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切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被引量:
10
1
作者
葛恒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既是一个当代性的话题,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的一个永恒课题。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以广大劳动人民的民生为价值目的的思想体系。在当代中国,继承、弘扬和实践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在一定意义上,是当代马克思...
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既是一个当代性的话题,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的一个永恒课题。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以广大劳动人民的民生为价值目的的思想体系。在当代中国,继承、弘扬和实践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在一定意义上,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和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七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空前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解决民生问题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我们的民生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和增进人民民主政治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民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小康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葛恒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14,共8页
马克思的发展观,把发展提到了宇宙观这样最根本的理论高度,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新世纪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需要在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把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和深入地考察...
马克思的发展观,把发展提到了宇宙观这样最根本的理论高度,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新世纪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需要在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把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和深入地考察现实变化相结合,把基本理论的传承和具体实践的创新相结合,才能对发展的理解更具全面性,对发展的视野更有广阔性,对未来承担更大的责任。这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发展观的丰富和深化、创新和提高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理论支撑和理论基础。中国发展的新模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国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战略,是在新世纪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深入、政策规范和实践展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涵盖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同时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
中国发展新模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注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千里
《皖西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22-26,共5页
马克思文本中关注民生的思想是一个走向当代的热点话题。"民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应有之义。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生问题的态度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者...
马克思文本中关注民生的思想是一个走向当代的热点话题。"民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应有之义。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生问题的态度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者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的高度体现。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实践中,切实解决目前突出的几大民生问题,有一些需要坚持的原则和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民生
民生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被引量:
5
4
作者
葛恒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8-42,共5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认为,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与人类本身的和解”。这是独具慧眼的忠言,也是振...
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认为,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与人类本身的和解”。这是独具慧眼的忠言,也是振聋发聩的警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为当今人类摆脱全球性危机,走出生存困境,进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线索,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科学、民主、公正、和平且能永续的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也应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构建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即“四个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观
和谐社会
四个文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4
5
作者
葛恒云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0,共6页
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哲学视野中"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不仅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途径,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在今天仍然能够...
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哲学视野中"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不仅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途径,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在今天仍然能够给我们以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
自然观
环境
生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3
6
作者
葛恒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突出社会发展的主体价值是它高于其他有关社会发展学说而赋予自身真理性的关键之所在。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对解决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仍有实质性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突出社会发展的主体价值是它高于其他有关社会发展学说而赋予自身真理性的关键之所在。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对解决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仍有实质性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理论鲜明地贯穿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人与自然之间良性互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思想,在理念上是一脉相通的,后者是前者的一个首要的思想来源,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和重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
可持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及其意义
被引量:
1
7
作者
葛恒云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4-58,102,共6页
考察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即从康德的"世界公民"、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个人"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的历史演变,指出只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使历史观真正奠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
考察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即从康德的"世界公民"、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个人"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的历史演变,指出只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使历史观真正奠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成了近代哲学主题由认识论向历史观的转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把握这场曾经深刻而巨大地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和我国当代哲学发展格局的哲学革命的实质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变革
世界公民
世界历史个人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的公平理论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8
作者
葛恒云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6-30,共5页
马克思在运用唯物史观深入剖析和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的公平观的过程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的理论,指出公平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阶级的范畴,马克思的公平理论,是人类历史上对于公平问题探讨的集大成者,是阶级...
马克思在运用唯物史观深入剖析和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的公平观的过程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的理论,指出公平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阶级的范畴,马克思的公平理论,是人类历史上对于公平问题探讨的集大成者,是阶级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有力武器.维护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社会公平,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和维护社会公平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公平的制度,制度能营造、保护和巩固社会公平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公平
和谐社会
制度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医改还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挑战
被引量:
8
9
作者
葛恒云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87-588,共2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医改,"以人为本"是终极目标,要坚持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解决六大问题。新医改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挑战:如何改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支付方式;如何界定和规范...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医改,"以人为本"是终极目标,要坚持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解决六大问题。新医改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挑战:如何改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支付方式;如何界定和规范基本药物的使用;如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水平和信誉;如何有效发挥医疗机构的预防保健职能;如何保证公立医院落实其"公益性"。要重视并鼓励多元化、多样化试点工作的开展,从而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公平、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改
挑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国的自主创新及其对我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启示
被引量:
2
10
作者
葛恒云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7年第2期47-49,共3页
韩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科学技术、强调自主创新。我国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韩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科学技术、强调自主创新。我国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提高
制度保障
创新体系
资金投入
社会氛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向繁荣:唯物史观视野中中国发展奇迹之深层探究
11
作者
张早林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10期7-10,共4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长期持续高速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面对繁荣局面,学者们从各个方面来探究它的原因。文章从唯物史观出发,从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所走道路以及塑造历史进程的历史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等方面来阐发中...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长期持续高速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面对繁荣局面,学者们从各个方面来探究它的原因。文章从唯物史观出发,从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所走道路以及塑造历史进程的历史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等方面来阐发中国发展奇迹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唯物史观
历史条件
市场经济
历史主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切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被引量:
10
1
作者
葛恒云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文摘
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既是一个当代性的话题,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的一个永恒课题。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以广大劳动人民的民生为价值目的的思想体系。在当代中国,继承、弘扬和实践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在一定意义上,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和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七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空前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解决民生问题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我们的民生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和增进人民民主政治权利。
关键词
马克思
民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小康社会
Keywords
Karl Marx
livelihood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ll-off society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葛恒云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14,共8页
文摘
马克思的发展观,把发展提到了宇宙观这样最根本的理论高度,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新世纪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需要在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把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和深入地考察现实变化相结合,把基本理论的传承和具体实践的创新相结合,才能对发展的理解更具全面性,对发展的视野更有广阔性,对未来承担更大的责任。这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发展观的丰富和深化、创新和提高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理论支撑和理论基础。中国发展的新模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国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战略,是在新世纪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深入、政策规范和实践展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涵盖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同时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
中国发展新模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Keywords
Marxist development view
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cientific view ondevelopment
new mode of China' s development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注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千里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皖西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22-26,共5页
文摘
马克思文本中关注民生的思想是一个走向当代的热点话题。"民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应有之义。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生问题的态度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者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的高度体现。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实践中,切实解决目前突出的几大民生问题,有一些需要坚持的原则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民生
民生观
Keywords
Karl Marx
Marxism
people s livelihood
the ideology of people s livelihood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被引量:
5
4
作者
葛恒云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8-42,共5页
文摘
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认为,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与人类本身的和解”。这是独具慧眼的忠言,也是振聋发聩的警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为当今人类摆脱全球性危机,走出生存困境,进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线索,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科学、民主、公正、和平且能永续的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也应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构建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即“四个文明”。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观
和谐社会
四个文明
Keywords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ecological view
a harmonious society
four civilizations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C912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4
5
作者
葛恒云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0,共6页
文摘
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哲学视野中"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不仅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途径,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在今天仍然能够给我们以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
自然观
环境
生态
Keywords
Marx
practice
outlook of nature
environment
ecology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3
6
作者
葛恒云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文摘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突出社会发展的主体价值是它高于其他有关社会发展学说而赋予自身真理性的关键之所在。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对解决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仍有实质性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理论鲜明地贯穿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人与自然之间良性互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思想,在理念上是一脉相通的,后者是前者的一个首要的思想来源,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和重要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
可持续
Keywords
Marxism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humanistic
all-round
harmony
sustainable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及其意义
被引量:
1
7
作者
葛恒云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4-58,102,共6页
文摘
考察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即从康德的"世界公民"、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个人"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的历史演变,指出只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使历史观真正奠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成了近代哲学主题由认识论向历史观的转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把握这场曾经深刻而巨大地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和我国当代哲学发展格局的哲学革命的实质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哲学变革
世界公民
世界历史个人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
Keywords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world citizen
world history individual
world historical individual
分类号
B0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的公平理论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8
作者
葛恒云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6-30,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05JJD710124)
文摘
马克思在运用唯物史观深入剖析和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的公平观的过程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的理论,指出公平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阶级的范畴,马克思的公平理论,是人类历史上对于公平问题探讨的集大成者,是阶级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有力武器.维护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社会公平,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和维护社会公平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公平的制度,制度能营造、保护和巩固社会公平的成果。
关键词
马克思
公平
和谐社会
制度建设
Keywords
Marx
equity
harmonious society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医改还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挑战
被引量:
8
9
作者
葛恒云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87-588,共2页
文摘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医改,"以人为本"是终极目标,要坚持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解决六大问题。新医改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挑战:如何改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支付方式;如何界定和规范基本药物的使用;如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水平和信誉;如何有效发挥医疗机构的预防保健职能;如何保证公立医院落实其"公益性"。要重视并鼓励多元化、多样化试点工作的开展,从而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公平、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关键词
医改
挑战
分类号
R197.1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国的自主创新及其对我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启示
被引量:
2
10
作者
葛恒云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7年第2期47-49,共3页
文摘
韩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科学技术、强调自主创新。我国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提高
制度保障
创新体系
资金投入
社会氛围
Keywords
self-innovation
to improve
security system
system of self-innovation
capital input
atmosphere of society
分类号
G3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向繁荣:唯物史观视野中中国发展奇迹之深层探究
11
作者
张早林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10期7-10,共4页
文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长期持续高速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面对繁荣局面,学者们从各个方面来探究它的原因。文章从唯物史观出发,从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所走道路以及塑造历史进程的历史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等方面来阐发中国发展奇迹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唯物史观
历史条件
市场经济
历史主体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切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葛恒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
葛恒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注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马千里
《皖西学院学报》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葛恒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
葛恒云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葛恒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及其意义
葛恒云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马克思的公平理论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葛恒云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我国医改还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挑战
葛恒云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韩国的自主创新及其对我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启示
葛恒云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走向繁荣:唯物史观视野中中国发展奇迹之深层探究
张早林
《兰州学刊》
CSSCI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