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发酵床新型养猪技术探讨——新型环保养殖业浅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侯红敏 燕红 邢黎明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0-92,共3页
生物发酵床养猪法,又叫生态养猪法,是建立在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基础上的新型养猪技术,既改善了猪的微生态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猪的抗病力,又利用好氧发酵,从源头上解决了恶臭的发生和养猪污水排放问题,有效地实现了环境效... 生物发酵床养猪法,又叫生态养猪法,是建立在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基础上的新型养猪技术,既改善了猪的微生态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猪的抗病力,又利用好氧发酵,从源头上解决了恶臭的发生和养猪污水排放问题,有效地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酵床 消除恶臭 养殖污水零排放 环保新型养猪法
下载PDF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芳 崔玉东 邢彦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3,共6页
以顺丁烯二酸酐改性的超支化聚酯Boltorn H20、聚四氢呋喃2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改性超支化聚酯Boltorn H20的合成,以及改性超支化聚酯中羧基含量、初聚—NCO/—OH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 以顺丁烯二酸酐改性的超支化聚酯Boltorn H20、聚四氢呋喃2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改性超支化聚酯Boltorn H20的合成,以及改性超支化聚酯中羧基含量、初聚—NCO/—OH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等对制备水性聚氨酯的影响,并探讨了亲水基团含量、乳化温度、中和度等因素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使用傅里叶红外和热重分析分别对超支化聚氨酯涂膜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及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加催化剂,初聚—NCO/—OH物质的量比为2∶1,亲水基团含量为2.05%的条件下,合成得到的含固量为30%的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乳液稳定性好。由此得到的超支化聚氨酯薄膜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超支化聚酯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下载PDF
微波辅助离子液体制备及催化降解聚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子恒 沈丽 +1 位作者 崔玉东 邢彦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2-346,共5页
采用微波辅助离子交换法,以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和氯化锌为原料,合成了1-丁基-3-甲基咪唑氯锌酸盐离子液体,并考察了合成过程中溶剂对离子液体合成的影响。进一步以制备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乙二醇为溶剂,采用微波辅助乙二... 采用微波辅助离子交换法,以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和氯化锌为原料,合成了1-丁基-3-甲基咪唑氯锌酸盐离子液体,并考察了合成过程中溶剂对离子液体合成的影响。进一步以制备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乙二醇为溶剂,采用微波辅助乙二醇醇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对苯二甲酸的回收量为指标,分别考察了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温度、时间以及溶剂用量对PET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辅助离子交换法在30 min内即可合成得到相应的离子液体,以二氧六环为溶剂时,3种产物的产率均高于90%。在微波加热的条件下,离子液体[Bmim][Zn2Cl5]对PET的乙二醇醇解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对苯二甲酸的产率超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 离子液体 聚酯 醇解 催化技术
下载PDF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被引量:14
4
作者 邢黎明 贾继霞 张艳红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8-50,共3页
介绍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的基本特性及污染现状。阐述了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依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概述了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 介绍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的基本特性及污染现状。阐述了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依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概述了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的较为广泛的损害。同时,也指出了我国进行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可吸入颗粒物 人体健康 危害
下载PDF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5
作者 崔建合 《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4年第4期18-19,共2页
农业环境的破坏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乡镇企业和城市"三废"对农业环境的破坏很大,发展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乡镇企业 重要因素 农业环境 生态农业 环境保护 制约 “三废” 途径 破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