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锋 丁中 +1 位作者 陈京喆 王亚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6-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下称联合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产前检查孕妇5 050例,孕20-28周。首先对胎儿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对怀疑有畸形的胎儿再进行联合超声检查,并根据引产、分娩或到上级...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下称联合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产前检查孕妇5 050例,孕20-28周。首先对胎儿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对怀疑有畸形的胎儿再进行联合超声检查,并根据引产、分娩或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诊断符合率。结果:5 050例孕妇共分娩5 064例胎儿,其中双胎14例,单纯二维超声检查发现畸形87例,联合超声检查发现畸形117例,经临床证实的胎儿畸形124例,联合超声检查诊断正确率为94.4%,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正确率70.2%(P〈0.01)。结论:在胎儿畸形诊断中采用联合超声检查,能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缺陷患儿的出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诊断 胎儿畸形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产前诊断
下载PDF
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鉴别诊断子宫角部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被引量:31
2
作者 葛晖 丁中 +2 位作者 陈寒 张峰 王顺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671-673,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角部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列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子宫角部妊娠和23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1例子宫角部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超声表现为孕囊... 目的探讨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角部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列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子宫角部妊娠和23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1例子宫角部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超声表现为孕囊型和混合型两种类型。孕囊型共30例,孕囊位于子宫角部1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8%(13/14);超声表现为孕囊位于膨大的宫角内,与子宫内膜相连或隐约相连;孕囊周围有厚度均匀的肌层组织.厚9~12 mm。孕囊位于输卵管间质部1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3.8%(15/16)。超声表现为宫角有不同程度的膨出.孕囊边缘与子宫内膜存在2~7 mm,不等的距离;孕囊周围肌层组织厚度<9mm。混合型共11例,宫角妊娠4例,间质部妊娠7例。结论联合应用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对子宫角部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孕囊型鉴别,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妊娠 子宫角部 输卵管间质部
下载PDF
新生儿颅脑疾病床边超声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葛晖 丁中 +4 位作者 韩旻 李社会 刘浩 李叶刚 王君琴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28-630,共3页
目的:探讨床边高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以新生儿前囟为声窗,对78例新生儿进行床边颅脑检查,并与CT诊断结果作对比。结果:通过颅脑超声观察到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33例,缺氧... 目的:探讨床边高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以新生儿前囟为声窗,对78例新生儿进行床边颅脑检查,并与CT诊断结果作对比。结果:通过颅脑超声观察到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3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41例,脑发育异常1例,脑内钙化灶3例。除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eoid hemorrhage,SAH)外,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检出与CT基本相符。结论: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应用超声诊断可以实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动态观察,且无放射损伤,简便、易行、无创、价廉,可重复床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疾病 脑损伤 颅脑疾病 超声学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锋 丁中 +3 位作者 陈寒 葛晖 王顺 张玮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慢性腹痛的患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有无肿大淋巴结及其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轴比值(L/S值)。结果统计发现有约89%(93/104)显示了肿大淋巴结...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慢性腹痛的患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有无肿大淋巴结及其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轴比值(L/S值)。结果统计发现有约89%(93/104)显示了肿大淋巴结,其中以右下腹多见,约占66%(69/104),治疗后10-15d复查肿大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缩小,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变化非常显著。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及病例追踪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淋巴结炎 超声检查 小儿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凝血指标检测对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玮 李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4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术前凝血指标检测对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3月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术后住院期间并发DVT情况分为DVT组29例与非DVT组51例。患者术前接受凝血指标检测,术后行彩...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术前凝血指标检测对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3月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术后住院期间并发DVT情况分为DVT组29例与非DVT组51例。患者术前接受凝血指标检测,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检查结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凝血指标与DVT的关系。结果DVT组术前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舒张末期速度小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流速度、舒张末期速度、FIB、D-D是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并发DVT的影响因素(P<0.05)。血流速度、舒张末期速度、FIB、D-D水平单独预测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DVT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781、0.720、0.753、0.705,4项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952。结论术前FIB、D-D水平升高以及术后血流速度、舒张末期速度降低是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并发DVT的危险因素,4项指标联合预测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并发DVT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凝血指标 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周围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志群 丁中 王顺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122-123,共2页
<正>周围血管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周围血管血栓性疾病的检测中,自1996年5月~1998年10月共检出31例,就其超声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关键词 周围血管疾病 血栓性 彩色多普勒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文实 张锋 +1 位作者 丁中 张燕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前后对比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检查,观测其应用中药(益气活血汤)治疗前后斑块回声性质、大小、内-中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及彩色...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前后对比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检查,观测其应用中药(益气活血汤)治疗前后斑块回声性质、大小、内-中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斑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管腔内径扩大,内-中膜厚度变薄(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监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评估血管狭窄的程度,为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疗提供客观依据,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中医药
下载PDF
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的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葛晖 丁中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83-385,共3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高血压级别、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观察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25例健康老年人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斑块数目;测量颈总动脉(CCA)舒...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高血压级别、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观察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25例健康老年人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斑块数目;测量颈总动脉(CCA)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内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斑块大小;计算CCA斑块发生率、斑块Crouse积分、僵硬度、扩张性和顺应性等参数。结果高血压组的CCA内径、CCA—IMT、斑块检出率及Crouse积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与高血压分级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内径=0.689,rIMT=0.623,r斑块=0.611,r积分=0.635,P均〈0.05。脉压≤60mmHg者的CCA—IMT、斑块检出率和僵硬度均小于脉压〉60mmHg组(P〈0.05),扩张性和顺应性高于脉压〉60mmHg组(P〈0.05)。结论高血压级别、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有显著影响。高频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评价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是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简便、有效、安全、无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74例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玮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87-588,共2页
目的:分析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进行超声诊断的74例疑似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分别进行经阴道与经腹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结... 目的:分析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进行超声诊断的74例疑似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分别进行经阴道与经腹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间质部妊娠、峡部妊娠、宫颈妊娠、瘢痕妊娠、宫角妊娠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子宫特殊部位 经腹超声 经阴道超声 诊断
下载PDF
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中 葛晖 +2 位作者 王顺 李志群 刘华莎 《淮海医药》 2004年第4期274-275,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在超声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分析其使用价值。方法 用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与 B超型声诊断仪连接 ,操作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软件处理系统 ,通过对 1 5 0例病人做超声检查并编辑报告、保存图象、打... 目的 探讨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在超声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分析其使用价值。方法 用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与 B超型声诊断仪连接 ,操作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软件处理系统 ,通过对 1 5 0例病人做超声检查并编辑报告、保存图象、打印输出病例报告 ,操作其病案管理系统 ,可快速查询、统计病人相关资料。结果 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图象清晰 ,编辑、存储报告方便快捷 ,格式规范 ,查寻统计资料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 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 诊断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心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中 李志群 王顺 《淮海医药》 2001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心包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 88例心包疾病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观察、分析其心脏内部结构 ,心包疾病超声图像改变及彩色血流情况。结果  88例患者中 ,心包炎症 81例 ,占 92 % ;心...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心包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 88例心包疾病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观察、分析其心脏内部结构 ,心包疾病超声图像改变及彩色血流情况。结果  88例患者中 ,心包炎症 81例 ,占 92 % ;心包肿瘤 5例 ,占 5 .7% ;心包囊肿 2例 ,占 2 .3% ;均经 CT、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超声检查心包疾病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检查 心包炎 心包肿瘤 纵隔囊肿 诊断
下载PDF
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玮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5期1441-1442,1445,共3页
目的:探究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高危胎儿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1日-2016年11月20日,其均接受超声系统进行诊断,其中对照组50例胎儿接受常规超声系统进行诊断,实验组50例胎儿接受心脏三... 目的:探究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高危胎儿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1日-2016年11月20日,其均接受超声系统进行诊断,其中对照组50例胎儿接受常规超声系统进行诊断,实验组50例胎儿接受心脏三节段诊断法进行诊断,对比2组高危胎儿心脏病的检出情况。结果:实验组高危胎儿的心脏病检出准确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危胎儿的检出准确率(35.00%),P<0.05。结论:胎儿在心脏病诊断的过程中,接受超声系统心脏三节段法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将其心脏病的疾病确诊率提高,为其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系统 胎儿 心脏病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
下载PDF
子宫颈机能不全的超声诊断(附18例报告)
13
作者 张锋 张燕 +1 位作者 丁中 陈寒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29-29,共1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子宫颈机能不全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超声对中晚孕产妇除进行常规检查,应重点观察子宫颈内口的宽度和宫颈的长度。结果子宫颈的宽度≥15 mm,宫颈的长度≤20 mm;或子宫颈内口扩张,羊膜囊突入宫颈管,则可明确诊断。结论...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子宫颈机能不全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超声对中晚孕产妇除进行常规检查,应重点观察子宫颈内口的宽度和宫颈的长度。结果子宫颈的宽度≥15 mm,宫颈的长度≤20 mm;或子宫颈内口扩张,羊膜囊突入宫颈管,则可明确诊断。结论子宫颈内口的宽度和宫颈的长度对于诊断子宫颈机能不全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机能不全 超声检查 诊断 妇科疾病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
14
作者 丁中 李志群 林常华 《淮海医药》 CAS 1998年第4期24-24,共1页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越来越多,其正确性也较单纯二维超声有很大提高。为临床诊断宫内胎儿窘迫,决定分娩方式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产前诊断 胎儿 脐带绕颈 分娩方式 胎儿窘迫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瑶瑶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600-601,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行甲状腺结节诊断的患者120例,均进行US-FNAC。结果120例患者中检出结节131个。所有结节均1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US-FNAC结...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行甲状腺结节诊断的患者120例,均进行US-FNAC。结果120例患者中检出结节131个。所有结节均1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US-FNAC结果显示,131个结节中,C1为0个(0.00%),C2为15个(11.45%),C3为31个(23.66%),C4为49个(37.40%),C5为36个(27.48%)。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结节44例,恶性结节87例。以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US-FNAC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为96.95%(127/131),US-FNAC诊断恶性或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为96.55%(84/87)、特异度为97.73%(43/44)、阳性预测值为98.82%(84/85)、阴性预测值为93.48%(43/46)。结论US-FNAC诊断恶性或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均较高,误差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勇 许瑾 +7 位作者 丁中 章祥洲 徐东卫 李方奇 武朱明 余勇 卓丹 张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对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穿支的分布情况、血管口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为术前评估血管质量及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例患...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对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穿支的分布情况、血管口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为术前评估血管质量及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例患者行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穿支进行检测,统计距外踝尖上0~3 cm范围内起始管径≥0.5 mm腓动脉穿支血管的数目、起始处内径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标记穿出深筋膜位置,并实施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术。结果:共检出穿动脉总数22支,穿支起始处内径为(0.78±0.23)mm,穿出筋膜位置距外踝尖上(1.66±0.91)cm,收缩期血流峰值(0.19±0.03)m/s。术中见腓动脉穿支穿出深筋膜位置、走行方向与术前体表定位完全吻合,皮瓣完全成活。结论:CDFI可以直观地显示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穿支的分布情况、血管口径、血流状态,并能在体表准确定位,可用于术前评价穿支血管质量,为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移植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腓动脉 穿支皮瓣
下载PDF
益气活血汤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文实 张锋 李仁柱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在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5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降血糖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汤煎剂口服,每天2次,每次200 ml,8周后记录...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在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5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降血糖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汤煎剂口服,每天2次,每次200 ml,8周后记录颈动脉管腔直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P<0.01);颈动脉内-中膜明显变薄,颈动脉硬化斑块缩小或消失,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益气活血汤
下载PDF
彩超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中 葛晖 +4 位作者 韩旻 李社会 刘浩 李叶刚 王君琴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283-284,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 ic encephalopathy,HIE)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32例HIE患儿的大脑前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检测,并与2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出生后48 h内,患儿大脑前动脉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 ic encephalopathy,HIE)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32例HIE患儿的大脑前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检测,并与2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出生后48 h内,患儿大脑前动脉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下降,其中以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下降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血管阻力指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HIE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观察,有助于对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脑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流动力学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价值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中 张锋 +1 位作者 程将 黄筠璐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中发现的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继续SMI筛查,查出有新生血管信号的颈动脉斑块70个,进...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中发现的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继续SMI筛查,查出有新生血管信号的颈动脉斑块70个,进一步进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测颈动脉斑块中新生血管数量的一致性。结果:将SMI检测出新生血管的斑块根据新生血管的数量、形态分布情况进行分级,经颈动脉SMI检查后评分为0级的斑块10例,1级的斑块35例,2级的斑块25例。经颈动脉CEUS检查,评分为0级的斑块15例,1级的斑块35例,2级的斑块20例。两种模式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很好(Kappa=0.769,P<0.05)。结论:SMI与CEUS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有很好的一致性,且SMI的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在评价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超微血管成像 超声造影 新生血管
下载PDF
经阴道彩超与经腹部彩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亚萍 张锋 沈靖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与经腹部彩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67例被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与临床资料,67例患者均同时行经阴道彩超及经腹部彩超2种检查,对2种检查的诊断结果进...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与经腹部彩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67例被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与临床资料,67例患者均同时行经阴道彩超及经腹部彩超2种检查,对2种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8.06%,经腹部彩超诊断符合率为76.1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彩超和经腹部彩超的病灶数目检出率、病灶最大径≤1 cm病灶检出率及CDFI血流信号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及诊断准确性优于经腹部多普勒彩色超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便捷检查方式,可以对子宫内膜息肉做出更为精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息肉 阴道彩超 腹部彩超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