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2
1
作者 钱利海 梁清宇 樊新甫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912-91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2例48椎,其中男10例,女32例;年龄55—86岁,平均68....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2例48椎,其中男10例,女32例;年龄55—86岁,平均68.1岁。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进针,建立工作通道后放人可扩张球囊,复位骨折、形成空腔以及充填骨水泥。观察术后疼痛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后凸矫正情况。结果4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2.5个月。疼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6±1.8)分降低为术后的(1.9±1.2)分,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分别由术前的(1.63±0.43)cm、(1.52±0.42)cm增加至术后的(2.06±0.37)cm、(1.96±0.3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体后缘高度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椎体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27.8±6.5)°,矫正为术后(16.5±5.3)°。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且近期疗效明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微创手术
下载PDF
经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锁定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被引量:6
2
作者 钱利海 梁清宇 +2 位作者 张辉 张道平 周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1037-1042,共6页
目的探讨经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锁定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经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置入锁定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15例患者资料,男7例,女8例;年龄... 目的探讨经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锁定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经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置入锁定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15例患者资料,男7例,女8例;年龄28~72岁,平均(45.6±2.3)岁;均为闭合性骨折。依据Schatzker分型方法进行分型,Ⅱ型7例,Ⅲ型3例,Ⅴ型5例。根据罗从风的三柱分型:单纯后外侧平台骨折7例,后外侧平台合并前外侧平台骨折4例,后外侧平台合并后内侧平台骨折2例,后外侧平台合并内侧、前外侧及干骺端骨折2例;其中伴有前交叉韧带撕裂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腓骨头、颈骨折3例。术后随访并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影像学检查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变化;并使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通过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运动水平,通过Lachmann试验及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5±3.1)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4±1.8)周,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的胫骨内翻角及后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为110°~145°,平均(129.3±10.4)°;术后Rasmussen放射评分为11~18分,平均(14.7±2.2)分,其中优2例,良12例,优良率93.3%;HSS评分78~96分,平均(87.5±5.8)分,其中优11例,良4例,优良率100%;Lysholm膝关节评分(91.1±5.4)分;Lachmann试验及轴移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经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锁定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具有安全可靠、良好复位和有效固定的手术方式,可实现早期功能锻炼,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和新的思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后外侧入路 锁定支撑钢板 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一期和分期韧带重建治疗Schenck KDⅢM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钱利海 梁清宇 +1 位作者 张道平 周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6期564-570,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一期和分期韧带重建治疗Schenck KDⅢM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32例Schenck KDⅢM型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资料,其中一期修复重建所有韧带者21例(一期组),分期修复重建... 目的对比分析一期和分期韧带重建治疗Schenck KDⅢM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32例Schenck KDⅢM型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资料,其中一期修复重建所有韧带者21例(一期组),分期修复重建韧带者11例(分期组)。一期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21~64岁,平均(43.70±2.13)岁;右膝10例,左膝11例。分期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33~69岁,平均(45.70±1.68)岁;右膝5例,左膝6例。比较两组的住院费用、康复时间、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稳定性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8.10±2.15)个月。两组平均住院费用与整体治疗所需平均康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术后VA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KDC和Lysholm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术后IKDC和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与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chenck KDⅢM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治疗,采取一期和分期修复重建均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一期重建患者费用更少,康复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内侧副韧带 韧带重建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治疗O’Donoghue三联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钱利海 梁清宇 +1 位作者 陈先进 祝劲松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治疗O’Donoghue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6年12月经我院诊治的28例O’Donoghue三联征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21~49岁,平均32.5岁;左膝18例,右膝10例。本组均采用一期关节镜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治疗O’Donoghue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6年12月经我院诊治的28例O’Donoghue三联征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21~49岁,平均32.5岁;左膝18例,右膝10例。本组均采用一期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4股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内侧半月板(medial meniscus,MM)修复或成形、小切口锚钉原位修复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Ⅲ°损伤。对术前、末次随访时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g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第3天所有患者摄X线片示关节对合良好,重建骨隧道位置良好,内固定牢靠;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重建骨隧道无明显扩大及内固定松动。MCL固定锚钉位置佳。末次随访时根据Lachman试验、侧方应力试验,残留膝关节不稳定2例。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105°~135°,平均124°。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18例,可3例。结论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治疗O’Donoghue三联征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onoghue三联征 膝关节 关节镜 重建
下载PDF
综合治疗跟痛症1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升华 梅利民 戴勤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948-948,共1页
关键词 综合治疗 跟痛症 病因
下载PDF
复合式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50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昊 戴俭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复合式外固定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卫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5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损伤修复术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总结本科2007年8月~2009年12月收治98例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修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与功能锻炼康复护理。结果 98例患者全部顺利康复出院,膝关节功能恢复良...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损伤修复术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总结本科2007年8月~2009年12月收治98例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修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与功能锻炼康复护理。结果 98例患者全部顺利康复出院,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是取得满意疗效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 修整术 康复护理
下载PDF
肩髃穴留针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涵 戴勤瑶 宇汝哲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1989年第1期17-19,共3页
本文介绍用毫针由肩髃穴透刺静留24小时,主动运动肌肉,使透刺部位处于持续得气状态,并结合手法弹拨。通过对30例肩周炎疼痛期患者的治疗,收到了疗程短、功能恢复快的效果,治愈率达100%。同时从祖国医学和针刺的现代研究,对肩周炎的透刺... 本文介绍用毫针由肩髃穴透刺静留24小时,主动运动肌肉,使透刺部位处于持续得气状态,并结合手法弹拨。通过对30例肩周炎疼痛期患者的治疗,收到了疗程短、功能恢复快的效果,治愈率达100%。同时从祖国医学和针刺的现代研究,对肩周炎的透刺静留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yu穴 留针 弹拨手法 肩周炎
下载PDF
颈椎手术全身麻醉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葛良图 杨礼跃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年第6期74-75,共2页
我院自2000年以来开展气管插管全麻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及颈椎后路减压椎体融合内固定手术25例,术中麻醉平稳顺利。现就其麻醉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颈椎手术 气管插管全麻 内固定手术 椎间盘切除 椎体融合 后路减压 颈椎前路
下载PDF
弹力带加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宇汝哲 王涵 戴勤瑶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0年第1期16-17,共2页
我院自1980~1987年12月,采用弹力带,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分离移位骨折61例,通过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外固定治疗 移位骨折 夹板固定 手法复位 分离移位 骨折断端 挠神经损伤 肩关节前屈 骨折端
下载PDF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旋前位固定防止肘内翻疗效观察
11
作者 金明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5期184-185,共2页
目的:观察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旋前位固定防止肘内翻疗效。方法: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206例,治疗组105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01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折复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 目的:观察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旋前位固定防止肘内翻疗效。方法: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206例,治疗组105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01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折复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骨折复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出现肘内翻,内翻角度≤5°。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加以旋前位石膏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效率显著,并有效的防止肘内翻,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克氏针 旋前位固定
下载PDF
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69
12
作者 李景光 陈先进 +4 位作者 吕维宝 杨学明 黄爱民 傅智平 章平治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449-1455,共7页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4年5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21例闭合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66足(男61例,女1例...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4年5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21例闭合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66足(男61例,女1例;平均年龄45.5岁)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经皮组),59例64足(男54例,女5例;平均年龄43.5岁)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切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与影像学结果;功能评估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切开组(P〈0.05)。两组术后无骨髓炎发生,切开组出现切口裂开5例,皮缘坏死4例,切口感染2例,经皮组无伤口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经皮组随访时间16~46个月,平均21.6个月;切开组随访时间15-43个月,平均23.1个月。两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影像学评估两组在跟骨宽度、Bhler与Gissane角方面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经皮组平均87.4分,切开组86.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近似,但个体化方案治疗是前者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经皮撬拨复位 微创性 切开复位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有限切开撬拨复位三柱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景光 徐名洪 +3 位作者 黄爱民 傅智平 杨学明 章平治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5-490,共6页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三柱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9月~2014年2月,在C型臂X线透视机监视下采用联合入路有限切开、撬拨复位、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5例。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19例,Ⅵ型...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三柱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9月~2014年2月,在C型臂X线透视机监视下采用联合入路有限切开、撬拨复位、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5例。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19例,Ⅵ型6例,CT扫描均为三柱骨折;骨折复位满意后三柱坚强内固定防止关节面塌陷,术中自体髂骨植骨7例。[结果]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8个月,平均16.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5个月,未见平台高度丢失。膝关节功能按HSS评分标准,优20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为88.0%。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和股胫角(FTA)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撬拨复位三柱固定治疗累及三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软组织损伤小,内固定坚强,可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复位技术 三柱固定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X线片与CT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D分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金华 郭晓山 +2 位作者 梁清宇 黄俊武 石成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X线片与CT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D分型,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5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包括X线片、CT二维及三维图片,回顾其手术复位过程,结合骨盆骨折3D数字模型模拟其移位过... 目的探讨基于X线片与CT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D分型,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5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包括X线片、CT二维及三维图片,回顾其手术复位过程,结合骨盆骨折3D数字模型模拟其移位过程进行分类,得出相应的3D模型及移位方式。截取骨盆尸体标本的骨折模型,模仿其移位方式,分别摄片予以对照验证。结果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按其移位方向可以在3D空间内将其分为17型:1D空间移位:上移、外翻、内翻、前旋、后旋,2D空间移位:上移外翻、上移内翻、上移前旋、上移后旋、前旋外翻、前旋内翻、后旋外翻、后旋内翻,3D空间移位:外翻前旋上移、外翻后旋上移、内翻前旋上移、内翻后旋上移。对5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3D分型的可靠性评价:Kappa值平均为0.549,属于中度可信度。结论骨盆骨折的3D分型是基于骨盆骨折的Tile分型、Burgess和Young分型及AO分型的一种空间分型,能够较准确地确定骨折的各向移位,可为骨盆骨折的手术复位提供精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X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分型
原文传递
小切口扩髓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景光 黄爱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年第9期805-80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扩髓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1例。术后对膝关节功能以Merchan评分标准评定。结果无一例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情况,平均愈合时间6.2个月(5... 目的探讨小切口扩髓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1例。术后对膝关节功能以Merchan评分标准评定。结果无一例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情况,平均愈合时间6.2个月(5~7.8个月)。按Merchan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9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小切口扩髓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手术创伤小、简便易行、骨折愈合快、疗效可靠,术后膝关节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折 导航 磁力 髓内钉
原文传递
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不伴有骨性畸形的复发性髌骨脱位 被引量:5
16
作者 钱利海 梁清宇 +1 位作者 张辉 祝劲松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8年第6期497-502,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不伴有骨性畸形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2月芜湖市中医院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解剖重建MPFL的12例不伴有骨性畸形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 目的探讨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不伴有骨性畸形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2月芜湖市中医院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解剖重建MPFL的12例不伴有骨性畸形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10例,年龄14~46(27.75±10.14)岁。所有患者术中髌骨侧采用2枚带线锚钉固定移植物,关节镜下调节张力后股骨侧采用界面挤压螺钉固定移植物。术后定期进行随访,主观评价髌股关节摩擦感、髌骨异常活动、髌骨外推试验及外推恐惧试验、膝关节活动度、肌力检测,影像学(X线片及CT)评估测量骨道位置,采用Lysholm、Tegner和Kujala主观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均无髌骨再脱位、髌骨错动,0°位和屈膝30°位髌骨外推试验和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术前为(66.00±4.71)分、末次随访为(92.67±3.23)分,Tegner评分术前为(3.33±0.89)分、末次随访为(5.33±0.78)分,Kujala主观评分术前为(53.67±3.23)分、末次随访为(91.50±2.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248、32.176、89.350,P值均<0.01)。结论对于不伴有骨性畸形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解剖重建MPFL,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钱利海 梁清宇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总结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促进腱一骨愈合的生物学因素以及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以“前交叉韧带”“腱.骨愈合”“生物学技术”“生长因子”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 目的总结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促进腱一骨愈合的生物学因素以及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以“前交叉韧带”“腱.骨愈合”“生物学技术”“生长因子”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外有关ACL重建术后促进腱一骨愈合生物学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081篇,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4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4篇和英文文献40篇。ACL重建术后通过调整重建止点周围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环境可以促进腱一骨愈合。大量的研究证实生长因子、干细胞、自体骨膜、富血小板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等方法均对腱一骨界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有自体骨膜、富血小板血浆、他汀类药物、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以及中医药等,且临床效果较确切,操作简单。结论使用生物治疗技术可以促进腱-骨愈合,若将基础研究结果广泛应用于临床,还需进行大量的临床研究才可确定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腱-骨愈合 生物学技术 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竹塑夹板力学性质研究和优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雁群 孙益民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设计控制竹塑夹板材料的力学性质与特征满足治疗要求。方法:采用力学性能试验测试分析方法对竹塑夹板与柳木夹板力学性质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天然柳木材料夹板弹性模量波动大、蠕变速率变化大,影响治疗骨折外固定过程的稳定... 目的:研究设计控制竹塑夹板材料的力学性质与特征满足治疗要求。方法:采用力学性能试验测试分析方法对竹塑夹板与柳木夹板力学性质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天然柳木材料夹板弹性模量波动大、蠕变速率变化大,影响治疗骨折外固定过程的稳定性,竹塑夹板则相反。结论:通过对竹塑夹板材料的弹性模量设计和工业化生产工艺研发,制造满足弹性固定准则要求的材料和器械,为小夹板现代化发展开辟了可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板 生物力学 功能 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