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媛 郝海芳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1年第6期440-441,共2页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病人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通过回顾 2 0例妇科肿瘤病人合并糖尿病的治疗经过 ,分析手术前、中、后治疗方法 ,加以总结。结果  2 0例中良性肿瘤合并糖尿病 13例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 7例。肿瘤发生前糖...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病人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通过回顾 2 0例妇科肿瘤病人合并糖尿病的治疗经过 ,分析手术前、中、后治疗方法 ,加以总结。结果  2 0例中良性肿瘤合并糖尿病 13例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 7例。肿瘤发生前糖尿病诊断已成立者 5例 ,15例为住院后术前检查所发现。 2 0例术后刀口 7天拆线 ,均甲级愈合。术前、术中、术后均用普通胰岛素控制糖尿病 ,补糖以 5 %的等渗液为主。结论 积极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确保血糖、尿糖稳定在允许的范围内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妇科肿瘤 围手术期 治疗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相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5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究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观察组通过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放射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缓解率92%,对照组的治疗... 目的探究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观察组通过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放射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缓解率92%,对照组的治疗总缓解率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存活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经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缓解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复发性 妇科恶性肿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子宫滋养细胞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类型与临床治疗及预后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秀芳 田卫红 张靖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7年第1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子宫滋养细胞肿瘤 临床治疗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预后 疗效观察 CDFI 治愈率
下载PDF
妇科手术并发泌尿系损伤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秀芳 林丽红 田卫红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21期110-110,112,共2页
关键词 泌尿系统 妇科手术 并发损伤
下载PDF
肿瘤家族史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振玲 林丽红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4期341-342,共2页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 5 31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卵巢肿瘤 4 35例 ,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 19例 ,占 4 37% ;恶性卵巢肿瘤 96例 ,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 11例 ,占 11 ...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 5 31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卵巢肿瘤 4 35例 ,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 19例 ,占 4 37% ;恶性卵巢肿瘤 96例 ,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 11例 ,占 11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流行病学 家庭 系谱 恶性肿瘤 家族史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改良腹腔镜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6
作者 张利姣 于松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治疗巨大子宫肌瘤(HLU)的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予以治疗的巨大子宫肌瘤病人共122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7例予以全子宫切除术(开腹),观察组65例... 目的探究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治疗巨大子宫肌瘤(HLU)的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予以治疗的巨大子宫肌瘤病人共122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7例予以全子宫切除术(开腹),观察组65例予以全子宫切除术(改良腹腔镜),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优(P<0.05);VAS、SF-36评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疗效较好,能够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术(开腹) 全子宫切除术(改良腹腔镜) 巨大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阴道残端肉芽形成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肠道菌群与血HSP27、HSP40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7
作者 于松涛 张利姣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肠道菌群与血热休克蛋白27(HSP27)、热休克蛋白40(HSP40)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挑选2020年04月-2022年02月时间段内本院予以相应治疗的共78例卵巢癌女性为此次试验的卵巢癌组。同时,挑选同一个时间段内卵巢良性肿瘤女...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肠道菌群与血热休克蛋白27(HSP27)、热休克蛋白40(HSP40)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挑选2020年04月-2022年02月时间段内本院予以相应治疗的共78例卵巢癌女性为此次试验的卵巢癌组。同时,挑选同一个时间段内卵巢良性肿瘤女性共50例纳入此次试验的卵巢良性肿瘤组。另挑选30例同一个时间段内予以体检的健康女性纳入此次试验的健康组。采用16SrDNA测序技术检测三组大便样本微生物多样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SP27、HSP40抗体IgG水平;比较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血清HSP27、HSP40抗体IgG关系。ROC曲线分析血清HSP27、HSP40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方面,卵巢癌组相较于健康组和卵巢良性肿瘤组更低(P<0.05),而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健康组这些指标对比并无差异(P>0.05)。卵巢癌组血清HSP27、HSP40抗体IgG水平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健康组,且卵巢良性肿瘤组的血清HSP27、HSP40抗体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FIGO分期III~IV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HSP27、HSP40抗体IgG水平均显著高于I~II期、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HSP27的AUC为0.849,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3%、70.0%;HSP40抗体IgG的AUC为0.805,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5.2%、80.0%。结论卵巢癌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血清HSP27、HSP40抗体IgG高水平表达,且与肿瘤进展有关,对卵巢癌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肠道菌群 热休克蛋白27 热休克蛋白40
下载PDF
52例卵巢恶性肿瘤腹腔化疗近期疗效观察
8
作者 杨培云 林丽红 +1 位作者 牛春莲 田卫红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5年第4期284-285,共2页
我院对52例卵巢恶性肿瘤伴腹水患者进行腹腔化疗,其中Ⅰ期3例,Ⅱ期11例,Ⅲ期34例,Ⅳ期4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化疗前先行抽放腹水,之后腹腔注入MMC6mg+AT125840~69mg+5-Fu500~750mg,或... 我院对52例卵巢恶性肿瘤伴腹水患者进行腹腔化疗,其中Ⅰ期3例,Ⅱ期11例,Ⅲ期34例,Ⅳ期4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化疗前先行抽放腹水,之后腹腔注入MMC6mg+AT125840~69mg+5-Fu500~750mg,或卡铂400~500mg,或PDD90mg/m2。每周1次。52例腹腔化疗1~11次,平均4次。用药后52例均有好转,其中24例腹水基本消失,31例血性腹水转为黄色,27例肿物明显缩小或消失,2例病情好转后再度恶化,于3月内死亡。提示卵巢恶性肿瘤伴腹水患者行腹腔化疗,近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化疗 卵巢肿瘤 治疗
下载PDF
青少年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分析(附35例报告)
9
作者 李红宇 杨培云 牛春莲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6年第5期374-375,共2页
青少年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分析(附35例报告)安阳市肿瘤医院妇科李红宇,杨培云,牛春莲自1980年12月至1991年1月,我院共收治20岁以下卵巢肿瘤51例,其中卵巢生殖细胞肿瘤44例,占86.3%。卵巢恶性生殖... 青少年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分析(附35例报告)安阳市肿瘤医院妇科李红宇,杨培云,牛春莲自1980年12月至1991年1月,我院共收治20岁以下卵巢肿瘤51例,其中卵巢生殖细胞肿瘤44例,占86.3%。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35例,占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卵巢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自拟中药汤剂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晶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17期2691-2694,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晚期卵巢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治疗,实验组在TP方案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晚期卵巢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治疗,实验组在TP方案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血清CA125水平和Kamofsky评分变化,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1.11%vs.36.11%)(P〈0.05);实验组治疗后CD3^+、CD4^+、NK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毒性、血红蛋白减少、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明显,可降低血清CA125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中药汤剂 晚期卵巢癌 疗效 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行肠切除术并发症的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秀芳 李守淼 马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2期125-127,共3页
分析晚期卵巢癌患者在部分肠切除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评价肿瘤细胞减灭术合并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接受程度。12例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合并肠切除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其中(FIGO)Ⅲ8例,Ⅳ2例,复发卵巢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2例。... 分析晚期卵巢癌患者在部分肠切除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评价肿瘤细胞减灭术合并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接受程度。12例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合并肠切除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其中(FIGO)Ⅲ8例,Ⅳ2例,复发卵巢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2例。在手术中,行乙状结肠切除4例,行直肠乙状结肠切除5例,横结肠切除1例,右半结肠切除1例,左半结肠并脾脏切除1例。总结分析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开始化疗时间、术后发热、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方面情况。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合并肠切除术是安全的,其并发症发生率是可以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手术 肠切除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卵巢恶性肿瘤评分法及实用价值
12
作者 张恩珠 岳晓莉 郭桂香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4年第1期56-57,共2页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109例,对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即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手术方式及残余病灶等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分。评出的各单项分和总分与3年生存率对照,评出高危组与低危组之间的临界值为13分。总...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109例,对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即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手术方式及残余病灶等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分。评出的各单项分和总分与3年生存率对照,评出高危组与低危组之间的临界值为13分。总分≤7分的3年生存率为91.30%,8~12分的3年生存率为56.50%,≥13分的3年生存率为7.5%;总分≤7分组,化疗以4~6疗程为宜,>7分组化疗应在6疗程以上。该评分法不仅较准确地估计了预后,而且对术后化疗的进行亦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预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螺旋断层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13
作者 孟泳圳 张晶晶 林丽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3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二维组和三维组,各31例。二维组采用螺旋断层放疗+顺铂化疗...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二维组和三维组,各31例。二维组采用螺旋断层放疗+顺铂化疗+二维后装腔内放疗,三维组采用螺旋断层放疗+顺铂化疗+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维组的CD4^(+)、CD4^(+)/CD8^(+)及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高于二维组,CD8^(+)低于二维组(P<0.05)。两组的早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维组的晚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二维组(P<0.05)。结论螺旋断层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较好,能够减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损伤,降低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螺旋断层放疗 顺铂 化疗 三维后装腔内放疗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患者的NLR等指标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于松涛 张利姣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432-143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患者的NLR等指标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2020年01月-2021年12月我院14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EC患者,术后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研究组,即预后不佳组(26例)和对照组,即预后较佳组(114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患者的NLR等指标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2020年01月-2021年12月我院14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EC患者,术后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研究组,即预后不佳组(26例)和对照组,即预后较佳组(114例),比较两组NLR等指标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存在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至少超过1/2肌层及存在子宫下段受累占比方面,研究组全部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NLR及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分析结果可以观察到,存在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至少超过1/2肌层、存在子宫下段受累、NLR及D-D全部是EC病人腹腔镜术后预后出现不佳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可以观察到,存在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至少超过1/2肌层、存在子宫下段受累、NLR、D-D及联合应用预测EC术后预后较差的AUC分别为0.886、0.815、0.893、0.911、0.834及0.955。结论存在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至少超过1/2肌层、存在子宫下段受累、NLR及D-D全部是EC病人腹腔镜术后出现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临床可予以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手术方案,让预后不良风险的出现概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腹腔镜 预后不良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D-二聚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绝经女性临床特征与性功能状况的相关性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的作用
15
作者 张利姣 于松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438-1440,共3页
目的探究绝经女性临床特征与性功能状况的相关性及雌激素替代治疗(HRT)的作用。方法收集并筛选我院的体检者病例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符合标准的病例资料,建立绝经后体检者数据库。回顾性分析368例绝经后女性一般资料、临床特... 目的探究绝经女性临床特征与性功能状况的相关性及雌激素替代治疗(HRT)的作用。方法收集并筛选我院的体检者病例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符合标准的病例资料,建立绝经后体检者数据库。回顾性分析368例绝经后女性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性功能现状和对HRT的认知情况。结果368例绝经后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47.68±1.45)岁。阴道炎患病比例较高(81.25%)。纳入者绝经综合征253例(68.75%),其中轻度123例(33.43%)、中度106例(22.80%)、重度24例(6.52%)。雌激素平均(48.51±10.63)U/L,促卵泡刺激素(45.12±9.34)U/L,黄体生成素(85.67±12.14)U/L。卵巢平均(3.56±0.53)*(2.90±0.16)*(1.71±0.12)cm。FSD患病率为66.85%(246例)。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雌激素与FDFI评分呈正相关,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大小、绝经综合征和妇科病与FDFI评分呈负相关(均P<0.001)。纳入者MMSE平均(27.10±1.42)分,认知降低101人(27.45%)。95.38%患者不了解HRT干预。7人(1.90%)正在接受HRT干预,32.07%愿意接受干预。结论绝经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病率较高且与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大小、绝经综合征和妇科病明显相关,但HRT认知度较低,应加强绝经后生殖健康培训并重视HRT的宣传,以提升绝经后女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雌激素替代治疗 性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秀芳 马媛 +3 位作者 林丽红 高雁荣 孟志英 石朝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424-1427,共4页
目的:探索临床病理因素及血清肿瘤标志物与总体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386例Ⅰa-Ⅱb期宫颈癌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临床病理因素及血清肿瘤标志物与总体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386例Ⅰa-Ⅱb期宫颈癌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总体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5.0%(89/356);肿瘤直径≥4cm(OR=2.778,95%CI:1.410-5.131,P=0.001),术前SSCAg水平>3 ng/ml(OR=2.645,95%CI:1.106-4.673,P=0.019)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类型(RR=3.638,95%CI:1.146-5.891,P=0.002)、FIGO分期(RR=2.672,95%CI:1.063-6.367,P=0.007)、SSCAg(RR=2.187,95%CI:1.121-4.287,P=0.001)对预后有影响。结论:肿瘤直径、术前SSCAg水平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类型、FIGO分期及SSCAg水平是影响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两种化疗方案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的疗效及副反应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秀芳 林丽红 +3 位作者 田卫红 高雁荣 申静 张晶晶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9-611,共3页
目的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的两种化疗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更佳化疗方案。方法将我院2004~2005年收治的238例行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BIP方案组(133例)和PF方案组(105例),对他们的2年生存率和毒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BIP... 目的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的两种化疗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更佳化疗方案。方法将我院2004~2005年收治的238例行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BIP方案组(133例)和PF方案组(105例),对他们的2年生存率和毒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BIP方案组2年生存率76.7%(102/133),2年无进展生存率70.7%(94/133);PF方案组2年生存率63.8%(67/105),2年无进展生存率57.1%(60/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毒副反应评价,BIP方案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PF方案组(P<0.05),远期毒副反应评价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化疗方案中,BIP方案在生存率方面优于PF方案,但骨髓抑制较为严重,在远期毒副反应方面两种化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生存率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后线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金惠敏 林丽红 +1 位作者 赵振 宫喜双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后线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标准二线或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收集治疗期间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结...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后线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标准二线或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收集治疗期间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结果客观缓解率为36.4%(95%CI:20.4%~54.9%),疾病控制率为81.8%(95%CI:64.5%~93.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7.6月(95%CI:3.1~12.1月)和19.6月(95%CI:15.1~24.1月)。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疲劳(66.7%)、恶心和呕吐(54.5%)、高血压(48.5%)和腹泻(39.4%)。Cox回归分析显示:ECOG PS评分和FIGO分期是影响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后线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初步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安罗替尼 PD-1抑制剂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siRNA阻断NF-κB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HeLa229细胞的增殖及侵袭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卫红 田芳 +2 位作者 许培荣 刘红涛 薛乐勋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通过RNA干扰阻断宫颈癌HeLa229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研究其与肿瘤细胞增殖、耐药和侵袭力的关系。方法利用RNAi技术,将HeLa229分为转染组和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Boyden chamber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力。结果MTT实验表... 目的通过RNA干扰阻断宫颈癌HeLa229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研究其与肿瘤细胞增殖、耐药和侵袭力的关系。方法利用RNAi技术,将HeLa229分为转染组和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Boyden chamber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力。结果MTT实验表明,转染组细胞存活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联合应用化疗药,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存活率均随着5-Fu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在同一浓度,siRNA与5-Fu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HeLa229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体外侵袭实验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转染P65siRNA组穿越Matrigel胶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用RNAi技术可有效阻断NF-κB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体外侵袭力,增强对5-Fu的敏感性。因此,可将NF-κB信号通路作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NF-KAPPAB RNA干扰 SIRNA
下载PDF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20
作者 田卫红 张延曙 +1 位作者 林丽红 李秀芳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早期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收集29例早期宫颈癌,术前给以BIP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化疗14 d后评价其疗效。结果化疗总有效率为79.3%,CR 34.5%(10/29),PR 44.8%(13/29),SD 20.7%(6/29),PD 0(0/29),其中Ⅰb...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早期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收集29例早期宫颈癌,术前给以BIP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化疗14 d后评价其疗效。结果化疗总有效率为79.3%,CR 34.5%(10/29),PR 44.8%(13/29),SD 20.7%(6/29),PD 0(0/29),其中Ⅰb1期有效率100.0%(5/5),Ⅰb2期有效率88.9%(16/18),Ⅱa期有效率50.0%(3/6);宫颈肿瘤<4 cm有效率90.9%,≥4 cm有效率72.2%。结论新辅助化疗作为早期宫颈癌术前治疗,可以明显缩小或消退宫颈肿瘤,减少术后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