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放疗对肿瘤体积变化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孙荣刚 《青岛医药卫生》 2014年第2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分别于第2周、第4周、第6周进行放疗,采用CT扫描肿瘤,图像应用软件ImageJ处理,用ROI测量法计算肿瘤...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分别于第2周、第4周、第6周进行放疗,采用CT扫描肿瘤,图像应用软件ImageJ处理,用ROI测量法计算肿瘤体积。结果在第2、第4周化疗后,肿瘤体积明显减小,在第6周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不大。结论通过放射治疗,肿瘤体积平均呈1.27%的速率衰减,半衰期为44.3天,在肿瘤体积明显减小后,为减少肿瘤体积变化对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应适当调整放射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体积变化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疗对不适宜手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赵世杰 张庆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9期1503-1506,共4页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放疗对不适宜手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8年2月—2020年6月接诊的82例不适宜手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进行调强放疗,观察组进行立体定向...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放疗对不适宜手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8年2月—2020年6月接诊的82例不适宜手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进行调强放疗,观察组进行立体定向放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及血清CEA、CA125及CD4^(+)/CD8^(+)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适宜手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的安全性相当,但立体定向放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缓解率、疾病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适宜手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立体定向放疗 调强放疗 近期效果
下载PDF
基于TTM的协同护理模式在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玉波 李慧青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231-1234,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TTM)的协同护理模式的实施方法及其在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20例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T组各60例,C组采用常规护理,T组采用常规护理+基于TTM的协同护理。统计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基于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TTM)的协同护理模式的实施方法及其在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20例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T组各60例,C组采用常规护理,T组采用常规护理+基于TTM的协同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放疗依从性;并于护理前后,采用自我效能量表(ESCA)评价患者自我效能,采用CFS量表评价患者癌因性疲乏状态;并于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分别检测血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T组患者放疗依从率为90%,高于C组的70%(P<0.05);护理后,T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C组(P<0.05),T组患者CFS量表评分均低于C组(P<0.05)。护理后,T组患者AOPP、MDA低于C组(P<0.05),T组患者SOD高于C组(P<0.05)。结论:于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应用基于TTM的协同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放疗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刺激,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疗 TTM 协同护理 依从性 自我效能 氧化应激 癌因性疲乏
下载PDF
头颈部面罩与胸部体罩固定对胸上段食管癌放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影响
4
作者 赵世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1874-1877,共4页
目的:分析头颈部面罩固定与胸部体罩固定在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放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10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51例。研究组患者放疗采用头颈部面罩固定,... 目的:分析头颈部面罩固定与胸部体罩固定在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放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10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51例。研究组患者放疗采用头颈部面罩固定,对照组患者放疗采用胸部体罩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摆位误差、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X轴与Z轴绝对摆位误差大于对照组,Y轴绝对摆位误差和相对摆位误差小于对照组;研究组HI指数低于对照组,CI指数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双肺V_(20)、V_(30)、双肺D_(mean)与脊髓D_(mea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X轴与Z轴相对摆位误差、肿瘤靶区D_(max)、D_(min)、D_(mean)及近期病情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在放疗中采用头颈部面罩固定,能有效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放疗剂量分布的均匀度与适形度,有利于降低患者病灶周边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面罩 胸部体罩 胸上段食管癌 摆位误差 剂量分布
下载PDF
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25例 被引量:5
5
作者 胜照杰 余镇 孙静 《中医研究》 2016年第4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局部放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扶正固本方(黄芩、淫...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局部放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扶正固本方(黄芩、淫羊藿、女贞子、何首乌、熟地黄、茜草、黄精、人参)治疗,1 d 1剂,煎3次,分3次温服。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3例,进展1例,有效率为84.0%;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7例,进展4例,有效率为56.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症状、减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中西医结合疗法 扶正固本方/治疗应用 放射疗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皓颖 赵一电 +1 位作者 梁垲 王晓敏 《右江医学》 2021年第9期677-682,共6页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 therapy,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SCLC,LA-NSCLC)患者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 therapy,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SCLC,LA-NSCLC)患者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LA-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方式分为IMRT组(30例)、3D-CRT组(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及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疾病控制率、客观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einoma,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两组患者的CEA、CA125、SCC、CYFRA21-1均低于放疗前,且IMRT组患者低于3D-CR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MRT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16.67%,高于3D-CRT组患者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均大于3D-CR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与3D-CRT治疗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相似,均可通过控制肿瘤来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预后
下载PDF
早期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预后对比
7
作者 何志杰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42-248,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和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后的预后。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和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后的预后。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病历资料对其进行调查。根据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将其分为LUSC和LUAD两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预后状况。结果(1)较之于LUAD组,LUSC组的5年生存率(OS和PFS)均明显偏低,LR(局部复发)率明显偏高,P<0.05。两组的DM(远处转移)率相近,P>0.05。(2)年龄大、男性、肿瘤直径大、组织学类型为LUSC是早期NSCLC患者5年OS的危险因素(P<0.05),HR分别为1.201、2.245、1.378、1.804。HR的95%CI值分别为:1.041~1.386、1.535~3.285、1.090~1.744、1.207~2.696。(3)PS评分高、肿瘤直径大、组织学类型为LUSC是早期NSCLC患者5年PFS的危险因素(P<0.05),HR分别为:1.876、1.205、1.973。HR的95%CI值分别为:1.352~2.602、1.038~1.398、1.258~3.098。(4)肿瘤直径大、组织学类型为LUSC是早期NSCLC患者5年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HR分别为1.273、2.249。HR的95%CI值分别为:1.075~1.506、1.364~3.705。结论SBRT后LUSC患者的OS率和PFS率均低于LUAD患者;LUSC患者的LR风险高于LUA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疗 复发
下载PDF
基于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风险评分模型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存及其免疫微环境与用药研究
8
作者 曹莎莎 李铭 +3 位作者 王晓敏 李宇桐 刘晓会 张耀文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目的: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Gs)构建预后模型,提高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获取ESCC患者的相关信息,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获取MRGs。基于MRGs中... 目的: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Gs)构建预后模型,提高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获取ESCC患者的相关信息,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获取MRGs。基于MRGs中与ESCC患者生存相关基因对患者进行聚类分析,对所得差异基因进行回归分析筛选预后基因构建预后模型。对该模型划分的高低风险组进行基因本体论(GO)、KEGG分析和单样本基因富集分析(ssGSEA)。利用CellMiner数据库寻找可能与模型基因相关的药物。结果:回归分析筛选出了13个基因构建了预后模型,该模型在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显示出良好预测能力。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高低风险组白细胞介导的免疫和细胞黏附分子等生物学功能和通路具有显著差异。行ssGSEA发现,高风险组患者的免疫细胞浸润和大多数免疫功能显著强于低风险组。结论:开发了一个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的预后模型,可能对ESCC的预后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预后 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 免疫
下载PDF
食管癌静态调强放疗与容积调强弧形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1
9
作者 何志杰 王晓敏 +4 位作者 赵一电 孙秀珂 王慧涛 张强 陈龙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应用静态调强放疗(static intensity modulate radiotherapy,sIMRT)和容积调强弧形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e therapy,VMAT)计划剂量学差异。方法收集37例食管癌单纯放疗患者CT模拟定位图像。对每一例患者的CT...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应用静态调强放疗(static intensity modulate radiotherapy,sIMRT)和容积调强弧形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e therapy,VMAT)计划剂量学差异。方法收集37例食管癌单纯放疗患者CT模拟定位图像。对每一例患者的CT图像都设计sIMRT和VMAT两种计划,评估大体肿瘤靶区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两种计划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与sIMRT相比,VMAT计划的GTV的D98、D2、Dmean的剂量较低(分别为60.03±1.23 vs 62.46±1.03,64.83±0.91 vs 66.08±1.01,63.62±1.28 vs 64.07±1.08,P<0.001、P=0.001、P=0.021),PTV的D98、D2的覆盖度、最大剂量均低于sIMRT(分别为58.39±1.03 vs 58.51±0.57,65.92±1.57vs 66.17±1.25,P=0.314、P=0.230)。但PTV的V105较sIMRT低(t=-8.216,P<0.001),二者有明显差异,显示VMAT较好。适形指数和均一性指数相似(t=-0.147,P=0.884;t=2.56,P=0.89)。在危及器官比较中,VMAT的双肺V20、V30、肺平均剂量(mean lung dose,MLD)明显低于sIMRT(t=-12.690,P<0.001;t=-2.870,P=0.007;t=-3.65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脊髓、心脏照射量较低,但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743,P=0.519)。机器跳数分别为572.33、754.95,VMAT的机器跳数比sIMRT减少24%(P<0.001)。结论 VMAT较sIMRT显著改善靶区剂量,PTV-V105较sIMRT低,可使双肺V20、V30的剂量降低,尤其是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VMAT在食管癌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疗 静态调强放疗 容积调强弧形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食管肿瘤5 406例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郭梅 赵一电 +1 位作者 杨海军 闫学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食管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06例食管肿瘤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观察各种肿瘤的早诊率、淋巴结转移率及年龄分布情况,对比分析各种食管肿瘤的特点。结果:5406例患者中,29例双原癌(同时合并贲门腺癌...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食管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06例食管肿瘤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观察各种肿瘤的早诊率、淋巴结转移率及年龄分布情况,对比分析各种食管肿瘤的特点。结果:5406例患者中,29例双原癌(同时合并贲门腺癌),5377例食管单器官肿瘤。鳞癌占95.5%(5164/5406),腺鳞癌占1.8%(99/5406),腺癌占0.5%(29/5406),其他类型4%(213/5406)。全部病例中早诊率为9.1%(490/5406),淋巴结转移率为39.6%(2142/5406)。各型早诊率和淋巴结转移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84和12.677,P值分别为0.597和0.178。小细胞癌与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4,P=0.030。结论:食管胸中段是各型肿瘤的好发部位,鳞癌最多见,腺鳞癌次之,其次为小细胞癌、腺癌及癌肉瘤等。各型肿瘤早诊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均相似,仅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鳞癌。提高食管肿瘤的早诊率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 组织学类型 淋巴结 预后 肿瘤转移
下载PDF
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与常规调强放疗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能超 何志杰 +6 位作者 张涛 王晓敏 王丽霞 王慧涛 朱青山 孙晓东 赵一电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6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与常规调强放疗的毒副反应和疗效。方法将80例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按照不同照射方式,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同步加量组、常规调强组。2组靶区勾画相同,照射方式的实施不同,同步加量组:PTV照...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与常规调强放疗的毒副反应和疗效。方法将80例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按照不同照射方式,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同步加量组、常规调强组。2组靶区勾画相同,照射方式的实施不同,同步加量组:PTV照射54 Gy与PGTV照射60 Gy单个治疗计划30次同步完成。常规调强组:第1个计划照射PTV 50 Gy/25次后,再照射PGTV 10 Gy/5次。2组均同期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每周方案化疗6周。观察2组在毒副反应、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同步加量组和常规调强组在急性毒副反应、近期疗效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1、2 a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1.7%、73.6%和86.3%、8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a年生存率分别为85.9%和8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食管癌放疗时采用同步加量照射与选择淋巴引流照射疗效相同,毒副反应相近,但更简便易行,食管癌放疗时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选择淋巴引流区照射 同步加量照射 调强放疗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的预测模型构建
12
作者 程欣宇 周海文 +2 位作者 汪晨宇 张耀文 纪媛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4期1305-1310,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根治性放化疗的12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将43例(34.96%)发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历资料归入发生组,其余80例(...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根治性放化疗的12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将43例(34.96%)发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历资料归入发生组,其余80例(65.04%)未发生血小板减少患者病历资料归入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内部验证法、标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生组年龄、肿瘤直径大于未发生组;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水平低于未发生组,糖尿病占比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肿瘤直径、HGB、ALB是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系数构建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的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内部验证法验证模型区分度,显示C-index=0.875,具有良好区分度;绘制标准曲线,发现校准曲线和Y-X直线相近,提示预测模型准确度良好。绘制ROC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预测模型评估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的AUC为0.875,AUC的95%CI为0.812~0.937、P<0.001、特异度为0.838,敏感度为0.791,约登指数为0.629,具有良好预测效能。结论年龄、糖尿病、肿瘤直径、HGB、ALB是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根治性放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艳梅 朱青山 +2 位作者 温文斌 杨建斌 崔鹏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探讨焦虑及抑郁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焦虑及抑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对111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分析其焦虑及抑郁影响因素。结果:111例恶性肿瘤...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探讨焦虑及抑郁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焦虑及抑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对111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分析其焦虑及抑郁影响因素。结果:11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存在焦虑27例(24.32%);抑郁患者48例(43.24%);同时存在焦虑及抑郁患者18例(占16.22%)。患者家庭年收入<5万元87例中焦虑及抑郁患者分别为25、42例,≥5万元24例中焦虑及抑郁患者分别为2、6例,2组恶性肿瘤患者其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差异明显。肿瘤患者生存质量Karnofsky(KPS)评分<90分3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焦虑及抑郁患者分别为15、21例,KPS评分≥90分的78例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患者分别为12、27例,KPS评分不同的2组患者中焦虑及抑郁发生率亦明显不同。27例血液肿瘤患者中抑郁患者9例,比84例实体瘤患者中抑郁患者18例抑郁发生率亦明显增高。结论:焦虑及抑郁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率均较高,家庭年收入越低,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越差,其焦虑及抑郁发生率越高;血液肿瘤则较实体瘤患者更易合并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术后食管鳞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能超 何志杰 +5 位作者 张涛 王晓敏 王丽霞 朱青山 赵一电 周福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1769-1770,共2页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术后食管鳞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根治术后行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的61例患者,术后病理为Ⅱ~Ⅲ期,放疗剂量为504Gy/28F,5次/周,同...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术后食管鳞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根治术后行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的61例患者,术后病理为Ⅱ~Ⅲ期,放疗剂量为504Gy/28F,5次/周,同期给予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2个周期。不良反应评价采用CTCAE40标准,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结果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4.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57%、38%,总复发率为44%。29例(47%)患者发生Ⅲ级放化疗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放射性食管炎和呕吐。结论 IMRT同步紫杉醇加奈达铂化疗治疗Ⅱ~Ⅲ期食管癌术后患者,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紫杉醇 奈达铂 调强放疗
下载PDF
全脑照射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冯连杰 张庆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8期54-54,共1页
目的探讨全脑照射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先行先行全脑照射,然后缩野至脑转移灶行三维适形放疗全脑放疗方法为2~3Gy/次。每周5次,总... 目的探讨全脑照射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先行先行全脑照射,然后缩野至脑转移灶行三维适形放疗全脑放疗方法为2~3Gy/次。每周5次,总剂量为40~60Gy/3~4周。之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3~5Gy,总剂量16~32Gy。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放疗后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局部控制率(CR+PR)为79.0%,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3个月;1年生存率为41.0%;15例发现与放疗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全脑照射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能有效提高患者局部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及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瘤 全脑放疗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何志杰 赵一电 +3 位作者 王能超 张涛 王晓敏 王丽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3期2017-2019,共3页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64例,按患者自愿选择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64例,按患者自愿选择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对照组采用单一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有效率(RR)及患者1、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Ⅰ~Ⅱ级恶心、呕吐和Ⅲ~Ⅳ级白细胞下降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R及1、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食管癌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且联合治疗方法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生存率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适形 立体定位技术 食管肿瘤/药物疗法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连杰 张庆富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118-119,共2页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 dCRT)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48例胸中段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患者采用3 dCRT,常规分割,放疗剂量2Gy/次,5次/周,总剂量50~60Gy/25~30次,5~6周。结果 48...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 dCRT)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48例胸中段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患者采用3 dCRT,常规分割,放疗剂量2Gy/次,5次/周,总剂量50~60Gy/25~30次,5~6周。结果 48例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患者全部于治疗后1个月行胸部CT或颈部彩超检查,完全缓解(CR)27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7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CR+PR)75.0%。所有患者均得到回访,1、2、3年生存率分布为91.7%、63.2%、45.8%。毒副反应主要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全组未出现放射性皮炎,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等。结论 3 d-CRT治疗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纵膈淋巴结 三维适形放疗 疗效
下载PDF
食管癌两次放疗计划融合与单次放疗计划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荣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337-339,共3页
目的:比较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时两次放疗计划融合与单次放疗计划治疗食管癌的肺毒副反应与短期疗效。方法:将8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成2个组。两次放疗计划融合组,第一次计划为PTV照射DT 50.4Gy,5次/周,1次/天;第二次计划为PGTV照射DT... 目的:比较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时两次放疗计划融合与单次放疗计划治疗食管癌的肺毒副反应与短期疗效。方法:将8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成2个组。两次放疗计划融合组,第一次计划为PTV照射DT 50.4Gy,5次/周,1次/天;第二次计划为PGTV照射DT 9.0Gy,5次/周,1次/天,1.8Gy/次。两次计划制作完成后,在瓦里安计划系统中融合,第一次计划执行完成后序贯第二次计划治疗。单次放疗计划组,PTV照射DT 59.4Gy,5次/周,1次/天,1.8Gy/次。2组均同期给予DF方案化疗2-4个周期。结果:两次放疗计划融合组和单次放疗计划组放射性肺炎0级、1级、2级、3级、4级分别为85.0%、12.5%、2.5%、0、0和55.0%、32.5%、10.0%、2.5%、0。两次放疗计划融合组均明显低于单次放疗计划组(P<0.05);1年的局控率分别为92.5%和95%,两次放疗计划融合组和单次放疗计划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次放疗计划融合组较单次放疗计划组能显著降低食管癌放疗中的肺脏损伤,肿瘤短期局控率并没有下降。特别是该方法较以往的二次定位缩野治疗提供了正常器官的真实受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计划融合 照射野 食管肿瘤 同期放化疗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9
19
作者 冯连杰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实验组)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化疗采用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30mg/m2,静...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实验组)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化疗采用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30mg/m2,静脉滴注,第1~3天。化疗在放疗第1、29天进行,共2个周期。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200cGY/次,1次/d,5d/周,DT6000cGY。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放疗结束时获完全缓解分别为80.00%(48/60)和60.00%(36/60),部分缓解分别为18.33%(11/60)和31.67%(19/60)(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1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73.33%(44/60)、88.33%(53/60)和51.67%(31/60)、75.00%(45/60)(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和放射性食管炎。结论多西紫杉醇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增高显著,不良反应增加,但患者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同步放化疗 多西紫杉醇
下载PDF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世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6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脑放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脑放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复发时间、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延长患者复发和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替莫唑胺 化放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