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重点实验室建设 推动农业企业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力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8期150-152,共3页
科技部自2006年以来,为了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支持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建成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十多年的建设,重点实验室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力,为企业引领行业进步、创制新品种、开发新技术提供了支撑,为行业基础研究... 科技部自2006年以来,为了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支持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建成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十多年的建设,重点实验室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力,为企业引领行业进步、创制新品种、开发新技术提供了支撑,为行业基础研究、吸收和培养创新人才、开展交流提供了平台。该文阐述了农业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背景、建设现状、所起的作用,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状 背景 作用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水稻抗倒伏性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齐龙昌 周桂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19-22,25,共5页
从水稻倒伏的发生规律、影响水稻倒伏的3方面原因即环境因素、田间管理措施、遗传育种等展开了论述,并就如何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倒伏 环境因素 田间管理 遗传育种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定向改良不育系Q211S稻瘟病的抗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艳玲 严志 +2 位作者 王慧 申广勒 张从合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4期135-140,共6页
为提高水稻温敏型核不育系‘Q211S’的稻瘟病抗性,以‘Q211S’为受体材料,以携带Pi9基因的抗稻瘟病材料‘75-1-127’为供体,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选育出5个抗病性改良的两系不育系。抗性鉴定及田间试验结果表... 为提高水稻温敏型核不育系‘Q211S’的稻瘟病抗性,以‘Q211S’为受体材料,以携带Pi9基因的抗稻瘟病材料‘75-1-127’为供体,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选育出5个抗病性改良的两系不育系。抗性鉴定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这5个抗病性改良的两系不育系对苗瘟、穗瘟均表现较高抗性,其他特征特性与‘Q211S’相近。5个改良不育系与‘Q211S’所配组合在株高、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上差异不显著;而改良不育系所配组合在稻瘟病抗性方面较‘Q211S’所配组合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稻瘟病 Pi9基因 不育系 Q211S
下载PDF
中国气候变化对农作物育种策略影响探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汪和廷 张从合 +7 位作者 方玉 褚进华 严志 周桂香 王林 杨韦 申广勒 王慧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1期64-74,共11页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根据生产实际和气候特征,因地制宜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1979—2014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和西北地区气象站点数据及粮食产量数据,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明确粮食产量与...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根据生产实际和气候特征,因地制宜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1979—2014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和西北地区气象站点数据及粮食产量数据,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明确粮食产量与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流域地区和西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增幅均值分别为0.30℃/10 a、0.37℃/10 a、0.38℃/10 a和0.48℃/10 a,与粮食产量相关性显著;年平均气温空间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呈降低趋势;由于热量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各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差异显著,但与粮食产量相关性不显著。粮食作物应以优质、高产、多抗以及适宜于机械化生产为原则,采用传统育种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育种策略,重点提高东北地区水稻品种的耐涝性和抗倒性,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地区水稻品种的耐高温性,西北地区晚稻品种的耐低温性,以及各地区小麦和玉米品种的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平均气温 降水量 粮食主产区 农作物 产量 育种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