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安西县带田玉米新病害—玉米茎基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大明
谢正元
张文杰
-
机构
安西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4-25,共2页
-
文摘
玉米、小麦带状种植是安西县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1990年全县种植玉米、小麦带田面积达3.0131万亩。1990年7月中下旬,带田玉米突然发生大面积的折断倒伏现象,发病面积达0.9221万亩,占带状种植面积的41.3%,发病率在20%以下的2411亩,发病率为20%~30%的6340亩,绝收面积为620亩。造成产量直接损失125万公斤,经济损失50万元。邀请西北植病学会和全国玉米病害协作组西北片调查组的专家会诊,初步认为是多种真菌复合侵染的一种新病害。现就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作以分析。
-
关键词
玉米
病害
茎基腐病
带田
防治
-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玉米品种对玉米茎基腐病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谢正元
李大明
沈积仁
-
机构
安西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36-36,共1页
-
文摘
由小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aker)]引起的玉米茎基腐病,在安西县、玉门市等地带田玉米上于1990年突发,发病面积1.2万亩,占病区玉米面积的60%,导致减产125万kg,造成经济损失达50万多元。为了解不同玉米种植品种的抗病性,我们于1991~1992年开展了玉米品种对玉米茎基腐病的抗性鉴定研究。一、材料与方法参试玉米品种为中单2号、丹玉13号、沈单7号、酒单3号、农大60、掖单4号、SC704、丹204、丹205、丹208。1.室内抗性测定分别将玉米种子用5%福尔马林浸泡12分钟,用自来水冲洗3次。
-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基腐病
抗病性
-
分类号
S435.1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地膜棉田应用乙草胺除草效果
- 3
-
-
作者
李大明
王海军
朱文禹
-
机构
安西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38-38,共1页
-
文摘
棉花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3万亩,覆膜面积达80%以上。长期以来,棉田灭草主要以人工锄草为主,费时费工。随着地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棉花生产起到了增产作用。覆膜后,由于膜内温度高、湿度大、对部分杂草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对膜内除草带来很大困难。我们苜次在全县3952亩地膜棉田上应用乙草胺防除杂草示范,取得了显著的除草增产作用。一、方法全县共落实示范点7个。其中:踏实乡中渠三队张伟等4农户设置播前亩施乙草胺150ml对比点4个;南岔乡南岔四队孔祥英。
-
关键词
棉花
地膜覆盖
栽培
杂草
乙草胺
-
分类号
S451.22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粉锈宁等药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试验研究
- 4
-
-
作者
沈积仁
李大明
谢正元
张文杰
-
机构
安西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37-37,共1页
-
文摘
研究证明,小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ana (Sacc&Shoemaker)]是安西县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生产实践上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重要途径,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笔者于1992年在安西县环城乡进行了粉锈宁等化学药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效果试验。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玉米品种为感病品种SC704(ZPL733×ZPL717),安西县种子公司提供。供试化学药剂为:25%粉锈宁WP,
-
关键词
玉米
基腐病
粉锈宁
药剂防治
-
分类号
S435.1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几种保护地栽培材料在带田玉米上的覆盖效果试验
- 5
-
-
作者
裴世军
谢正元
王海军
张彩云
-
机构
安西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16-17,共2页
-
文摘
随着我县耕作制度的不断改革,保护地栽培技术已在各类作物上广泛应用,在改善土壤结构、增肥地力、保墒、增温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项试验采用当地常用的几种保护地栽培材料覆盖带田玉米,以探索和研究不同覆盖材料的应用效果,为指导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一、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南岔乡六工村,海拔1040m。
-
关键词
玉米
覆盖栽培
保护地栽培
栽培
-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安西棉花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 6
-
-
作者
沈积仁
王海军
张彩云
王标
殷富生
-
机构
安西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15-16,共2页
-
文摘
安西县是我省重点产棉区之一,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充分挖掘棉花的增产潜力,探索出一套适宜于本地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棉花高产栽培模式,促进棉花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运用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了本项试验,试图找出最佳农艺措施的组合方案,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设计与方法本试验田间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以籽棉产量为目标函数。
-
关键词
棉花
高产
栽培
-
分类号
S56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