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可小视的“草根”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政伟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4年第11期15-16,共2页
汉语中拿“草”作联想的很多,比如“草”一词旧时可指山野、民间,如草民、草贼、落草等,贬斥意味十足,现在基本不用。它还可以比喻人的弱小和不为人知,如大家耳热能详的“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草尚且如... 汉语中拿“草”作联想的很多,比如“草”一词旧时可指山野、民间,如草民、草贼、落草等,贬斥意味十足,现在基本不用。它还可以比喻人的弱小和不为人知,如大家耳热能详的“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草尚且如此,草根更微不足道。它既无花之妖娆,又无草之葱翠,当然更易联想到人的弱小低微,只是在汉语中很少拿草根这样说事。但在英文文献中,当需要表示和主流相对的组织或活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根” 引申义 中学 语文教学
下载PDF
现代诗的变形艺术
2
作者 姚国建 《写作(中)》 1999年第1期18-19,共2页
所谓诗的变形,指的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出于一定的审美理想和表达的需要,对所要反映的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有意识地改变它的性质、形式、色彩等等,使它们的表现力增强,以诱发读者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大量的创作实践表明,变形的方式是... 所谓诗的变形,指的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出于一定的审美理想和表达的需要,对所要反映的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有意识地改变它的性质、形式、色彩等等,使它们的表现力增强,以诱发读者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大量的创作实践表明,变形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极其灵活自由的,很难给以准确的概括和命名。为了论述的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夸张变形 客观事物 审美感受 创作实践 艺术 审美理想 变形方式 创作过程 社会生活 感觉
下载PDF
选择有包孕的瞬间
3
作者 姚国建 《写作》 2000年第6期10-11,共2页
生活中,常常有许多令人心动、令人难忘、令人回味的瞬间,这些瞬间,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稍纵即逝,过后无痕,但对于诗人来说.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要我们能及时把握,趁热打铁,化而为诗,这些瞬间就能凝聚生命的光彩,焕发出艺... 生活中,常常有许多令人心动、令人难忘、令人回味的瞬间,这些瞬间,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稍纵即逝,过后无痕,但对于诗人来说.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要我们能及时把握,趁热打铁,化而为诗,这些瞬间就能凝聚生命的光彩,焕发出艺术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生活体验 灵感 审美意识
下载PDF
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舒婷《致橡树》艺术解读
4
作者 李桦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致橡树》 理想爱情 舒婷 追求 向往 《诗刊》 解读 艺术 青年读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