出面过问的缘故,遂以贬谪“安乡侯”了结此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 曹植 立意 同根 世说新语 刘义庆 生本 曹丕 南朝 文学
下载PDF
谈简化姓名的敬称
5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4年第5期10-11,共2页
古代诗文往往在被使用的姓名中去掉一个字或两个字,以代替全名,然后添上一个“君”字或“公”字,表示敬称。一般说来,只写姓而不常写名。年岁不大而职位较低的人,敬称时,常用“君”字。含有“先生”之意。如“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 古代诗文往往在被使用的姓名中去掉一个字或两个字,以代替全名,然后添上一个“君”字或“公”字,表示敬称。一般说来,只写姓而不常写名。年岁不大而职位较低的人,敬称时,常用“君”字。含有“先生”之意。如“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工乐府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称 乐府诗 张君 古代诗文 读张籍古乐府 欧阳公 左丘 与友人论为文书 上枢密韩太尉书 吕南公
下载PDF
题画诗浅说
6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7年第8期2-5,共4页
题画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它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人们有一种既见其画又见其画外之意的妙趣。清人郑板桥《竹石》题画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
关键词 题画诗 艺术手法 人物肖像 表现形式 画面 语言艺术 造型艺术 传统艺术 郑板桥 中国画
下载PDF
妙在“隔”与“不隔”之间——谈三首比附寄托的“咏蝶”诗
7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7年第2期33-35,共3页
诗词有“隔”与“不隔”的分别。所谓“隔”,即“如雾里看花”;所谓“不隔”,即“语语都在目前”。这样的界说,虽有其精到之处,但仍嫌不够全面。似乎除了“隔”与“不隔”之外,再无别的艺术途径。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谢... 诗词有“隔”与“不隔”的分别。所谓“隔”,即“如雾里看花”;所谓“不隔”,即“语语都在目前”。这样的界说,虽有其精到之处,但仍嫌不够全面。似乎除了“隔”与“不隔”之外,再无别的艺术途径。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谢家池上,江淹浦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物诗 诗词 寄托 三个要素 江淹 咏蝶诗 艺术途径 李商隐 王国维 人间词话
下载PDF
杜甫《登岳阳楼》艺术手法探秘
8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6年第11期43-45,共3页
杜甫《登岳阳楼》的艺术手法是诗中景与情(即物与我)的奇特结合。所谓“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离不开一种映衬方式。景与情的关系不外“相辅相成”(以乐景写乐、以哀景写哀)和“相反相成”(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杜甫《登岳阳楼》的艺术手法是诗中景与情(即物与我)的奇特结合。所谓“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离不开一种映衬方式。景与情的关系不外“相辅相成”(以乐景写乐、以哀景写哀)和“相反相成”(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两种。或日“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或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手法 以乐景写哀 杜甫 相反相成 借景抒情 陆机 诗话 即物 落叶 哀乐
下载PDF
浅谈词的“同调异名”与旨意
9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9年第4期2-5,共4页
唐人之词,必缘题制调.顺词旨之意多而与调名相符。如《临江仙》则泳水仙,《女冠子》则泳女道士,《醉公子》则咏公子之醉,《巫山一段云》则咏巫峡之云,《更漏子》则咏夜,《河渎神》则咏祠庙。有的以记述轶闻而定调名:《荔枝香》,据《唐书... 唐人之词,必缘题制调.顺词旨之意多而与调名相符。如《临江仙》则泳水仙,《女冠子》则泳女道士,《醉公子》则咏公子之醉,《巫山一段云》则咏巫峡之云,《更漏子》则咏夜,《河渎神》则咏祠庙。有的以记述轶闻而定调名:《荔枝香》,据《唐书·礼乐志》,帝宠幸贵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名 调名 词调 同调 词旨 水仙 更漏子 开元天宝 荔枝 唐人
下载PDF
“落英”补议
10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5年第7期63-64,共2页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有人解释为“初开的桃花鲜艳繁盛”,并以《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落英”作为佐证,说“落”字不应训为“零落”,而应根据《诗经》中“访予落止”之句,训为“始”义;“落...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有人解释为“初开的桃花鲜艳繁盛”,并以《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落英”作为佐证,说“落”字不应训为“零落”,而应根据《诗经》中“访予落止”之句,训为“始”义;“落英”即“初生之花”。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桃花源记 诗经 离骚 木兰 秋菊 补议 解释 互文 初生
下载PDF
浅说千古流传的“摇落”二字
11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9年第11期22-23,共2页
在古典诗词中,“摇落”二字可以说屡见不鲜,千古流传。据考,“摇落”最早见于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以“摇落”写秋天草木凋零之状,颇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流传 古典诗词 艺术魅力 九辩 宋玉 省略语 杜甫 凋零 象征 落叶
下载PDF
漫谈古典诗词中重彩的修辞方式
12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7年第11期49-51,共3页
古代诗人每每采用不同的修辞方式以创造诗的意象。为了使诗的意象具有强烈的美感,很讲究以色彩词来烘染事物、环境、气氛,借以表达诗人的特定情绪和感受。因此,重彩的修辞方式乃是古典诗词中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在古典诗词中,重彩的修... 古代诗人每每采用不同的修辞方式以创造诗的意象。为了使诗的意象具有强烈的美感,很讲究以色彩词来烘染事物、环境、气氛,借以表达诗人的特定情绪和感受。因此,重彩的修辞方式乃是古典诗词中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在古典诗词中,重彩的修辞方式,大约有下列几种: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方式 古典诗词 色彩词 重彩 意象 表现手法 美感 古代诗人 颜色字 色泽
下载PDF
谈古诗词用典的语言形式
13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4年第2期2-4,共3页
古代诗词引用典故,以增藻彩,其作用一可深化内涵,二可简洁文字,以达到辞约旨丰的目的。现审察诗词中所出现的语言形式,究其大要,约可分为序换、简缩、对举、映衬、繁目五个种类。笔者不揣浅陋,就此试作一点阐释。
关键词 古诗词 古代诗词 不揣浅陋 序换 庄周梦 江上寄巴东故人 此君 远山眉 神异经 诗云
下载PDF
从“画眉”的溯源谈起
14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9年第8期2-3,共2页
中国古代女子有画眉之习俗,《汉书》有张敞为妇画眉之记载。“画眉”,色用“石黛”,故云“黛眉”;“画眉”,状如“蛾须”,故又云“翠蛾”。“黛眉”写色,“翠蛾”状形,二者实乃“同物异称”。“黛眉”之色和“翠蛾”之形,合二而一,概括... 中国古代女子有画眉之习俗,《汉书》有张敞为妇画眉之记载。“画眉”,色用“石黛”,故云“黛眉”;“画眉”,状如“蛾须”,故又云“翠蛾”。“黛眉”写色,“翠蛾”状形,二者实乃“同物异称”。“黛眉”之色和“翠蛾”之形,合二而一,概括为常语——“蛾眉”,并以此来借代“美女”。此种借代最早见之于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眉 古代女子 合二而一 借代 峨眉山 屈原 习俗 离骚 异称 汉书
下载PDF
略说查书五法
15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6年第5期10-12,共3页
我们研读古代诗文时,经常会遇到语句、典故和历史资料等方面的疑难问题。要及时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就必须学会正确地使用工具书。怎样正确地查检工具书?现列举数端,略述于后。校勘查法古代诗文往往在文字上有难解之处,这可能存在着传抄之... 我们研读古代诗文时,经常会遇到语句、典故和历史资料等方面的疑难问题。要及时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就必须学会正确地使用工具书。怎样正确地查检工具书?现列举数端,略述于后。校勘查法古代诗文往往在文字上有难解之处,这可能存在着传抄之误,必须查找有关原文来校勘。如《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的序云:“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皇后复得亲幸。”序中“于”字难以解通。我们试以宋·李昉等编纂的《太平御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文 五法 司马相如 疑难问题 太平御览 历史资料 工具书 使用工具 典故 古今图书集成
下载PDF
试解《锦瑟》之谜
16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4年第9期2-4,共3页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古诗有题旨显露和意蕴深曲之别,李商隐《锦瑟》诗就属于后者。宋元以来,对...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古诗有题旨显露和意蕴深曲之别,李商隐《锦瑟》诗就属于后者。宋元以来,对此诗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瑟》 李商隐 晓梦 望帝 沧海月明珠有泪 五十弦 暖玉生烟 尾联 彦周诗话 中山诗话
下载PDF
谈两首点“愁”字的婉约词
17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9年第5期11-13,共3页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鹿虔扆《临江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关键词 暗伤 虞美人 婉约词 亡国 人事 词作 东风 作者 后蜀 评论家
下载PDF
清幽绝俗 明媚宜人——王维《山居秋瞑》赏析
18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
世称“诗佛”的王维,字摩诘,其名和字取自《维摩诘经》中佛门弟子维摩诘居士。他的山水田园诗,大都是他晚年皈依佛教,退隐辋川时所作。《山居秋暝》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二十里.原为初唐宋之问的别墅,其间园林清... 世称“诗佛”的王维,字摩诘,其名和字取自《维摩诘经》中佛门弟子维摩诘居士。他的山水田园诗,大都是他晚年皈依佛教,退隐辋川时所作。《山居秋暝》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二十里.原为初唐宋之问的别墅,其间园林清幽绝俗,山水明媚宜人.仿佛是《般若经》中所谓“净土”的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指寂静空蒙的秋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山水田园诗 陕西蓝田 宋之问 山居 代表作 净土 晚年 佛教 诗佛
下载PDF
“池塘生春草”何以为佳?——读谢灵运《登池上楼》偶感
19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7年第12期10-12,共3页
南朝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有“池塘生春草”一句,历代诗评家对此多有赞誉。吴可云:“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学诗诗》);元好问云:“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论诗三十首》)。《南史·谢方明传》则有记述此... 南朝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有“池塘生春草”一句,历代诗评家对此多有赞誉。吴可云:“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学诗诗》);元好问云:“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论诗三十首》)。《南史·谢方明传》则有记述此句之来由:“(谢方明之)子惠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池塘 元好问 论诗 南史 诗品 诗评 诗话 钟嵘 南朝
下载PDF
“绿肥红瘦”溯源
20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6年第9期20-21,共2页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四字,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特别是“瘦”字之运用,意蕴丰厚,有说不尽的精妙之处。但据笔者考查,“绿肥红瘦”仍有源头可以寻索,“瘦”字并不是李清照的独创。对一般植物来说,用“绿”指代“叶...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四字,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特别是“瘦”字之运用,意蕴丰厚,有说不尽的精妙之处。但据笔者考查,“绿肥红瘦”仍有源头可以寻索,“瘦”字并不是李清照的独创。对一般植物来说,用“绿”指代“叶”,用“红”指代“花”,用“肥“形容茂盛,用“瘦”形容枯萎,这既是生长规律之“常景”,又是罹于风雨之“变景”。一个“瘦”字视为“常景”往往感“韶光易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绿肥 生长规律 女词人 宋代 指代 运用 风雨 茂盛 秦观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